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增订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安意如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生若只如初见,仿佛,这样重要。可是,此一生,与谁初见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看,这些轮回了千年的花种,至今还在无我无他地盛开。最新增订,扩充六万字;馈赠珍藏,绝佳之版本。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增订版)》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成名作,她对古典的诗词精粹进行了优美而细腻的赏析。她逃离刻板严肃的面孔,以丰富的情感溶化时间的悠远,以自由的姿态激扬文字,以优雅飘逸的笔调倾诉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在她笔下,那江山美人的至真哀怨,那才子佳人的离情悲欢,那一幕幕凄美欢欣的旷世之恋,浪漫而清新,纯真而唯美。

内容推荐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增订版)》是安意如的成名作,这部经典之作拥有增订版、修订版、新版等各种版本,早已“不再如初见”,外界对它的频繁再版也议论纷纷,对此,安意如解释道,“若初见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内涵。我觉得真正好的内涵是可以根据时间而不断变化的,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增订版)》是一本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书。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诗人,词人,凸现其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我们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目录

新版自序:此一生,与谁初见?

第一辑

 人生若只如初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天不绝人愿,故使侬见郎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第二辑

 春江花月夜

 欲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第三辑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有梅花,似我愁

 人间别久不成悲

 风住尘香花已尽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当时只是道寻常

附录:功夫应在诗外 君子九思

试读章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那棵树应该是在无锡顾山,我却一直以为在嘉兴西塘。像张爱玲对英格兰和法兰西颠倒了印象一样,对昭明太子萧统手植的红豆树所在的位置,我一直无法纠正自己错误的认识,就像一千四百多年前萧郎和慧娘的一见钟情,明知是错了,也只有一路错下去。

应该是杏花烟雨的江南,春草漫过河堤的时节发生的爱情。原谅我们说相遇,今人或古人,所有的缠绵悱恻都愿和烟雨、江南沾染丝丝缕缕的联系。

真的是大俗,可是仔细思量着,却又大雅。当中自有一番不可更易的情结在,不尽是文人骚客,痴男怨女的婉转凄凉。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说水的因时因势而起,无为而为。水是至柔至刚之物,来去自如,滋养万物,亦同佛家说“缘起缘灭”,总不强求万物羁留,动则氤氲有致风生云起,静则坚毅如山石。至于人和人之间的情缘来去,用什么形容也不如水贴切。

人一旦爱了,一颗心就能百转千回,像江南水乡的小河道,弯弯曲曲间衍出无数缠绵来;一旦不爱了,亦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决裂和汹涌。

现在,我们回到他们相遇的时刻,去见证那场烟花的绽放。那一天,他许是腻了宫娥翠袖,腻了丝竹箜篌,腻了伏案编书。他出游,信马由缰,到郊外寻花问柳。那可是真的寻花问柳,他是一等一的才子,从小天资聪敏,过目不忘,来顾山隐居是为了编集《昭明文选》,不似乾隆下江南的附庸风雅。

走到一条清溪边,他觉得口渴起来,正好迎风送来茶香,抬头看见前面一座小小的茶坊,他便信步走了进去。那当垆卖茶的女子闻声转过身来。但见她云鬓乌黑,生得面若桃花,穿着布衣也难掩风流,他心里一喜。那茶,未曾喝到嘴边,却已先浸得人眼明心亮。

她捧了一盏茶过来,浅笑盈盈。这一笑,似已耗尽一生等待。她与他正像白娘子与许仙西湖初遇,相逢却似曾相识,未曾相识已相思。

他们这场相遇叫我想起了一段绝美的台词,那段话是这样说——

野花迎风飘摆,好像是在倾诉衷肠;绿草凄凄抖动,如无尽的缠绵依恋;初绿的柳枝轻拂悠悠碧水……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清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改变,也不知我新婚一夜就别离的妻子是否依旧红颜?

对面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满面春光,美丽非凡!

