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一大重要任务。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民族团结成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是一套文史知识读本。本书为其中一册,主要介绍了我国布依族的起源、发展历史、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节日礼仪,以及相关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等。
了解布依族,就从本书开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布依族/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管仲 |
出版社 |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一大重要任务。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民族团结成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是一套文史知识读本。本书为其中一册,主要介绍了我国布依族的起源、发展历史、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节日礼仪,以及相关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等。 了解布依族,就从本书开始! 内容推荐 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45059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荔波、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享有“水稻民族”之称。红水河流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林区之一。 本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之一,简要介绍了有关布依族的文化历史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知识性、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布依族概述 一、布依族的基本概况 (一)布依族及其由来 (二)布依族的人口发展及分布 二、布依族的生产生活形态 (一)布依族的生产形态 (二)布依族的生活形态 第二章 布依族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的布依族 (一)母系氏族社会 (二)父系氏族社会 二、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 (一)夜郎国的建立和兴衰 (二)大姓统治时期的布依族 三、封建领主社会 (一)布依族地区领主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二)布依族土司制度的建立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领主经济的衰落 四、近代转型期的布依族 (一)布依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资本主义商品的侵入 五、民国时期布依族社会的巨变 (一)民国时期布依族的政治经济 (二)布依族人民求解放的武装斗争 六、新中国成立后的布依族 (一)农村土地改革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三)民族干部的培养和成长 (四)布依族地区的农村改革和新发展 (五)方兴未艾的民族文化旅游业 第三章 布依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 一、布依族的宗教信仰 (一)原始宗教 (二)其他宗教的传入 二、布依族的文化艺术 (一)布依族的民间文学 (二)布依族的民间艺术 三、布依族的传统民俗与禁忌 (一)布依族的节庆 (二)布依族的食俗 (三)布依族的婚俗 (四)布依族的禁忌 四、布依族的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选粹 力嘎和赛胡细妹造人 布依英雄(四则) 皓玉的传说 无娘儿 牧童和财主 黄果树瀑布的传说 布依节的传说(三则) 六月六吃粽子的传说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布依节的传说 (一)崇拜青蛙的由来 有一户家民,只有三个女儿而没有男孩儿。一天,三个姑娘扛着锄头去刨地。三妹年纪轻,力气小,刨地比不上大姐,二姐快,她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唉,太累了!谁要是能帮我刨刨地,那就太好了,我情愿嫁给他,做他的妻子。”谁知她话音刚落,田边一只大青蛙竟后腿蹬地站立起来说道:“我可以马上帮你把这片地刨完。”三妹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青蛙在说话,她认为这是在嘲弄自己,便骂道:“你这小小青蛙,只要我锄头一举,马上就把你砸死了,你还能挖地?”青蛙却笑着说:“姑娘,你别生气,你先闭一会儿眼睛吧。”三妹一听,又生气又好笑,果真闭上眼睛说:“我依了你,先闭一下眼睛,看你能怎么着。”奇怪的是,就在三妹闭上眼睛的一会儿功夫,青蛙立刻把这一片地给刨好了。“地已经刨好了,你该嫁给我了。”青蛙一再要求三妹实践诺言,做它的妻子。这可把三妹气死了,大姐、二姐也不答应,她们举起锄头,骂着追着要砸死青蛙。可青蛙又蹦又跳的,怎么也打不着,还是一个劲儿地说:“三妹,你说了话就得算数,你就该做我的妻子。” 中午,三姐妹回家去,青蛙也跟在她们背后,来到了她们家。青蛙进了门,跳便跳到房梁上,对三姝说:“你说了要嫁我的,和我一块儿回去吧。不然,我吐一口水,便能把你家给淹了。”父母一听,全都气坏了:“世上哪有姑娘嫁给青蛙的事!你快快出去,不然,我就用竹竿打死你这小小的青蛙!”青蛙一听,也发了火:“你们全都不守信用,看吧,我可要吐口水了。”它说着便吐了半口口水,立时便把家里淹了一半。这一来全家人都吓坏了,这才晓得青蛙是神通广大的蛙神,慌忙央求青蛙道:“快把水收回去,我们同意三妹嫁给你了。”青蛙把嘴一张一吸,一口气便把半屋子的水给吸回嘴里了。 这回全家人不再食言了。于是,三妹换上一身新衣服,骑上马出阁了,青蛙则在前面跳着引路。走了好一会儿,他们来到一片竹林,林十有一个石洞,洞口长满各种美丽的花草。青蛙说:“到家了,三妹你闭上眼睛,我拉你下去。”三妹一闭眼睛,只觉得身子便飘忽起来,不一会儿便被人拉了去似的。青蛙让她睁眼看看,三妹刚一睁眼,只见周围一片光芒,炫目耀眼:高大、宽敞的房屋,一应俱全的用具什物,还有各种各样的金银财宝。把三妹看得眼花缭乱了。 更奇怪的是,当青蛙让三妹再次闭眼睛之时,青蛙这时突然摇身一变,脱去了青蛙皮。当二妹再次睁开眼睛一看,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位十分英俊壮美的小伙子。三妹又惊又喜,于是,他俩当日便成了亲,从此过上了美满幸福的日子。 (二)蕨菜芽儿的故事 生长在洼地里的蕨莱,当地人称之为“龙爪菜”。 相传,有一年村里那位最善做蜡染的姑娘病了,家里人几次请鬼师到家里来退鬼也不灵验,眼看着病体一天不如一天,气息奄奄了。 一天,她母亲上山采回蕨菜嫩芽,这种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粗蛋白的蕨莱芽儿,既是菜又是药。想不到姑娘吃了后,便觉得舒服多了。 母亲见女儿吃过蕨芽儿对治病有作用,又连着上山采蕨。靠着吃蕨芽儿,姑娘的病治好了。她一高兴,便把这种救命的龙爪菜画在蜡染布上,以示永远铭记不忘。 别人一看,龙爪菜既美丽,又仿佛充满无穷的生命力,也模仿起来。于是,龙爪菜就慢慢变成了布依族蜡染的常见图案了。 (三)牛王和牛王节的传说 从前,这一带的村民穷得买不起耕牛,用人拉犁拉耙,又累又慢。一天,一位老者叹息道:“听祖辈说,天庭有神牛,力大无比。唉,要是真有一头神牛来耕田,可就好了。”小伙子阿牛一听当了真,他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把神牛找来!”