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集/中国杂文》收入当代杂文作家刘洪波五十篇左右的文学作品。本丛书遴选的杂文作家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刘洪波集/中国杂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洪波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洪波集/中国杂文》收入当代杂文作家刘洪波五十篇左右的文学作品。本丛书遴选的杂文作家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内容推荐 《刘洪波集/中国杂文》收录刘洪波从事杂文创作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杂文代表作《小偷杀手化》、《这其实是一个笑话》、《“坏人”是怎样炼成的》、《屏幕夜总会》、《电杆上的寻人启事》、《病牙护疼记》《愤怒或耻辱》、《国土内的“难民”》、《消失的青年》、《国徽下的婚誓》等数十篇。 《刘洪波集/中国杂文》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隋炀帝“功业” 感情代理 “皇帝来哉” 快乐之源 现代化一种 “官民” “预后”问题 大小稳定 最凶恶的绑架者 气数与人道 不认识的鲁滨逊 “情妇”比较论 顶级师爷 化石社会 混向比较 载歌载舞 “健康”的死者 打捞不出的历史 行人与行狗 政治生病学 最划算的“英雄” 无根的义勇 三个民工的死 何谓凄苦生活 虚伪的生命关怀 盛世略编 造个国家玩儿玩 把目光移向社会底层 我们就这样“重商” 杂文是人的写作 那些温暖让人悲凉 为什么我们总是“典型”? 被时代列车落下的人 党代表为什么不能“载誉归来” 平凡人,大地般的沉默和坚实 一个乐于寻找替罪羊的民族是 幼稚的 千万别往心里去 一个“话语权”成果 一个穷人与国家的距离 “坏人”是怎样炼成的 大话深圳之赶超香港 写作不应是“勇敢者游戏” 电线杆上的寻人启事 病牙护疼记 安乐死不是一个轻松话题 最终倒霉者 权力美学与视觉秩序 人民必须不怕麻烦 蔑视民众的精英叙事 试读章节 感情代理 “代理”这个玩意儿是越来越不新鲜了。买卖一次股票,打上一回官司,参加一次拍卖,你就知道“代理”是怎么回事了,经纪人代你做了买卖,律师代你作了辩护,拍卖员代你将货物出手。 代理人的立场与态度完全与你一致,简直就是“另一个你”。我曾不止一次听到令人感动的故事,说在被告人无望放弃的情况之下,律师如何坚决说服被告人依法上诉,最后硬是将官司打赢了。这就可见,“另一个你”因为更内行,往往会做得比你更出色。啊,难怪现在我们要有各种各样的“代理制”了。 这样说,意味着“代理”在我们这里是一种新东西。时间倒回去二十年,我们何曾需要谁来“代理”呢?若非“革命需要”,请个小保姆“代理”一下家务,都算“过着资产阶级生活”哩。无股票,无拍卖,无商务,只有“保障供给”,经济代理自然是不需要了;官司当然是多的,但因为“抓的都是坏人”,律师自然更犯不着有,法律代理也不会有。 的确,我们曾经是无须“代理”的人。但我们真的不曾享受过“代理”的幸福吗?对此,我还是不能肯定。我听过这样的笑话,有知识青年给家里写信——“我就要上吊(调)了”,让家里人虚惊一场。这种文化水平,使请朋友写情书在那个时期相当普遍。写情书的人并未恋爱,他的感情从何而来呢?但他确实要比那恋爱的人写得更好,这不也是一种“代理”吗?这应该叫做“感情代理”。 感情代理的历史,在我们这个古国也应该叫“源远流长”吧。乾隆爷致英王乔治三世信日:“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章,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见仇朝东华录》卷四十七)人家何曾“向化”、“肫恳”和“恭顺”呢,但乾隆爷据有天朝,是自认有资格代人拟情的。我曾读到一些古代的奏章,那里面不知有多少“感情代理”的成分,明明民变如火,却道“万民称颂”;明明边衅不止,却称“四夷咸附”。甚至《尚书》这据称为最古老的文献里,都不缺少“神人以和,百兽率舞”的词句,谁曾见神与人歌和,野兽何时向人献舞,但称颂盛备的人们向来要以“天降祥瑞”来代理别人的感情, 越是不需要商务代理和法律代理的时代,就越是少不了感情代理,这好像是一种规律。几十年前,我们不必要有商务和法律的代理,感情代理业务就发达得很。没有听过谁的倾诉,我们就知道“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人在受苦难”;没有受过谁的邀请,我们就立志解这四分之三的人于倒悬;没有谁来效忠,我们就为世界造了一个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我们曾经代理了全世界的感情。当然,我们自己的感情也有人来代理:说谁是“人民公敌”,大家必然愤欲裂眦;称谁是“副帅”、“旗手”,大家定将“誓死保卫”。林彪江青之流整日里代“人民”立言,“人民”的情感也顺着他们的指向喷发。人们连大脑也被代理掉了。当然,享受“代理”是幸福的,昏狂着无痛苦的,直到如今,不还有人饶有兴致地回味着那“多么富有青春激情和理想主义的年代”嘛。 P4-6 序言 自序 刘洪波 自1992年开始写杂文,至今刚好二十年。但这不是一本纪念集。 这个社会在二十年里有巨大变化。总体性叙事,应算历史最好的时期。但所谓时弊,也是在与时俱进的。上亿的贪贿数额,拆迁冲突激烈到自焚的程度,灭门惨案和当场击毙的消息不时而有,失业者变得常见而且被视为无能。资本所有者争取更大的利益同时反对“一人一票”的民主,知识界开始以“乌合之众”来看待人民,这都是很少的。 与社会信息化、传播网络化相应的,写作变成了一件与速度有关的事情。意见附载于媒体,也适应了媒体的节奏。写作者开始无意识地重复,跟随着变幻的事件,以及“主流思想”,实际上失去了独立判断、意见坚持和辨识能力。写作开始不再面对内心,而是面对广场,进一步地说,所谓声音的广场,其实不过是市场而已——意见的市场、传播的市场。市场潮流取代了见识的展现和思想的掘进,什么是好卖的,什么就被大量生产出来。 “公民写作”以对立于臣民写作的方式,树立了写作面对大型社会建构时的一种态度。但写作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公共表达,而不与个人相遇,尤其不与写作者个人的体察与心灵相遇,失去的不只是文字之美,还包括文字的本真。“写手”代替写作者、作家,意味着写作是一种操作技术,而非面向个体、面向心灵、面对真疼实痛的思考。在所有的个体都被排除之后,公共性实际上成了一种虚假,大而无当。空疏无力。 我看到写作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繁荣后面的荒芜,潮流背后的碎片,个人被排除后的单调,众口一声后面的模板思想。我并未能在这种时代病症之外,只是努力保持一点儿清醒,避免加入这步伍壮观的急行军。我愿意以“个我”或者“私民”的角度,去观察公共事务,提供真正的一己之见。 2012年3月1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