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时间管理?时间就是从过去,通过现在,直到将来,连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过程所形成的轨迹的“长短”。时间是任何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的本质属性,没有时间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比如我们一天24小时记录的是地球自转一周这个过程的“长短”,一年则是公转一周的“长短”。时间也有一些自身的特性:
①绝对公平性。
②不可再生性。
③不可逆转性。
④不能停滞陛。
⑤不可伸缩性。
⑥不可替代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时间的统计: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2岁,开始工作的年龄为23岁,退休年龄为55岁,法律规定每年工作时间是250天,一天工作8个小时,人一生的工作时间=32×250×8=64000小时,再除以24约等于2666.6天,也就是相当于7.3年。人一生的非工作时间则是72—7.3=64.7年,占89.86%;而工作年限内的非工作时间为32—7.3=24.7年,约占77.18%。这样算下来,一个人工作的时间是如此的短暂。要实现职业目标只有节约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有效率的工作。如此,时间则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那么时间管理又怎么解释呢?
如果每天都有86400元进入你的银行账户,这些钱不能存也不能借给别人,只能让你当天用光,没有花完的钱24小时之后银行会自动帮你清零,那么你会怎么办?也许你可以用这些钱吃一顿美味,买几套名牌服装,甚至可以马上买机票出去游玩。你可能会说:“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啊!”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从现在开始你必须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好事。你真的有这样一个账户,在你的时间银行里,储存着一个叫做时间的宝贝。每天每个人都会有新的86400秒进账。那么面对这样一笔财富,你打算怎样利用它们呢?
时间管理所研究的就是如何提高时间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时间管理是为了提高个人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我管理和时间控制工作,并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时间的消耗进行预测、控制、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评价以及反馈等,以克服时间的浪费,达到既有效率又有成果、既经济又合理地完成任务的目的。时间管理简单点说就是为了减少对时间的浪费而设计的一种消耗时间的系统程序,并且灵活运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手段。比如,在工作之前你可能会有一个工作过程的大概构思,接着你会做一个比较详细的计划,做计划的时候你会运用80/20法则、四象限法则等对即将完成的工作进行排序,这些做法就是在对时间进行规划和管理。
为了提升时间的利用率,时间管理就必须要达到“三效”的功能,即效果、效率、效能。效果就是人们对某件事情预期的正确结果,也就是目标实现。效率是以最小的时间代价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和事情。效能则是以最小的代价和时间获取最好的预期结果。时间的意义是对我们所选择的事件的控制。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可以控制的,比如购物、吃饭、工作等;有些事情是无法预料和改变的,比如死亡、法律法规、时代变革等。时间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选择我们要做的事情,如何支配、如何调整以及如何驾驭它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你选择了正确的、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你消耗的时间就是有价值的,你的工作就是有效率的。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要求员工不但要懂得时间管理的概念,还要真正理解并且将它运用到工作当中,让概念在工作当中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以提高工作效率,产生效益。例如以下是你一天内要完成的事情: ①今天牙疼想要去看医生。
②昨天换洗的脏衣服要拿去干洗店。
③很久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你想打电话问候一下。
④家里的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要去超市购置。
⑤经理说今天晚上要见一个很重要的客户,希望你也能参加。
⑥今天晚上七点有你最喜欢的综艺节目。
⑦你的一个好朋友说他今天遇到了一些事情不是很开心,希望你能去陪陪他。
在以上事情中有些是必须去做的,有些是可做可不做的,还有一些是你完全可以不去理会的。那么到底先做哪件后做哪件、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等的决策就要用到时间管理的概念了,安排好了这些事情也就是做好了时间管理。很多人往往忽视时间的管理,想到什么事情就做什么事情,最后一事无成不说,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时间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创造价值。首先我们要学会计算时间的成本,把你在公司的收入比如工资、福利等加起来除以你的工作时间就是你每个小时的价值。如果你做其他事情所获得的价值小于这个值的话那就说明你没有创造价值而只是在消耗时间,使时间增值也是这个道理。比如你做完一项工作本来需要30个小时,但是如果你先花10个小时学习了一个好的工作技巧,再去做这项工作就只需要15个小时,那么你就可以在25个小时里完成你原本要花30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你的时间就增值了。
如果你打算花三个小时写一个报告,这期间还包括做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喝水等。但是如果规划好时间,用一个半小时把报告做完了,就意味着剩下的一个半小时是你的自由支配时间。这样,你的自由时间在时间管理的约束下反而变得更多了。时间管理是每位员工高效能工作的必要手段。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