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专业是个啥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小飞//张淼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再现近20位跨界青年的另类成长史,他们是世人眼中的坏孩子,却是职场的佼佼者。不靠专业靠本事,让他们在非专业领域游刃有余。

《专业是个啥?》采访近二十位在各自行业里取得不俗成就的人物,有作家,有主持人,有科普网站创办者,有画家,有吉他工程师,还有DJ,收藏家。从采访者小飞的视角,看被采访对象如何在专业和兴趣之间转换,并在转换之后取得不俗的成绩。告诉广大年轻人别拿专业当回事,也别不拿专业当回事。

内容推荐

《专业是个啥?》采访近二十位在各自行业里取得不俗成就的人物,有作家,有主持人,有科普网站创办者,有画家,有吉他工程师,还有DJ,收藏家。他们是:姬十三(果壳网)、梁冬(正安)、慕容雪村(作家)、秋微(主持人)、山奇(音乐制作人)、谭欣(旅游摄影)、唐侃(企业教练)、犀牛(自行车)、小飞(DJ)、袁涛(华谊)、Roman法国(跑酷)、安猪(公益)、丁武(画家)、戴庆(收藏家)、高铄(吉他工程师)、胡淑芬(喜剧)等。《专业是个啥?》从采访者小飞的视角,看被采访对象如何在专业和兴趣之间转换,并在转换之后取得不俗的成绩。告诉广大年轻人别拿专业当回事,也别不拿专业当回事。

目录

丁武 人生本是不停地回转

山奇 他是娱乐界的教父

小飞 发现自我,寻找自己的所能

Romain 跑酷,让我回到我自己

安猪 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成不成功是其次

苏小糖 做一块海绵,不断地吸取和积累

张沈鹏 成功,就是达到想要达到的状态

秋微 从毒舌“作女”到婉秀“作女”

胡淑芬 自信,是靠努力来赢得

姬十三 游走在科学边界的文青

高烁 一位可以将Squier调制为“美芬”的高人

高雷雷 梦想,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实现

唐侃 尝试新的事物,输了从头再来

袁涛 一个梦想着做厨师的音乐人

梁冬 一个随性而又无法捉摸的异类

犀牛 好奇心,是我成长的最大因素

谭欣 梦想,从未止步

慕容雪村 大隐于市的斗士

戴庆 给自己时间,允许自己感伤之后前行

试读章节

昔日的摇滚青年,今日画界的一匹黑马,很多人为丁武的摇身一变咋舌、震惊,更多的人则伸出长舌:哇,又一玩跨界的!

其实,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丁武的履历,你就不难发现,他一直不停地走在路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落脚点、不同的追求,但不变的是无论音乐还是绘画,其实都从未从他的身边远离,这两样东西就如同深植于他的生命一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丁武有两个哥哥,等他快出生的时候,大家都希望是女孩,父母也备好了女孩的花裙子。后来一出生,父亲一看是男孩,大失所望。从小基本上妈妈就把他当女孩养,系着纱巾啊什么的。

空军大院里的孩子,都是有职位的,他哥叫大校,有一大半继承了他妈的个性,他妈很以他自豪,他从不出去打架,只在家描描写写。他的童年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六岁前疯跑在空军大院,六岁后基本被放养在了黑龙江的大山里,唯一的正事就是在纸上继续画画。作为军人的父亲和母亲开始下放劳动,进牛棚,而丁武开始就读在“五七”干校小学。在黑龙江生活的这段日子,丁武充分体会到了什么叫没有约束,因为父母有很多忙不完的事,所以他不得不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游泳,爬山,去树林里捉鸟。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那是一段山水写意般的日子,成人之后的他以为这些记忆已经尘封,可是每当拿起画笔,那一幕幕便映人眼前,所以,他要用画笔记录下年少时梦境般的生活。

1972年,丁武随父母回到北京,因为他一直喜欢画画,即便是在东北的那几年,他也没有扔下画笔,于是,父母给他在少年宫报了一个美术班。1976年,丁武开始接触吉他,他为自己报了一个吉他班,此后他的生活中除了美术学校的朋友外,又多了一帮学音乐的朋友。而慢慢地,他有了组建乐队的念头,开始自己做鼓、效果器、吉他,因为没钱买,很多东西他都开始自己动手做。那个年代,全北京就王府井有个琴行,每次去那,丁武都会耗上很长时间。当时那里有把蓝色的国产吉他,好像是鹦鹉牌的,那是北京市当时唯一的一把电吉他。去那个琴行大多的时候丁武就是去瞻仰它。