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样的错误?

这位官人,明明是你的马蹄踢翻了我的竹篮,你看这宽阔的道路直通蓝天,你却非让这可恶的畜生溅起我满身泥点,怎么反倒怪罪是我的错误?

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你婀娜的身姿让我的手不听使唤,你蓬松的乌发涨满了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只是漆黑一片;你明艳的面颊让我胯下的这头畜生倾倒,竞忘记了他的主人是多么威严。

春花软柳,佳人如玉,我想,昭明的心旌摇曳也应该和剧中人一样。

此后,他便天天来,有时也着宫使接了她,去他的读书台上。他已经遣散了身边的宫娥,她就成了灯下伴读添香的红袖,在他疲累时奉上香茶一盏,那是虎跑泉的水沏出的清冽情意。有时,她也会启丹唇为他弹唱解乏,吴侬软语,一曲歌毕,他不禁叹道:“有此清歌做伴,何必丝竹污耳呢?”又一笑,“有慧如相伴,何用姬妾成群?”  她明白他是借机向自己表明心迹。她笑笑,带着低低地哀伤:“萧郎……你是太子,这是无可奈何之事。”

萧统也笑了。他仿佛永远考虑不到这点,体察不到她的忧伤一般,抚着她的眉说:“我是太子,慧如,我是太子,你要信我。”

她点头,眼中凝聚着难以化解的忧伤。不是她不相信他,只是身份地位太过悬殊,宗教礼法的桎梏,由不得她去妄自天真。

待到《文选》编顶杀青,他终于要回京去。临别马上,他仍是豪情不减,逸兴飞扬地手指远方:“慧如,来日我要凤笙龙管,紫盖香车迎你回京。”

她站在马下凄凄地望向他,无语凝噎。半晌才轻轻地取出一物放在萧统掌心,道:“昔有妇人滴泪成血,化做相思豆,今以一双红豆付君,若君早归,妾当免于此厄,不然,日后……望你见豆如见人吧。”

他就此别去,归来杳杳无期。果不出慧娘所料,世事绝没有他想的那样简单,他要娶她,遭致的何止一方责难?他是太子也一样,他大,大过平民百姓,大不过礼法森严如天。

“宫门一如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怀着寒微无路叩金门的凄伤,慧娘相思成疾,当他再来时,已是红颜零落青草稀了。

萧统并无哀哭嚎叫,只亲手栽下两颗红豆,黯然回京。回京后一病不起,数月之后,薨逝。

这应该是传说,可是哀艳妩媚之处不下于任何正史书纪的贞男烈女,而且精诚所至,天地精气亦有感知,萧统手植的两株红豆树,数百年后倏然合抱,树干并为一体,上枝仍分为二。

唐人王维从江阴过,见此树心有所感,作著名的《红豆》诗,流传天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我已无从揣测王维所谓相思,是相爱之思,还是故国故园之思。还有,也不知这首诗是王维写给谁的。无从揣测也可有无限揣测,如果一定有这个人,我希望是电视剧里那个曾经在他生命里出现的唐朝公主。很多年后他对她说,当时我不得不走,因为再差一步,我就要陷入爱情。

只差一步,是相思,而不是相爱,感情如尘埃,就是这样的细致入微。

他是聪明且珍重的,自知爱不起她,一个心里只有薛绍的公主。也许看到红豆,他想起昭明太子和慧娘,亦想起自己和太平公主,都是心有遗憾的感情。

《红楼梦》里宝玉的一支红豆曲唱得好:“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那时节已是清朝。看呐,王维的诗就这样传下来,致使后人以红豆寄相思,竟成了约定俗成的风习。好的诗就有这样感人的效力和功用。

