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典籍文化,另一方面就是民间文化。诗歌与民俗分别代表着个体生命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深层设计,于是,寻找两者共同的文化根基,将无意识的集体创造发展为有意识的文化传递成为编写《岁时节令/青青子衿传统文化书系》(由黄音编著)最重要的目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岁时节令/青青子衿传统文化书系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典籍文化,另一方面就是民间文化。诗歌与民俗分别代表着个体生命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深层设计,于是,寻找两者共同的文化根基,将无意识的集体创造发展为有意识的文化传递成为编写《岁时节令/青青子衿传统文化书系》(由黄音编著)最重要的目标。 内容推荐 黄音编著的《岁时节令/青青子衿传统文化书系》选取对社会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的节日和一部分越出时序意义、已具有社会性的节气,扼要介绍它们的产生、演变,收选诗歌(91)篇,从中发掘中华传统节日所包含的优秀文化基因,探寻当下我们应赋予传统节日怎样的时代生命。 目录 第一章 欢天喜地中国年 文化典籍 元会诗 新年作 田家元日 次北固山下 元日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元日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甲午元旦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二章 灯火璀璨元宵节 文化典籍 正月十五夜 上元夜 生查子元夕 蝶恋花密州上元 解语花上元 青玉案元夕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女冠子元夕 元夕二首 汴京元夕 金菊对芙蓉上元 清平乐上元月蚀 元夕无月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三章 曲水流觞上巳节 文化典籍 溱洧 兰亭集序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丽人行 千秋岁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上巳将过金陵 ④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四章 哀思绵绵清明节 文化典籍 介子推不言禄 清明二首(选一) 清明 寒食 郊行即事 清明日 清明 三台清明应制 苏堤清明即事 风人松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五章 丹心照耀端午节 文化典籍 屈原列传(节选) 五日观妓 端午日赐衣 竞渡诗 浣溪沙端午 贺新郎端午 澡兰香淮安重午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六章 美丽爱情七夕节 文化典籍 迢迢牵牛星 秋夕 鹊桥仙 七夕 鹊桥仙七夕 行香子七夕 [商调]集贤宾七夕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七章 月圆人圆中秋节 文化典籍 望月有感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八月十五夜月 嫦娥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倪庄中秋 咏月饼诗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八章 福寿绵长重阳节 文化典籍 滕王阁序(节选) 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十日即事 九日齐山登高 阮郎归天边 醉花阴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双调]折桂令九日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九章 守岁祈福大年夜 文化典籍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杜位宅守岁 除夜宿石头驿 除夜有怀 除夜作 卖痴呆词 高阳台除夜 祝英台近除夕立春 一枝春除夕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十章 万象生息话节气 文化典籍 汉宫春立春日 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其一) 踏莎行 插秧歌 夏至避暑北池 舟中立秋 月夜忆舍弟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扬州慢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试读章节 第五章丹心照耀端午节 我和母亲去散步,穿过马路,来到繁华的东二路步行街。花花绿绿的荷包一下子入了我的眼,母亲轻轻地说,端午节快到了,哦,怪不得街上这么热闹呢,时光如小鹿,哒哒哒一路向前,片刻不停。 我和母亲驻足观看,一个个小木架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荷包,彩色的丝线,五彩的锦缎,上面绣着“福”“锦绣前程”“平安健康”等暖人的字,十二生肖更是绣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卖五彩线的老婆婆们慈眉善目,我蹲下望着她们笑,凡俗的日子,她们带给我许多平凡的感动。“抬头能看见天,低头能看见花,是这个世界上最富足的拥有。”我能欣赏到这么美的荷包,还能闻到荷包内的清香,我做了富翁了。 最吸引我的还是挂在架上的五彩线,隔着岁月望去,那些美好的日子铺天盖地而来,一种幸福的汁液在心底流过…… 小时候,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贫,但一到端午节那天,母亲一大早便喊着我们兄妹的乳名将我们唤醒。五彩线一般都用绣花的丝线,颜色艳丽且多色,用什么颜色也很灵活,有些人手头有什么色就用什么色。母亲在自己做针线的箩筐里挑选上颜色最漂亮的丝线,搓在一起,就成了漂亮的五彩线。在我们的手腕、脚腕、脖子上系五彩线,母亲说系上五彩线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农村的蛇较多,我们带上它蛇就不咬了,系上五彩线,母亲就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样,很快乐,很欣慰。 系上五彩线的我很幸福,小小的手腕上像戴上了美丽的彩虹,我们故意将袖子挽得老高,让五彩线露出来,和小伙伴们比谁的五彩线最漂亮。于是,日子在美丽的等待中自有一份踏实与幸福。 我满心欢喜地挑选,给4岁的宝贝女儿挑了一个大红丝线绣的小狗,女儿属狗,我祝女儿快乐地成长;我给母亲挑了一只鸡,母亲属鸡,我亲手戴在母亲的脖子上,祝愿母亲健康幸福;我给自己扯了三米五彩线;又挑了一条用彩色丝线编织的五彩带,花花绿绿的小绣球用丝线串起来,煞是好看;我满心欢喜地戴在手上,平凡的日子一下子变得亮丽起来、奢侈起来。 长大后才明白,端午节戴五彩线的风俗在我国古代就有。应劭在《风俗通》中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虫蛇开始活跃,魑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午节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由此可以保佑儿童安康。 美丽的五彩线带给我美丽的心情,花花绿绿的五彩线上闪着爱的光芒,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五彩线牵动着母亲的情怀,是爱的诗篇……P120-121 序言 节日是活态的文化。 一方面,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仰观天象、俯察地情,根据物候变化的规律创立了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历法。另一方面,我们的祖先继承了从原始社会以来的原始崇拜活动。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岁时节令最基本的源起形态。前者发展为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节气,后者则慢慢演变为反映社会生活习尚的节日。 《“青青子衿”传统文化书系·岁时节令》选取对社会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的节日和一部分越出时序意义、已具有社会性的节气,扼要介绍它们的产生、演变,收选诗歌(91)篇,从中发掘中华传统节日所包含的优秀文化基因,探寻当下我们应赋予传统节日怎样的时代生命。 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典籍文化,另一方面就是民间文化。诗歌与民俗分别代表着个体生命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深层设计,于是,寻找两者共同的文化根基,将无意识的集体创造发展为有意识的文化传递成为编写本册书最重要的目标。 首先,诗歌里反复出现的意象是对民间习俗的真实写照,形成了一些节令特定的典型意象,比如元宵节的火树银花、玉漏r除夕的爆竹、屠苏等,它们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体生命秩序,更是对民族的典型情感、审美观念的知觉体验,并最终体现为对人的最广泛内涵的追问,包括人的生存境遇和命运、生命的追问;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追问;对人类未来的追问。由此,节令诗文中的历史传统文化意义不再以潜在的沉默的状态存在,这也是文学的历史传统文化意义最顽强的表现。 其次,节令诗文深层的文化意识与节令特定的文化内涵核心内容是一致的,这就是植根于天性的道德情感和人伦情结;是人性的自然感情和原发性的内心体验;是对天伦之乐的无限向往,对“情本位”的生命追求。可见,无论是典籍文化,还是民间文化,人伦情义都是天地人和的生命指针,使社会生活与个人生命秩序得以长久地和谐统一。 中华传统节日就是培育人伦道德的沃土,是人伦教化的好载体,人伦教化重在研读、重在体悟。如果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被节令诗歌中多姿多彩的节令风习、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所吸引,进而决心徜徉于中华优秀文化的海洋,本书权当“蛤藻”又有何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