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5-6年级)
分类
作者 马银春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献给小朋友的节日礼物!

一部指导孩子自主学习的快乐读本!

从生活里来的故事,故事有你更精彩!

从故事里来的方法,方法喻理更实用!

一读就放不下,一看就能用的小学生学习方法励志书!

《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5-6年级)》(作者马银春)以聪明淘气、活泼可爱的“豆豆”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成长经历,映射出广大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普遍遇到的各种问题。

内容推荐

《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5-6年级)》(作者马银春)以聪明淘气、活泼可爱的“豆豆”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成长经历,映射出广大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普遍遇到的各种问题。编者从这一年龄段(小学5-6年级)孩子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和课程学习等方面入手,设计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生动有趣、轻松幽默的小故事,给出具体建议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家庭教育中的盲点。

《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5-6年级)》内容简洁、活泼、通俗、易懂,图画精美,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部指导孩子自主学习的快乐读本,同时对教育工作者也可以起到教学参考作用。

目录

第一章 5~6年级,抓住孩子重要的转折期

 一、5~6年级,孩子面临着青春期

 二、5~6年级,孩子自我意识的强化期

 三、5~6年级,孩子行为习惯的稳固期

 四、5~6年级,抓住孩子智力的稳定发展期

 五、5~6年级,孩子逆反心理的高发期

 六、5~6年级,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

第二章 5~6年级,帮助孩子找到“对路”的学习方法

 一、选择最高效的听课方法

 1.上课前一定要预习

 2.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

 3.抓重点听——找准重点,准确出击

 4.专注听课——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5.学中有思——思考能锻炼孩子的思维

 6.动手勤记——稳定记忆的有效途径

 二、 这样作业效果最显著

 1.认认真真做作业

 2.做作业也要讲究步骤

 3.做作业也要有计划

 4.自查作业——作业后的重要步骤

 三、引导孩子做好复习

 1.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2.复习有方法

 3.各科要交替复习

 四、考试心态+技巧=好成绩

 1.临考抱佛脚,不足取

 2.这样冲刺复习最有效

 3.考试时,千万不要紧张

 五、合理利用时间,保证好的学习成绩

 1.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2.制定学习时间表要有原则

 3.做个作息时间表

 4.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第三章  5~6年级,帮助孩子掌握各学科的学习方法

 一、提高数学成绩有方法

 1.帮助孩子了解高年级数学特点

 2.打好数学基础,从理解概念开始

 3.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

 4.学数学要系统化

 5.学数学需要做好笔记

 6.奥数该不该学

 二、 提高语文成绩有方法

 1.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2.这样读,速度最快

 3.朗读背诵,学语文的重要手段

 4.积累词汇,更容易学好语文

 5.教给孩子一些修辞手法

 6.写一写,提高写作能力

 7.教孩子写读书笔记

 三、提高英语成绩有方法

 1.给自己营造一个英语环境

 2.背课文来学英语

 3.随时随地听

 4.大胆地说

 5.学英语,狠练“重复”基本功

 6.记单词有妙招

第四章 5~6年级,父母如何引导孩子学习

 一、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目标

 四、要让孩子善于学习

 五、引导孩子要写好字

 六、引导孩子读些课外书

 七、参加社会实践,扩大知识面

 八、让孩子学会休息

 九、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

第五章  提高孩子成绩,90%在于巧做题

 一、做题有方法

 二、做题前,一定要先审题

 三、主动寻求解题思路

 四、举一反三来做题

 五、带着目的去做题

 六、建立一个错题本

 七、不能忽视课本例题与习题

 八、英语阅读理解题

 九、英语完形填空题

 十、科学制定考场答题顺序

第六章  5~6年级,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比什么都重要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

 二、提升孩子的记忆能力

 三、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五、随时随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第七章  5~6年级,父母在家中如何辅导孩子学习

