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拉封丹寓言诗全集(插图珍藏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让·德·拉封丹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让·德·拉封丹编著的这本《拉封丹寓言诗全集(插图珍藏版)》收录了拉封丹的寓言诗200多首,包括《青蛙想要大如牛》、《诸神保佑的西摩尼得斯》、《两头公牛和一只青蛙》、《蝙蝠和两只黄鼠狼》、《磨坊主父子和毛驴》、《坠入情网的狮子》、《意欲向鹿报仇的马》、《守财奴破财》等。

内容推荐

《拉封丹寓言诗全集(插图珍藏版)》的内容提要如下:

拉封丹的寓言故事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拉封丹善于借用现成的民间故事情节,运用诗的语言对之进行再创造,经常以动物喻人,讽刺势利小人和达官贵人的丑恶嘴脸。文笔高雅,寓意深刻,讽刺辛辣。他的寓言故事集创造了约500个形象,包含动物、人、神话人物等,构成了一个虚拟的大千世界,同时也构成了拉封丹时代的“人间喜剧”。让·德·拉封丹本人也被法国文学评论家泰纳誉为“法国的荷马”。

《拉封丹寓言诗全集(插图珍藏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集

献给王储殿下

第一卷

1.知了和蚂蚁

2.狐狸与乌鸦

3.青蛙想要大如牛

4.两头骡子

5.狼与狗

6.牛羊与狮子合伙

7.褡裢

8.燕子和小鸟

9.城鼠与田鼠

10.狼和小羊

11.人和自己的形象

12.多头龙和多尾龙

13.窃贼和驴

14.诸神保佑的西摩尼得斯

15.死神与不幸者

16.死神与樵夫

17.中年人处在两妇中间

18.狐狸与鹤

19.孩子和教师

20.公鸡和珍珠

21.马蜂和蜜蜂

22.橡树和芦苇

第二卷

1.回敬挑剔者

2.老鼠开会

3.狼告狐狸

4.两头公牛和一只青蛙

5.蝙蝠和两只黄鼠狼

6.中箭的鸟

7.猎犬及其伙伴

8.鹰和金龟子

9.狮子和小蚊虫

10.驮海绵的驴和驮盐的驴

11.狮子和老鼠

12.鸽子和蚂蚁

13.落井的占星家

14.野兔和青蛙

15.公鸡与狐狸

16.要效仿鹰的乌鸦

17.孔雀向朱诺抱怨

18.变成妻子的母猫

19.狮子和驴打猎

20.伊索解释的遗嘱

第三卷

1.磨坊主父子和毛驴

2.胃与肢体

3.装扮成牧人的狼

4.青蛙请立国王

5.狐狸和山羊

6.雌鹰、母猪和雌猫

7.酒鬼和他老婆

8.痛风和蜘蛛

9.狼与鹤

10.被人打倒的狮子

11.狐狸和葡萄

12.天鹅与厨师

13.狼国和羊国

14.年迈的狮子

15.菲罗墨拉和普洛克涅

16.淹死的女人

17.进入谷仓的黄鼬

18.猫和老耗子

第四卷

1.坠入情网的狮子

2.牧羊人和大海

3.苍蝇和蚂蚁

4.园子主人和领主

5.毛驴和小狗

6.老鼠和黄鼠狼大战

7.猴子与海豚

8.人和木雕神像

9.用孔雀羽毛装扮的松鸦

10.骆驼和漂浮的木棍

11.青蛙和老鼠

12.动物向亚历山大进贡

13.意欲向鹿报仇的马

14.狐狸和半身像

15.狼、羊妈妈和小羊

16.狼和母子俩

17.苏格拉底的话

18.老人和孩子们

