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的作品独具风韵。他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宛如行云流水;语词清新、奇异、俏丽,色彩斑斓夺目;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别致生动,想像力无比丰富;加上那富有神秘格调的天启预言式语句,还有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构成了世人公认的热烈、清秀、绚丽的独特风格,被世人誉之为“纪伯伦风格”。在欣赏美妙文字的同时,也会使灵魂得到陶冶、净化和升华。
本书收录了他的先知、先知花园、沙与沫、泪与笑、先行者、疯子等九部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们的先知--纪伯伦散文诗选(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中译经典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黎巴嫩)纪伯伦 |
出版社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纪伯伦的作品独具风韵。他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宛如行云流水;语词清新、奇异、俏丽,色彩斑斓夺目;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别致生动,想像力无比丰富;加上那富有神秘格调的天启预言式语句,还有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构成了世人公认的热烈、清秀、绚丽的独特风格,被世人誉之为“纪伯伦风格”。在欣赏美妙文字的同时,也会使灵魂得到陶冶、净化和升华。 本书收录了他的先知、先知花园、沙与沫、泪与笑、先行者、疯子等九部作品。 内容推荐 纪伯伦的散文像诗,像寓言,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作家常满怀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激情,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爱憎、好恶,歌颂真善美,歌颂纯真的爱情,抒发自己对祖国、对人类、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同时对东方社会的封建礼教和落后、愚昧诸多弊端以及“西方文明”中的虚伪、贪婪、糜烂、冷酷和种种假恶丑的现象,进行无情的抨击和辛辣的嘲讽。其作品文字优美、典雅、绚丽而又流畅、洒脱,如行云流水;能融诗情画诗于一体,寓意深邃、隽永,耐人寻味,沁人心脾。其散文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被称为“纪伯伦体”。本书收录了他的先知、先知花园、沙与沫、泪与笑、先行者、疯子等九部作品。 目录 译本序 先知 船的到来 论爱 论婚姻 论孩子 论施舍 论饮食 论劳作 论悲欢 论房舍 论衣服 论买卖 论罪与罚 论法律 论自由 论理智与热情 论痛苦 论自知 论传授 论友谊 论说话 论时间 论善与恶 论祈祷 论逸乐 论美 论宗教 论死亡 道别 先知花园 一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沙与沫 泪与笑 泪与笑 爱的生命 一个传说 在死人城 诗人的死是生 美人鱼 灵魂 笑与泪 梦 美 火书 废墟之间 梦幻 昔与今 灵魂啊,求你怜悯 