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他们的命运,解读中国历史的脉络;在历史的坐标中,捕捉中国文人的定位。
回到历史现场,需要审视的眼光,需要严谨的态度,也需要人文情怀。吕不韦、李斯、魏徵、晁错、王猛、谢安、赵普、王安石、刘伯温、张居正、曾国藩,曾经左右中华历史走向的一个个帝国“文胆”,递次出场。
每一个事件的描述都遵循着历史的由来,叙议结合之间游走着众多的“冷幽默”,故事间隙镶嵌着回味不绝的精辟评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下文胆(撑起历史天空的文人们)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凭栏观史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透过他们的命运,解读中国历史的脉络;在历史的坐标中,捕捉中国文人的定位。 回到历史现场,需要审视的眼光,需要严谨的态度,也需要人文情怀。吕不韦、李斯、魏徵、晁错、王猛、谢安、赵普、王安石、刘伯温、张居正、曾国藩,曾经左右中华历史走向的一个个帝国“文胆”,递次出场。 每一个事件的描述都遵循着历史的由来,叙议结合之间游走着众多的“冷幽默”,故事间隙镶嵌着回味不绝的精辟评断。 内容推荐 本书以史实为依据,运用一种全新、独特的写作手法,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演绎中国历史上 “天下文胆”,在一个个历史的拐点上,如何影响历史的走向,如何撑起历史的天空,依稀可见中国历史的大致脉络。 全书注重细节,每一个事件的描述都遵循着历史的由来;叙议结合之间游走着众多的“冷幽默”;故事间隙镶嵌着回味不绝的精辟评断。 历史原来可以写得这么好看! 目录 第一章 吕不韦、李斯:商道与鼠道策略下的沥血人生 一、懂行的才识货 二、非凡的气派和风度 三、埋在美女肚子里的祸根 四、离间计给吕先生的启示 五、来自咸阳寓意深长的问候 六、老鼠的哲学启蒙课 七、你太有才了 八、把自己留住 九、欲望决定人格 十、不要帝国的陪葬,只想上蔡逐狡兔 第二章 魏徵:不映红颜专照君 一、走过来,走过去,找不到根据地 二、我这就跟你走 三、脚下的地在走,嘴边的谏在流 四、白天不懂夜的黑 五、谁也别想堵住我的嘴 六、骄傲是一种说得出的痛 七、你会把我深深想起 第三章 晁错:磨皇帝的刀要自己的命 一、高祖的后遗症 二、进修是一条升迁之路 三、太子府的“智囊” 四、气死一个丞相,还有两个 五、反晁错不等于反削藩 六、一盘未竟的棋局 七、刘濞:造反是一条逼出来的路 八、惹上袁盎 九、自己出卖自己 十、腰斩:磨皇帝的刀要自己的命 第四章 王猛、谢安:交相辉映的双子星座 一、扪虱论天下 二、铁腕治关中 三、金刀离间计 四、善始者不必善终 五、东山隐士 洛下书生 六、临危不惧 智斗桓温 七、谈笑靖胡沙 第五章 赵普:完美颠覆的总导演 一、生活中不应该只有血和火 二、刀枪,又见刀枪 三、文胆的力量 四、升官是一种艺术活 五、杯酒释兵权 六、唐宗之变,历史转向 第六章 王安石:那个时代无法理解的人物 一、天下第一拗相公 二、容得下别人,别人才容得下你 三、政府就是要理财 四、天变不足畏 第七章 刘伯温:定鼎天下的绝地奇谋 一、人才是挖掘出来的 二、战略要有高度是必需的 三、龙湾之战:一夜即可发家 四、冲动是魔鬼 五、这是一只背着硬壳的乌龟 六、鄱阳湖大决战 第八章 张居正:无处可逃的命运 一、顾巡抚做了一道回锅肉 二、目睹一个强者的惨败 三、遇上徐老师 四、目睹一个更强者的惨败 五、“相期以相业” 六、徐老师的春天很短暂 七、驱虎吞狼之计 八、一山岂容二虎 九、走高拱:过程的朦胧不影响结局的清晰 十、王大臣事件:高拱不能承受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一、唯三位一体方能成事 十二、叶首辅的牢骚:风物长宜放眼量 十三、从内阁突围的三种方法 十四、第四种突围方法 第九章 曾国藩:布局决定结局 一、消极是一种规矩 二、擦亮金子要有好绸布 三、道不同势必谋之 四、秀才和黑脚杆子的组合 五、筹款是一门技艺 六、溃败在第一次亲密的接触 七、困守是有效进攻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吕不韦、李斯:商道与鼠道策略下的沥血人生 一、懂行的才识货 公元前251年是个极端特殊的年份。 不管是从秦国的发展壮大史来看,还是从整个战国格局由此悄然发生的迥变来审视,这一年都带有某种划时代的意义,它对历史的进程影响深远。尽管在大家眼里,这年似乎远没有公元前221年秦帝国完成统一大业那么抢眼,那么光彩夺目。 秦帝国的最终缔造,和这一年休戚相关。 这一年死了这样两个人: 一个是平原君赵胜,领着一帮在依附别人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门客队伍四处求救的赵国领队,终于厌倦了这个浊世,闭上了他的眼睛。赵胜相赵二朝,熬死了赵惠文王、孝成王。相国的坐椅被一个人硬生生坐了近半个世纪,将一个人磨炼得刀枪不入、党羽遍布、呼风唤雨。