19.神谕和渎神

20.守财奴破财

21.主人的眼睛

22.云雀和麦田主人

第五卷

1.伐木工和墨丘利

2.砂锅和铁锅

3.小鱼和渔夫

4.野兔的耳朵

5.断尾狐

6.老婆婆与两女仆

7.林神和行客

8.马和狼

9.庄稼汉和他的孩子们

10.山婆临产

11.命运女神和少年

12.医生

13.下金蛋的鸡

14.驮圣骨盒的毛驴

15.鹿和葡萄

16.蛇与钢锉

17.野兔和山鹑

18.老鹰和猫头鹰

19.狮子出征

20.熊和两个伙伴

21.披着狮皮的驴

第六卷

1.牧人和狮子

2.狮子和猎人

3.太阳神与北风神

4.朱庇特和佃农

5.小公鸡、猫和小耗子

6.狐狸、猴子和动物

7.炫耀家世的骡子

8.老人和驴

9.照水泉的鹿

10.龟兔赛跑

11.毛驴和主人

12.太阳和青蛙

13.农夫和蛇

14.病狮与狐狸

15.捕鸟人、苍鹰与云雀

16.马和驴

17.舍物逐影的狗

18.车陷泥坑

19.江湖骗子

20.不和女神

21.年轻寡妇

尾声

第二集

献给德·蒙特斯庞夫人

第七卷

1.鼠疫

2.恶婚丈夫

3.老鼠隐居

4.白鹭

5.姑娘

6.心愿

7.狮王宫

8.秃鹫与鸽子

9.公共马车和苍蝇

10.卖牛奶女和奶罐

11.神甫和死者

12.追求好运的人和在床上等待好运的人

13.两只公鸡

14.人忘恩负义并对命运女神的不公

15.女占卜师

16.猫、黄鼠狼与小兔

17.蛇头与蛇尾

18.月球上的动物

第八卷

1.死神与垂死者

2.修鞋匠和银行家

3.狮子、狼和狐狸

4.寓言的威力

5.人与跳蚤

6.女人和秘密

7.狗脖子挂主人的晚餐

8.笑星和鱼

9.田鼠和牡蛎

10.老熊和园林老人

11.两个朋友

12.肥猪、山羊与绵羊

13.蒂尔希与阿玛朗特

14.狮王后的葬礼

15.老鼠和大象

16.占星术

17.毛驴和狗

18.帕夏和商人

19.学识的优势

20.朱庇特和霹雳

21.隼和阉鸡

22.猫和老鼠

23.湍流与深河

24.教养

25.两条狗和死毛驴

26.德谟克里特和阿布德人

27.狼与猎人

第九卷

1.不诚实的受托人

2.两只鸽子

3.猴子和豹子

4.橡栗和南瓜

5.学童、教师与园主

6.雕刻家与朱庇特雕像

7.老鼠变为少女

8.兜售智慧的狂人

9.牡蛎和争讼者

10.狼与瘦狗

11.切勿过当

12.大蜡烛

13.朱庇特和过路人

14.猫与狐狸

15.夫妻和小偷

16.财宝和两个男人

17.猴子和猫

18.鹞鹰与夜莺

19.牧人与羊群

笔谈

序诗:伊里斯颂

1.笛卡儿和动物机械论

2.以例证表示异议

3.笛卡儿解释这些事例

4.以寓言形式的新异议

5.拉封丹个人论说

第十卷

1.人与游蛇

2.乌龟和两只野鸭

3.鱼和鸬鹚

4.埋金者与伙伴

5.狼和牧羊人

6.蜘蛛和燕子

7.山鹑和公鸡

8.割了耳朵的狗

9.牧羊人与国王

10.鱼群与吹笛牧羊人

11.鹦鹉父子和国王父子

12.母狮和母熊

13.两个冒险家和护符

14.笔谈

15.商人、贵绅、牧人与王子

第十一卷

1.狮子

2.为曼恩公爵殿下而作

3.农夫、狗和狐狸

4.一个莫卧儿人的梦

5.狮子、猴子和两头驴

6.狼与狐狸

7.多瑙河农夫

8.老翁与三个后生

9.老鼠和猫头鹰

尾声

第十二卷