寡母与孤儿 世代与民族 美神宝座前 睿智来访 一位朋友的轶事 现实与幻想之间 致我的穷朋友 田野上的哭声 茅屋与宫殿 两个婴儿 旅美派诗人 在日光之下 展望未来 幻想女王 致非难者 爱情秘语 罪犯 情侣 幸福之家 过去的城 相会 胸中的隐秘 盲目力量 两种死 在岁月游戏场上 我的朋友 情话 哑畜生 和平 诗人 我的生日 孩童耶稣 灵魂谈心 风 情郎归来 死之美 组歌 花之歌 人之歌 诗人之声 结束语 先行者 你是你的灵魂的先行者 小丑 爱情 出家的国王 恶有恶报 狮子的女儿 圣徒 饕餮 大自身 战争与弱小民族 批评者们 四诗人 风向标 国王 我的信仰之鸟 分歧 全知与半解 白纸 学者与诗人 价值 另有大海 忏悔 临终者与兀鹫 我的孤独之外 最后的醒悟 疯子 我怎样成了疯子? 上帝 喂,我的朋友 稻草人 相伴梦游 两个修道士 聪明的狗 有求必应 七个自身 公正 狐狸- 聪明的国王 宏愿 新乐趣 另一种语言 石榴 两只笼子 三只蚂蚁 掘墓人 神庙台阶上 圣城 善神与恶神 败中有胜 夜神与疯子 面孔 被钉在十字架上 天文学家 最大的渴望 小草与秋叶 眼睛 两个学者 当我的忧愁诞生时 当我的欢乐诞生时 完美世界 流浪者 流浪者 衣服 兀鹰与云雀 情歌 泪与笑 集市上 两位储妃 电闪 修士和禽兽 先知和少年 珍珠 肉体与灵魂 国王 沙滩上 三件礼物 和平与战争 舞女 两个守护神 雕像 交换 爱与增 梦 疯子 青蛙 法律与立法 哲学家与鞋匠 建桥者 扎德土地 金腰带 红土 圆月 出家的先知 陈年佳酿 两首长诗 罗丝太太 鼠与猫 诅咒 石榴 一神与多神 如此聋妻 探寻 权杖 路 鲸鱼与蝴蝶 和平感染 树影 古稀之年 寻找上帝 大河 两个猎人 另一个流浪汉 人之子耶稣 西庇太之子雅各 马利亚之母亚拿 以“苏尔演说家”而知名的亚萨 抹大拉的马利亚 希腊药剂师腓利门 被称为彼得的西门 大祭司该亚法 希律王管家之妻约亚拿 迦拿新娘 大马士革的波斯哲人 耶稣的门徒大卫 路加 马太 西庇太之子约翰 迦百农的年轻祭司 拿撒勒邻居,一利末富翁 南黎巴嫩一牧羊人 洗礼的约翰 亚利马太人约瑟 拿坦业 安提阿人伯赛 萨露美对女友说 女门徒拉希勒 贝恩隆的革流巴 加大拉的乃缦 多马 逻辑学家埃尔马丹 一位马利亚 希腊诗人罗曼努斯 门徒利末 加利利的一位寡妇 耶稣之弟犹大 从沙漠来的一个人 彼得 巴比伦天文学家迈拉赫 一位哲学家 拿撒勒老翁奥鲁亚 公会中最年轻的长老、诗人尼哥底母 亚利马太的约瑟 贝鲁特的乔治 抹大拉的马利亚 拿撒勒人约坦对一罗马人 杰里科的伊福拉姆 苏尔商人巴卡 女大祭司福米雅 文士本亚明 撒该 约拿单 伯赛大姑娘哈娜 耶路撒冷律师穆奈西 该撒利亚的耶福塔 已人暮年的得意门徒约翰 庞贝人曼努斯与一希腊人 本丢·彼拉多 巴多罗买在以弗苏斯 马太 安得烈 一个财主 拔摩岛上的约翰 彼得 耶路撒冷一鞋匠 马利亚的邻居拿撒勒的苏珊娜 诨号尤斯图的约瑟 腓力 叶穆尼的白巴拉 彼拉多之妻与罗马妇人谈话 耶路撒冷城外一男子 被称作“疯子”的希腊牧羊老人萨基斯 祭司长亚那 马利亚的女邻居 旅馆胖老板阿哈兹 巴拉巴 罗马卫队长克鲁迪尤斯 雅各 吉利奈人西门 犹大之母西博利亚 比布洛斯一妇女 抹大拉的马利亚 黎巴嫩一男子 集外集 原序 一、卷着的报纸 二、人分四类 三、美 四、致叙利亚 五、雪杉青年 六、里达·陶菲格贝克 七、生命多么慷慨 八、艾卜·阿拉·迈阿里(上) 九、艾卜·阿拉·迈阿里(下) 十、我爱我的国家 十一、安德罗玛克 十二、掘墓人与烧香人 十三、掘墓人与活着的人 十四、艾卜·努瓦斯 十五、存在的良心 十六、纪伯伦的话 十七、上帝在暴风中 十八、你们留在美国吧 十九、致叙利亚兄弟 二十、我爱极端主义者 二十一、致美籍叙利亚青年 二十二、你们有你们的思想,我有我的思想 二十三、你们有你们的语言,我有我的语言 二十四、致叙利亚青年 二十五、我爱劳动者 二十六、我们都祈祷 二十七、盲诗人 二十八、阿卜杜拉·布斯塔尼 试读章节 我爱充满坚定希望的心神,我爱天性不接受拼装、内核不容分裂的朴素灵魂。 