世人对好的东西亦苛刻。流传愈广,就代表接触的人越多,愈要能有所延深和拓展。应该是“要一奉十”,经得起捶磨摔打。不止是文学名著,连情诗也要有这个气度雅量。

“安史之乱”中,著名乐师李龟年在长沙唱王维红豆诗,已遥遥有思念故国之意,战乱流离让人们少了隽永缠绵,多了深重的现实哀思。杜甫作“红豆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亦有此意。中唐以后,“红豆”两字的涵义由单纯地指代爱情,渐渐延伸为故国故园之思。

到了明末清初,满人入关,汉人为民族气节所激引,这样的意象更为清晰。明遗民诗中不仅“红豆”从象征男女相思引申到故国之思,连“南国”、“碧梧”、“相思”等语汇亦转而象征与满清对立的南明政权。如明末钱谦益借注杜诗《江南逢李龟年》寄托南望永历之情,并以“一别正思红豆子,双栖终向碧梧枝”隐喻对柳如是的别后思念,那一缕隐微幽曲的故国之思也是昭然若见的。

从昭明太子到王维,从钱谦益到曹雪芹,从曹雪芹到如今。红豆树,红豆诗,红豆词,红豆曲,红豆歌……从无断竭。

我们,生生世世说相思,犹未厌倦满足。是贪恋也好啊。因着人世无常,众生有情,我尚未为你红豆熬成缠绵的伤口,美景良辰未赏透,怎么能就此放手?

P84-89

序言

【此一生,与谁初见?】

有太多人喜欢这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可知我们都遗憾深重。命运像最名贵的丝绢,再怎样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生俱行的原罪。

因为太多人喜欢,竟不忍捐弃这句话,曾考虑着是用它做书的名,还是用另一个名“沉吟至今”,那也是我喜欢的一句诗,只是偏于深情,不及这句苍凉。

最终还是用了这句。

我厌倦用非常严肃的面孔去对待诗词,因为在我幼时,在我接触它们的时候,用的是非常轻松自在的方式。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是一本很美的画册,一面印着画一面印着诗。没有人强调,没有人告诉我,你必须平仄平仄平平仄地去读,你必须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有怎样的思想,怎样的经历。这些都无关紧要,我只是记得它们,喜欢它们,然后,终有一天,我们互相明白。

所以更愿意用敬惜之心去对待,将自己看做花匠,知道这些花种需要怎样的照顾和理解。这种行为本身已是爱宠。细心地将它们种下,与之对话,更期待看到藏于花蕊之内的真相,美好的,残忍的。在完成以后,将它们记取,放它们自由——就像我的前人们所做的那样。

这是一本这样的书,虽写尽了情事,也只是透过这面风月宝鉴去观望世事。最终它超然地与情无关。就像我们与一个人相遇,初见,也曾山水迢迢。眉目相映,以为能够携手相随千里万里,却最终擦身而过。一错手,就慢慢地,渐渐地,不记得了。

而那些诗,那些词,我亦只看做每段故事的注解。它们与故事本身并无联系。是某个人某一天用心血在时光上刻下的印记,到最后,情分淡薄地与这个人也无关系。

人生若只如初见,仿佛,这样重要。可是,此一生,与谁初见又有什么关系呢?生是虚妄,跋涉无人之境,源自虚空的,终要重回虚空。你看,这些轮回了千年的花种,至今还在无我无他地盛开。

谁也带不走谁,谁也留不下谁。

写这本书时,我在南方的小城里。经常写到天光寥落,趴在窗台上抽一只烟,回身看依旧闪着冷光的屏幕,看那些未完成的文字,一行一行,如同未走完的路。我知道,我不急。因为一切会在合适的时候,合适地到达。我们只需要给对方时间,因为已不是初见,所以彼此更懂得珍惜,再也不会错过。

我们真正能留下的,只有邂逅时的一段记忆,初见时花枝摇曳的惊动。既已为你盛开过,再往后就荣枯生死各不相干,若要死死纠缠,定然两败俱伤。

没有人知道,我在写它们的时候经历了怎样幽微馥郁的心境。好像在夜里踏着幽蓝星光,走进一座森林,轻轻叩动刻着兽头的门环,敲开一个古老城堡的大门。城堡的后面有着神秘花园。

