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荣编著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怒族卷)》编选了少数民族——怒族小说、散文、诗歌三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怒族卷) |
分类 | |
作者 | 中国作家协会编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金荣编著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怒族卷)》编选了少数民族——怒族小说、散文、诗歌三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 内容推荐 李金荣编著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怒族卷)》主要讴歌了怒江大峡谷美丽山水和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以及大家对亲情、友情、爱情,对人生生活的体验。怒族作者群更多关注怒江大峡谷中本民族普普通通的人和事,关注怒山怒水及环境。他们一直用自己的心灵感知解读自己生活的大峡谷,用自己的笔触抒写和记录自己对生命生活的理解,字里行间充满怒族人民对待自然、对待生命的激情。 目录 序 小说 拉核的婚礼 啊在那遥远的山泉小学(外三篇) 神医(外一篇) 目击 又到峡谷花开时 散文 断言(外二篇) 怒寨又闻“差角”香 独龙江上的藤篾桥(外四篇) 远方,有个山寨小学 亚坪踏秋(外二篇) 与冰心相识在北京(外一篇) 梦绕碧江高山湖 与进京马帮同行的168个日子 怒寨笑声(外二篇) 树荫下的捧当怒寨 故乡的路(外三篇) 家书(外二篇) 一双白球鞋(外二篇) 依恋家乡“坎旦”(外二篇) 走进怒族唱欢歌(外一篇) 记忆之城知子罗史话 记忆中的知子罗 草驲包(外二篇) 故乡的小路(外一篇) 过年(外二篇) 丙中洛散记(外一篇) 我爱我家(外一篇) 母爱深深深几许(外一篇) 追忆我的奶奶(外一篇) 山那边 啊,香樟树落泪了 梦开始的地方 往事拾遗 大树对叶子的怀念 逝去的爱 怒江的春夏秋冬 诗歌 老师来了(外一首) 雨夜企盼(外十首) 孤独的灵魂(外一首) 邂逅(外三首) 回到故乡(外一首) 青春短笛(组诗) 怒苏情韵_ 离别(外三首) 怒江情 如果真有天堂 你是水(外二首) 墙角里的兰花(外一首) 后记 试读章节 拉核的婚礼 罗沙盏 一个星期六的中午,我在出砖,正忙得满头大汗,突然一个有力的巴掌落在我的肩上,我转身一看:“啊,拉灿!”我不禁失声叫了起来。他今天穿着灰色的裤子,白色的衬衫,白色的胶鞋,都是新的。这一身打扮,加上他满脸的喜悦,我猜想,定有什么喜事。“阿桑哥,我来请你做客去。” “怪不得,今天一早,核桃树上的喜鹊,飞来飞去,叫个不停,原来是你。哦!是订婚还是结婚?” “不是,我 “嘿,羞什么?汉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要不是我的双手染满烟尘,我一定要把他抱起来转上几个圈。 “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拉灿拉着我的手握得紧紧地说,“你这个当哥哥的还在打单,哪就轮到我这个当弟弟的呢?” 若论唇枪舌剑,我每一次都是拉灿的手下败将;他见我答不上话,发出了一阵哈哈的笑声。“到底是谁结婚呀?”“顺次序嘛,老大,老二,而后老三。”拉灿又是一阵哈哈笑。“是拉核?”“还用说,当然是他。”拉灿说完,把背箩甩在背上,转身就走。“是谁冢的姑娘?”“晚上喝喜酒的时候,你就知道了。”他逗趣地把嘴一歪,接着说,“我还要上街当跑腿,现在没工夫告诉你。”说完,诡谲地一阵风似的走了。 我凝视着拉灿远去的背影,看着他轻松愉快的步伐,不禁回想起这几年相处的日子。 1977年的初秋,我从农中毕业回乡。山冈里的气温,不像江边那样酷热,凉风阵阵吹来,使人感到格外清新舒畅。山坡上,水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我的心啊,真的比蜜甜。看来“足食”是没问题了,要“丰衣”就得向深山进军,各生产队的安排也是这样。一伙伙、一群群的青壮劳力都进山了,有的挖药材,有的伐竹子,有的解板子,不得不留的才留下几个。养鸡、喂猪、放牛,已成了老弱病残和十二三岁娃娃们的事了。人人在想,人人在说:乱了十来年,今年也该过个肥年了。谁也料不到,一夜之间,疾风暴雨,把凸曲坝的水沟冲垮了,这条沟的水是从凹曲河里引来的,它灌溉着吾林村和达浇村的二百一十多亩水田。这些水田,都是沙夹泥,俗语叫“筛子田”,水沟一断,水田就干。水田断水,就像人断炊一样,这怎不叫人揪心呢?我刚想去找队长聊聊,队长就已经来到我家了。 “阿桑。”队长喊了我一声,尔后又叹了一口气才说,“你才回来,本来想叫你闲几天再安排活路,没法啊,水沟冲垮了将近半华里,两个大队长的支部召开联席会议进行研究,决定每个队长火速派二十个劳力抢修,我们吾林村的人手你是知道的,你从学校才回来三天,我要说的也难开口,不管怎样,你也去吧,年轻人嘛!队长说到这儿,看了看我的表情,怕我不乐意接受,便继续说,“腊双任你们的组长,巴大爷也争着要去,昨天他们就上工地了,你收拾收拾,饭后就去吧。” 我到了崇山峻岭、奇峰人云的凹曲坝,抬眼望去,真是人在画中,同时看真了在指挥施工的正是腊双组长、巴大爷和达浇大队的支部书记。巴大爷虽然两鬓苍苍,上了年纪,但谁都佩服他的好眼力,远远就认出了我。我到了他的眼前,腊双见我敞开衣襟,露出印有“五·七农中”的白背心,便嬉笑着对我说:“这儿是攀悬崖、抡大锤、掌炮杆的地方,可比不得在学校玩笔弄墨啊!” “在悬崖上打炮眼,蹲不成,站不稳,才放下笔杆子的人,看来还是去同娅欣拿拿火钳、洗洗饭盆去吧。”正在打炮眼的拉灿也附和着讥笑地说。 “看看你这样儿,也不比我强多少,你能干的,我也能干。”我不满地顶了拉灿几句。 “好!”达浇大队的支部书记把我的肩膀一拍说,“这才是我们怒族小伙子说的话。” 腊双组长、巴大爷和达浇大队支部书记商量决定,叫我帮拉核掌炮杆。 我找到拉核,一见他高大个子,浓眉厚唇,情态忧郁。他把一公尺多长的两根炮杆扔给我,拿上十二磅的大锤一声不吭地就走。我跟在他的后面,心想:难怪他的名字叫拉核(怒语意为憨小伙)。