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告诉你,求职路上有多少雷区,没有人会告诉你,求职路上有哪些不能说的“心理”秘密,更没有人告诉你,求职路上如何选择捷径,阅读刘毅的《找工作要懂点心理学》后,你会发现用人单位原来最眷顾那些有“心”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找工作要懂点心理学(大学生择业必读) |
分类 | |
作者 | 刘毅 |
出版社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没有人会告诉你,求职路上有多少雷区,没有人会告诉你,求职路上有哪些不能说的“心理”秘密,更没有人告诉你,求职路上如何选择捷径,阅读刘毅的《找工作要懂点心理学》后,你会发现用人单位原来最眷顾那些有“心”人。 内容推荐 为什么大学毕业后有的人选择考研,有的人选择考公务员,有的人选择找工作,有的人选择在家啃老?他们在选择时又是怎样的心理? 在写简历的时候你知道招聘者在看简历时会想些什么吗? 你知道太完美的简历也会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吗? 你知道面试官在面试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你知道在实习的时候混个脸熟也是很重要的吗? …… 这其中有怎样的心理学秘密?这些都是《找工作要懂点心理学》要向你介绍的。 刘毅的《找工作要懂点心理学》是一本从心理学角度阐述找工作的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大学生找工作时经常遇到的困惑及各种心理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一些简便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帮助大学生了解求职过程中这些“不能说的秘密”,让他们学会洞察世事,掌握“求职学问”,掌握主动权,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目录 第一章 找工作不可不知的7个心理学定律/1 马太定律:步人职场谨防“一步错,步步错”/2 墨菲定律:找工作不要怕失利/4 蘑菇定律:大学生人职,多做事少抱怨/6 坚信定律:求职需要韧性/9 哈默定律:找工作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12 长尾理论:不做求职“马大哈”/15 手表定律:毕业后,知道自己干什么/17 延伸阅读:毕业生为什么“高不成,低却就”/20 第二章 找工作不可不知的7个心理学效应/21 莲花效应:职场新人不要迷失自己/22 瓶颈效应:当求职陷入困境/24 近因效应:面试最后三分钟/26 习得性无助:求职要有好心态/29 沸腾效应:求职总差一点点/32 三分之一效应:不做职场跳蚤族/35 滚雪球效应:珍惜你的第一份工作/37 延伸阅读:试用期变成白用期/40 第三章 从业心理决定你的就业方向/41 标签效应:“被失业”的大学生/42 不愿长大的啃老族/44 公务员“稳定”的吸引力/47 高学历崇拜,书中有房又有车/49 世界上没有一个工作叫“随便”/52 延伸阅读:过多的物质要求/54 第四章 求职心态决定就业成败/57 你的“心理”就业了吗/58 找什么样的工作,迷茫/60 就业时的自卑心理/63 找工作多次无果后,易灰心丧气/65 延伸阅读:要想工作先交费/68 第五章 投简历时要避开的心理误区/71 从众心理:摊位前人多一定是好单位/72 共生效应:人人向上的公司才是好公司/74 最大笨蛋理论:大公司徒有虚名/76 撒大网捞小鱼:“海投”简历者的无奈/79 招聘信息也包年:只为公司做宣传/82 都是雷同简历惹的祸/84 太完美的简历让企业望而却步/87 延伸阅读:慌不择路容易上当受骗/89 第六章 面试心理知多少/91 首因效应:让面试官眼前一亮/92 鲶鱼效应:做招聘官眼中的那条鲶鱼/94 让面试官喜欢自己/97 登门槛效应:“进尺”之前先“得寸”/100 晕轮效应:让老板爱屋及乌/103 蝴蝶效应:不要忘记说“谢谢”/105 帕金森定律:嫉贤妒能的面试官是不会录用你的,108 超限效应: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110 隐私?不,也许这是面试官应该知道的/113 瀑布心理效应: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115 刺猬法则:与面试官保持适当的距离/118 延伸阅读:毕业生缺乏诚信,求职靠作假/120 第七章 试用期,考验你的心理成熟度/123 阿伦森效应:你虚假的“工作热情”/124 邻里效应:实习就是混个脸熟/126 尖角效应:不要给公司的人留下坏印象/129 布里丹毛驴效应:试用期成了跳槽期/131 不值得定律:这份工作“不值得”/134 果蔬定律:千万不要做诗人/136 前怕狼,后怕虎/138 延伸阅读:大学生求职,眼高手低就业难/141 第八章 转正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143 人们潜意识中的羊群心态/144 攀比心理:这山望着那山高/146 跨栏定律:挫折会让你变得更强/148 漠视效应:在工作中被人小看/151 吸引力定律:我得了工作恐惧症/153 延伸阅读:毕业生求职之“城市依赖症”/156 试读章节 坚信定律:求职需要韧性 ◎挫折总是难免的 在求职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要把求职看成一场攻坚战,不要指望一次面试就会成功,要做好多次求职的心理准备,求职的韧劲就是大学生是否能找到好工作的重要因素。有的毕业生一次或几次求职不成,就感觉非常受打击,认为遭受了人生的滑铁卢,从此一蹶不振。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一些毕业生看到自己的专业是冷门专业,就业市场上寻找本专业的单位少、待遇差,在求职中遭受了冷遇,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一些毕业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看到其他应聘者口若悬河,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也会自惭形秽;还有一些在校成绩与表现一般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的自荐书上奖励、证书一大堆,自己什么也没有,也容易自我贬低。他们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足,在求职过程中稍遇挫折,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了继续求职的勇气。我们要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不顺,一次或者几次求职不成,并不能代表什么,只是失去了一次或几次求职机会而已,要相信自己还会有很多的求职机会。 这样的毕业生虽然综合素质不差,但由于自信不足,缺乏韧性,在求职中往往很吃亏。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有“亮剑”精神,敢于展现自己,敢于去积极竞争,只要做了最大的努力,即使一次或者几次求职没有成功,也要无怨无悔,坦然面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求职积累经验。 ◎坚信的力量 心理学认为,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信念还具有心理功能,能够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他各种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百的相信态度时,它最后就会变成现实。 