于是,他带上干粮,背上弓箭出发了。 阿牛走呀走呀,一天来到一个寨子,他又累又渴,见寨边有一眼水升,便跪在井边捧水喝。他喝着喝着,忽然听到井里有说话声,好生奇怪。他仔细一瞧,井壁还挂了一面铜鼓,便好奇地敲响铜鼓。谁知他敲到第九下时,天王听到铜鼓声,驾云下凡,循声来到阿牛面前,问道:“阿牛,你敲铜鼓,想干什么?”阿牛便说起村里没牛耕田,辛苦难当,他立志要寻找神牛回村。“好吧,今晚我就送你一头神牛。”天王说罢便不见踪影。晚上,随着寨后山顶一声雷霆响过之后,一头神牛果然温顺地来到阿牛身边。 当地头人听说阿牛用神牛犁田拉粑,又快又省劲,便想试试神牛的真假。他发话道:“谁能在四月八日之前的十天内,把我的一千亩田犁完后插上秧,我就把女儿许配给他。”阿牛听说后,立即前来应试。在神牛的帮助下,阿牛果然在初七那天就把一千亩田犁好耙平,插上稻秧。 头人又惊又喜,可他还想再试试神牛的力量和勇气,便宣布第二天进行斗牛:“神牛若斗赢了一百头入水牯,我便把五个女儿中的一个嫁给阿牛。”面对一头头膘肥体壮、犄角又宽又尖的大水牯,神牛越斗越勇,把它们一头一头全给斗败了。 头人允诺把女儿嫁给阿牛了。可是,五个女儿都喜欢阿牛,究竟把哪个女儿嫁过去呢?头人只好让阿牛自己物色了。五姐妹都想在阿牛面前显示自己的才智和手艺。于是,头人让五个女儿分别给神牛献茶、敬酒、送饭,神牛吃谁的茶、酒、饭,谁就与阿牛成亲。 比赛开始了。第一轮比试给神牛献茶。五姐妹分别端上了各自沏出来的红茶、绿茶,高树茶、矮树茶、苦丁茶。神牛用鼻子闻了闻,便把苦丁茶喝了。第二轮是给神牛敬酒。五姐妹分别端来各自酿造的糯米酒、高梁酒,包谷酒、麦克风子酒、紫泉酒。神牛嗅了嗅,最后只喝了紫泉酒。第三轮是向神牛送饭。五姐妹分别端来各自蒸煮的红、黄,白、绿、黑五种不同颜色的糯米饭。神牛看了看,最后只吃了用枫香树叶染出的黑糯米饭。头人一一问来,而这苦丁茶,紫泉酒、黑糯米饭,恰恰都是五妹做的。四位姐姐一看,这是神牛做的大媒,姻缘如此,她们也都默许了阿牛与五妹的婚配。于是,阿牛和五妹成了亲。后人为纪念神牛、阿牛和五妹,每到四月初八这天,家家都要熬苦丁茶,酿紫泉酒,蒸黑糯米饭,以祭祀牛王和喂养自己的耕牛,并在村寨举行斗牛比赛。 六月六吃粽子的传说 贵州白水河上游有个富饶的坝子,名叫坡五担,汉名扁担山。这里四面环山,只有几个山口通到外面,道路险峻,易守难攻。居住在这块肥沃土地上的,都是布依族人民。从前,勤劳勇敢的布依族人不愿受统治者残酷剥削,就组织起来,抵抗官家的压迫。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横征暴敛,逼得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坡五担的布依族人为了生存,男人们就日夜轮流去山口守关把口,防备兵匪盗贼进山来骚扰抢掠。田地里的庄稼活路,全靠妇女们做。 六月里,太阳像火一样晒着大地,白水河谷变成了一个大蒸笼。田坝上,秧苗和杂草一起疯长,大地都晒得裂了缝。 妹竹天不亮就起来,连头也来不及认真梳理,连饭也顾不上吃,就用花背扇把娃娃背起,挑了桶就出门了,一边走,还一边给孩子喂奶。 这时,各寨的布依族妇女也都先后扛锄挑担上山了。好长时间不下雨,地里的包谷都干巴了,杂草丛生。妹竹挑水泼地,到太阳正顶了,才想起丈夫阿戎在南山守山,还没有吃饭,她要回家做饭给男人送去。 妹竹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好媳妇。她从地里回来,一边走一边想,阿戎这时一定饿坏了,假若昨天多送一点饭过去,现在就不用饿肚子了。可是,这么热的天,头一天煮的吃不完,第二天就馊了,送多了放不长。 一想到阿戎饿肚子,妹竹忘记了自己从早晨开始就滴水未沾。她一路走,一路摘了许多竹叶,回来以后切了一大块腊肉拌在一大锅糯米饭里,还放了许多作料,用竹叶包了三包,送到南山。她把竹叶包的熟糯米饭交给阿戎,说:“田里的活很忙,阿戎你守山又离不开,这些竹叶糯米饭你留着,等到饿了好充饥。” 阿戎把竹叶包收下,把妻子的热心热肠收下,饿了,他把竹叶糯米饭拿出来和大家分着吃。 妹竹留下的竹叶包糯米饭很香,人人夸奖妹竹的方法好。于是,第二天六月六,守山的男人们都叫家里人学着妹竹的样子,用竹叶包了糯米饭到山上去吃。从此,不论兵荒马乱的岁月,还是太平盛世,扁担山的布依族人都去摘了竹叶或者高梁叶,包上糯米饭、腊肉、酥麻等,煮熟了带到山上去吃。 P144-15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