 一、管好孩子的双休日

 二、用好孩子的寒暑假

 三、管理好孩子放学后的时间

 四、家庭作业要跟踪

第八章 5~6年级,如何引导孩子复习与毕业考试

 一、科学复习,轻松迎接毕业考试

 二、会学也要会考

 三、帮孩子选好学校

 四、我准备上中学啦

第九章 5~6年级,家长要明确的教育问题

 一、不要把分数、名次看得很重要

 二、孩子有了厌学情绪,要合理引导

 三、孩子,请不要偏科

 四、人格比分数更重要

 五、引导孩子合理消费

 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七、让网络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后记

试读章节

1.用兴趣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的时候,往往会更加主动、深入地进行。因此,家长要用兴趣来培养孩子观察的主动性,用情绪延长孩子的观察时间。平时,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在各方面的兴趣,让孩子广泛涉猎各领域,多接触各种事物。

2.平时鼓励孩子多动手、多动脑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在提高小学高年级孩子的想象力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增强孩子的创造力和现实感,平时鼓励孩子多动手、多动脑,多进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比如绘画、模型制作、写作等。同时要尽量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让孩子多接触社会现实,多积累感性材料。

3.加强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小学五六年级,家长应该继续引导孩子进行有意注意,尽量减少外界环境对孩子注意力的影响;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扩大注意范围;发掘孩子的兴趣以及保护其情绪等,以提高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教会孩子学会分配和转移注意的方法,训练眼、耳、手、脑等各方面,达到灵活运用。

4.注意培养孩子的思维力。家长在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时候,一定不要因急于求成而采取揠苗助长的方法,否则会产生副作用。家长首先要评估孩子的具体思维发展水平,全面了解孩子的能力,并根据孩子自己的意愿,懂得循序渐进,制定相应的具体目标对孩子进行训练。

5.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家长要抓住孩子这个阶段的记忆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揣摩、发掘,为孩子量身打造最合适他的记忆妙法,并进行大量有意识的训练,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

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们个个都很头痛。为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学校特别组织了一次家长会。豆妈也积极地参加了。在会上,很多家长抱怨不停。

班长的妈妈首先发言:“我家孩子一直很乖,大人说什么都顺从地去办。但自从升了五年级后,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什么都和我们反着千,你说东,他就往西。”

豆豆同桌的爸爸说:“我家孩子也是。我越来越搞不懂他了。大人一说话他就顶嘴,不理会他吧,他又嫌我们不搭理他。”

丽丽的妈妈也说:“我家孩子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以前有什么心事她都会在第一时间与我们分享,现在,她更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让大人在外面干着急。”

豆妈心里想:是呀,我家的豆豆也有类似的行为。这些孩子不知怎么了?

这时,班主任发言了:“其实,不仅家长们如此,我们做老师的也有相同的感受,5~6年级的学生不好管。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从孩子心理发展的现状去思考,这种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孩子的年龄大都在11~13岁,这一时期,孩子正处在心理的转型期,也就是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的过渡期。如果用科学上的术语来讲,叫做青春心理叛逆期。”

“为什么在11~13岁时,孩子的心理会经历一个青春心理叛逆期呢?”有一位家长问道。

“这位家长问题提得好。其实,这主要是由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决定的。一般而言,11~13岁的孩子主要有以下两种心理特征:一是未摆脱少年的天真;二是向青年人的成熟过渡。和处于儿童时代的天真相对,这一阶段的孩子,还表现出了某些青年人的成熟,两种性格特征交织在一起,从而导致高年级的孩子在这种似懂与非懂之间、成熟与不成熟的生活轨迹上变化无常,让人不可思议。”班主任详细地解释了一番。

家长们听了班主任的讲解,纷纷点头。这时,班主任用寄托着希望的语气说:“作为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心理发生变化时,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重点也要与时俱进呀,这样,我们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各位家长,当你听到孩子对你说“不”的时候,是不是很吃惊?也许,你会觉得很受伤,失败、失落的感觉也油然而生,但更多的你会感到你的权威被挑战了。是的,孩子一直很乖,是父母的小尾巴和应声虫,怎么一夕之间就变成这样了呢?

