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吴昊集/中国杂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昊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昊集》是《中国杂文》系列丛书之一,收录的是我国著名杂文作家吴昊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内容推荐

《吴昊集》收录了作者吴昊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这里有最酣畅的文字、最勇敢的呐喊、最精粹的传承、最真挚的情感、最冷静的思考、最清醒的坚持……在这个纷扰多变的年代,我们选择读书悟道,寻找精神安顿之所。

《吴昊集》中的这些文章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有理论、有文采,是非常优秀的杂文。

目录

应声虫

文章卖钱与文人良心

马胜利同志要小心

倒霉的道光皇帝

三致伯乐

和包大人商量

再和包大人商量

怒发冲冠骂萧何

实话难说

不似更正的更正

小心你的鼻子

不敢恭维的男人“现代美”

洋人愚昧与国人盲从

是曹操倒霉遇蒋干,还是蒋干倒霉遇曹操甲

糊涂分类学

名人之难

十全未必十美

孟夫子抑或有理

班大姐的立场问题

常有理与常无理

“思想欠债”问题

对一个“历来政策”的思考

请留下那个墓碑

亮有失算时

苍蝇籍贯考

虱子减少与阮籍的“裤裆哲学”

少管点儿

妇容十题

十万宦官亡大明

爱读征婚广告

植树先从挖坑开始

“狗道主义”的变迁

权令智昏

没味儿

假如有这样一个特区

不要让屁股指挥脑袋

《颂屁》续篇

有人给右派上课

多多先生记

越来越弄不明白的书法家

李斯的“老鼠哲学”

重读普里西别耶夫中士

爱读薄本书

被凌迟的是灵魂

御用文人精拍马

且看他们的“政治面貌”

试读章节

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有一条关于应声虫的记载,是从陈正敏的《遁斋闲览》里转录的,读来饶有兴味,特录如下:

杨动中年得异疾,每发言应答,腹中有小虫效之。数年间,其声寝大。有道士见而惊日:“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读《本草》,遇虫不应者,当取服之。”动如言,读至雷丸,虫忽无声。乃顿饵数粒,遂愈。正敏其后至长汀,遇一丐者,亦有是疾,环而观者甚众。因教之使服雷丸,丐者谢曰:“某贫,无他技,所以求衣食于人者,唯藉此耳。”

唐人张□的《朝野佥载》里,也有类似的记载。

这条笔记,告诉我们如下几点意思:应声虫是寄生虫,“久不治,延及妻子”,危险得很;应声虫并非凡声皆应,于己不利者不应,伤己性命者更不应;与应声虫相依为命的人,并不想驱虫,他们常常是拒“雷丸”而不用。

人体里是否真的有应声虫,雷丸对应声虫是否真有神效,未考,故不敢妄谈。唐人、宋人的笔记里辑录神异怪诞之事,大都是借题发挥。或裁量人物,或抨击时弊,表达作者的喜怒爱憎。你看,这人体里的应声虫和人世间的应声虫何其相似乃尔!作者状物写情,把生活中那些随声附和、阿谀逢承、溜须拍马之徒的肖像不是刻画得人木三分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迄今为止,还没有听到过哪个人说作应声虫是光荣的,包括那些“应”得很标准的人。那为什么应声虫不能绝迹、灭种呢?原因恐怕很多。比如说吧,封建社会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封建的宗法思想、皇权思想、神权思想盘根错节,根深蒂固。那时不论是有所作为的“千秋英主”,还是昏庸透顶的亡国之君,无例外地都把自己吹成是智慧超人,都需要臣子臣民当自己的应声虫。唐太宗在历史上有“从谏如流”的美名,他和魏征的关系,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佳话。但他几次发怒,要“杀此田舍翁”,原因还不是魏征犯颜直谏,不当应声虫吗?在那样的年代,像魏征这样的谏臣又有几个呢?唐太宗身边不是也有一批应声虫吗?有一次,唐太宗看着一棵大树说“此嘉树”,宇文士及马上附和:“美之不容。”太宗正色日:“魏征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今日果然。”这位皇帝看出了宇文士及是条“应声虫”,结果又怎么样呢?宇文士及说:“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举首,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宇文士及不仅承认自己是应声虫,而且指出皇帝需要应声虫的“道理”。太宗听了,“帝意复解”,君臣如初。“从谏如流”的唐太宗尚且如此,其他昏愦不堪之辈,就可想而知了。官僚、士大夫以及豪门地主豢养的清客相公,大多是地地道道的应声虫,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对这伙人的奴颜媚骨做过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的刻画,它同吴曾的这段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帝赶走了,帝制早为共和所取代,但封建思想的流毒远远没有肃清。林彪、“四人帮”一方面实行封建法西斯专政,一方面诱以官、禄、德,“恩威”并用,也制造了一批应声虫。有人靠这飞黄腾达,扶摇直上。打倒了“四人帮”,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拨乱反正,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声虫已不那么香了。但是,应当看到,我国社会的民主制度很不完善。长时期内,在加强统一领导、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集中于一把手。一些领导同志的家长作风、一言堂、唯我独尊的现象,无不与此有关。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正是利用这种条件,抬轿子,吹喇叭,随声附和,达到向上爬的目的。至于群众疾苦,党的事业的成败,一概可以置之不顾。一个领导者处在这种人的包围之中倘不自觉,实在危险得很。长此以往,必定脱离群众,犯严重错误。子思曾批评卫侯“言计是非,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是亡国之兆。卫侯不以为然,结果被赵国所灭。可见,切不可低估了应声虫的腐蚀作用。