他的死,使赵国接到某种暗示:气数快尽了。 另一个就是秦昭襄王。与平原君在相位上的持久性相媲美的是,秦昭襄王在秦廷的龙椅上竟然也端坐了56年。 秦昭襄王眨巴着干枯而绝望的眼睛,知道属于他的时间已经用完,交班的时刻已经来临。他躺在宏阔而又沉寂的咸阳宫中,向辽远的东方投去最后略带遗憾的深沉一瞥,那是追逐猎物时对还没到手的动物的目光。 一个时代终结的同时,人们开始猜度那把暂时赋闲的龙椅,将会坐上哪个兄弟的屁股。 狐疑、揣测、担心、绝望,瞬间成为皇宫内的主题词。毕竟,王权更替是一次全新的洗牌,旧有的秩序将在此刻被打破,新建立的坐标系中,谁也不能确保自己仍会在原先的位置上逍遥,大家集体将目光暗暗地盯住一个人——安国君子柱。因为早在秦昭襄王40年,太子赢悼死于魏国,两年后,安国君就被立为太子。王权易人之际发生的手足相残悲剧太多了,大家不能不为自己的前程和出路忧心忡忡。 与这群体性郁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远道而来的人正窃喜不已,他就是吕不韦。 哭声震天里。他低着头露出一丝不为人察觉的笑容。 因为,他看到了一扇訇然洞开的门。 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赵武灵王时期,东方世界一度以邯郸为政治经济中心。吕不韦这个被司马迁和司马光异口同声认定为“大贾人”的商界明星,确实家累千金,年轻的吕董经常出入社会名流聚集的场所,结交着形形色色的上流人士。 于是,一场重要的邂逅有了逻辑上的必然。子楚,也叫异人,这个在赵国作人质的秦国落魄王孙,走进了他的视线。 虽然是公子,但异人绝不是风光无限的景象,他只是秦国太子安国君20多个孩子中的普通一个,是个在赵国得不到任何礼遇的秦国人质,一个被故国冷落、他乡冷遇的可怜青年。面对这样一个青年,小吕先是心头一振,继而眼前一亮! 亲娘啊!这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奇货吗?这不正是我藉以飞黄腾达的跳板?这不正是老吕家祖坟上冒青烟的天赐之机?一个大胆而冒险的投资计划在吕不韦的脑海中迅速形成。 有“天下言治生祖”之称的商界巨子白圭先生,曾不无自矜地得意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白先生不知道,他那一套“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经营策略,不仅被现今的吕不韦彻底学走,甚至还被他发扬光大,并拓展到另一个全新领域。 小吕向子楚发言了,话说得很让人摸不着头脑,“我能光大你的门楣。” 哥们儿,你谁呀?拿我穷开心不是?我落魄到捉襟见肘的窘困地步了,生活困难,精神抑郁,你一个商人怎么帮我?子楚似解嘲,也像是讥讽,“你还是先光大自己的门楣,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楣吧!” 小吕目光诚恳而炯炯,“你不知道啊,我的门得等待你的门光大之后再光大。”这一点,深合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哲学思想,发展到今天的商界,就是八个字:精诚合作,实现双赢。 然而,合作双方需要共同面对的严峻情况是,被立为太子的安国君不仅仅只有一个子楚,同时还为他带来了二十余个兄弟,子楚在其间并不行大。最糟糕的是,他又常年远离父亲在赵为质,生母又是夏姬,不为安国君宠爱,所以,子楚在安国君之后成为秦君的机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基本上是零。 深知自己出路的子楚问。那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目光幽邃地笑了。他知道眼前的公子异人那颗忐忑不安而又迫切异常的心。其实,策略早已在他大脑中迅速形成。后世的李冰修都江堰时,曾总结有八个字,至今为水利工程师们奉为圭臬:逢正抽心,遇弯截角。 公子,你没注意到吗?安国君宠爱的是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却从没有生过子嗣。现在你要做的,一是千方百计亲近华阳夫人,从感情上占领制高点,获得内部最重要的情感支持:二要不遗余力结交宾客,广泛造势,大打舆论战,从外围获得安国君对你才能的认同。两项工程齐头并进,幸福就会像花儿一样,在并不遥远的一个明媚早晨,准时向你绽放。 当然啦,你目前还很贫穷,没钱向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表达孝心,也不可能有钱去结交宾客,大做形象宣传。不过,没关系,不韦虽贫,还是可以拿出千金。为你效犬马之劳。因为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回到咸阳,准备做秦国的接班人。 在漫漫寒冬凋敝了很久的子楚,像听到春信的河边老梅,立刻心花怒放,满枝春意。 