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迷失(为什么我们能找到去月球的路却迷失在大卖场)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加拿大)科林·埃拉德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什么我们能找到去月球的路却迷失在大卖场?

方位感的迷失,影响着我们如何建构所居住的城市、所工作的场所,乃至我们的家园和虚拟世界!

埃拉德通过广泛研究,在《迷失》一书中清晰明确地阐述了人们与外部世界脱节的原因!

内容推荐

我们生活在街道上遍布着各种标志与指路箭头的世界。但是,尽管科技如此发达,我们却还是会在大卖场迷路,会找不到去朋友家的道路,会因为迷路错过重要的会议或者面试。不过,许多其他动物却拥有与生俱来的方向感。蚂蚁的眼睛能够识别光的偏振;鸽子的眼睛能够探测磁场;帝王蝶与定期迁徙的候鸟能够飞越数干公里找到目的地;被捕捉到英格兰的绿海龟能够找到巴西海岸的家。

在《迷失》一书中,心理学家科林·埃拉德提醒我们注意下面这一事实:经过若干个世纪的创新发明之后,人类现在只需数小时就能在豪华舒适的环境中轻易地跨越万水千山,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渐渐遗落了寻觅方向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埃拉德通过广泛研究,在《迷失》一书中清晰明确地阐述了人们与外部世界脱节的原因,并向我们指出,这样的分离状态不仅会影响我们是否能平安顺利地在荒野进行探险,更会影响到我们如何建构所居住的城市、所工作的场所,乃至我们的家园和虚拟世界。埃拉德强调,建筑师以及城市规划者在设计环境时需要考虑到人们的行为,而且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我们并非遗世独立,而是隶属于所处的空间。

目录

序,迷失与寻找

第一部分 为什么蚂蚁不会在商场中迷路:人类与动物怎样在空间中定位

 第1章 寻找目标:人类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寻找道路的简单方法

 第2章 寻找地标:我们怎样通过可见物找到不可见物

 第3章 寻找路线:我们怎样通过曾经走过的地方来了解现在所在的地方

 第4章 世界的地图:导航高手如何运用特殊技能找到道路

 第5章 老鼠头脑中的地图:动物头脑中的空间地图

 第6章 人类头脑中纷乱的地图:人类的思维地图具有何种特性,人类的思维地图如何揭示我们对空间的理解

第二部分 在当今的世界中确定你的路线:我们的思维如何塑造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场所

 第7章 家庭空间:思维地图如何影响我们在家中的生活

 第8章 工作空间:我们心中的蓝图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和娱乐习惯

 第9章 城市空间:知道或不知道我们的位置,会如何影响我们在城市中的生活

 第10章 虚拟空间:思维的本质如何让我们在电子空间中生活

 第11章 绿色空间:人类空间思维的特点如何影响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这一特点又如何造成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忽视

 第12章 空间的未来

致谢

试读章节

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在参加会议或婚礼时,或者与朋友在家中随意小聚时,食物摆上了桌子。最初几分钟里,我们会出于礼貌表现得相当矜持,但是我们的嗅觉如同昆虫那挥舞的触角,让我们变得坐立不安,接下来就会径直走向桌边。如果有一位科学家在上空测量我们的移动路线,那他很容易就会发现,客人与碟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是一个单调递减函数。这类行为是人们能够想象出来的最简单的空间行为,我们称之为趋向行为(taxis)。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目标——例如诱人的烤牛肉,一两种传感器——例如我们灵敏的鼻子与眼睛,以及某种驱动力——被皮鞋挤得酸疼的脚,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不过,生活并非总是如我们所愿。在我们走向桌子的途中,特别喜欢聊天的拉里迎面而来。若想不和拉里交谈就能拿到那块夹着乳酪和肉的面包,我们该怎样重新设计行走路线呢?自助餐的餐桌上有两排食物。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侧摆着贝蒂姨妈声名远播的土豆沙拉,不过看起来有些清淡,我们更想尝一尝萨拉女士准备的香辣土豆,但是却够不到它。我们要想走到房间远端盛出我们想吃的香辣土豆,就要穿过房间中的人群,视线也会暂时被人挡住,完全看不到目标。最快的途径是什么呢?或许聚会地点是在我们此前从未去过的建筑,到处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不过,与视觉对我们的指引相比,气味不会提供多少空间的线索。我们应该先走哪条路呢?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完成搜寻任务呢?