1.尤利西斯的战友

2.猫与两只麻雀

3.财迷与猴子

4a.两只母山羊

4b.猫与小鼠

5.老猫和小鼠

6.病鹿

7.蝙蝠、灌木和鸭子

8.猫狗之争与猫鼠之争

9.狼和狐狸

10.螯虾母女

11.老鹰与喜鹊

12.鹞鹰、国王与猎人

13.狐狸、苍蝇和刺猬

14.爱情与疯狂

15.乌鸦、羚羊、乌龟与老鼠

16.森林与樵夫

17.狐狸、狼和马

18.狐狸和火鸡

19.猴子

20.西徐亚哲学家

21.大象和朱庇特的猴子

22.疯子和智者

23.英国狐狸

24.达夫尼和阿西玛杜珥

25.法官、护理和隐士

补篇两则

1.太阳与青蛙

2.鼠盟

拉封丹生平与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1.知了和蚂蚁

知了高唱了

一夏天,

北风一送来秋凉,

她就闹了饥荒。

没有储存一点点

苍蝇或者虫肉干。

肚子饿得咕咕叫,

只好去找找

邻里蚂蚁嫂。

求她帮帮忙,

借点活命粮,

熬到明年下新粮。

“我会还的,”知了说道,

“八月之前,连本带利少不了,

我用动物的诚信来担保。”

蚂蚁有个小缺点:

助人借物不情愿。

“天热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蚂蚁问这个求借者。

“谁来我都给唱歌,

别见怪,不管白天与黑夜。”

“你总唱歌?那很好啊,

喏,现在你就跳舞吧。”

2.狐狸与乌鸦

乌鸦老板栖在高树梢儿,

嘴叼一大块奶酪。

狐狸老板循香味来到树下

对他大致说了这番话:

“乌鸦先生,您好哇;

您真漂亮!我看您帅呆了!

实不相瞒,如有副好嗓儿

能同您那身羽毛相当,

您就称得上这林中的凤凰。”

闻听此言,乌鸦颇为不悦,

为了亮一亮他的好嗓儿,

大嘴一张,到嘴的美味便失落。

狐狸得了奶酪,又说道:

“老兄啊,千万记牢

奉承者就靠爱听的人活着。

这一课完全值一块奶酪。”

乌鸦不禁满面羞惭,

他发誓再不受骗,可惜有点晚。

3.青蛙想要大如牛

青蛙见一头公牛走到近前,

觉得他的个头儿好大。

而她小得可怜,大不过一只蛋,

她十分艳羡,要跟牛比个高下,

就伸展四肢,鼓气,

使尽全身解数,  还问另一只青蛙:“怎么样?

够了吗,妹妹?我还比不上?”

“还不行。”另一只青蛙回答。

“这样呢?”她又问道。

“根本比不上。”“这会儿又如何?”

“相差得没法儿说。”

可怜的小动物膨胀过度,

结果嘭的一声肚子胀破。

世上许多人不见得比这青蛙明智:

普通市民攀比大贵族,要建豪华府邸,

小小公国君主也往列国派大使,

区区侯爵却想有青年侍从。

4.两头骡子

两头骡子赶路:一头驮着杂粮,

另一头则驮着盐税的银两。

驮税银的骡子得意忘形,

身负重任无论如何也不愿减轻。

他走路蹄子抬得高高,

颈上的铃铛也一晃三摇:

忽然撞上剪径的强人,

当即就要抢这税银。

一伙强盗扑来如狼似虎,

抓住缰绳将驮银两的骡子拉住。

这头骡子还抵抗拼命,

感到身中数刀,疼得直呻吟。

于是他连声哀叹道:

“跟在后面的骡子见危险就逃跑,

而我落入魔掌却性命难保。”

“朋友啊,”他的伙伴回答,

“受重用不见得总有好结果,

如像我这样,

只给一个磨坊主干活,

你也不会受了重伤。”

5.狼与狗

一条狼饿成了皮包骨,

只因家犬严严守住门户。

这条狼遇见一只大狗,

大狗不小心迷了路:

他又英俊又强壮,

又肥胖,皮毛又光亮。

狼真想袭击这只丧家犬,

恨不能将他撕成碎片。

但是这难免一场厮杀,

而牧犬个头儿又那么大,

肯定要奋力抵抗。

狼大人只好上前耍花腔,

低首下心地恭维几句,

说狗长得富态令他艳羡不已。

牧犬一听心下喜欢:

“尊敬的先生,要像我这样胖,  这完全取决于您的意愿;

离开树林吧,您会大不一样。

您的同胞在林中多悲惨,

又笨又懒,过着穷日子,

一个个全是穷光蛋,

那种生活只能等饿死。

只因毫无保障,没人供吃喝,

一切全得靠武力抢夺。

跟我走吧,您能过上美好生活。”

狼就问道:“让我干什么?”

狗回答:“几乎什么也不必干,

就是赶一赶拿棍子行乞的人,

迎合家里人,讨主人的欢心;

您也就能相应地拿到工钱,

也就是说吃到各种残羹剩饭:

小鸡骨头,还有鸽子骨头,

还不算能得到多少爱抚。”

狼已开始憧憬这种幸福生活,

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行走间狼发现狗颈的毛全脱落,

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怎么就没什么?”

“这种事也不值一提。”

“那究竟是什么事?”

“您瞧见的这个部位,

也许是我戴的项圈磨的。”

“戴项圈?”狼又问道:

“您就不能随便跑?”

“不能总乱跑,可是这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您所有那些饭食,

说什么我也不想要,

即使换取一件珍宝,

以这种代价我也不干。”

狼先生说罢撒腿就跑掉,

至今他还是一个流浪汉。

P4-6

序言

亦教亦乐的典范

李玉民

法国进入十七世纪,史称“伟大的世纪”,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鼎盛时期,也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四位伟大的作家,即悲剧大师高乃依、拉辛,喜剧大师莫里哀,以及寓言大师拉封丹。四位大师在各自领域的创作,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让-德·拉封丹(1621—1695),以当时还不入流的寓言诗,跻身文学大师的行列,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寓言诗这一文学体裁,经拉封丹之手梳理和创新,从形式到内容都臻于完美了。

拉封丹的寓言诗,从一开始就作为教材使用,这也是寓言这种文学创作的初衷。他将六卷本的第一部寓言诗集(1668年),题献给了王国储君,当年七岁的路易十四的独生子,就更加彰显了寓言诗的教育功能,尤其通过这一传统途径进入文学主流。

进入文学主流谈何容易。十七世纪中叶,古典主义文学发展到顶峰,也就开始下坡,通向一条死路,这是它自身决定的。古典主义条条框框之多、之严苛,历代文学流派都恐难与之比拟。古典主义遵奉的修辞学所规范的语汇体系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规范的句法体系,也使矫揉造作的文风盛行。这是古典主义的两个死穴。当时的文学创作,如果违反这些规则,就会受到排斥和打压,很难存活;如果墨守这些成规,那又会等而下之,落入俗套,多添几具僵尸式的作品。

拉封丹就是要在这样的死路上走出一条活路,为此他摸索试探了十五年。每次尝试一种体裁,他总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创新而又不触犯权威,如何出奇而又不扰乱秩序,如何制胜而又不公然对抗确立的典范。而每次他总找到同一个答案:必须熟练地掌握一种“移位的艺术”,而且要做得谦抑礼让,既革新又不犯众,既革命又不造反。拿我们的成语来说,就是偷梁换柱,或者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古典主义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作品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拉封丹也明确标榜自己继承古代寓言作家伊索、费德鲁斯等,称他们的寓言已家喻户晓。他坦言在语言上,他们的简洁已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无法达到那种完美,只能从别的方面寻求补偿。且看拉封丹是怎么讲示:“假如我不稍微翻新,添上几笔,提高趣味性,那我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做。新意和怡悦,这也正是如今人们所要求的。我所说的怡悦,并不是指引人发笑,而是某种魅力、某种喜人的气氛,这可以赋予所有主题,甚至最严肃的主题。”

