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樱花啊樱花--一个日本飞行员的中国情结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朱新春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我叫筒井重雄,原名木暮重雄,公元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1日,生于日本本州岛群马县吾妻郡大田村(今称吾妻町)一个清苦的农民家庭。

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日本现代化的开端。这场变革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国家军事化和新天皇制的建立。1885年通过的专利法,使日本的国力迅速增强。从此,我们日本也开始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国家,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强国之路。1894一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及次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使我们日本从中国清政府那里,获得了2亿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还占据了朝鲜,割占了中国台湾和澎湖诸岛。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我们日本打败了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俄罗斯,将中国东北地区划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日本远离欧洲主战场,不仅大发军火财,并且趁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大肆攫取在华利益。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我们日本更是以战胜国的身份,取代德国,取得了在同样作为战胜国出席和会的中国山东省的特权。20世纪之初整整30多年期间,我们日本的政治、军力力量不断增强,国力日趋强盛,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军事强国之一。

然而,对外战争中掠夺的财富,全部被穷兵黩武、贪得无厌的日本军阀用于强军备战,以进行更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日本下层民众的生活,并未因战争的胜利和经济的发展而有大的改善。因而,在日本走向世界强国的同时,广大日本劳动人民的生活依然贫穷落后。

群马县位于关东平原西北部,是一个内陆县,东南距东京仅约一百公里。县内既有海拔超过两千米的山脉,也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全县三分之二是山地。共有大小河流四百多条,大部分都汇聚到利根河。平原地区受太平洋气候的影响,夏季多雨而冬季干燥。北部山地的气候与日本其他沿海地区类似,冬季雨雪甚多,属于日本海岸地区气候。全县物产丰富。从明治时代初期起,我们县就以“养蚕王国”而著名。当年,就是这样一个地理条件优越、气候条件适宜、物产丰富的地方,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也陷进了贫穷与困苦之中。

就比如我们家吧。我们家一共有四个孩子,我排行老三,上有两位兄长,下有一个胞妹。全家六口人,主要靠养蚕的微薄收入来维持家庭生活。一年到头,除了必要的花销外,所剩无几,生活十分困难。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大哥很早就参加了航空队,二哥则到学校去当教师,他们都先后离开了家乡。只有年少的我,留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干些农活和家务。为了补贴家庭支出的不足,我还要经常外出做些像挖土方那样卖力气的临时工。即使高强度地劳动一天,也只能赚得八角钱的报酬,但也算是为家里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再说,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我又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干苦力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吧。

乡村的土地,留不住年轻的心。面对困窘的生活境况,年轻气盛而又无知无畏的我,既不甘心留在农村继续受苦受罪,也有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朦胧愿望。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由于军国主义分子向中国、向亚洲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整个国家机器都进入战争轨道而疯狂地运转起来了。全国的成年劳动力,几乎全部被征入伍。除军事工业之外,其他民用工业,尤其是农业生产,更加萧条倒退。整个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在那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之下,一个农村人想要离开乡土,只有两条途径:第一是能上享受公奖的学校,第二就是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可是,上公奖学校并不容易,层层的选拔与竞争,对我这个受教育水平“先天不足”的农家孩子,根本是没有可能性的。只有参军,才是可以实现目标的最简单、最直接的选择。由于不断扩大的侵略战争对兵源无底洞似的无穷无尽的需求,可以说,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参军(而又过了一两年之后,就连十四五岁的孩子也被强征人伍了),再加上受长兄的影响,我决定志愿参加航空队。

