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宇宙的演化、大地的变迁、动植物的进化,到微生物的形态,人们怀着惊奇、喜悦、迷惘的眼光,观察着这个世界,对它的探索和研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智慧书坊》系列丛书涉及广泛,涵盖宇宙、地理、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点与各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动态。书中文字处理科学严谨,版面设计新颖独特,图片制作精致美观,既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又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我们衷心希望本丛书能够使青少年读者在人文与科学、幻想与探索中启迪智慧,感受知识的魅力,收获成长的快乐。
本书为“智慧书坊”系列丛书之《地球未解悬案》。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个十分有趣而又非常复杂和充满神秘的世界。正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奇妙无比的世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领略大千世界无限奥妙的机会,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空间。
地球有太多的谜团,至今为人类所无法破解,即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仍然无法解开这些谜题。无数神奇诡秘的谜团将使你插上想象的羽翼,遨游在浩瀚的未知世界中……
神秘的头骨堆之谜
历史的演化伴随着战争的爆发而前进,在河北省易县发现的头骨堆就是历史的痕迹,但如此多的人头骨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而遗留下来的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处,有14个圆形夯土墩台,这些墩台高约十米、直径达几十米。考古人员通过对部分墩台的发掘,发现其中都埋葬着大量距今约有两千多年的人头骨。通过对这些人头骨的鉴定,专家们判定他们为20岁~30岁的青壮年,且都为男性。因此,专家推测这些人头骨极有可能是当时战败者的头骨。
人们一直对这14个土墩的成因迷惑不解,而专家们也是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专家认为这是公元前314年燕国“子之之乱”受害者的首级,当时的内乱使燕国死伤几万人,后来有人将被砍杀者的头颅埋在了一起,形成了现在发现的“人头墩”;也有专家认为是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大胜时从战场带回的齐军首级。
人们在此处共挖掘了50平方米,清理出三百多个人头骨,部分人头骨有明显的砍杀痕迹,有的头骨上还插有青铜箭头,据此可推测,这些头骨应该是当时战败者的首级。
像这样大规模、成批出土的带有战争创伤的骷髅,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有关专家一直致力于对其成因的研究。尽管观点不一,不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谜题终将被解开。
“天坑”之谜
在重庆市奉节县境内靠近长江三峡的地方,有一处被誉为“天下第一坑”的小寨天坑。这处天坑外形是椭圆状,坑深662米,总容积达1.19亿立方米。这种天坑在喀斯特地貌学上被称为“漏斗”,据相关专家考证,小寨天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漏斗”。
小寨天坑的坑底有一条巨大的暗河,河水发源于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地缝”的神奇峡谷。据考证,地缝全长37千米,最窄处仅为2米,而峡谷的高度达900米,从而形成了气势恢弘的“一线天”景观。从高空俯瞰,在群山的环抱之中,茂密的原始森林深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条云雾缭绕的狭窄缝隙,那便是深达数百米的地缝峡谷,被岩溶地质学家称为“世界喀斯特峡谷奇中之稀”。在距离小寨天坑不远处,还有一处与三峡夔门几乎完全相同的峡谷,当地人称其为“旱夔门”。从旱夔门向深处看去,地势险峻,因人无法进入,至今尚未探明其内部景象。
罗布泊迁移之谜
罗布泊这个生命禁区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围绕着罗布泊产生了许多难解的疑团,罗布泊不断变化的地理位置更是吸引了许多科学家的目光。
罗布泊是我国新疆东部一片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地带。相传,昔日的罗布泊十分美丽,是一个平静而充满生气的湖泊,在那里上有飞鸟,下有走兽。而如今的罗布泊却早已枯竭,成为了一个沙丘连绵、枯骨遍地、地貌狰狞的死亡地带。据说,两千多年来,罗布泊一直在不断地移动着自己的位置,共迁移了三次。对于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学术界至今仍存有较大争议。
游程不定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罗布泊的面积曾经达到5 350平方千米。19世纪60年代初,罗布泊曾一度因缺水而渐趋枯竭。众多科学家曾经来到罗布泊进行实地考察,然而对于罗布泊的确切位置却始终是众说纷纭,各持己见。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提出了罗布泊“游移说”。他认为罗布泊有南、北两个湖区,由于河水带来了大量泥沙,沉积后使得湖底抬高,原来的湖水就向另一处更低的湖区流去;经过一段时间后,抬高的湖底在风蚀作用下会再次降低,这样湖水就会再度回流。这一周期为1500年。这样的周而复始,使得 不切实际的推断
斯文·赫定的“游移说”曾长期为中外学者所认可。不过近些年来,我国科学家在经过多年实地考察后,对这一学说提出了很大的质疑。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和集流区,湖水不可能倒流,而且流入罗布泊的泥沙很少,短期内湖底地形是不会出现巨大变化的。我国科学家经过对湖底深积物的分析,证明了罗布泊一直都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这就彻底否定了斯文·赫定的“游移说”。不过,我国地理学家奚国金认为,历史上罗布泊确实移动过位置,它是随着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变迁而移动位置的,并不是斯文·赫定所说的周期为1500年的定期迁移。罗布泊真的“游移”了吗?人们至今还难下定论。