关于趣味性,拉封丹更进一步讲:“在法国只看重怡悦的东西:这是大规则,也可以说是唯一的规则。”

既从民众的爱好出发,又考虑七岁储君的需要,拉封丹强调寓言诗的趣味性,并把趣味性确立为“大规则”,“唯一的规则”。这样,包涵新意和怡悦两层意思的趣味性,就成为他避开死穴,走出一条创新活路的指南。古代寓言诗过于精简,道德说教有余,趣味性不足。拉封丹在第六卷第一首寓言诗中写道:

单纯的说教总使人厌烦,

训诫结合故事就容易流传。

这种虚构的故事应亦教亦乐,

为讲故事而讲故事,

我看就没有什么意义。

当代寓言诗重教轻乐,拉封丹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亦教亦乐,教与乐并重的原则。他既反对单纯的说教,主张寓教于乐,避免传统寓言枯燥的弊病,又反对毫无意义地讲故事,而主张以故事为依托,增加寓言的内涵。这样,他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赢得创新的巨大空间,从而有了用武之地,施展才能,将寓言诗这一文学体裁推到前所未有、后继者也很难企及糅合的高度。

在发扬光大寓言诗这一体裁方面,拉封丹首先是位集大成者。前人寓言诗作品良莠不齐,格调不一,但是在立意、题材、情趣、意蕴等方面,只要有可取之点,拉封丹无不收揽,再重新糅和、构思、布局,赋予新意和情趣,成为全新的、完美的作品。例如第三卷的《狼与鹤》,短短二十行诗,竟然取材于伊索、费德鲁斯等九位寓言家,而且做得十分精致,极富戏剧性。故事说的是一根骨头卡住狼的喉咙。狼向过路的鹤求救,鹤给狼取出骨头,要求报酬;而狼却回答:“开什么玩笑,我的好大嫂,/怎么,你脖子探进我喉咙,/我还让你缩回去,/难道这报酬还算少?/滚吧,你这忘恩负义的家伙,/千万别落到我的爪下!”

这样的作品,还用作者出面说教吗?狼的一番话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决不能期望恶人感恩。而且,“忘恩负义”这样的话,还出自狼之口,就更具有讽刺意味。

拉封丹一方面吸收前人所有可取之点,另一方面还与时俱进,增添时代的内容,具有浓厚的时代生活气息。读者欣赏他的寓言诗,总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仿佛已有所见,已有耳闻,已有切身感受。无论披着狮皮的驴,还是炫耀家世的骡子,无论要向鹿报仇的马,还是丢掉尾巴的狐狸,等等,寓言的世界,就是人的社会,各色各样动物暴露出来的善恶美丑,正是人性的具体表现。难能可贵的是,在那种封建专制统治下,拉封丹还能通过寓言诗巧妙地针砭时弊。

例如《进入谷仓的黄鼬》,也是取材于伊索、贺拉斯等人的作品。身材苗条的黄鼬,从小洞钻人谷仓,肥吃一周便发了福,“小姐吃成了肥婆”;一天忽听有响动要逃离时,从那小洞却钻不出去了。于是老鼠就劝她减肥:“您瘦溜着进来,/还得瘦溜着出去。”老故事有了新内涵,让读者联想到损公肥私的官员。当时财政官员和税务官员大量贪污,当局为此组成特别法庭(1661—1665),迫使他们吐出侵吞的金钱。而中国读者何尝不会联想到被“双规”的贪官。这种寓言诗鲜明生动,充满智慧,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常得异趣。

