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它们和我们--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存/绿色未来丛书
分类
作者 刘子波//张春晖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果我们再次来到太空回望地球,你能想象它失去蓝色的样子吗?一个没有水的星球,可能是火星、木星、土星,但绝不是地球。同样,人类能失去绿色吗?失去绿色的星球,将不再是人类的家园。

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改变以往的观念,创建一个绿色未来!

内容推荐

昔日的家乡山川秀美,江水清澈,林海雪原,风和日丽。我们眼中现实的家乡是黄土高坡,是长江浊浪,是荒山秃岭,是尘土飞扬。而我们憧憬、追求的未来,是绿色的未来,是绿色的家园。

本书是《绿色未来丛书》之一的《它们和我们--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存》分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漫漫历程从猿到人

 一、火照亮人的方向

 二、制造石器推进人类思维

 三、狩猎岩画生命图腾

 四、狗和猫,人类最早的伙伴

第二章 人类膨胀动物退缩

 一、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速之客

 二、大熊猫退无可退

 三、围剿麻雀的荒唐

 四、被赶尽杀绝的“王者” 

 五、白鳍豚的消失

第三章 疯狂逐利 生灵哭泣

 一、藏羚羊悲歌

 二、黑熊的哀嚎

 三、蝴蝶的贩卖与开发

 四、快乐马戏背后的痛苦

第四章 滥食“野味” 越界陋习

 一、命运多舛的果子狸

 二、鳄鱼的困境

 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四、一意孤行的日本捕鲸

第五章 寂静春天唤醒民众

 一、卡逊用生命的呼喊

 二、聆听黑猩猩的诉说

 三、重新发现野性之美

第六章 精神回归生命礼赞

 一、“庄周梦蝶”的昭示

 二、微小生命的礼赞

 三、21世纪的狼图腾

第七章 绝处逢生再建家园

 一、朱鹮的故事

 二、黑颈鹤在故乡

 三、普氏野马的悲欢离合

 四、海南坡鹿绝处逢生

第八章 同一家园 共生共存

 一、基因时代:果蝇的奉献

 二、动物资源是人类的物质宝库

 三、人类健康与动物的关系

 四、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价值

 五、我们如何行动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附录二:国际性动物保护组织

野生动物保护公约和被保护野生动物名单

后记

试读章节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作为一个星体似乎微不足道。然而,就目前人类的认识范围来讲,地球是已知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从太空看地球,地球是美丽的。地球的美丽不仅因为它有蔚蓝色的大气层,还有浩瀚碧蓝的大海,壮美的山川、荒漠和森林。在辽阔的海洋中,在密林的深处,甚至在茫茫戈壁,都有千姿百态的生命在歌唱。

在这生命交响乐的演奏中,森林、草原和海洋,就是一个硕大的舞台,五彩缤纷,耀眼夺目。人和种类繁多的动物,就是不同的演奏者,在大自然这个指挥家的指挥下,演奏着不同的乐章,犹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有时候激越昂扬,表现勇往直前;有时候安详徐缓,表现诙谐和沉思;有时候则如大海的狂涛,排山倒海,表现英勇不屈和奋力抗争。

在这个无与伦比的大舞台上,偶尔会有异样的声音,物种的共存与和谐却是永远的主旋律。因为地球的诞生,已有46亿年,人类在地球上崛起并逐渐成为主宰不过是近几百万年的事。j叶虫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了3亿多年,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还不及它的1/100。人类的时代同地球历史上的“朝代”相比,只能说是刚刚开始。

人是从动物中走来的,在人还没有完全迈出动物家族的门槛时,以及成为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j说是茹毛饮疵,其实有些夸张,原始人类捕猎动物为食,只不过是偶尔打打牙祭。他们过着杂食生活,有时吃果实,有时吃树芽、草根,或者捕捉小动物解解馋。因为缺乏改造自然的能力,他们并没有在自然的躯体上过多地刻画上自己的烙印,他们顺应着自然,保持了自然的原始和谐之美。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学会用火是一个重要的步骤。用古人类学家贾兰坡的话来说,“这个强大的物质力量——火,使形成中的人类逐渐确定了‘人性’,创造了自己!”

随后人类开始制造石器,进行狩猎活动,人开始从动物家族中分离出来,此时动物既是人类的敌人又是生存必须依赖的食物,人类和动物这种联系紧密而又紧张的关系在史前岩画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而当人类把一部分动物驯化后,人与动物之间建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关系,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一、火照亮人的方向

火,驱散了黑暗,照亮了人类前进的方向。

人类与火的关系,经历了i个时期,最早是无火时期。

一般而言,动物是畏惧火的,在今天,人们仍然有用火驱赶或躲避野兽的做法。原始森林经常会发生火灾。据今天的观察,原因是有些猿猴喜欢玩火。由此推测,古人类中的某些个体会在玩火中慢慢学会用火,这样就进入了用火时期,能够利用天然的火并加以保存。

早期的古人类之所以能学会用火,一种普遍的看法是,从中尝到了火烧动物的好滋味。吃烧烤的肉类,不仅味美,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食物的营养更加丰富,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有利于生存。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人类用火不是起源于非洲,而是起源于冰河时期的亚洲和欧洲。用火似乎是在北方温带的洞穴居住者中首先开始的。