1940年9月,即将满20岁的我,报名参了军。  当年的志愿兵种有步兵、工兵、骑兵、辎重兵和航空兵等,我毫不犹豫地报了航空兵,进入了岐阜县名务原第一航空教育队。

实际上,直到真正地穿上了渴望已久的军装,从小在封闭落后的农村长大的我,还只是非常单纯地庆幸自己到底是通过这条不花钱的途径,离开了困窘的家,离开了贫穷的农村,终于可以吃饱饭了,可以不再让家里养活自己了(还给家里省去了一张吃饭的嘴)。至于什么当官发财、什么“拯救支那人”、什么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什么烧杀掳掠,似乎对刚刚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的仅仅20岁的我,根本就不相关似的。甚至,因为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兵的愿望,我在甜美的梦乡里所见到的那怒放的樱花,即开即谢的樱花,纷纷扬扬从天而落的樱花……竟然还和没当兵之前、还和从儿时起就年年见到的那些樱花一样,除了好看与喜欢,并没有什么两样。

然而,短短三个月的新兵入伍训练,很快就在我那本如一张白纸的大脑里,刻上了深深的印记,使我这个懵懂未开的年轻人突然知道:我已是“大日本帝国”的军人了。当一名“大日本帝国”的军人,这在当时,是每一个日本男儿感到无上光荣的事情。当年,我们满脑子被灌输的是:身为“天照大神”的子孙,我们不仅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还要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征服全世界而战斗。效忠天皇,是我们的最高信仰。征服劣等民族(如中国人、朝鲜人),战死沙场,是对天皇陛下最大的效忠。作为日本军人,是不能被俘虏的;如果被俘,必须剖腹自杀,向天皇谢罪。如果被俘后还活着,就是最大的耻辱。

在军国主义思想教化和武士道精神的浸染下,我慢慢地失去了青年农民的质朴、纯洁与善良,开始向一个军国主义士兵转化。我自己心目中那至高无上的樱花——那怒放的樱花,即开即谢的樱花,纷纷扬扬从天而落的樱花……似乎,也显现出了一种新的含义和象征——我的生命,也要像樱花一样,不求其长,只争灿烂辉煌!只不过,这个“不求其长”,是随时准备为天皇尽忠;这个“灿烂辉煌”,是为了实现“大日本帝国”的法西斯全球霸权而建功立业。

已经迷失了本性的我,甚至还为自己终于“明白”了樱花精神的含义而兴奋、而热血沸腾!

完成新兵训练后,新兵们各自的去向还要进行重新分配。我并没有实现自己成为航空兵的愿望,而是被分配到电信班,从事收发电报的工作。当然,进入航空队当飞行兵,并不都是开飞机上天的飞行员。航空部队也有多种工作。像我这样平民百姓出身的,一般是在机场站岗当警卫。如果入伍前有点技术,也有在航空队附属工厂里当车床工、焊工的。

1941年年初,我终于踏上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征程——跨海越洋,来到了中国的南京。

到南京后,我先在侵华日军的参谋部电报班,从事来电密码判读工作:把对方发来的电报密码组成一组电文,四个码对应一个字。收到电文后,按照密码大字典,查出密码的电文内容,交给收报人(长官或单位)。

同年1月20日,我又被调到第三飞行集团军司令部,仍从事电报密码判读工作。

P3-6

后记

这部如实记述中日两国友谊的书之所以能够写出来,首先应该感谢赵志远先生和他的夫人许淑芳女士。赵志远先生是当年东北老航校的日语翻译,也是筒井重雄先生的老朋友。许淑芳女士是东北老航校绘图班的学员。早在我创作长篇历史小说《飞虎队》的时候,赵先生就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这次,赵先生更是不顾80多岁的高龄,在许女士的协助下,直接与筒井重雄沟通,亲自翻译日文素材,四方联系老同志,收集并提供资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张开帙、麦林夫妇,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没有他俩主编的众多史料,也就不可能忠实地再现人民空军初创时期的激情岁月。还有《英雄万岁》的作者郭晓晔,东北老航校领导人的子女常磊、刘鸿煜、常石可、薛辽程和李金明、陈兴良等众多的老航校人、知情人、帮忙人,他们都伸出了支援之手。而本书的主人公筒井重雄先生以及刘玉堤老将军,不辞高龄,不仅提供资料、找照片,而且亲自挥毫题词。“日本小八路”——砂原惠先生,则以自己的特殊身份,为本书的顺利出版,架通了“国际渠道”。在这里,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了。当然,我的夫人肖英、妹妹朱筱秋及女儿朱丹,就和我历来的写作过程一样,她们始终是我文学创作中最忠实的战友、参谋与第一读者,为本书的问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2007年的金秋,当我捧着从日本寄来的筒井重雄先生亲笔签名并同时加盖了他的私章(在日本,通信通常只签名;如再加盖私章,就是表示非常重视和郑重了)的信函,读着他请我根据他的口述回忆,将他的一生写成纪实文学,并请中国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委托书,我只庆幸:“这是一个好题材。”