他在离拉灿十多公尺远近的一个岩石上用锤敲了一下,指定是炮眼的位置。我怯生生地掌着炮杆,拉核首先轻轻地压了两下炮杆,尔后大锤从空中一转,猛劈下来,由于我心慌意乱,炮杆歪了,找了一个空锤。若不是打炮锤的老手,准会把人和大锤甩下岩去。 “你别怕,我不会打着你的手。”拉核沉着地说,又一锤劈下来,当啷一声,我手中的炮杆飞下悬崖去了。 “哈哈,我就说了,本来只是拿火钳的手,偏要来掌炮杆。”对面传来了拉灿的讥笑声。我的脸顿时烫乎乎的,只是无言对答。拉核见我难为情的样子,安慰我说:“别理他,开头学,谁都一样嘛。”说着,又另拿了根炮杆给我。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拉灿从岩下拾炮杆转来,他见我掌炮杆,转动自若,先是一阵哈哈大笑,然后学着达浇大队支部书记的声调说:“这才是我们怒族小伙子啊。” “你别小看人啦!”我得意地说。 “哈哈,遣将不如激将,要不是我的激将法,你十天半月还学不会哩。” “别小看人!” “哈哈,才有一点点成绩,就翘着尾巴放屁啦。”拉灿做了个鬼脸,斜着眼珠子瞅着我说:“掌炮杆、抡大锤不算什么本事,要装炮眼、点火炸炮才是本事呢。今晚你先看看我的,怒族的好小伙明天和我一块儿干。”他猛拍了我一下肩头,走去打炮眼去了。 收工的时候,河谷里炮声隆隆,石土纷飞,在悬崖峭壁上,拉灿蹦来跳去,活像一只轻捷的小松鼠。我讨厌他的嘴巴子,但他的机灵勇敢却使我打心眼里佩服。P3-5 序言 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中国作家协会正式推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这项工程得到中宣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旨在按照党的文艺政策及民族工作总方针,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从培养人才、鼓励创作、加强译介、资助出版和理论批评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提高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质量,繁荣民族文学创作,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我们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这套丛书编选了各个少数民族各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中华民族,是由我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文明,是由我国56个民族共同构建的;中国文学,是由我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各民族翻身解放,社会面貌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共和国平等一员的55个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国冢建设。文学创作是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因而促使各民族的文学也逐步走向发展、创新和繁荣。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多民族、多语种、多门类与多梯次的文学队伍正在壮大。目前,55个少数民族在中国作家协会都有了自己的会员。他们有的是本民族的第一代作家,有的是本民族作家群的代表,有的在国内和国际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次入选的作品,是1976年至2011年在国内公开出版发表的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短诗等门类的佳作。长篇小说、长篇诗歌和长篇报告文学则暂列存目,适时另行选编出版。 从语种上看,入选的作品有直接用汉语言文字创造的,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创后译成汉文的。由于历史文化与生产生活的演变,我国少数民族有的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的曾经有过但现在不再通用,有的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文学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是由多重元素构成的,如语言文字、题材、主题、族属、审美心理、抒情方式、风俗画、风景画和哲学宗教理念等。所以.考查文学的民族性要综合多重进行,避免片面性和单一性。从入选的用汉语文创作的作品来看,他们同样表现了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写出了本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的无袖长衣,而在具有民族精神”。还有很多生动具体事例都证明了运用汉语言创作的少数民族作家同样可以创作出优秀的民族作品,同时表现出我们很多少数民族作家深厚的汉语言修养与杰出的才智。所以,提倡学好汉语言、用好汉语言也是提高文学艺术质量所需要的。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需要一种通用的语言来便于相互之间的沟通,增进相互的理解。另一方面,一种语言就是一个博物馆。民族语言文字蕴含着民族心理的密码,承载着传统文化特有的审美方式。它在抒情表意方面,有些地方是极其微妙而难以取代的,况且,我国边远的少数民族牧区、林区或农区广大读者受众,还是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最熟悉、最有亲切感。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扶持民族语言的创作,发挥民族语言的优势,推动民族语言的创作。