“大耳朵”之谜
美国宇航局1972年7月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中显示,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大耳朵”形状呢?有观点认为,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大耳朵”,主要是罗布泊在不同滞水期积聚的湖滨盐壳在太阳光下折射出的不同色彩轮廓所致。正因为干涸湖床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从而使得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受到影响,形成了“大耳朵”。不遄区一观点仍存在诸多争议。
敦煌石窟之谜
莫高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栩栩如生的雕像和壁画,诉说着数千年的沧桑。然而,莫高窟是何时、何人发现的呢?敦煌文物又是因何流落国外的呢?种种谜团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敦煌石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东西方文化的荟萃之地,彼此之间文化的相互交融,创造出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中国最神奇、最壮丽的景色之一就位于敦煌城东南鸣沙山东侧的断崖上——千佛洞的一大片蜂窝状石窟。
文物失窃
石窟洞壁上布满了众多神态生动、内容丰富的壁画,表现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丰富多样。洞窟内还有上千座彩塑佛像,这就是千佛洞旧称的来历。此外,还有藏书约三十万卷的藏经阁,其中收藏着11世纪或更早时期有关农事、医药、法律、科学、天文、历史、文学和地理等方面的经籍,更有一批精美丝绢及彩图卷。但经籍和艺术藏品在“文物盗窃案”中已散失不全。
所谓“文物盗窃案”的故事是这样的:19世纪末期,敦煌石窟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默着,没有佛教敦徒去参拜,流沙也堵住了洞口。当时一个名叫王圆箓的穷道士来到了鸣沙山,发现了这些湮没在沙尘中的石窟群。他将一个石窟打扫干净住了进去。
有一天,他在其中一个石窟中清扫,偶然间发现一间密室,里面有大量的古籍和其他物品。王道。士赶紧将此事禀报了敦煌县衙,但等候多日,仍不见有任何回音。王道士没有办法,只好再次去县衙打听,敦煌县衙的官员却只是让他代为妥善保管。
慢慢地,经过王道士整理后的敦煌石窟有了一些游客,敦煌发现宝物的消息也传了出去。1907年3月,英国探险家斯泰因来到敦煌。他参观了千佛洞,来到了王道士的洞窟。看到大量珍贵的文物后,斯泰国便开始计划得到它们。斯泰因在王道士身上做足了工夫。他先是说只是想拍摄一些壁画的照片,过了很长时间才提出想看看古籍的样本。当他发现王道士对此感到不安时,斯泰因马上就岔开了话题。过些日子之后,斯泰因又绕到了这一话题上,他说了很多好话,阿谀奉承等伎俩也都用了个遍,并表示他愿意捐给他一大笔钱来修缮寺院——这是王道士最大的愿望。
就这样,斯泰因取得了王道士的信任,进入了密室。斯泰因面对那些古籍的时候,按捺住内心的喜悦,表现出一点都不在意的样子,让王道士以为自己发现的东西并不值钱。此后又编造了一堆听起来可信度颇高的谎话,将古籍骗了出来,斯泰因不断以“捐助修缮寺院”的名义塞给王道士一些钱财,就这样王道士留下了千古骂名。
斯泰因共弄到24箱文物,其中包括三千多卷经籍和二百多幅绘画,还有装得满满的5箱绢帛。这么多稀世珍品,斯泰因仅花费了相当于现在的50美元就从王道士的手里以“随缘乐助”的名义骗到手了。
珍贵的文物
这些珍贵的敦煌文物,至今仍然存放在大英博物馆。事实上,藏经洞里的宝物比斯泰因想象的价值还要巨大。经过研究,证实敦煌所藏的手抄本都是宋真宗在位(公元997年~1022年)之前的文物,这些经书中包括公元3世纪和公元4世纪时的贝叶梵文佛典,也有用古突厥文、突厥文、藏文、西夏文等文字写成的佛经,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手抄经文,甚至连《大藏经》中未曾收集到的佛典都有。莫高窟出土的藏经中甚至有禅定传灯史的贵重资料,各种极具价值的地方志,摩尼教和景教的教义传史书。其中还有大量的梵文和藏文典籍等,对于当今古代语言文字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另外,其中包含的各类史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以后的外国史学和中国史学的研究。
敦煌石窟出土的经卷对世界文化史上的所有领域而言,都是璀璨的珍宝。当然,要想判明它们对这些领域的改变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还要后人付出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
P10-16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科技的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比人类创造的一切神话都要奇妙,都要令人惊叹。从宇宙的演化、大地的变迁、动植物的进化,到微生物的形态,人们怀着惊奇、喜悦、迷惘的眼光,观察着这个世界,对它的探索和研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他们进入科学和文化的殿堂是我们的责任。因此,我们精心编纂了《智慧书坊》系列丛书。本丛书涉及广泛,涵盖宇宙、地理、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点与各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动态。
《智慧书坊》整套书文字处理科学严谨,版面设计新颖独特,图片制作精致美观,既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又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我们衷心希望本丛书能够使青少年读者在人文与科学、幻想与探索中启迪智慧,感受知识的魅力,收获成长的快乐。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