我爱极端分子,他们热情奔放,强烈爱好的火炬炽烈燃烧;他们的心总在剧烈地跳动,屈从于自己的情感;他们避开原则的斗争而进入个人法规,脱离思想的混合而转入单纯的原始思想,那原始思想带着他们上升到云彩之上,又降到大海之底。 我考验过温和主义者们,用秤称过他们的目标,用尺量过他们到达的地方,发现他们是胆小鬼,害怕真理如同害怕国王,害怕虚妄如同害怕魔鬼。于是,他们求助于既无益又无害的中间法规保护,沿着明路走去,那条明路把他们引向既无向导,又不会迷途的荒芜沙漠,既远离幸福,又远离贫困。 生活是夏天,歌唱着它的炽热思恋;生活是冬令,夸耀着它的暴风的强劲。谁在调节、安排自己的生活时采取温和态度,使之不受夏日欢狂、冬令可怖的影响。那么,他的白昼便毫无光荣、绝美可谈,他的夜晚也便没有任何神奇与幻梦,他的心灵也就更接近于死人,而远离生者,简直就是行将入土的人,宁愿在阴曹地府安息,也不愿意生活、行走在阳光之下。 宗教信仰中的温和主义者,徘徊于害怕惩罚与期盼奖励之间;一旦行进在信徒队伍中,他便拄起拐杖;当跪下膜拜时,他的思想便站起来讥笑他。 世俗生活中的温和主义者,只能停留在他母亲生下他的地方;他不后退,免得人们将他的后退当作笑料;他也不前进,以免将人们引向大路或人迹常至之地;而是呆呆地注视着自己的影子,留心细听着自己心脏的跳动,屏着自己的呼吸。 爱情中的温和主义者,不饮爱情杯中的液浆,无论冷甜还是热苦,而是由痴呆用虚弱和恐怖沼泽中提取来的不冷不热的稀汁湿润自己的双唇。 抑恶扬善中的温和主义者,不与恶斗,不倡善事,仅仅满足于维护感情中流露出来的僵死情感,将毕生消耗在海岸边,就像贝壳,外表坚如石,内里似软胶,不知生命的涨潮何时结束,或者退潮何时开始。 追求高贵中的温和主义者,是达不到目的的,而在其外表壳上涂上一层闪光的油,只有微风吹过或光波扫来才会干燥。 追求自由中的温和主义者,将看不到自己留在丘陵、坡地上的脚印。运动就像生活,决不会为了让跛子和瘫子赶上而放慢脚步。 愿望中的温和主义者所向往的生命,要么长而单薄,或者短而厚重。不管他的想法如何,生命要么长而干枯,要么短而粗壮。假若他是一个极端主义者,那么,他定会让生命延长,而且充满工作和成果,健壮无比,紧紧拥抱着真理、爱情和自由。 我听到无能的温和主义者们说:“满足是取之不竭的宝库”,于是我打灵魂深处厌恶他们,远远离开了他们,并且说:“假若猴子和侏儒满足于他们的懦弱和平庸,怎会变成人和巨人呢?”我听猴子和侏儒们说“温和乃百德之首”,禁不住我的灵魂对他们感到恐惧,扭过脸去,背对着他们说:“他们只注视事情的中部,能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吗?难道事情没有首和尾吗?” 我听头脑糊涂的人们说:“一鸟在手胜于十鸟在树”,禁不住我的灵魂厌恶了他们,愤怒地说:“这些笨蛋们连半只鸟也不配得到,即使他们撒腿奋追十只鸟。难道追飞鸟不正是为生活而奋斗,不就是生活的目的和生活本身吗?” 我爱极端主义者。 我爱被温和主义者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当那个人扭脖子,合上双眼之时,人们相互说:“我们已经摆脱了那个令人不安的极端主义者!”他们不知道那个人的灵魂那时已走去征服诸民族和历代人了。 我爱那个抛弃了父亲的王位和权杖的人。那个人用粗布取代了绸缎,用卑贱取代了尊荣,独身走默示与思恋的顶峰;与此同时,温和主义者们却讥笑他,惊异他那纤细的手指将存在中暗藏的和显露的集中在一起。 我爱痴迷不悟、视死如归、看破红尘的烈士们;除了终极目的,他们认为一切都不值一提;除了高尚目标,他们认为一切都微不足道。 我爱那些被烧死、遭石击刑、被绞死和死于利剑下的人,因为他们殉身于一种占据了他们头脑的思想,或者燃烧着他们心中的情感。