火,不仅给黑暗洞穴中的古人类带来光明,还带来温暖。在较寒冷的气候中,洞穴不仅是古人类避寒的场所,也是一些动物的避寒场所,例如洞熊也会选择这种地方躲避寒冷。这样就对洞穴中的原始人构成威胁,因此,火就有了驱赶猛兽的作用。

学会造火,是第三个时期。在用火的基础上,当火种因为保存不善而消失时,古人类能够自己造火,重新形成新的火种。造火是与制造工具密切相关的,古人类在磨制石器时,因为摩擦,会产生火花,用适宜的引火物,就会产生火种。

在德国和英国的古人类遗址中,都曾发现过干菌和黄铁矿物,科学家认为,这些物质就适宜造火。恩格斯曾经分析说:“人们只是在学会了摩擦取火以后,才第一次迫使某种无生命的自然力替自己服务。现在还在民间流行的一些迷信表明,这个具有几乎不可估量意义的巨大进步,在人类的心灵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位于我国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是“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的发祥地。“北京人”在周口店居住的时间,大约从距今60多万年前开始,一直到距今20多万年前。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外科学家在这里进行发掘,发现了著名的“北京人”。在鸽子堂猿人洞中发现了用火遗迹,灰烬成堆,最厚处达6米。据研究,其中最早的一层灰烬距今约46万年。各层灰烬中,都有被烧过的动物骨头。

对“北京人”用火遗迹的研究证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

在周口店龙骨山众多的发掘地点中,曾经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说明,“北京人”以及后来的“山顶洞人”,不仅与动物生活在一起,而且经常以动物为食物,有时候还会烧烤着吃。P1-4

序言

从距离地球45000公里的太空上回望,我们会发现,地球不过是一个蓝色小球,就像小孩玩耍的玻璃弹珠。但就是这么一个“蓝色弹珠”,却养育了无数美丽的生命,承载着各种各样神奇的事物。人类从这个小小的星球中诞生,并慢慢成长,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时代一步步走来,到今天社会文明、人丁旺盛、科技发达,都有赖于这个小小星球的呵护与仁慈的奉献。

当人类逐渐强大,有能力启动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他却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家园。

地球上有两种重要的色彩,一个是蓝色,一个是绿色,蓝色是海洋,绿色覆盖大地,在太空看地球是蓝色,生活中却是绿色环绕,这两种色彩覆盖着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原始生命从海洋中孕育,在森林中成长,经过漫长的进化造就人类,有了水和植物,再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源,万物因此获得生机,地球因此成为人类的家园。但是,人类在和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自然界和谐相处数百万年后,危机出现了,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上的绿色正在快速地消失。

在欲望和利益的驱使下,在看似精明、实则愚蠢的行为下,令人忧心的事情一再发生。森林被砍伐;河流变黑变臭;城市总是灰蒙蒙、空气中弥漫着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耕地一年比一年减少、钢筋混凝土建筑一年比一年增多;山头或寸草不生、农田或颗粒无收;臭氧层空洞、冰川融化、酸雨浸蚀;野生动物灭绝的消息不断传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绿色的消失既是事实,也是象征,病变、震撼、全球污染、地球生病了,地球在哭泣。

近年来,无数的数据和现象都在逼近一个问题,人类贪婪无度,地球不堪重负,人类已经走到一个紧要关头,生存还是毁灭?

如果我们再次来到太空回望地球,你能想象它失去蓝色的样子吗?一个没有水的星球,可能是火星、木星、土星,但绝不是地球。同样,人类能失去绿色吗?失去绿色的星球,将不再是人类的家园。

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改变以往的观念,而接纳新的绿色思维——人不能主宰地球,而是属于地球;我们应更多地学习环保先锋、追随环保组织,参与绿色行动;我们不仅关注国家社会,还关注身边的阳光、空气和水,关注明天是否依然;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知道与做到节约型社会的良好生活习惯。也许你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微不足道,但每个人的努力都是宝贵的,留住一片绿色,地球就多一片生机;增添一份绿色,人类就增添一份希望。

如果有机会来到太空,眺望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你会有怎样的愿望?

许它一个绿色的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副部长

后记

野生动物与人类:未完的故事。

在本书的写作即将完成时,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和他的合作者对北京人年代的最新测定结果,北京人在周口店生活的时代距今约77万年前。这个结果比曾经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北京人生活在四五十万年前,提前了20多万年。

将北京人生活的年代提前到地球的一个冰河期,表明这些原始人类在一个相当寒冷的时期,就在那里生活。这让人们感到,古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

人类从诞生之时,就与动物为伴。从狩猎动物到驯养动物,70多万年,野生动物为人类提供了不尽的生活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野生动物,人类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既不会有营养丰富的肉食美味,也难以有人类强健的躯体。如果没有追逐野兽的惊险和刺激,也就没有迷人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没有美丽的贺兰山岩画和阴山岩画。如果没有龟甲和大型动物骨骼,也就没有华夏的甲骨文,人类的早期文明会怎样书写,我们谁都猜不透。

从辉煌的两河文明到英国工业革命,人类经历了原始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到今天,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无论人类前进的步伐有多快,取得的成就有多么辉煌,不要忘记,胯下的骏马曾经为我们奋蹄,更有无数的野生动物为我们捐出了自己的身躯。它们与我们,过去不曾分离,未来还将存一起。

珍爱野生动物,不再对它们进行无情的残杀,为它们留一片温馨的家园,让每一种野生动物的基因得到交流和传递。为了那些美丽的生命,为了我们人类自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