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席乡情(当代作家散文作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龚成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席乡情》是一本集宁波名胜、名物、名人于一体,反映宁波乡帮文化的散文集,全书分为 “乡风乡韵”、“岁月如歌”、“访古探幽”、“天涯海角”、“闲情偶寄”、“时代精英”、“名人春秋”七卷。书中既有浪漫的 《雨中情》、《相思鸟》等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之文,也有 《夜宿仙姑山》、《龟潭探秘》等游记,还收入了一些深受青少年学生喜欢的 《书法纵横谈》、《读书成就理想》等知识性文章。除了这些文章,书中更多的文章则是龚成表达对家乡古林的深厚情意,流传千年的草席、黄石公与黄古林、红军战斗在古林、风雨古竹桥、万人空巷行纸会、象棋第一村等精美的人文故事,是他笔下为人所向往的古林。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集宁波名胜、名物、名人于一体的反映宁波乡帮文化的散文集,是作者龚成几十年写作成果的一次精选汇编。

《席乡情》分为七卷:乡风乡韵、岁月如歌、访古探幽、天涯海角、闲情偶寄、时代精英、名人春秋。书中既有浪漫的“雨中情”、“相思鸟”等一篇篇青春靓丽的散文,也有带你进入《夜宿仙姑山》、《龟潭探秘》等访古探幽的游记散文。此外,还有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的《书法纵横谈》、《读书成就理想》等知识性文章以及反映宁波历代名人的纪实性散文。

书中,作者龚成用直抒胸意的笔法,向读者描述了旅途中的趣闻和感受,热情讴歌了成就卓著的时代精英和历史名人。

《席乡情》文笔清新、内涵丰富、情感真挚朴实,并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韵味,是一部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集。

目录

第一卷 乡风乡韵  

席乡情

月是故乡明

万人空巷行纸会

黄古林与黄石公

老剃头

煨红薯

香椿·椿脑·椿树

过年

冬吃“糯米汤果”

水车赋

一支玉笛

茶花女

郭夏——“中国象棋”第一村

历史悠久的古林草席

史前芦家桥文明的新发现

红军战斗在古林

第二卷 岁月如歌

情连无花果

梅花情缘

早春二月栽樱花

跟老婆婆学画

雨中情

笑脸

雪中送炭

户口问题

母校抒怀

久听不厌的“谏”声

真诚而美丽的谎言

最先感知地震的人

给母亲洗脚

一生走不出慈母的爱

情有独钟

走进中国作家协会

朝鲜馆印象

第三卷 访古探幽

古林访古

风雨古竹桥

龟潭探秘

鬼斧神工九狮桥

桂花飘香话桂林

沧桑古樟

五龙潭觅龙

流连双韭

杖锡纪行

樟溪两岸盛开的映山红

白湖映古镇

谒王应麟墓道

黄墓渡情思

瑞光楼下听琵琶

西泠赏印

相思鸟

咸通塔兴衰

五磊山上“听”清凉

姚江古渡风雨行

第四卷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觅东坡

跨海走雁岛

天下大树王

黄金海岸千步沙

富春江畔“访”达夫

珠城觅美

漫步周庄

滕王阁览胜

鼓浪屿之波

做客宋祖英家

白马湖之春

石林看“阿诗玛”

沐浴雪山云雾

达蓬山上见秦皇

夜宿仙姑山

桃花依然笑春风

谒书圣王羲之墓

第五卷 闲情偶寄

美,就在心中

平谈是真

寄情石鼓文

逛旧书摊

读书其乐无穷

完美

读书成全理想

心存美好

给自己奖励

听王蒙讲“红楼梦”有感

硬笔书法纵横谈

愿做青藤门中的老牛

新茶上市说茶道

我与世界语

战争与和平

第六卷 时代精英

席草专家俞舜民

拼搏商界、奉献社会的嘉乐总裁严厚国

身经百战的老革命——张侗

乒坛枭雄胡芳华

酽酽香烛情

“还是读书碑”与乡贤

第七卷 名人春秋

忠孝节义的爱国典范——龚颖

出使守节的大使——魏杞

鉴真东渡与育王寺

重读戴家“圣旨碑”

大清治蝗第一人——陈仅

晚清甬上书坛一大家——张琴

张时彻与诸葛亮祠碑记

古林老人造灵桥

沙孟海与故乡的师友情

永远闪耀在天空的诗星

缅怀先生丁乙卯

“织席状元”孙根记

灿烂的朝霞

宁波人·乒乓球·奥运会

又见“小萝卜头”

为画家唐伯虎正名

李白称仙缘起宁波新说

毛主席说我是“红色资本家”

