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独钓著的《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中国古代改革家丛书》讲述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赵武灵王,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的生平传记。其中重点谈论其“胡服骑射”锐意改革,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汉文化主动学习外来文化的改革,非常典型并深具故事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中国古代改革家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寒江独钓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寒江独钓著的《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中国古代改革家丛书》讲述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赵武灵王,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的生平传记。其中重点谈论其“胡服骑射”锐意改革,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汉文化主动学习外来文化的改革,非常典型并深具故事性。 内容推荐 寒江独钓著的《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中国古代改革家丛书》是一本关于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赵武灵王,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的生平传记。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国力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在当时危机四伏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振兴武备是最能鼓舞国人、最能立竿见影、最当务之急的事情。在历次战争当中,赵国深为胡人来去无踪的游击所苦,战车出了平原在山地里毫无用处,步军的速度又跟不上,交战的时候,赵国人的汉服宽袍大袖很是拖累,吃亏不少。于是,赵武灵王认为有必要建立一支新式骑兵部队,着胡服,学驰射,是改革要走的第一步。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突破国内重重阻力,力推“胡服骑射”政策。胡服骑射的改革,使得赵国扩地千里,成为战国中期强盛一时的中兴国家。 目录 第一章 少年国君 第二章 托孤重臣的背影 第三章 来的都是客 第四章 五国联军 第五章 奢华的葬礼 第六章 舍我其谁 第七章 朝堂宏论 第八章 暗访中山国 第九章 生死边缘 第十章 将计就计 第十一章 定军兵 第十二章 螭虞公主 第十三章 楼烦之行 第十四章 齐威王之死 第十五章 痛苦的领悟 第十六章 扶燕联秦 第十七章 美人莹莹兮 第十八章 胡服骑射 第十九章 信宫会盟 第二十章 战中山 第二十一章 主父让位 第二十二章 威震咸阳 第二十三章 肥义之忧 第二十四章 相约之奴溪 第二十五章 来日大难 第二十六章 公子成的阴谋 第二十七章 连环计 第二十八章 虎狼贲的荣誉 第二十九章 遗恨沙丘宫 试读章节 这位少年军官神情间自有一股豪气,他看着面前浑身泥水的更卒笑道:“水中挖泥筑堤,整修道路,当虑便捷,这些更卒穿着长袍,宽衣大带,劳作中沾泥带水,怎能挥锄抡锹?” “那依公子雍看,应当如何?”一个佩着重剑的士兵笑着回应。 “这些更卒如果换作我统领,自然都穿一底裤,光着脚,裸着膀子,跳进泥水中劳作,收工后清洗一番即可,不但能早日完工,还能免得衣物受损,岂不是美哉!”被称为公子雍的军官认真地回答道。 身边的士兵哄堂大笑,一个持戈的士兵坦言道:“如此这般,岂不有伤风化,他国商人和使者途经赵国,必定认为赵国民间财力不堪,百姓连像样的衣物都没有。” “属下自然理会公子雍的妙想,恐怕外人会误认为我赵国缺少教化,野蛮鄙俗,和那塞上的胡人裸着膀子喝酒吃肉一般。”一个身上背着弓箭的士兵正色说道。 “子奴,稍安勿躁,我岂不知赵国均慷慨之士,风流绝伦,冠绝当今,我邯郸城遍地雅客,更是引领众国风骚。但是目睹这更卒之役,我却忽有心得,虽然有悖于时潮,但是于此情此景却可针砭入药。”公子雍对背着弓箭的士兵坦然应答。 子奴立即探身施礼:“公子雍总是能想我等所不想,快刀斩乱麻,属下佩服!” “只要公子雍一句话,子犹就是脱光了跳到泥水里都行,哈哈!”持戈的士兵哈哈大笑。 “我胡貉自然也不会比你们脱得慢!”佩重剑的士兵也笑着说。 众士兵再次爆发出豪爽的笑声,七嘴八舌地发表各自的意见。更卒们不明白怎么回事,看着这些士兵直发呆。这群士兵的盔甲似乎有些异样,均呈黑蓝色,不知道谁悄悄说了句:“虎狼贲!”