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人哲学家尼采/传记读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刘根报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根报著的《诗人哲学家尼采》内容包括九章:第一章:在生命的起点上;第二章:大学生涯;第三章:辉煌的开端;第四章:转折;第五章:漂泊;第六章:从酒神精神到强力意志;第七章:奇特的哲学家;第八章:疯狂的预言家;第九章:他走向何方。以及附录。

内容推荐

英国广播公司于1999年在世界范围内,从网上评选1000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本丛书挑选排名前十位的思想家,对他们的生平事迹、成长历程、学术成就坐了详细介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思想家的高尚精神境界和丰富多彩的人生。刘根报著的《诗人哲学家尼采》介绍的主人公为诗人哲学家——尼采。

目录

第一章 在生命的起点上

 1.悲痛苦难的童年

 2.孤独忧伤的小学者

 3.出众的高才生

第二章 大学生涯

 1.选择

 2.偶遇叔本华

 3.服兵役

 4.结识瓦格纳

第三章 辉煌的开端

 1.年轻的教授

 2.狄俄尼索斯

 3.思想的火花

第四章 转折

 1.责难与决裂

 2.不合时宜的考察者

 3.做哲学家不做语言学家

 4.向理性挑战

第五章 漂泊

 1.脱出常规的生存

 2.丰硕的著作

 3.查拉图斯特拉

第六章 从酒神精神到强力意志

 1.上帝死了

 2.重估一切价值

 3.超人

 4.永恒轮回

 5.强力意志

第七章 奇特的哲学家

 1.独特的精神风貌

 2.酒神哲学

 3.承前启后

第八章 疯狂的预言家

 1.疯狂

 2.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3.自我迷失了

第九章 他走向何方

 1.备受争议的人

 2.病史和病历

 3.误解

 4.现代西方人文思潮的先驱

 5.中国的尼采热

附录一 参考书目

附录二 大事年表

附录三 主要著作

试读章节

1.悲痛苦难的童年

在普鲁士的萨克森省一个叫罗肯的地方,正当人们欢庆国王生日的时候,小尼采呱呱落地了。时逢1844年10月15日。

父亲对这个与国王同日诞辰的男孩颇为喜爱,并引以为自豪。当时他十分动情地为儿子进行了洗礼,并说:“你喜庆的10月,在不同年代的10月里,发生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而今天我所经历的乃是最重大、最美好的一件,我要给我的孩子洗礼。哦,非常幸福的时刻!哦,珍贵的节日!哦,无法形容的神圣的工作!以主的名义为我祝福吧——我以激动的心情表示——我亲爱的孩子使我能够把他奉献给主,我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威廉,你在世上就叫这名字,这是为了怀念我的恩人国王,你是在他的诞辰这天出生的。”本来就得宠于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这位父亲,为了怀念恩人,给儿子取了一个与国王相同的名字。

尼采的父亲对这个在吉庆日子降临的儿子寄予了无限的厚爱和希望,他在罗肯教堂的登记册上,将从《福音书》中引出的一个寓意深长的问句写在爱子的教名下:“这个孩子,将来怎么样呢?”望子成龙之心溢于言表。然而,尼采在他的一生中却远远地、坚定地背离了他的父亲、母亲乃至整个家族。

尼采的家族,几代以来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的堡垒,他们信仰路德教,敬畏上帝,正直、狭隘,受人尊敬,体现了德国牧师家庭的一切道德信念。其祖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路德维希·尼采,曾担任过教区监督,是一个颇具才华的虔诚的信徒,当时在康德的批判哲学和西方的无神论可能扰乱德国人心时,他适时地写了一本题为《伽马列,或论基督教的永存,对当前神学界动乱的教诲和安抚》的书,后来又写了一篇文章:《论促进关于宗教、教育、臣民义务和人生的一种合理的思想方法》。当妻子留下7个孩子去世之后,他又娶了一个出身牧师家庭的年轻寡妇。这次再婚又生了三个孩子,先是两女,即奥古斯特和罗莎丽。最后生的是男孩,取名卡尔·尼采,这便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父亲。

卡尔·尼采生于1813年,是一个有艺术才能且又非常热情的好心人。他具有高超的音乐才能,自己能作曲,善于出色地即兴演奏钢琴,深受宫廷人士的欢迎。卡尔·尼采起初当家庭教师,继而任阿尔滕堡公爵的小姐们的教师,后来根据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命令,得到了萨克森省罗肯村的牧师职位,并带一家人连同两个尚未结婚的姐姐迁到罗肯。1843年,30岁的卡尔·尼采与一位乡村牧师的女儿、17岁的弗里西斯卡结婚,次年生下尼采。之后尼采又有了一妹一弟,妹妹伊丽莎白1846年诞生,弟弟约瑟夫1848年出世。尼采的父亲虽然地位不高,却得宠于普鲁士国王。在这个家庭里,奥古斯特姑母主持家务,罗莎丽姑母则为发展基督教的福利设施而尽力。尼采的母亲与这两个老处女相处还算和谐、顺畅。