后记

试读章节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故乡。

我的故乡因为盛产具有二千余年历史的草席而闻名遐迩。

小时候曾经听远航的大人们讲故事,思绪也跟着飞越太平洋,神往于夏威夷的海滩,沉醉于想象中那片灿烂的迷人的岛国风光;也曾想去领略法国埃菲尔铁塔的雄姿和卢浮宫的辉煌。

可是,大人们虚幻的故事讲完了,远洋的浪子也回故乡寻根来了。现在,我也只剩下纯洁无瑕的爱,爱我遍地如黄金的草席之乡,爱那处处绿油油象征着希望的席乡。

当我漫步在席乡五港桥畔眺望着自己的故乡,面对着千里迢迢前来寻根的人们,对故乡有一种理不清、剪不断、缘相连的难以言表的情怀。这种情怀好像很巨大,又似乎很琐细,具体得如一撮土、一滴水,不会让人时常牵挂,却让人终生难忘。

在宁波国际机场旁的共乐村巨大的牌楼边,时有豪华的轿车驶过,乃是从机场出来的中外客人通往席乡——古林的车。马路两旁绿油油的席草像是在夹道欢迎南来北往的人们。而孩子们正欢快地奔向公路边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蓓蕾小学上学。

面对欢乐的学童,回想起几十年前自己儿时的读书生活,与现在相比判若两重天。

当时的我,每天艰难地穿行在黑幽幽而不知尽头的七房弄堂里,一脚深一脚浅地踏着破碎不堪的泥石路,饿着肚皮去上学。“吱哟”一脚踩下去,又黑又臭的污泥,从泥石板破裂的石缝里飞溅一身,无奈之下抓把野草往脏处揩拭,令人苦不堪言。

进了学校总想应该安全了。然而,破旧的祠堂校舍,根本招架不住风雨的侵袭。无论是雷响还是下雨,都使我们在破桌子下面紧紧挨着缩成一团,生怕雷雨从课堂屋顶的破洞里打落下来。

那时的我多么想拥有一个不怕雷雨天的课堂,一条通往学校的没有泥浆又不会溅全身的石板路;只要每天有三餐能饱肚皮的淡饭就够了。这,就是当年我们的最大理想和对故乡生活的全部愿望。

故乡啊,我在您的怀抱里曾经做过多少次美好的梦;憧憬过多少次甜甜的未来……

“镇里要发达,必须要改革”、“要想富,先造路”。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声春雷,改革的春风吹醒了席乡人。

于是,“段梅”公路从故乡通到市区、通向全国,横贯钱塘江畔的杭甬高速公路盘绕在故乡身边,穿越镇内的“鄞县大道”更是成为乡民的“摇钱路”;还有绕城高速、甬金高速上的物流车在家乡穿梭,建造在镇内的宁波国际机场,每天有飞往世界各地的空中客机,几小时内就能实现儿时饱览异国风光的梦想;高耸入云的通讯铁塔几可与埃菲尔铁塔相媲美。全省罕见的街心戏亭更是家乡人民看戏、娱乐的最佳场地;与河姆渡文化渊源相关的“汉黄公林庙”,其精湛的古建筑艺术画栋雕梁,更具有江南水乡的风韵。

一河两街的集市贸易人头攒动,像是盛宋时期“清明上河图”里的繁华景象,大可媲美于水乡周庄的风采。还有那五港桥畔渔歌唱晚、九狮桥下观社戏时的锣鼓响彻云霄。这些正应了鲁迅先生笔下水乡观社戏的一个个真实画面,不知醉倒过多少寻根访古的外来游子。

现在还有全市设施一流的镇文化中心,集文化、娱乐、教育活动于一体,是家乡人民文化生活的大舞台。一千余米的文明一条街车水马龙,使人仿佛进入了大城市,一百余亩的席乡文体公园内体育设施齐全,每天晨晚吸引着镇内外大批健身者去娱乐、休闲与锻炼,席乡到处使人流连忘返。

有多少人去过,就有多少人为江南水乡古镇所陶醉。有着如此风情万千而靓丽的故乡,早已使我忘却了儿时想去国外观光的美梦,过去对故乡不好的印象也如日出时的乌云而烟消云散。过去所憧憬的理想风光,终于在席乡让我身临其境。

如今,踏进席乡,偶尔还可听闻织席的压扣声,这声音是席乡特有的风情,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这使我不禁浮想起母亲与姐姐当年的织席情景。母亲叉草姐压扣,一年做到头吃不饱穿不暖。一叉一串辛酸泪,一扣一声长叹息。

现在,织席的女孩那甜美的歌声,时常从我们家乡的织席屋里传出。一叉一故事、一扣一曲歌,一条草席织成,曲也戛然而止,然笑声仍不绝于耳。富裕文明的席乡美景和着织席女的歌声、笑声,不知倾倒过多少南来北往买卖草席的人们。

几十年一眨眼,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瞧,到处是浪漫和谐的幸福家庭。以前故乡是不见树木荒草萋萋,如今,却到处是红花绿叶,还被评为省级森林城镇,一改过去古林无林的历史。

现在我家前方是繁华的商业区,后方是风光旖旎的席乡公园;左方是集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文体中心,右方是学校、银行、医疗、公交车站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身居于此,乐哉!美哉!