接下来我将讲述许多与定位导航技术有关的故事。相比起来,走向摆满食物的桌子,然后再绕着桌子走一圈,去拿萨拉做的土豆,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从普通而简单的趋向行为到复杂的寻找道路,所有这些行为都指向生物学中的一个基本事实:你我和其他所有动物一样,为了生存就要能够移动位置,这与在我窗下安坐的盆栽天竺葵不同。为了得到充足的营养,我需要从椅子上站起身,走到冰箱那里去找食物;为了避免过早丧生,当汽车在路上朝着我的方向飞驰而来时,我需要赶快跳到人行道上;而繁衍后代也一样需要移动,需要起身四处行走寻找配偶来延续基因。你或许会说这是过于简单化的归纳,但是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向空间和时间妥协。不论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怎样解释这些事情,移动的定义都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的空间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大自然赋予了一切生灵用以完成运动的一系列装置(例如腿、翅膀、鳍等),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我们还进化出了一些更令人感叹的能力,可以使我们知道该向哪里移动,亦即该怎样穿过空间,找到食物、温暖、安全、伴侣等重要的目标。

最简单的定位技巧或许太显而易见,以至于我们不将之视为技巧。例如,你走在杂货店的过道里时,发现你要找的意大利面条就在前方。你几乎不用费多少力气,那盒面条就会落到你手中,然后就进了你的购物车。这说明了什么呢?我们每天都会数百次地走向明显可见的目标,所有能移动的动物都要完成这种看似无足轻重的行为,但是各种动物做到这点的方式则有很多种。

最原始的那些物种,例如细菌这样的单细胞生物,尽管其需求或许简单,也必须想办法找到能维持生命的环境——光线、热量和养分。居住在土壤里、水中甚至我们体内的这些单细胞生物,有时可以运用与孩子们玩的捉迷藏游戏相类似的搜寻策略。它们的传感器对环绕在周围的热量、光线或化学成分的浓度作出反应,它们的运动速度随之提高或降低,这些运动的变化使它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除了植物向着光线生长的运动模式以外,很难想象生命体在处理空间问题时还能有比这更加简单的机制。

在其他情况下,这样微小的生物或许具有能帮助它们处理空间问题的特殊机理。1996年,美国宇航局约翰逊空间中心以戴维·麦凯为首的科学家宣布,在从北极采集的一块陨石中,他们发现了能够证明火星曾经具有生命的化石。对陨石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确定,这块岩石来自火星,其内部的独特结构似乎属于生物体。研究者认为,他们看到的是微小的细胞组织,结构与地球上早期的细菌相似。

麦凯的一些论据引起了一些人的争论与质疑,他渐渐从最初的激动中平静下来,但是他仍然相信,岩石样本中的磁铁矿晶体是由火星生命形成的。在地球上的很多地方都会发现磁铁矿晶体,不过这种矿物质最有趣的寓所是一种采用独特定位方式的单细胞组织。这种称为趋磁细菌的生物利用磁铁作为微小的罗盘在星球上确定方位寻找方向。这些含有磁性物质的细菌利用地球磁场的方式,与童子军在进行野外训练时使用指南针确定正北方向是一样的,只不过它们这样做的目的并非是更准确地观察地图,而是为了完成简单得多的事情:磁性物质把这些微小的水生细菌向下拉到它们那水中家园的河床底部,在此它们可以寻获食物、安全,以及舒适的温度。麦凯在岩石样本中所发现的磁铁矿晶体究竟源于何方,至今仍然众说纷纭。然而,如果麦凯是正确的,那么他的发现将成为存在地外生命的直接证据,而他的主张就基于这种定位导航的基本形式。

我描述的基本定位导航手段所基于的机理,可以使可移动的生物在变化的光线、热量、磁力或某种化学物质中上下游弋。如果生物需要从所在的位置移动到易于辨识的目标,例如强光或温暖的水域,那么这种机理就可以发挥一系列的作用。这种基本的趋向性虽然简单,但是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实际上,根据细菌的定位导航的一些细节,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些微小的生物同样具有某种感知能力,这与更大的多细胞动物并无不同。

当一个感到饥饿的人走向摆放着美味土豆条的自助餐台时,这个生活在城市里的灵长类动物所表现出来的是另一种趋向行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需要克服的障碍,要比变形虫或黏液菌面对的情况复杂得多,其缘由我们将会予以澄清。