本来,家庭的这种环境和特点,可以使尼采把祖先的一切道德信念承继下来,发扬光大,但事实并非如此。

尼采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头大身子小,眼睛斜视。再加上从父亲那里遗传的慢性头痛症、视力衰落症,使得他饱尝了世人的白眼和讥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孤僻、忧郁的种子。

更有甚者,1848年8月,家庭的丧钟敲响了,不幸的日子开始了,仅仅4岁的尼采被悲痛和苦难的气氛淹没了。

尼采过早地目睹了死亡、哀痛、埋葬、坟墓,过早地品尝了生离死别的凄惨滋味。父亲由于摔倒而得了脑软化症,11个月以后离开了人世,而小尼采仅有5岁。尼采是那样爱他的父亲,他清楚地记得,就在父亲死前不久的一天,他跟着父亲到吕茨恩去赶集,回家途中,传来了复活节的钟声。父亲死后,这钟声在他敏感的心里一直回响不已,时而载着他的忧思飞往父亲的墓地。

伤痛的眼泪尚未擦干,几个月后,不满两岁的弟弟又天折了。在这段悲剧性的日子里所发生的各种事态:深夜的报警、家中的哭泣声、密室的恐怖、死一般的寂静、悲哀的尽情发泄、丧钟声、赞美诗、葬礼时的布道、深埋在教堂石板底下的灵柩,都深深地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小尼采对这些体验得太早了,因而完全被震慑了,并且隐隐约约地感觉到灾难要降临这个世界了。他时常做噩梦,梦幻搅得他不得安宁。

当一个人掠去一棵树的花冠时,整棵树都枯萎了,鸟儿也不再栖息于枝头。我们家的花冠已经被夺走了,欢乐离开了我们的心房,深深的悲哀却成了我们的所有物。心灵的创伤尚未愈合就又被痛苦地割开了。大约这个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听到了凄婉的风琴声,如同在葬礼上一样。当我试着找出这一演奏的起因时,一座坟墓猛地裂开,出现了穿着寿衣的父亲。他穿过教堂,回来时抱着一个小孩。坟墓再次敞开,父亲在里面消失了,基石重新移回原处。风琴的哀诉随即消失停止,我被惊醒了。第二天早上,我把这个梦告诉了亲爱的母亲。紧接着我的弟弟约瑟夫生病了,并且在几个小时的神经性危机之后也去世了。我们悲伤极了。我的梦则完全得到了灵验,因为弟弟的小尸体就被安葬在父亲的怀里。在这场双重灾难之后,上帝成了我们的唯一安慰。这是1850年的将近1月底。P2-4

序言

这是我于2001年出版的一套丛书,中间还有多次印刷。近些年,我连续应邀给安徽人民出版社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了几套思想家的传记——《世界十大思想家》《千年十大思想家》《现代世界十大思想家》丛书,影响和销路还很不错。从影响上看,有的还荣获了华东地区优秀图书政治理论图书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二等奖。有的出版后,《北京晚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还以“《世界十大思想家》风靡海内外为题”报道了它受社会欢迎的情况。就销路看,有的出版后,台湾买了它的版权。新疆人民出版社还以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文字出版。

为什么一套思想家的丛书能一而再地多次再版呢?这可能因为我国人民认识到“一个民族要想站到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正如人类的创新巨匠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作出重大科研成果时所讲的,“创立一门理论,仅仅收集一下记录在案的现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入事物本质的大胆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此,“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研究那些从属于事物现象的表面原因,相反,他应该进而采取推理的方法,探讨事物的根本实质”。还说,“如果我们探讨得愈是深入,我们的理论所包含的范围愈是广大”。我们之所以科技创新少、发展慢,与我们这个民族的思维特征有关。

我们这个民族是很聪明的,但这种聪明和智慧主要表现在具有很强的感性直观的能力上,表现在凭直觉正确地把握事物的能力上。之所以这样,是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的。