若要问我现在人间天堂有多少,虽然未作统计,但我知道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不清。如要问我人间最可爱的地方在哪里,告诉你,那就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的生我养我的故乡——席乡古林!啊,故乡!从过去贫穷落后的广德湖烂湖地,一跃成为浙江省经济百强镇、文化体育强镇,且是卫生环保文明强镇。成为宁波大地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城镇。

漫步在故乡五港桥畔,我翘首眺望,闪烁着金子般光芒的五港汇聚的天水,正孕育着新的希望,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一浪推一浪地欢快地涌向席乡。

序言

几十年前,我在西泠印社办事,曾经在展厅看到过一幅风格独特的书法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就是龚成。当时,出于对书法的爱好,便询问社里友人,得知原来他来自宁波,在杭求学,是得沙孟海先生指导过而推荐的一名学生。沙老是我十分敬慕的大师,于是,我开始关注起龚成的一些情况。说来有缘,后来在杭大巧遇相叙。

有一年,龚成应邀去杭大办事,住在专家楼。当天晚上,杭大为他们一行接风设宴,刚巧那天我也在杭大。席间,由陈教授介绍,我们第一次相见相知。之后,彼此书信往复,谈艺术,话人生,并为他持之以恒追求书法艺术的精神而敬叹。

前几年,龚成创作了一本一百多页的书法长卷《真草新三字经字帖》欲出版,我闻讯后十分高兴地主动想为他写上几句祝词,然而,这本书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出版社而被耽搁至今。今年,他却送上一叠厚重的《席乡情》文学初稿请我润色。当我捧上还在散发油墨清香的文稿时,我真的傻了。因为与他交往多年,我深知他对书法颇有研究,也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就,他偶尔也写些诗词,间作绘画,然无论如何令我不敢相信的,他怎会对文学也有研究,散文写得如此动人。从他赠予我的《鄞州当代作家散文精选》、《宁波当代诗人诗歌选》两套新书中,读到他的作品,我再次对他刮目相看,被他对文学、对艺术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在三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龚成始终坚持着传统知识分子的写作立场,他的作品没有太多的针砭和揭露,而是纯文学的赞美祖国和故乡的大好河山、讴歌时代精英的乡帮文化作品。当然,见仁见智,对作品褒贬不一。但我认为,阅读他的作品始终是一种美的享受、情的交流;感受到文中充满着充沛炽热的情感,每个文字中都有他用心血灌注的浓郁的正义和善良,充满乡情的浸润。字里行间涌动的是他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对独特生命的亲切感受,对乡帮文化的挖掘与歌颂。他酷爱艺术,又具有极强的艺术天赋,所以,在他的笔下,自然地流露出一种个性独特的艺术韵味,开辟了一个独属于他的有关淳朴纯美的想象空间。

阅读全书,让我感慨良多。真事、真话、真情,以真实动人,以真情感人,这是他的写作态度,也是本书的主要特色。在他的许多作品中,牵挂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情意,“对故乡有一种理不清、剪不断、缘相连的难以言表的情怀……却能让人终生难忘”,这是在本书中第一篇他写的“席乡情”中一句充满乡情、发自肺腑的心声之句。读后令人感动,又能激发读者对自己故乡的眷恋和钟爱之情。在一篇篇乡风乡韵作品中,都是他对故乡的一种浓郁的情感释放;流传千年的草席、黄石公与黄古林、红军战斗在古林、风雨古竹桥、万人空巷行纸会、象棋第一村等等精美的人文故事,始为人们所了解所向往。

我们正处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多少人为名利而忙碌,而龚成甘愿寂寞淡泊守志,业余创作书画、撰写文章,他用心血和汗水辛勤耕耘社会“责任田”,他用大笔为故乡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进步摇旗呐喊、推波助澜。愿他的“田”里多种出更美更香甜的受人们喜爱的原生态有机绿色花果。此为序。