《民族文学》增设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和朝鲜五种文字版本便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在一个国家,有不同语言文字的创作,在一个民族也有不同语种的创作,这种差异更易于张扬文学自由和审美的效能,激活新的审美感受和艺术张力,更容易形成各个类型的作家之间互相激发、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局面,以保持我国文学发展繁荣持续性的活力,同时更好的保证众多读者多元性的审美需求。没有差异,不会前进;没有差异,不会多彩;不承认差异,不会有平等。肤浅的趋同论,是不科学的,是无益的。它的实质是单一论、终止论。这也是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演进发展所验证的道理。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来,每一个民族无论其大小,都有为此民族所有,为他民族所无的优秀特质。文学的根脉在本土,文学创作不能脱离精神母体。文学的原创性和民族性源远流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从当前直到久远,必须重视文学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另一方面,既然大家都有优秀的方面,自然也应该有不如别人的地方,这就决定了民族性的鲜明和稳定是与民族的狭隘保守性相悖的命题。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书写、开掘与张扬,源于那些积极有价值的珍贵特质。这就要求每个民族的作家都能以宽阔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积极学习其他兄弟民族的优长之处,并敢于面对世界,积极进行共同交流,善于取长补短,反思追问,以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依托,创作出具有时代高度和国家情怀,能体现人类共同追求的作品。我国新时期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都鲜明地体现着这样的文学品格。很多优秀作家也有这方面深切的感受和体验。 我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各少数民族的诗人对本民族独特的社会历史的描绘,对独特的心理素质和感情的表达,对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诗歌形式的学习和创新,对珍贵诗歌艺术资源的借鉴和吸纳,使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呈现丰富多样的风格与光彩。从诗歌的话语特征上看,当代少数民族诗歌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话语亮色。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进入了全球文化的开放、冲撞和交流的时代。优秀的少数民族诗人们,继承传统,扎根本土,放开眼界吸纳有益的艺术元素,趋利避害自由地驰骋在时代拓宽的艺术空间中。由于政治性不再是文学创作单一的标准,少数民族作家和诗人正放开更丰富的眼界,焕发更通达的灵性,使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彰显出更天然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同时,随着世界视野的拓展,诸多带有人类性的艺术体验和诗歌题旨也自然成了少数民族诗歌的书写内容。除诗歌之外,我国少数民族其他题材的文学作品曾相对贫弱。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状态和语言等方面的影响,除若干人口较多、语言文字成熟完整的民族外,很多少数民族曾经几乎没有小说等作品。建国后,随着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随着各民族之间广泛通畅的交流与互动,少数民族小说创作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从边缘进入主流,成为中国文坛的亮丽风景,不仅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作家得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及“骏马奖”,有些还获得国际上的相关奖项,跻身于世界著名作家的行列。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在世界崛起的应有姿态。在这方面,文学应该走在前面积极发挥历史责任和主动精神。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并在各方面给予了特殊的扶持。1981年周扬同志就曾说过:“民族文学的书,民间文学的书,要适当多出版一些,现在还是太少”,“要搞四个现代化,要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精神文明,文学艺术要发展,少数民族艺术也要发展”。特别是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刘云山同志明确提出:“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时代要求。”1991年,赵朴初老先生在看到一篇关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章后,曾欣喜地赋诗一首:“出题能令亿民思,九派群科念在兹,功德日增凝聚力,灵根长发万年枝。”