青蛙静静地蹲在泥塘边,似乎丝毫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与事件的更迭。一只苍蝇突然出现在可及的范围内,青蛙的舌头弹射出来卷住了苍蝇,其动作是如此敏捷与精确,以至于苍蝇似乎瞬间消失在了稀薄的空气之中。精巧的科学实验采用了慢速摄影,显示出青蛙不仅能辨认苍蝇运动的方向,而且能足够准确地判断苍蝇的距离,以确保黏性舌尖能够精确地接触到那只不走运的苍蝇。

青蛙的猎食行为似乎与细菌的趋向行为差异很大,但是二者的共性在于,它们都是简单的行为方式,旨在帮助动物建立起与空间中的目标的联系。青蛙这样的动物与显微镜下的单细胞生物相比,其优越性仅仅在于体积的大小。如果身体足够大,那么传感器就可以以能用三角法测量目标的位置的方式放置。一对传感器——在此是一双眼睛——可以精确地估计目标物体的位置,而不必像更小的生物那样诉诸复杂的试错法。

生物的对称性非常普遍,也就是说,生物的身体是由多少有些相似的两部分所组成的。与这种对称性相应的则是成对的感觉器官,它们产生趋向行为的机制可能极其简单。地下室里的业余爱好者很容易就可以制造出一台能够完成这种趋向行为的小型机器,所使用的只不过是一对传感器(例如在电子器件商店里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的简易的光传感器)、一对轮子和一台动力电机。给机器装好线路,两侧的轮子上各连接一个传感器,这样机器就可以迅速地开向光源。如果以相反的方式接线,就可能会制造出一台寻找阴暗角落的机器。P3-7

序言

许多的父母都不得不时常经历一种例行公事般的折磨,那就是周末的野营之旅。这意味着要把汽车塞满各种物品——从烹饪用具。塑料防水布到小孩子的换洗内衣,一应俱全——然后驱车前往当地的某个公园。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你原本幻想着享受漫天星光下的温暖营火,结果却只能瑟缩在湿乎乎的帐篷里,听着呼啸的风声打着哆嗦。每次经历了这样的境遇后,我们仍能带着愉快的回忆回到家中,并迫切地渴望与大自然的下一次亲密接触,这真是对人类精神的颂扬。我恰是在这样的一次远足过程中直接体验到,自己的物理空间感是多么不堪一击。

……

我们能够超越真实的空间,回顾、思索并按照我们自己的设计与目标来塑造空间。毋庸置疑,这是形成现代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我们已经在利用技术,按照我们的目标来改变世界。我们对空间的感知方式则使我们具有了适应技术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的思维可以跃出世界的几何结构之外,从而导致我们与身外的世界分离开来,不过这似乎也有些令人沮丧。这种分离状态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重要的线索,帮助我们认识人类本性中的一大矛盾,那就是,既然人的大脑能够胜任如此复杂的理解与创造的行为,又怎么会在自己的家园制造出如此混乱的局面,以至于连自_己的未来都无法确定呢?更迫切的问题或许是,了解了思维中的空间从何而来以及如何应对空间,是否会有助于找到解答这类恼人的问题的线索呢?我们能重新思索自身与空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到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吗?那些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物与城市设计,能引起我们对生活空间和场所的注意,从而让我们为之承担更多的责任吗?我们先人的生活时时刻刻依赖对所在位置的把握,而我们若要重获对周围状况的感知能力,其关键是否就在于重新获得与这个星球的这种空间联系呢7技术可以帮助个人在生活中征服空间,我们是否也能采用这样一些技术,从而对人类感观之外那更加浩瀚的世界有更多的认识呢?

最后,我希望你会发现这本书的基调是乐观的。人类可以征服太阳系的广袤空间,却又会在大型购物中心里迷路,但是,若因为人类大脑的这种奇特的不规则运作,就认为人类会断送自己的前途乃至地球家园的前途,那也未免太悲观了。毕竟这个物种曾产生了爱因斯坦、莫扎特、特里莎修女,莎士比亚等人物。似乎比以往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生存与繁荣所面临的最大阻碍并非来自技术,而是来自我们的心理。最重要的则是,要在时间与空间中前行,我们不仅需要了解我们是谁,而且需要了解我们身在何处。

书评(媒体评论)

轻快明晰的写作风格。埃拉德找到了把晦涩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实践智慧的技巧。——《纽约时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