顿时,在场的更卒无不侧目相看,艳羡中带着无比的敬仰。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几声暴吼的马鸣,一辆兵车飞奔而来,马蹄过处,激起泥点无数。一个驭手紧握缰绳站在兵车上,旁边的一个屯长右手高举一个令牌,嘴里大声疾呼:“公子雍何在?赵肃候有令,公子雍即刻回宫。” 两百多个士兵呼啦啦跑出草棚,站在路边,公子雍迎上一步,站立当前。 驭手拉住缰绳,兵车裹挟着泥水停住。屯长施礼,对公子雍说:“赵肃侯有令,请公子雍即刻回宫。” 公子雍接过令牌,问道:“何事如此急迫?” 屯长靠近公子雍的耳边,小声说了一句话。公子雍脸色大变,他举起长戟,下达了命令:“全体集合,随我回宫!” 兵车先行离去。两百多个士兵立刻分成两队,在公子雍的带领下,跟在兵车的后面,疾步前行。一阵阵甲胄“哗啦啦”的响声传遍四周,各种兵器在雨后闪着寒光,格外醒目。赵国士兵特有的跑步频率和步态有一种铿然前往的气势,这群士兵人数虽然不多,却有一股势不可挡的劲头,脚下的烂泥被他们踢得四处翻飞。顷刻间,他们就飞奔出数箭之地,冲着邯郸城的方向而去,转过山弯消失不见了…… 公子雍率着“虎狼贲”一口气奔出了三十多里,接近了赵国邯郸城,这是一座古朴、刚毅的都城,也叫“赵王城”,亦称“赵国宫城”。赵王城由东城、西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似“品”字形,占地辽阔。外城是高3至8米蜿蜒起伏的夯土城墙,城里住着大量的居民和军队,也有客栈和各类作坊等。内城有布局严整、星罗棋布的建筑基台。 战国时期,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尚未达到建高层的水平,当时的君王为了显示威风,就在高大的土台上造建筑,土台的每一层外围都筑有精美的木结构回廊。此处的基台上有面积较大的数十处宫殿,其中最大的一座被称为“龙台”,是当时赵国君主赵肃侯执政的地方,也是公子雍出生的地方。没错,公子雍就是赵肃侯的儿子,也是赵国的太子。 邯郸城下,放眼望去,尽是万顷苍绿;抬头看,尽是雄武宽厚的邯郸城墙。城门内外和城墙上站立的赵国士兵分明多出了许多,他们一脸严肃。公子雍的心中竟然产生了更多的不安,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就这样突如其来了。(P2-3) 序言 赵武灵王,名赵雍,继位前被称为公子雍。 在他十五岁时,其父赵肃候去世,公子雍继位赵国君主,然而他要面对的却是来自周边五国心怀不轨的吊唁大军,稍有不慎就会令赵国土崩瓦解。 公子雍临危不乱,在托孤重臣肥义和赵豹等人的帮助下,他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应对措施,抱着鱼死网破的态度,摆开决战的架势来迎接这些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一场你死我活的葬礼最终被化险为夷,年少的公子雍——未来的赵武灵王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务实的公子雍没有立即称王,他低调地宣布自己为“赵侯”,他从赵国的实际出发,通过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赵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一次大改革,使赵国消除了内在隐患,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以优化配置。 赵侯雍在位期间融合了林胡,消化了楼烦,赶走了东胡,夺得他们的大片好牧场,成为北方的霸主。此后他多年征战,成功削弱心腹大患中山国的实力,消除了赵国分裂的外在威胁,使赵国从表面到精神真正统一起来。经过赵侯雍对赵国国家结构的整体改造,对赵国国家性格的重新塑造,赵国一跃成为当时的超级强国,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体制,与秦国共同成为战国后期争霸战的主角。此外,赵侯雍插手其他国家的内政,亲自迎立了燕昭王与秦昭王两位国王,在各诸侯国政治体系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代霸主。 为了有足够的精力开疆拓土,赵侯雍将他的权力一分为二,自己仅保留军事指挥权,其余的都交给他的小儿子——太子何打理,自称“主父”。随着时间的推移,赵主父越发感觉到权力受到限制。在彻底攻灭中山国后,他想要夺回王位,重做赵王。犹疑不定的掂量、扶植赵章的举动,使他深陷不擅长的勾心斗角。此时,他的儿子赵王何已经羽翼丰满,这场政治博弈赵主父不幸失败了。可叹一代枭雄赵主父孤身一人被困沙丘宫,最后变成一具饿殍。如果赵主父当时能逆转乾坤,七国争雄笑到最后的很难说不是赵国。 赵雍死后谥号为“武灵王”。“武”为褒义,而“灵”为贬义,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解释:“克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赵君称王,自“武灵王”谥号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