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个人坚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那么他是不会畏惧失败的。相反,如果一个人非常害怕失败,那么他注定要失败。人生必定要经历风雨,对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坚信成功比渴望成功更加重要。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存在着比尔·盖茨、戴尔这样的榜样人物,但他们也同样遇到过失败和挫折,但他们并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是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懈地努力追求,终至成功。成功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有时需要的仅仅是坚定的信念,但这也正是一般人所缺乏的。 英国首相威廉·皮特还是一个孩子时,就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他身在何处,无论他在做什么,不管是在上学、工作还是娱乐,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他不断地告诉自己要成功,要出人头地。这种信念在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生根发芽,并鼓励着他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22岁那年,他进入了国会;第二年就当上了英国的财政大臣;到25岁的时候就已经坐上了首相的宝座,而且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威廉·皮特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飞跃。我们大学生求职也是如此,虽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投简历如石沉大海,一次次面试被刷等经历,但只要我们抱着坚定的信念,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为此而不断努力,那么成功最后一定会属于你。 ◎信念的力量无坚不摧 不论人们身处的环境如何,在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潜伏着改变周围环境的力量,如果一个人满怀信心,积极想象着成功的景象,那么世界就会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一个人可以达到成功的最高峰,也可以在碌碌无为中慨叹,二者最大的不同,仅仅在于这个人是否有成功的信念。很多事情人们不做,并不是这件事情很难,而是不敢做。其实很多事情只要想做,并坚信自己能成功,那么一定能做成。所以对于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你根本就不是成功的料”、“你一辈子都不会成功”等,我们可以完全置之不理。我们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坚信成功,内心就会形成一种为成功而奋斗的无穷动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要坚信自己,不轻易放弃,不轻易泄气,相信每一次努力都在靠近目标,持之以恒就有希望。 那么毕业生应该怎样建立这种无坚不摧的信念,树立求职必胜的信心呢?下面介绍一个建立信念,树立信心的有效方法: 首先。要去除消极信念,改变旧信念。有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失败,就会在心中形成一种自己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的消极信念。这种消极的观念如果一直停留在脑中,就会严重影响我们求职时的情绪和思想,扼杀了我们的潜能。甚至毁掉了我们的希望。所以,毕业生必须下决心去除消极的信念,为建立新信念奠定基础。 其次,用积极的语言培养自信,消除自卑。人们都知道,语言对人有暗示作用。肯定、积极的语言能增强人的信心,而否定、消极的语言则给人带来自卑感。所以,在回答问题或者叙述时要多用肯定句式,少用否定句式。 再次,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很多求职者一遇到挫折就会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而造成的这种挫折感又会引起人的各种不良反应,这时就需要有“天无绝人之路,办法总比困难多”的豪情和豁达,比如应聘被拒时,可以这样想:“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样内心就会得到缓和,心情也会开朗。 最后,绝处逢生。当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不要悲伤,因为你还拥有未来,拥有希望。新东方总裁俞敏洪高考两次落榜,第三次才考上北大西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由于经济条件原因出国梦想破灭;因在校外做培训班被学校行政处分;后离职创业,虽经历千辛万苦,但在无数的磨难中悟出了“在绝望处寻找希望”的信念。这一信念现在已成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共同理念,成为激励每一个新东方员工和学员的励志名言。 P9-11 序言 为什么大学毕业后有的人选择考研,有的人选择考公务员,有的人选择找工作,有的人选择在家啃老?他们在选择时又是怎样的心理? 在写简历的时候你知道招聘者在看简历时会想些什么吗? 你知道太完美的简历也会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吗? 你知道面试官在面试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你知道在实习的时候混个脸熟也是很重要的吗? …… 这其中有怎样的心理学秘密?这些都是本书要向你介绍的。 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研究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大学生找工作时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我们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求职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本书是一本从心理学角度阐述找工作的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大学生找工作时经常遇到的困惑及各种心理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一些简便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帮助大学生了解求职过程中这些“不能说的秘密”,让他们学会洞察世事,掌握“求职学问”,掌握主动权,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