我们坚信,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与重托,将牢记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是一个时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对于这套丛书,我们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权威性的标准,怀着使之臻为典藏读本的愿望,进行了认真的组织、策划、编辑和出版。在此,谨向为此付出辛劳的各界朋友致以真诚的谢忱,并对我们的作者和译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2013年11月12日 后记 后记 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愉快的;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又属于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是甜蜜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又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更是幸福的。 因为参加编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我们愉快着、甜蜜着、幸福着。 俗话说,盛世修书。我们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认为,在党中央领导下,在中宣部的关心下,中国作协那些值得尊重的可爱的人们,那么具有政治家、战略家和文化大家的眼光和胸怀。他们为构筑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精神家园在用心工作着。如,2009年举办55个民族代表都参加的“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少数民族作家班)”和成立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以及组织编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都是开创历史的工作。 有幸编选其中的“怒族卷”,我们既感到无上荣光,又感到力不从心和忐忑不安:怕因为我们有限的能力和浅薄的学识,辜负了大家殷切的期望和重托。这是我们怒族历史上第一次以群体的面貌,在国家级的层面和场合,与全国甚至全世界各民族读者进行书面的精神交流。它也许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传达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友爱和真诚,但我们毕竟是只有三万余人的民族,又地处祖国最偏僻、最偏远的怒江大峡谷。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和历史发展的原因,我们一直欠缺与外界广泛沟通交流,有文化、尤其是有汉语言文学基础的人少之又少,每个作者还担负着多重社会角色,没有一个是脱产或专业作家,在省级、国家级文学报刊上发表作品的人和作品篇数也屈指可数。与大家辈出、大作不断的老大哥民族真不能相比。不过,能在温暖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里聆听各民族兄弟姊妹的和谐美妙的声音,又能传递我们怒族独具特色和风采的声音,我们是多么充满期待和喜悦!请所有关注关心关爱我们的人们,接受我们从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和碧罗雪山、高黎贡山之巅发出的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 自参加编选怒族文学卷工作以来,我们都一直处于享受快乐和忙碌的状态。 我们高兴,因为那些热心的人们,给我们创造了展现民族精神和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的机会。 我们高兴,因为怒族同胞自己有了一批书面作者和作家,惊喜于他们用历史的眼光找寻和审视自己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高兴大家以自己的情怀感悟生命的珍贵和灵魂的馨香,用自己朴素的情感表达人生的酸甜苦辣,追求人间的真善关。 我们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和又出乎意料的感受,第一时间走进了同胞们的心灵世界。除明显的语病和个别错别字外,我们甚至不忍心对大家独特的表达方式做过多的粉饰、改变或删减,怕不小心和不经意间破坏了文本所特有的风格和韵味。 文学是一个民族珍贵的集体记忆和美好的精神家园。怒族作者们以各自的笔触,书写了内心深处那些最柔软而又珍贵的生命体验,展示了驰骋于自己精神世界的那些美丽奇特的想象和思绪,形成美好意境,以陌生化的表达,与广大的阅读者真心交流。 感谢怒族作者们以各自的视角发现了生活、人生、生命和大自然的关,发出了各自美好的声音,汇聚成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怒族的声音。感谢各位兄弟姊妹的支持! 感谢中国作协、云南省作协、中共怒江州委宣传部、怒江州文联和怒江州文明办对编选怒族文学卷工作的支持和帮助、理解和宽容。 感谢怒江州文联张建梅主席以她的满腔热忱和专业学识能力,以极端负责任的态度真心帮助我们人口较少民族,孜孜不倦地工作,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和辛劳,进行一丝不苟的组织联络和审改,为怒族卷的问世费尽了心血! 真诚感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才有机会向山外传递我们发自心底和灵魂深处的友爱和真情的怒族声音! 怒族卷编委会 2014年9月1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