那森林的位置在东方,那是个古老的中国式的花园。那里面住的不是王子和公主,不是会变成吸血鬼的英俊伯爵。他们会是雅的,簪起长发,青衫磊落的男子,他们会纵酒高歌,抚琴作画,亦会在落日桥头,断鸿声里,无语自凭栏。思慕着寥寥一面之缘的女子,蕴育着未了的心愿,期待再续未尽的情缘。抑或是烈的,横戟赋诗,青梅煮酒,期待着身上青云,鹏程万里。

男儿心如剑,只为天下舞。

亦有女子,着了艳妆,卸了艳妆。静夜无眠守在高楼,香闺寒夜,数着雨打芭蕉第几声。待月西厢,抱衾自来,纵情欢爱也好。命寿太短,情爱太长,有时候即使用破一生心去泅渡,也未必看得见曙光。

就让我盲了吧。看不穿你所有虚情假意,只触碰到你转瞬即逝的真心。

明知是心存侥幸啊!

等着意中人的蓦然回首青眼相加,期待被人爱,被人怜惜,这是人软弱固执的宿命。在这里,武媚娘和陈阿娇是一样的,江采萍和杨玉环是一样的,班婕妤和王昭君是一样的,卓文君和王朝云是一样的,霍小玉和鱼玄机是一样的,薛涛和李季兰是一样的,李清照和朱淑真是一样的。没有争斗,没有输赢,无分对错。她们都只是寻常女子,挣脱了加诸身上的枷锁,只以真性情相见。

在这里,时间开始稀薄,时空爱’限的界限开始模糊。人也逐渐散去,留下的,只有水中的倒影,花径里的余香。

那些艳如落花的词,证明她们曾来过。“此一生,与谁初见?”我们总是习惯给自己设置问号,却不忍明示自己有些事已经该画上句号。

其实,在一生行尽的时候,这个问题,原也不是那么重要。

我在写这些诗词的时候,若碰巧在摆弄电脑,就会在“百度”上键入这句词。我一直喜欢用“百度”多过“谷歌”。仅仅是因为“百度”更容易让我想起那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让我想起那些似有若无的哀伤,让我感到每个人都曾在千年的光阴里流浪。

键入一句话是心存念想,想知道同样的种子,曾在谁的掌心,开出过怎样的花朵。我知道,我是在寻找令自己熟悉动容的气息。看一看从最开始到现在,这句话本身经历了几许轮回,是早已面目全非,还是固执地容颜不改?

对一个人来说,生活在身边的人很重要。对一首词来说,附着在它身上的气息很重要。虽然我知道,它们不属于我,也不属于现在的任何人。可是,这种陌生的熟悉感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让一切看起来都有可能似曾相识。

这些诗句,宛如三月春风里纷纷飘散的花种,有着各自宿命的因缘,落入不同的心田,开出不同的花。乱花渐欲迷人眼,花和人就是这样有深切的缘分。花的开谢暗合着人世的荣枯。人间少女行走花间,也曾牵动春心,人间男子秉烛赏花,照见的也是自身寒苦。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花总是开在人生的罅隙里,边缘上。摇曳的,拘束的,自在的,委屈的,繁盛的,寥落的。

这样辗转过了千年。

必得相信这些诗词是有灵性的。它们懂得交付,选择适合生存的土壤,不被弯折,不被埋没,没有人可以随意更改,勉强它们。如果不懂得,就会张冠李戴,狼狈惭愧。

疼惜而不迷恋,如同对自己生养的孩子,在适当的时候要舍得放手。

要爱,就要浪迹天涯,独立去寻。即使众人一起唱赞美诗,也注定分手,独自上路,做孤独的证道者。你看见杏树开花的枝桠,你的神灵出现,与他的决然不同。

2009年3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