应当感谢那位善于思考的道士,是他让应声虫病患者读《本草》,才发现了雷丸。雷丸是否真的神效,建议被“应声虫”包围者,不妨试一试看。十年动乱期间,不少领导干部受到诬陷迫害,有些就是来自昔日身边的“应声虫”。与其让应声虫日后咬人,不如早服雷丸,相依为命是靠不住的!

【原载1981年1月1日《北京日报》】

P1-4

序言

人类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推进、发展,其分门别类日益精细——从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话、故事等逐步演绎出诗、散文、小说、戏曲。直到上个世纪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又有了电影、电视剧等。

有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在中国问世两千余年,由于后人未给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纪初,才从文学艺术谱系中分野出来,这就是古老而年轻的杂文。

人类和自然界大体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萌芽、生长与消弭。两千多年来,杂文本应与小说、诗、散文、戏剧、音乐、电影等姊妹艺术一道,繁花似锦、根深叶茂。然而,它没有像先贤们渴望的那样,而是纤弱,时生时灭,时有时无,同其他汗牛充栋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去甚远。

时序到1915年,中华文学艺术宝库迎来新曙光,一个精灵出现了——杂文在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接受了!

杂文这个新成员一俟来到华夏,其特性便与众不同——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它不重复生活,不还原历史,不演绎过去,而最突出展示将来,预期社会走势,判断人间是非。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便告之,它向往和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杂文憎恶专制、昏聩、愚昧、野蛮、特权、贪婪、奴性、虚伪及假恶丑。杂文与其他文学艺术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就融于文学大家族,与各种文学艺术形成天然的血肉联系。它不像小说刻画人物,而是粗线条勾勒人与事;它不像诗、散文等那样纤细、抒情,而是明白如话,开诚布公。但杂文能够调动各种姊妹艺术如寓言、故事、说唱、戏曲、元杂剧等“为我所用”。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思想方法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优秀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

理解杂文、认识杂文,才能与杂文为友,才懂得杂文的大爱。杂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书。

杂文打捞历史风尘,知耻近于勇。杂文对于文化批判,社会批判,历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来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杂文、讨厌杂文者,甚至欲将杂文从百花园中斩草除根,所以,杂文往往难以长成大树,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学艺术那般枝繁叶茂。有人说杂文偏激,有人说杂文片面,有人说杂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对杂文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以致于把杂文称之为乌鸦,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杂文身上。

杂文,曾为作者“惹”下多少祸根,有人曾因杂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杂文人曾为自己带来难以洗清的污秽。

然而,实践证明,杂文只能为民众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杂文洗刷了一切不实之词,它为人们启蒙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本书作者共计三百八十位,分当代、现代、历代。

我们试图把1915年《新青年》“随想录”诞生前的杂文划为历代,1915年到1949年划为现代,从1949年到当今划为当代。

1915年“随想录”之前称之为杂文,主要是根据作品性质、特点,而不是按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谈的“杂文”。

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当代五十位杂文作家大体是根据五点遴选的。

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助手们协助下选编各种版本杂文集五十余部,选编如此大型杂文丛书,对我是一种尝试,深知其难度。这部《中国杂文》(百部整整花费我四年时间。杂文作品浩如烟海,读数百册杂文集、数百7-篇杂文作品,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这部大型丛书在国内尚无参照系,错讹在所难免,恭请诸位指正。

选编者2012年11月10日

于长春杂文选刊杂志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3: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