沈一石    

2010年5月于杭州

后记

本书的汇集与出版,并不是我的本意。曾有作家说, 文章一旦写出犹如生孩子, 与作者没有多大关系, 就由文章自己去安排命运了:或藏深闺,或施妆出嫁。作家要做的是真诚写作,写自己的心声,让别人去读、去说吧。

我写散文,也都是有感而发,每一篇文章都是我情感的寄托与慰藉,是我对故乡澎湃和燃烧的情意。尽管我默默耕耘,不问收获,然而,写出来发表了,大家看后觉得不过瘾,于是就敦促我汇编出书。

出版一本书也挺烦杂。它犹如十月怀胎,经过漫长时间的孕育,才带着泥土的芬芳呱呱坠地。但无论如何,好歹包含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并且变成了一本厚重可读的书了:诚然,本人参与编纂的大小书籍已经好几本,但这一本是纯属于自己编著,因此,那种喜悦的心情颇难言表。

回首往事,我的文学写作之梦自上学起就已萌生。那时候,幼稚地梦萦着弱冠之后,能拥有一本印有自己名字的书。在两鬂霜花的时候,在灿烂阳光下坐在自家花坛前悠闲地翻上几页,左右围着儿女孙甥,自豪地给他们讲述书中自己写的故事。那样的情景该是多么的惬意!然而,苦难的童年加上“十年浩劫”,后又忙于事业,早已把少年的梦想淡忘了。而几年前,随着自己执笔主编的《中国席乡古林》、《甬上风物古林卷》等书的出版,开始关注几十年来在各地发表的自己的作品。几位学生闻讯后也多次建议、敦促我结集出版,这才有了精选出版的念头。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2008年初,这本书十分荣幸地被鄞州区政府列入文艺作品扶持项目。我利用全部业余时间将浩如烟海的几千篇作品梳理出来。在孤单寂寞的筛选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就像一位白发苍苍的父亲,在喜悦地翻阅着老远归来的孩子们的照片,审视着他们一个个不同经历的人生故事。我有一种惊喜的感觉,笑容绽开在我的脸上。

诚然,他们不都是最优秀的,但我还是人之常情地敝帚自珍。俗话说,癞头儿子自中意,因为他们都凝聚着我无数的汗水和心血。他们与我的血脉相连啊!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以说,每件作品不能说是精品,但也毕竟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上,不知经过几千甚或几万读者的阅读,并受到喜爱。鲁迅先生说过,著书立说于国于民,阅之大有裨益。国学大师季羨林也说过:”我写东西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都讲出来了,那倒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但我爬出来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琼浆,吃了能让人升天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快乐获得精神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因此,这本书也是顺应形势的需要而出版的。

或许,读者是位名人,带着显赫一时的功勋可以夸耀过去;或许,读者是位名师,带着辉煌的业绩赞美过去。但我既不是名人,亦不是名师,更没有彪炳千秋的功业、辉煌的成就,我为自己平凡而普通的人生、为自己能出版这本小书而感到满足。在这本书里记录的点点滴滴,是我不平凡的经历、我的纯洁的乡思、我的丰富的情感。这些都是我一生中最为快乐、最充实、最温馨的一段段值得回忆的美好岁月。

生命如同白驹过隙,无论人生曲折平凡,无论富贫贵贱,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都可写成一本道不尽、诉不完的历史之书。

现在,我把这些五味杂陈的材料熬煎成夏日里最喜欢品尝的清凉剂,再将它炮制成一碗碗沁人心脾的散文,为的是在烦恼的时候,可以捧碗品尝、解渴提神,好让所有令我牵挂、让我感激的亲朋好友一起回味,领略坦荡磊落的心灵空间、淳朴真诚的人生历程。

汇集在这本书里的作品,肯定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个别拙作杂陈其间,好的作品也缺乏深加工。因此,不能全然曰荟萃之集,并欢迎赐教。但瑕不掩瑜,好的作品也如报刊发表后那样相信会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  由于时间跨度过长,原作品发表的报刊因多次迁居而散失较多。幸好有些原稿尚存,加上亲友提供一些,但已无法注明发表日期与刊名,所以,再不出版,搜集更难。这次出版,也是为了给自己几十年来写作生涯作一次总结;其次,让更多国内外喜欢宁波乡帮文化、热爱草席之乡的亲友提供可读的故事而已。

当我捧着油墨飘香的书籍时,我感慨万千。我要把这份喜悦和大家一起分享,要感激给予我作品延伸和传播的你;我要真诚地感谢曾经大力支持本书出版的区、镇政府领导以及我的亲朋好友。愿他们及所有关心本书、喜欢本书的读者一生平安快乐!

龚成

2010年6月于古林?席乡草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