第一,从中西文化奠基人不同的出身背景看他们怎样造成了中西文化的根本不同。

西方文化奠基人与后续者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有两个异常明显的特点:一是基本上都是贵族出身,可以无生计之忧而潜心于思辨的探究;除苏格拉底外,他们都是大科学家,他们可以以学术为乐趣,以求真为旨归,把人生的意义就归结为求知,把求知当道路,把是否在知识的大海洋中为人类作出贡献看作是人生的最大幸福。这实际上说明两个问题:只有吃饱、穿暖了,才能讨论玄而又玄的哲学。二是,古希腊哲学是在当时科学技术达到人类顶峰时产生的。他们不满足于宗教神话,想探讨天地万物的根源。这说明西言哲学从一开始就是与科学融为一体的。

还有一个问题,古希腊实行奴隶制民主,特别是雅典政制时期,在奴隶主内部,可以有相当民主,尤其讨论内容相当抽象的问题。

而我们再来看看中国文化奠基人的出身及其创立文化的背景。

我们中国的文化创始人为士人出身,家中鲜有恒产。孔子少贱,庄周家贫。他们生活在下层,看到的是人们劳苦一生,还是吃不饱穿不暖。所以,他们比一般人多学了一些东西,又不愿受苦受难甚至受到死亡的威胁,于是提出了“学而优则仕”。学好了,就去当官。实在当不了官,就做人家的幕僚、食客。这不仅可以温饱,还可以光宗耀祖。这种倾向,在“废拙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就达到了极致。而中国历史上几次有可能使我们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的机会又白白错过了。

有人说我们不是出了屠呦呦吗?有国人得了诺贝尔奖,这确是值得大家骄傲的事。但我们如果实求是地看,这毕竟是属于实践科学的发明,而且它是很长时间的艰苦努力的结果,与爱因斯坦所作的科学发现是不同的。

说我们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抽象思维能力强的人,如陈景润等。还有很多到过西方学成归来的人,他们不仅在西方学到了人家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学会了西方学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超的抽象思维方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认识到,归根结底科学技术创新才是国家进步的根本。于是派出大量的学生出国学习。现在不少人学成归国,他们不仅业务拔尖,而且抽象思维能力也特别强。这就为我国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市场经济机制在中国历史上未能形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本没有、也不可能向人们提出具有很高的、很复杂的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而西方有些国家之所以整个民族抽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好,与他们在经济领域早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干变万化的、需要通过非常复杂的思维才能把握其规律和趋势的市场有关。

第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对于包括主要肩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知识分子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来讲,要解决的还是温饱问题。亚里士多德曾十分正确地指出过:“只有一切必须的东西都具备以后——人们才开始谈哲学。”这也是中华民族哲学素养提高不快的原因。

当然,影响中国人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方面还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努力提高国民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这些大思想家都对人类思想发展过程发生过而且还在继续发挥着重大的影响。他们整个思想体系和总的思想倾向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如此,他们的大量一反传统的、脱离常规的、几乎是人们意料之外的具体观点也是如此。当时在人们看来是那么荒诞不经,因而遭到了社会的普遍反对,他们本人甚至因此受到孤立、政治上的迫害乃至人格侮辱,而这些认识后来却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甚至成了人们行为的准则和判别事物的标准。有些看法,我们今天看来,尽管仍有片面性,但其中确实又包含着具有重大意义的合理思想,而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也给我们以启迪。所以,比较系统地了解他们所想所做的,同样是对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对于我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同样重要。

天才本身就孕育着妒贤嫉能者的敌意与庸碌之辈的难于理解和接受。纵观人类思想发展史,几乎没有一个大思想家的生活是很顺当的。生前,由于他们提出了惊世骇俗、空前深邃的思想,总是不断遭到人们的非议、攻击或故意的冷淡。当他们逐步受到社会的认同、得到崇高威望后,人们又往往出于对自身利益需要,或诋毁他们的为人、千方百计把他们搞成仿佛是与社会相对立的怪物,或把他们捧为至尊至圣、不容有不同看法的神。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尽可能地排除偏见,遵循客观主义原则,在对他们的阐述和分析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地还他们的本来面目。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读者是欢迎的。不用说,书中也到处体现着作者们的态度和看法。作为主编,我认为这对严肃的科学著作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值得称道的。所以我并不强求与我本人的看法完全一致。同样,对此,读者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写作过程中,我们坚持贯彻介绍思想历程与丰富的人生的其他方面相结合,以介绍他们的思想历程为主;坚持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相结合,以科学性、准确性为主;在写他们的思想历程时,又坚持他们的思想形成过程与思想成就相结合,在保证重大思想成就不遗漏的前提下以介绍他们的创造思想是怎样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为主。我们希望这套丛书的再版,能一如既往地对提高我国人民,特别是提高广大青年读者对理论的兴趣、抽象思维能力、思想史方面的知识以及道德修养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5: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