这种异趣就是给人以意外惊喜。这是寓言诗臻于完美的一个特点,是高度文学性的一种标志。拉封丹之前的寓言诗流于直白,不能向读者提供这种文学享受。寓言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拉封丹的阶段,才有一种质的飞跃,从道德说教小品升华到真正的文学作品。故事性、趣味性、戏剧性、诗意,以及格调清新、意味隽永等这些文学性的特质,在拉封丹的寓言诗中都充分体现出来。《野兔的耳朵》就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显示出拉封丹以小见大的高超技巧。狮子被一只长角的动物误撞伤了,便雷霆大怒,决定将所有长角的动物逐出他的领地。一只野兔瞧见自己耳朵的长影,就担心检察官会把耳朵当成角,向邻居蟋蟀告别,决意离去。蟋蟀不以为然,说“这明明是耳朵,/由上帝创造”。胆小的兔子还是不敢留下:“我怎么争辩都没用,/他们会说我发疯。”

看到《野兔的耳朵》、《狼告狐狸》、《青蛙请立国王》、《小公鸡、猫和小耗子》等寓言诗,不再像读道德寓言诗那样一目了然,而会有复杂的感受,觉得这些故事冲破了一种道德观念的阐释,似乎别有意蕴。越是认真的读者就越会发现,一个故事可以有多种解释,倒难以确认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

拉封丹寓言诗的标题,大多是一对矛盾体,如《狮子和小蚊虫》、《狼和小羊》、《公鸡与狐狸》、《农夫和蛇》等等。矛盾双方的故事在行动中展开,又可能出现第三方,矛盾变得复杂。但是,作者精简叙述,不加描绘,只突显动态,人物对抗紧张鲜明,对话富有戏剧性和趣味性。作者只给这些标识,往往不给结论,即使发几句感慨,也类似明码和暗码,引起读者破译的兴趣。这些寓言故事好就好在可塑性强,不是僵化的:每个故事通过不同读者的想象而变异,接受不同人的感觉而产生不同的形态。也正是由于同读者形成这种互动关系,拉封丹的寓言诗才穿越不同时代,跨越不同地域,始终保持新鲜感,不断地被改编成漫画、动画片、儿童剧等。

拉封丹《寓言诗》总共十二卷,计二百四十四篇,在当世就取得成功,然后又经受了历次革命的考验,获得了“公民道德规范”证书;到了法国实行全民义务教育时,寓言诗被选人教科书,列入中学文科论说文的选题,总之,成为法国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通用教科书”。

拉封丹《寓言诗》被认为是旧制度遗留下来的“唯一民主的作品”,甚至成为“全体法国人第一位的和唯一的共同文化遗产”(A.M.Bassy语)。这话并不夸张。近现代法国人,有的一生可能没读过雨果、巴尔扎克,或者别的文学大师的作品,但是无一例外,每人在青少年时期都学过拉封丹的寓言诗,到了晚年大多还能背诵几篇。

二OO五年十一月

于北京花园村

书评(媒体评论)

他是我认识的最坦诚、最厚道的人:从不弄虚作假,我不知道他这一生是否说过谎。

——莫克鲁瓦

这位自由思想者总是漫不经心,总是飘来舞去,他以那么多伪装手法,兴高采烈地描绘一个光怪陆离、特别凶暴的世界。不过,对他最出色又最出人意料的赞美,当是纪德的这句话:“拉封丹的艺术,就如同游戏一般,轻松地讲述尼采以感人的说服力论说的这种不堪承受的真相。”

——让·道迈松

假如不写六百页的传记,要我用四行文字表述拉封丹的一生,我就会这样写:从前有个人,将头脑里的音乐写成诗。他的岁月流淌,犹如泉水那样清澈。正因为如此,水仙林神都叫他清泉的让(让·德·拉封丹的意译),而这名字就永世与他相伴了。

——让·奥里厄

《寓言诗》在艺术上造诣相当高。拉封丹十分重视《寓言诗》的结构,把诗集看作“一部巨型喜剧,幕数上百”,每一幕他都写得既简练集中,又富于戏剧性。他善于在诗中穿插性格化、拟人的动物对话,跌宕起伏,显得别致有趣。拉封丹的语言既流畅自然,又精巧细腻。他善于收集民间语言,贴切地应用到诗歌中,因此他的诗篇语汇丰富,且接近口语。拉封丹善于描绘大自然,并且富有抒情风味。

——柳鸣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