P472-473 序言 半个多世纪前,我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偶尔听学航空的家兄提及我国的一位空气动力学家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东方人是碳水化合物,西方人也是碳水化合物,东方人为什么就不如西方人!就是这位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学子,完成学业之后,他的西方导师对他说:“你已经超过了我。”他想回国,而美国人说他能抵五个师,宁可“枪毙”他,也不让他离开美国。但他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回到了祖国,后来成为新中国两弹一星、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当许多人物的塑像矗立在高高的底座上时,他示意他的塑像不要底座,谓之“脚踏实地”,果然见他的双脚站立在草坪中。他,就是现年98岁的钱学森先生。近50年前,听到钱学森先生的那句话,曾使我这个中学生热血沸腾,幻想联翩,周身充满上进的动力;,50多年之后,我站在钱先生“脚踏实地”的塑像前,激动之情仍不减当年。 东方出了个纪伯伦(1883.1.6—1931.4.10),真是东方人的骄傲,也提前为钱学森先生的“碳水化合物”之说做了恰当注脚。东方人不比西方人差! 纪伯伦是“旅美派”作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旅美文学家们的头号领袖”、“旅美文学的旗手和灵魂”。纪伯伦又是一位成功的画家。祖籍大马士革。先祖迁往巴勒贝克,后来他的祖父优素福·纪伯伦迁到黎巴嫩北部的卜舍里村,1883年纪伯伦就出生在这里。1894年,母亲带着他和三个孩子逃难到美国。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同时也实现自己童年时代梦想,纪伯伦于1898年回到黎巴嫩, 进入著名的“希克玛”学校学习4年。1908年得波士顿一所女子学校校长玛丽·哈斯凯勒鼓动和资助前往艺巴黎,入美术学校,受教于世界艺术大师罗丹门下。罗丹十分欣赏纪伯伦的才华,誉之为“20世纪的威廉·布莱克”。以优异成绩获美术学校毕业文凭。后去美国,定居纽约。旅美叙利亚作家成立“笔会”,一致选举纪伯伦为会长,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同时也很重视绘画。他的画被法国国际美术馆收藏,被选为英国美术家协会“荣誉会员”。 纪伯伦生前道路坎坷,境遇艰辛,患有多种疾病,逝世于纽约,年仅48岁。所幸身后世人给予他和他的作品评价之高却是许多大家难望其项背的。1983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位“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之一,其余的六位是瓦格纳、斯汤达、马克思、欧勒、卡夫卡和马丁·路德。 纪伯伦在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上不落窠臼,开一代文坛新风。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散文诗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仅当时的“旅美派”作家中无人能比,就是当今阿拉伯文坛上也很少有人堪与之相提并论。他不仅在用母语阿拉伯文创作上取得了可观的成就,还用英文写下了数部传世佳作,轰动了美国,誉满世界。他虽不曾得过什么奖,但他在世界文坛上的一席之地却是无可争议。他用英文发表的散文诗代表作《先知》出版后,大受读者欢迎,引起文坛轰动,被称为“小圣经”,堪称“警世恒言”。据统计,它已被译成五十六种文字,发行量超过七百万册。在中国,纪伯伦的作品成为仅次于《一千零一夜》的第二大阿拉伯文学畅销书。 