用了两年的时间,他攒齐了自己的全套家当:两把吉他、一个贝斯、两个音箱、一套鼓、三个麦克、若干功放。他说在那时其实自己是在用学的美术来养玩的音乐,他四处给人画风筝、小人书插图,帮别人画广告。现在玩音乐的小孩可能不清楚‘,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玩音乐的人大都是靠扒带子,四处搜集各种带子,然后回家在单放机上一遍遍不停地听。当然丁武也不例外,他每天必干的事就是用自己的两只耳朵,一小节一小节地听、记,这样反反复复花上很多时间才能将一首曲子的谱子从带子上扒下来。

1978年,丁武考人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美术系。进校两年后,他通过周围的朋友知道了有一种音乐形式叫摇滚。于是,他开始结交一些同样热爱摇滚的朋友,他们一起参加一些演出,一起聊音乐,那时候大家一起听音乐是一种很潮的交朋友方式,见面后首先会问对方最近在听什么音乐。

1982年,丁武美校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第132中学做美术教师。有一天,刘义军(老五,唐朝乐队吉他手)通过朋友的介绍去找一位歌舞团弹吉他的人,鬼使神差,人没找到,他却听说了丁武这个人。老五不知哪来的那股劲,一个人推开132中学的大门,找到教师办公室问:“请问哪位是丁武?”丁武刚好在办公室:“我是。”就这么着,没说几句话,丁武和老五就有了这次历史性的初识。这时期的丁武,吉他已经弹得不错,老五经常会向他借一些谱子苦练。没过多久,两人便分开了。1983年,丁武辞去美术老师的工作投身到激情的摇滚乐中,他认为,做音乐可以到处演出,这种四处跑动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自由的生活,他说他的梦想就是周游世界。

1984年,丁武和王迪、秦奇、小臧组织了“不倒翁”乐队,一年后解散。乐队解散后,他整日在家练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郭四(郭传林,“黑豹”乐队经理人)。正巧郭四的公司有排练设备,于是丁武找到李彤成立了“黑豹”乐队。那时的阵容是:主音吉他李彤、贝斯王文杰、鼓手程伟和王文杰的大哥王文芳,丁武则是主唱。1988年,“黑豹”渐渐走上正轨,但丁武却突然决定要离开乐队。他说那段“黑豹”岁月,给自己带来了太多的快乐。1986年,郭四的公司破产,“黑豹”解散。P4-7

序言

这本书在诞生之初我给它起的名字是《专业是个P》。起这样的一个名字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上学的时候成绩不怎么样。想必像我这样成绩一般的人才是学生的“主流”吧。

我小时候有过一个理想,长大后把全世界上学时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都联合起来,在不同地点,相同时间,“哈哈哈”大笑三声,用笑声的共振告诉那些曾经因为成绩不好而鄙视或嘲笑过我们的老师和家长,看,我并没有像你预言的一样成为废物,对不起啦。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对于成绩、对于老师、对于家长,我早已释然。那些因成绩不佳,而带来的压抑和不快早已随风而去,只有那些在无助时给予鼓励,失败时给予信任的人,我却牢记在心。也许那些善良且热情的人只是礼仪上的安慰,对于我却如春日般温暖,这样美好的感觉一直在伴随我成长。有人说:“有慧眼发现,有心胸推荐提拔帮助,是人类最高水准的行善。”我想那些不以成绩论英雄的人对于学生而言也是行善之人。

第二个原因是有没有想过,究竟是谁在决定着我们的生活?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进人了一个一哄而上的时代,看似热闹非凡的生活,实则选择特别单一。之所以单一,是因为“从众”能给我们带来某种安全感,就这样,我们一边死乞白赖地叫嚣着个性,一边闹哄哄得过着一模一样的生活:所有人小时候都学奥数,所有人长大都考公务员,所有人都嫌贫爱富,所有人一段时间内都说同一个网络流行语,所有人一段时间内都看同一档选秀节目。

我们活在供他人观看和评论的生活里,唯独忘了安静下来问问自己:“喂,有哪一个是你真正需要的,有哪件事曾让你真的很快乐?”

我喜欢的音乐人黄耀明说:“我的感情不需要别人打分。”

“不需要别人打分”简直和《专业是个P》是上下联。

不论感情,还是事业,如果你总是生活在别人给你的分数里,那么,你在哪里?你所有的获得又代表了什么或代表了谁?

在这本书里,小飞、张淼和我采访了很多亲朋好友,以及亲朋好友们的亲朋好友。感谢他们拔冗分享他们放弃专业的缘由和破釜沉舟的奋斗史。

我想不管大家在各自目前的领域有着怎样的收获,在这本书里,所有人都在用不同的经历表达着同一个含义:不要担心,忠于自己才是快乐人生的真谛。

谢谢所有接受我们访问的朋友,谢谢朱梅梅把我们的采访形成文字,谢谢程丰余促成这本书的合作,谢谢安徽人民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以及胡俊生老师,是他们的辛勤工作让这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秋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