然而,当我真正钻进那浩繁的资料之中时,尤其是当我又从那如山的资料中爬出来时,我的心,开始颤抖了……而那如泉的思路,将那一个个、一段段活生生的曲折经历,用键盘敲击到电脑的显示屏上后,我的心,被彻底震撼了!我的大脑,似乎被模糊了——这就是日本人?!这就是那些曾经疯狂侵略过中国、侵略过亚洲……无情蹂躏过、残酷屠杀过、肆意欺侮过中国人、亚洲人、欧洲人、美国人的日本人?!

随着键盘的敲击,跟着故事的延续,我的心,在煎熬着;我的情,在翻腾着;我的大脑,在探索着、辩论着、寻找着、考证着……筒井重雄先生的心路历程终于探索完了,我的心路历程,也重新走了一个大圈——当然,这个圈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是螺旋式上升的。

从最初为了更有些感性的东西而向曾经去日本旅游过的女儿讨教的:“丹丹,名古屋的樱花好看吗?”已经改为:“丹丹,日本人真的是那么讲文明吗?”进而,又开始刨根追底:“丹丹,你觉得日本人到底怎么样?”当然,对于自己的父母曾经和日本侵略军打了8年仗、有着固有看法的我来说,女儿的回答不可能彻底解开我心中的谜团。

是历史错了?还是时代传给我们的信息错了?或是我们的思维方式片面了、僵化了、落后了?

当年,筒井重雄经过一次灵魂的大洗礼后,成为一位痴心不变的日中友好人士。

今天,当世界已经跨进新的世纪后,我们能不能也给自己的灵魂来一次新的洗礼?为了日本不再重蹈覆辙,为了中国不再与东邻持戈相向,为了世界永久和平,应该在促进中日友好的进程中,展现出一些新的思维、新的姿态、新的方式、新的力度……

终究,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是好的;大和民族和中华民族一样,是优秀的;日本国和中国一样,是伟大的。

那么,这两个优秀的民族、伟大的国家,为什么不能永久地友好下去呢?

请看看长篇纪实文学《樱花啊,樱花——一个日本飞行员的中国情结》吧。  作者

2010年6月1日

目录

第一章 告别家乡

第二章 迫降被俘

第三章 重生之路

第四章 新的起点

第五章 初到航校

第六章 勇闯难关

第七章 另类战场

第八章 政治威力

第九章 创造奇迹

第十章 同心同德

第十一章 精心保障

第十二章 新的高潮

第十三章 雄鹰展翅

第十四章 喜结良缘

第十五章 重归祖国

第十六章 再聚京华

第十七章 师生情深

第十八章 友谊无限

后记

内容推荐

通过一个典型的军国主义分子——筒井重雄在抗日战争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经八路军的感化、教育,逐步转化为一个反战勇士,进而和300多名日本飞行人员一起帮助培养出了人民空军的第一代飞行员与战斗英雄,以及他们返回日本后,克服种种困难,全心全意推动中日友好的真实故事,歌颂了“中日友好源远流长”。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日本老人的传奇一生,这是300多名侵华日军官兵的真实经历,这是中日友谊的一段千古佳话,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祈祷。

本书讲述了一个典型的军国主义分子——筒井重雄逐步转化为一个反战勇士,并和300多名日本飞行人员一起帮助培养出了人民空军的第一代飞行员与战斗英雄,以及他们返回日本后,全心全意推动中日友好的真实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