《先知》是纪伯伦的散文诗代表作。纪伯伦说,“《先知》是我思考了一千年的书”,“在来年,我将发表两部作品:一部诗集,一部寓言集。之后,我将专心写《先知》,我已有用阿拉伯文写的草稿,写作时我不过十六岁……在这部书里,记录下了我内心的暗在神圣……它深居我的心底,但我却不急于将之呼出……就让它存在那里吧!”(致玛丽·哈斯凯勒信)“这本书现在充塞了我的生命,我睡觉时梦见它,醒来时想着它,吃喝时仍是它。”(1920年与友人谈话)纪伯伦20岁时,曾在波士顿把《先知》的阿拉伯文草稿读给他的母亲。母亲听后对他说:“孩子,太好了!不过还不到发表的时候。”又过了十年,纪伯伦发表了系列作品之后,用英文写出了这部作品的初稿。1921年春,纪伯伦累倒了,他带着《先知》的初稿去波士顿“疗疾”。他对友人说:“我怎么办呢?难道放弃写作、绘画?丢下《先知》?……它还是一个婴儿,是我的精神至今孕育的最好婴儿。不能丢下,我将做到底,即使我的生命随之结束而结束。” 纪伯伦是用心血写成的《先知》。 纪伯伦身在西方生活,但他的心却在东方,无时不在关注着自己的祖国和东方,哀之不幸,怒其不争。“我之所以为东方人哭泣,因为在疾病面前嬉笑是双料愚昧。”“我之所以为那可爱的国度哀号,因为在失明的受灾者面前歌唱是盲目呆钝。”“东方乃一病夫。遭到种种疾病侵袭,遇重重瘟疫骚扰”,“东方人沉睡在自己那柔软的病榻上”。纪伯伦深刻揭示了遍布东、西方的奴性,指出:“人是生活的奴隶。奴隶主义使得人们白天充满屈辱、卑贱,黑夜饱浸血和泪水。”“奴隶主义是一个永恒的灾难,给人间带来了无数意外和创伤,就像生命、习性的继承一样,父子相传。”他深刻地揭示了东方的沉疴之后,主张消灭奴性,恢复人性,做“掘墓人”,埋葬“腐烂发臭的尸首”似的“灵魂”,用“手术刀”切除痈疽,拔掉“龋齿”,做自由人。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人呢?他指出:“只有当你们的愿望化为自由,而不是你们的羁饰,不再把自由谈论为你们追寻的目标和成就时,你们才能成为自由人。/当你们的白天不无忧虑而过,你们的黑夜不无惆怅而去之时,你便获得了自由。/不如说当忧愁包围你们时,你们却能赤裸裸地毫无拘束地超脱之,你们才真正获得了自由。”(《先知·论自由》) 纪伯伦很快发现了人类自身存在的“无限”即“神性”。他对奴性、人性和神性作了这样的诠释:“你们的神性自我像汪洋大海,永远一尘不染。/又像以太,只助有翼者高飞。/你们的神性自我也像太阳,既不识鼹鼠的路,也不寻觅蛇洞穴。/但是,你们的神性自我并不独自居于你们的实体之中。/你们实体里的,有一大部分是人性的,还有一部分尚未变成人性的。/那只是一个未成形的侏儒,睡梦中在雾霭里行走,寻求自己的觉醒。我现在就谈谈你们的人性吧,只有它才晓得罪与罚,而你们的神性自我和雾霭中行走的侏儒,却全然不知。(《先知·论罪与罚》) 纪伯伦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是沿着奴性——人性——神性轨迹前进的,只有摆脱奴性,恢复人性,使人性升华,最终成为神性的人。他主张人类要做“有翼者高飞”,捕捉“天空中飞行的大自我和真自我”,以期获得神性,成为“神性的人”而永生:“汇入我的湖中的还有比笑更甜、比向往更美妙的东西,那就是你们内心中的“无限”;“无限”是巨人,而你们不过是细胞和组织而已。/是的,在这位巨人的歌喉里,你们的吟唱都是无声的搏动。你们与巨人结合在一起,才能显露出你们的巨大。/……/巨人用自己的力量将你们束缚在大地上,他的芳馨带着你们在天空翱翔,他的不停旋动使你们永远摆脱死亡。”(《先知·道别》) 纪伯伦还为做神性的人指出了道路,那就是响应“爱”的召唤:“爱向你们示意,你们就跟他走,即使道路崎岖,坡斜陡滑。/如果爱向你们展开双翅,你就服从之,即使藏在羽翮中的利剑会伤着你们。/如果爱对你们说什么,你们只管相信他,即使他的声音惊挠你们的美梦,犹如北风将园林吹得花木凋零。”