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明朝(万里长城拱卫的社会)/正说中国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硕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曲折而厚重,其问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很难找到读史的入门之径,对中国历史的面貌缺乏清晰的认识。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是李硕主编《正说中国》的初衷。

《明朝(万里长城拱卫的社会)》为其中一册,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明朝创造了中国传统社会最后的辉煌。

内容推荐

《明朝(万里长城拱卫的社会)》简介: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约在6000年前,中原地区就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同时,原始社会的平等体系被打破。据记载,夏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了完备的封建社会制度,但延续到东周时代便逐渐解体。秦朝统一各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自汉朝起则以文官政治主治国家,直至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明朝的经济规模在当时为世界第一,无论是冶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纺织、瓷器、印刷等轻工业,在世界都享有盛誉。明朝涌现了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冯梦龙等一大批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西学也随着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东西文化的交流开辟了窗口与机会,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进入了总结阶段。

《明朝(万里长城拱卫的社会)》由李硕主编。

目录

历史纵览

 明初诸案

 靖难之役

 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成祖的治绩

 郑和下西洋

 土木堡之变

 于谦北京保卫战

 夺门之变

 张居正改革

 抗击倭寇

 明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明末农民大起义

 荆襄流民起义

 陕北饥民遍地起义

 张献忠起义

 闯王李白成

 明王朝的灭亡

思想文化

 心学祖师王守仁

 “王学左派”与王艮

 反礼教和道学的斗士李贽

 四大奇书

 “三言”与“二拍”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唐寅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农业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及其《天工开物》

 传教士的宗教和科学活动

明代宦官

 皇家特务机关:锦衣卫与东西厂

 宦官擅权的始作俑者王振

 “南宫复辟”的总策划曹吉祥

 特务头子汪直

 “立皇帝”刘瑾

 “三角联盟”的核心冯保

 “骑在万岁头上的九千岁”

 魏忠贤

试读章节

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太祖的军队打到北京以后,元顺帝跑掉了,元朝失去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尽管如此,元顺帝的军事力量、政治机构都还存在。因此,他经常派遣军队往南打,要收复失地。他认为这个地方是他的,他们已经统治了八九十年。

而当时明朝的都城是在南京。为了抵抗蒙古的进攻,明太祖只好把他的许多儿子封在长城一线作塞王。可是现在情况变了,明成祖自己跑到南京去了;此外,原来封在热河的亲王叫宁王,宁王部下有大量蒙古骑兵。明成祖南下争夺帝位之前,先到热河,见到宁王就绑票,把宁王部下的蒙古骑兵都带过来了。他利用这些蒙古骑兵作为自己的军事主力,向南进攻取得了胜利。从此之后,他就不放宁王回热河,而把他封到江西去。这样一来,在长城以北原来可以抵抗蒙古军进攻的力量便没有了。原来他自己在北京,现在自己到了南京,因而就削弱了明太祖时代防御蒙古军进攻的力量,防御线有了缺口,顶不住了。因此,他不能不自己跑到北京来指挥军队,部署防御战。因为他自己经常在北京,当然政府里的许多官员也都跟来北京,北京慢慢变成了政治中心。于是他开始修建北京,扩建北京城,大体上是根据元朝的都城来改建的。

元朝时北京南边的城墙在哪里呢?在现在的东西长安街。明朝就更往南了,东西长安街以南这个地区是明朝发展起来的,德胜门外5里的土城是元朝的北城明朝往南缩了5里。

明成祖营建北京是有个通盘安排的,他吸取了过去多少朝代的经验,所以街道很整齐,几条干线、支线把整个市区划成许多四四方方的小块。有比较完整的下水道系统,有许多中心建筑。从明成祖到北京以后,前后30多年,重新把北京建成了。和这个时期的世界其他各国比较,北京是当时世界各国首都中建筑比较合理、有规划的、最先进的城市。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首都比得上它。

有人问:北京还有外城,外城是什么时候建筑的?外城的修建比较晚,是在公元1550年蒙古军包围北京的紧急情况下,为了保卫首都才修建的。但是因为这个工程太大,只修好了南边这一部分,其他部分就没有修了。至于现在的故宫、天坛那些主要建筑,也都是在那个时代打下的基础。应该说明,现在的故宫并不是原来的故宫,认为明成祖修的宫殿一直原封未动地保留到现在是错误的。故宫曾经经过多次的扩建和改修。过去三大殿经常起火,烧掉了再修。起火原因很简单,就是太监放火。宫廷里有许多黑暗的事情,太监偷东西,偷到不可开交的时候,事情包不住了,就放火一烧了事。烧掉了再修,反正是老百姓出钱。明清两代宫廷里经常闹火灾就是这个道理。故宫的整个建筑面积有170000平方米左右,光修故宫就用了20年的时间。我们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面积是174000多平方米,比整个故宫的有效面积还大。明朝修了20年,我们只修了不到1年的时间,这个比较是很有意思的。由于从明成祖一直到明英宗连续地营建北京,政治中心就由南京转到北京来了,北京成为国都了。

以北京作为一个政治、军事的中心,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抵抗蒙古族的军事进攻,保证国家的统一,从这一点来说,明成祖迁都北京是正确的。但是,仅仅只把政治、军事中心建立在北京还是不够的。当时东边从辽东起,西边到嘉峪(yu)关止,敌人从任何地方都可以进来。当然,从山海关往西有一道万里长城。可是城墙是死的,没有人守还是不能起作用。所以,必须要在适当的军事要点布置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明朝政府在北方沿边一线设立了所谓“九边”。“九边”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开始只建立了四个镇,即辽东、宣府、大同、延绥(sui)。跟着又增加了三个镇:宁夏、甘肃、蓟州。以后又加上太原、固原二镇。这九个军事要塞,在明朝合称“九边”,是专门对付蒙古族的。每一个军事中心都有很多军队,譬(pi)如明朝后期,光在蓟州这个地方就有10多万军队。

九边有大量的军队,北京也有大量的军队。这些军队吃什么呢?光依靠河北、山东、山西这几个地区的粮食是不够供应的,必须要从南边运粮食来。要运粮食,就要有一条运输线。当时没有公路、铁路,只能通过运河水运,把东南地区的粮食集中在南京,通过运河北上。一年要300~400石粮食来北京养活这些人。所以运河在当时是一条经济命脉。这种运输方法,当时叫做漕(cao)运。为了保护这条运输线的完全,明朝政府专门建立一个机构,派了十几万军队保护运河沿线。明朝是如此,清朝也是如此。

P18-2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