世界原来是如此生动,生活原来可以更美的:已提前看到幸福伸来温柔双臂的子楚,此时感激与感动交织,兴奋与狂喜交融,应该有喜悦的泪花在眼眶里晶莹打转,乃至子楚不顾公子身份,一边向吕先生磕头,一边开出一张空头支票:“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这个世上,多的是把文物当垃圾扔掉的人,能从垃圾箱里拣出古董的人少而又少,吕不韦就属于后者。子楚非常幸运,在连他自己都对自己一点信心没有的情况下,遇到了目光敏锐的吕先生。姆尔杜恩给现代经营者的忠告是:经营的首要本质在于决策,而决策的精髓则在于知识与认识。子楚实在是幸运的,吕先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和认识已远远超越了他那个时代的人。 P3-5 序言 阅读历史,应该是愉快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才情与睿思,都在证明着,本书的写作者们不光有着较深的史学积淀,而且叙说的理路十分灵巧。任笔由缰,或徜徉,或翻蹄飞奔,他们似乎回到了历史现场,挖掘、搜剔、寻幽、言理。 没有人可以把阳光装进自己的口袋。没有人能独占真理。作为后人,谁也不敢说,自己发现了历史的全部真相。事实上,我们都不可能再走进历史的现场。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无限地去贴近历史,并且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去还原历史。写作者们写下的历史,其实是带着作者个人心理特色的历史:而对于读者来说,一边阅读,一边在自己的内心中书写着自己的心灵成长史。 站在历史面前,人人都应该谦卑而恭敬,我们都是孩子。 踱到历史背后,我们都应该发幽而掘隐,我们都是学生。 回到历史现场,需要审视的眼光,需要严谨的态度,也需要人文情怀。 吕不韦、李斯、魏徵、晁错、王猛、谢安、赵普、王安石、刘伯温、张居正、曾国藩,曾经左右中华历史走向的一个个帝国“文胆”,递次出场。像这样的文胆还有很多。 什么是“文胆”? 《后汉书·寇恂列传》记载了一件事。汉光武帝建武六年,隗嚣反,部下高峻盘踞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即今宁夏固原)。皇帝派寇恂前往召降。寇恂带着用皇帝印玺封记的文书来到第一,高峻遣军师皇甫文谒见,辞礼傲慢。寇恂大怒,要杀掉皇甫文。诸将皆劝:“高峻有精兵万人,多强弩,西遮陇道,连年不下。现在想招降他却反而要杀掉他的使者,似乎不大妥当吧?”寇恂不听,斩皇甫文,并让副使回去转告高峻:“军师无礼,已经斩杀。想降的话,尽早安排:否则,做好守备工作吧。”高峻无比惶恐,当日就开门出降。诸将都来祝贺,请教杀掉皇甫文却能让高峻出降的原因。寇恂说: 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 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 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也是帮助他出谋划策的人。皇甫文前来,辞意不屈,没有表现出降心。放过他,皇甫文会更加得意:杀了他,高峻就如同没有了“胆”,没有了主见,自然会主动出降。 文胆,就是为高阶政治人物草拟文案、出谋划策的人。其实就是这些“文胆”,在或明或暗地布局,影响历史格局和政治局势的走向和变化。 吕不韦是个识货、懂行的人,加上他非凡的气量,一手“打造”了一位千古帝王秦始皇。 才华横溢的李斯,受到老鼠的启发而发现了一个“生存哲学”,然而欲望决定人格,演绎了一段悲凉的沥血人生。 两次站错了队的魏徵,为保住晚节,做好君王的“人镜”,对他来说,骄傲是一种说得出的痛。 晁错告诉我们,进修是一条升迁之路,但是苦苦为皇帝磨刀,却要了自己的性命。 王猛认为善始者不必善终,而谢安认为善终者不必善始。 黄袍加身是一出大戏,幕后总导演赵普并不知道,中国历史在这里转变了方向,给后世留下一个“唐宋之变”的公案。 “拗”相公王安石早已明白,政府就是要理财,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刘伯温明示过,要发家一夜即可,关键在于要有一个绝地奇谋。 对于政治生涯来说,能够保住政治生命,就是突围:其实,除了张居正,对于从政者来说一定要记住,过程的朦胧不影响结局的清晰,关键是能笑到最后。 道不同,曾国藩都会谋之,能笼络各种力量为我所用是一种本事:有真本事的人,善于布局,而布局决定结局。 “凭栏观史”,在更大的思想背景之中,基于史实,再现历史现场,不违史实,同时又纵跃出泛泛的述说窠臼,用更为贴近现代人的价值思考,用妙笔演绎“天下文胆”的运筹帷幄和帝国的风云流转。 “凭栏观史”是一个团队,有大鸟、文韬、谌旭彬、一清和说书老张。他们以深邃的历史认知、恣肆的行文运笔、匠心独具的叙事架构,将那些撑起历史天空的人们展现在读者面前。 书评(媒体评论) 啃不动宏伟严肃的巨著,看腻了调戏历史的影视,试一下这本《天下文胆》吧。它不玩深刻,且拒弄戏说,仅是给您讲些彪悍古人有趣事儿。 ——新浪论坛产品经理小浪(董文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