“爱,除了自己,既不给予,也不索取。/爱,既不占有,也不被任何人占有。/”爱,仅仅满足于自己而已。”还要坚持“美”的追求:“你们怎样去追寻美呢?假若美不作你们的路和向导,你们怎能找到美呢?/除了美编织你们的言语,你们又怎能谈论美呢?” 纪伯伦在《先知》这部垂世作品中塑造了一位东方智者的形象,以深邃的哲理散文诗论述了人类自古至今以及未来所面临的爱情、婚姻、衣食、住行、悲欢、苦乐、善恶、劳逸、乃至生死等种种实际问题,仿佛那位先知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神性的人”,作者也因此被誉为“超越人类和超越生命的巨人”。黎巴嫩人则自豪地直称纪伯伦为“我们的先知”。《先知》的巨大成功使纪伯伦登上了成就和荣誉的巅峰,令西方人五体投地。《芝加哥邮报》载文评论《先知》:“如果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读了这本书,不能安静地接受一位伟人的哲学,那么,这个男人或女人,就生命和真理而言,确已死亡。,’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对纪伯伦说:“你是最早从东方吹来的风暴,横扫了西方,但它带给我们海岸的全是鲜花。” 《先知》写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先知花园》是《先知》的续篇,先知穆斯塔法接着回答人们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若干问题。纪伯伦早就打算写一本名为《先知之死》的阐述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构成“三部曲”,但未来得及下笔,疾病和劳碌吞噬了这位天纵之才的生命,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时也留给世人无限想像的空间。 毫无疑问,纪伯伦的作品为东方乃至全人类的精神文明宝库增添了珍宝。有哲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东方人的世纪,所谓“二十年河西,二十年河东”,我不怀疑。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恰恰就是树木与树人。物质文明十年多至二十年就可见效,改革开放仅仅二十年,高楼林立,汽车遍地,高峡出平湖,然而精神文明却要从“你好”、“再见”、“您请”开始学起。不妨可以说“十年建物质文明,千年建精神文明”。诚如一位“长袍”青年教师讲,西方创造了物质文明,汽车、洋房(还有飞机、洋枪洋炮、鸦片),而以儒家(东方哲人新说:儒学是宗教)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却早就诞生在东方。纪伯伦就深刻体味过那种物欲横流、人情淡薄的西方物质文明之苦。读了纪伯伦,会使我们更加珍视东方以和为贵、和睦和谐的精神文明与哲学思想。 纪伯伦的作品独具风韵。他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宛如行云流水;语词清新、奇异、俏丽,色彩斑斓夺目;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别致生动,想像力无比丰富;加上那富有神秘格调的天启预言式语句,还有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构成了世人公认的热烈、清秀、绚丽的独特风格,被世人誉之为“纪伯伦风格”。在欣赏美妙文字的同时,也会使灵魂得到陶冶、净化和升华。 是为小序。 2009年8月 晏如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