遇到这种情况,你不必紧张,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否定父母的行为。那么,为什么孩子会产生反抗心理呢?这是因为五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心理的转型期,他们已经拥有了极强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自己看待事物的观点,他们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因此,在这个阶段,他们就会通过言语和动作来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作为家长,面对说“不”的孩子,要耐心合理地引导。

1.家长想真实地了解孩子就必须学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积极地教育孩子。

2.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3.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参与家庭的管理。

4.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他们。

5.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6.孩子反对权威、反抗父母,父母不妨装作“欣赏”。P12-15

序言

豆豆是一个聪明、活泼、淘气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为一名5~6年级的小学生。在小学低年级时,豆豆学习还不错,但到了小学高年级时,豆豆有点吃力了。后来,在爸爸妈妈的辅导下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豆豆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并慢慢地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这个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在豆豆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学习故事,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习就会很轻松!

后记

上午9时收到发来的《豆豆学习记》(1~2年级)、《豆豆学习记》(3~4年级)、《豆豆学习记》(5~6年级)三书的电子版样章,配图,感觉很棒。从策划至今实属不易,慨叹数日努力,即将开花结果,此书与广大读者见面指日可待。

小学生很辛苦。课堂、作业已经很累了,有不少家长迫于竞争压力以及为了孩子的将来就给孩子报了这样的学习辅导班,那样的课外兴趣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太沉,“为了将来能人前显贵”太重。幼小的肩膀还能背起多重的书包?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也是有一定捷径的,这种训练愈早接受愈容易掌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受益终生。光靠死记硬背很难成为优秀学生,即使如此也不会长久。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要接受的知识量、信息量会越来越多,难度会越来越大,要学的东西浩如烟海,上课老师虽会讲一些如何记忆和学习的问题,也有不少专门讲述学习方法的书,但我们发现机械式说教的居多,成系统的较少,当然也有非常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本书策划的初哀就是为了能解决小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让学习快乐起来,轻松起来。我们采取了故事的形式,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心理、人生观、为人处世等等都融合在其中。而故事的创作编写素材无一不来源于生活,它们都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真实事件。我们把这些问题、事件整合在故事里,再辅以简要的文字,进行“解析”和“支招”,尽量做得比较适合孩子和家长阅读,让家长看了会有所启发——嗯,我一直在这方面困惑,孩子原来可以这么教;让孩子会有所收获——哦,这写的就是我,这样学其实很简单。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我们的创作编辑团队,为了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保证本书的质量,我们组织了比较可观的编创阵容。首先,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从事多年出版工作的出版人、资深编辑及集多部著作于一身的马银春先生(mayc555@163.com)担当本书的主编。马先生从细到文字,大到出版等各方面给予了无微不至的指导和关心。团队中其他成员,有丰富经验的编辑,有北京大学等一流高等学府的状元,有专门从事学生学习方法培训的老师,有在教育一线耕耘的优秀教师,也有家长。重要的是有些人本身就是孩子的父亲母亲,这种教育孩子的经验是很直接的,也是有普遍性、具有代表性的,这为我们写好此书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也参阅了很多国内外关于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文献资料,如德高望重的发展心理与教育心理学前辈林崇德教授主编的《当代学习心理学丛书》。我们从众多的文献中汲取了有益营养,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在此表示感谢。

同时我们更要感谢为了本书的顺利出版而辛苦工作的每个人。

我们虽然很想把这件事做完美,但限于时间和各种条件关系,总感有关中不足、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广大家长、老师、教育专业人士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虚心接受,以期再版改正。

2012年3月20日

书评(媒体评论)

人和人的先天智商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北大清华的学生也未必全是聪明绝项,但必须肯定他们都是学习的高手,他们能把内在的潜能真正充分挖掘并且高效发挥出来。《豆豆学习记》教会我们,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培养,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从学习的点滴做起,这将会为孩子一生的发展,为其形成完美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球智库研究院教育研究中心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实现。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学习方法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如果能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那将是更高的学习境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