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贵卿编著的《建设工程人文实论》围绕工程这个“基点”,以“人文”为“内核”,追根溯源,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与人居相关的工程历史人文脉络,从古今典型工程中提炼出工程的人文精神,深刻生动地剖析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人文迷失现象及原因,把思考提升到了“当代中国城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的高度。在当前城镇化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作者以此立论,强调正确处理“工程”与“人”的关系,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本质要求,可以说精准地把握了时代脉搏,顺应了历史趋势。全书语言通俗易懂,案例分析生动详实,逻辑表陈循序渐进、层次分明,是准确把握城镇化人文方向不可多得的著作。本书学术性与实践性兼备,理论意义与操作价值并存,是政府决策者,学术研究者,特别是建筑工程企业工作者开展人文实践的过程中参考、学习、借鉴的样本。
当前,我国正处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中。“工程”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基础,“人”作为城镇化的核心,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
鲁贵卿编著的《建设工程人文实论》立足于作者在工程领域30余年的实践,在挖掘工程的“以人为本”、“天人相宜”等人文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对工程人文的概念、工程与人居、工程艺术、工程文化等进行了演绎分析,对当前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人文”迷失现象和原因进行了思考,对中国城镇化的“人文”路径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唤醒城镇化建设中的“人文”意识,呼吁人们尊重自然、延续历史、回归人性,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
绪论
一、工程人文概述
二、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与成就
三、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人文迷失现象及分析
四、城镇化建设的范例与启示
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六、本书的主要架构
第一章 工程人文概论
第一节 工程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性
二、综合性
三、实践性
四、技术上、经济上和建筑艺术上的统一性
第二节 工程的本质特征
一、“用”:工程的使用特征
二、“固”:工程的坚固特征
三、“美”:工程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工程人文的概念
一、工程的界定
二、人文的定义
三、工程人文的解释
第四节 工程人文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
二、道法自然
三、天人相宜
第二章 工程与人居
第一节 古代工程与人居
一、原始社会的工程——人居起源
二、游牧社会的工程——移动人居
三、农耕社会的工程——村落人居
第二节 现代工程与人居
一、工业化社会的工程——城市聚居
二、信息化社会的工程——市镇聚居
第三节 自然因素中的工程与人居
一、“风水”差异
二、气候差异
三、地形差异
四、材料与技术差异
第四节 文化因素中的工程与人居
一、地区文化差异
二、民族文化差异
第三章 工程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工程与艺术的关系
一、工程的艺术内涵
二、工程是艺术的载体
第二节 工程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二、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三、科技与文化的统一
四、造型与环境的统一
第三节 工程艺术的美学体现
一、形式美
二、内容美
三、思想美
四、案例:长沙中建大厦
第四节 工程建筑的艺术语言
一、空间
二、形体
三、色彩
四、材质
第五节 中西方工程艺术的比较
一、中西工程建筑特征
二、中西工程建筑类型
第四章 工程文化与工程建设企业文化
第一节 文化与工程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二、工程与文化
三、工程文化的内涵
四、工程文化的形成
五、工程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二节 中西方工程文化比较
一、敬祖先与尚神灵
二、“天人相宜”与“天人相斥”
三、群体与个体
四、守成与变革
五、静态与动态
第三节 工程建设企业文化
一、工程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二、工程建设企业文化的功能
三、工程建设企业文化的特征
四、工程建设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五、工程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
第四节 中建五局“信·和”文化建设实例
一、“信·和”文化的三重结构
二、“信·和”文化的核心内容
三、“信·和”文化的三大来源
四、“信·和”文化的建设历程
五、“信·和”文化建设的重点行动
第五章 人文视角下的中国工程建设实例分析
第一节 都江堰水利工程
一、都江堰水利工程“前世今生”
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人本之光”
第二节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案例分析
一、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来龙去脉”
二、三门峡水利工程的“人本之殇”
第三节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案例分析
一、小浪底水利工程的“前因后果”
二、小浪底水利工程的“人本之归”
第四节 西安古城南门区域改造
一、西安古城南门区域改造基本概况
二、西安古城南门区域改造主要特色
第五节 新型城镇社区建设
一、株洲神农城
二、杭州良渚文化村
第六节 工程人文精神的启示
一、自然的才是永恒的
二、本土的才是全球的
三、人本的才是根本的
第六章 人文视角下的西方国家城镇化建设实例分析
第一节 英国老城改造
一、伦敦东区改造
二、码头的改造
三、废弃矿坑改造——“伊甸园”项目建设
第二节 法国旧城保护
一、对自然景观的建设和保护
二、对交通体系的建设和保护
三、对城市肌理的建设和保护
第三节 意大利文化小镇建设
一、尊重自然环境
二、承载历史文化
三、完善城镇功能
第四节 西方国家城镇化建设的人文启示
一、注重城与自然的和谐,打造天人相宜的城市生态环境
二、注重城与历史的和谐,保护传承人类历史文化名城
三、注重城与市民的和谐,构筑宜居宜业城市生活空间
第七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工程建设的人文思考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组织起来”的时期,奠定根基
二、改革开放“活跃起来”的时期,快速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和谐起来”的时期,提质协调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成就
一、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城镇体系不断完善
二、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体系逐步成型
三、城镇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区域城镇化框架逐步形成
四、城镇化发展理念根本转变,新型城镇化探索初见成效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工程建设的人文迷失现象与原因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中工程建设的人文迷失现象
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工程建设的人文迷失之因
第四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文路径
一、中国城镇化建设要遵循“三畏”
二、中国城镇化建设要落实“三化”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