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穿林而过(四月到四月的英国树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H.E.贝茨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初春,行走在寂静无声的树林里,在报春花盛开的春日里徜徉。

早夏,是树林最动听的时节。布谷鸟、乌鸫、夜莺在五月中旬齐声歌唱。池塘附近,毛茸茸的狐狸幼 崽调皮的上蹿下跳,相互扑来抱去。

秋日,是蘑菇的最佳时节,野生的、娇嫩的、粉色菌褶的草地蘑菇像夜露一般新鲜味美,带着秋日泥土的淡淡清香。

冬季,鹿群偶尔会沿着树林散步,母鹿浅黄褐色的皮毛就如甜栗树的枯叶一般。它们是树林中胆怯易惊、高贵优雅而又美丽至极的生物。

四季变换,周而复始,树林的每一分钟都焕发着生机,更有一种永恒的美丽。树林里有种特殊氛围,给人安慰,使人振奋,那是树林最好的给予。

……

《穿林而过》是英国著名作家、剧作家H.E.贝茨最优美的一本散文集。

内容推荐

《穿林而过》是一本极为优美动人的散文。作者H.E.贝茨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记录了他所生活和游历过的英国树林风光,敏锐而又细腻地描绘了树林一年的变化。其中既有初春的寒冽清风,有初夏芬芳美丽的花朵,也有秋林中丰硕的蘑菇丛,以及各种迷人的野生动物。大自然中人与万物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如甜而不腻的蜜汁从他笔下流淌而出,将爱与美传递给读者。

目录

The Wood in April林间四月

The Other Wood佳林有约

Trees in Flower花满枝头

Flowers and Foxes花与狐狸

Oaks and Nightingales橡树与夜莺

The Villain林中恶棍

Woods and Hills树林与丘陵

The Height of Summer夏日的高地

Woods and the Sea 树林和大海

Poachers and Mushrooms 偷猎者与蘑菇

The Heart of Autumn秋日之心

Winter Gale and Winter Spring狂风与冬之春

The Snow of Spring早春的雪

Primroses and Catkins报春花与柔荑

The Darling Buds of March三月的嫩芽

The Circle is Turned周而复始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树林距房屋不远。其实,透过窗户就可以看见。我们不妨直接走过去。

正值早春四月,清晨不冷不暖,春日的暗光笼罩着大地,西北方的云层透出的微光,柔和却又变化莫测。风很大,待在开阔地你会感到指尖微凉,到处都是树颤花摇,连草也迎风舞动起来。屋外的绿地上能挡风的只有一行榆树和栗子树,但它们连嫩叶都尚未长出。所以风就这样长驱直人,搅动一池春水,造就了小小的一片汪洋。池塘泛起阵阵涟漪,这黑色的波涛对黑水鸡来说一定太过汹涌了。绿地上丛生的茅草叶片狭长,被冬日的雨水冲刷成了一片平坦的棕黄色地毯,在风中几乎寂然不动。草地上却又钻出了很多酢浆草,一簇簇淡紫色的小花点缀其间,随风飘摇。除了一两株奇形怪状的蒲公英和几片隐身于草地的白屈菜,很难再看到花朵的痕迹。倘若没有这些花,没有在花园篱笆外摇曳的黄水仙,这恐怕还只能算是冬天吧。

不过,我们出屋后右拐,向东南方向走,就会发现别有洞天。不久之后,我们离开草地踏上通往树林的小径,两旁都是浓密的山楂、枫树和冬青,单单置身于这高高的树篱之中,就俨然是另一个风光无限的世界了。小径是在地上深挖而成,两旁的堤埂垂直高出地面三四英尺,所以当树篱枝繁叶茂时,若是行走其中就如行走在露天的隧道里一般了。即便此时此刻,这种差异也是美妙异常。我们完全不用忍受风吹之苦。头顶之上,大风扫过松树和树篱之顶,发出持续不断的啸声,其音呜咽悲怨,听起来却又有些甜美,下面的小径却是出奇的安静。我们行走在寂静无声的世界里,在报春花盛开的春日里徜徉。

现在我们可以将树林一览无余了。树林与小路形成一个弯曲的直角,所以我们可以从侧面观赏。树林看起来很小,不知为什么,却长得相当茂密,好像延伸至远方。实际上,这片树林并不算大。在远方高高的丘陵上,有片树林才称得上大,林木遍布整个丘陵和山脊,犹如巨大的黑毯覆盖其上,方圆三英里内根本看不到土地的痕迹,只有这浩瀚无边的树,一片壮观的原始森林,成为方圆几十英里之内的地标。相形之下,小径中的树林只能算个灌木丛,最多是规划得整整齐齐的小树林。但像我说的那样,从远处看,哪怕仅隔着一小段距离,这片树林也给人一种茂密、坚忍的印象,好像树林已在此生存良久。从我们的角度看,它好像是由单一树种构成的,像是一片浓密的白桦树林。它们终于开始萌发枝叶。近六个月来,它们第一次褪去了阴郁的暗红色,那颜色就好像枝干在勃艮第葡萄酒中蘸过一样。如果对春天是否真的来了还有所怀疑的话,那么这白桦树一定会打消你的疑虑:叶子在整个夏天都不会再现此时之鲜绿娇嫩了。远不止于此,这些绿叶简直就像喷洒在深色树枝上的柔软颜料。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树林不仅浓密,也刚苏醒。现在正是造访树林的最佳时间,林木半芽半叶的黄金时节。除非到了秋季,否则很难再见到此时这般光彩照人的叶子了。这里还有一些要到秋季才能再现的景象:欧洲蕨蔓生之处也正是树林的起始之处。欧洲蕨从小路的拐角一直绵延至树林的边缘,边界处是栽种的山楂树篱,不过山楂过于稀疏,甚至根本称不上是树篱。欧洲蕨此时已枯萎六个月之久。此处没什么树木,仅有几丛畸形的金雀花,几棵奇形怪状的橡树和两棵即将吐絮完毕的绿色黄花柳。因此欧洲蕨肆意蔓延了五十码远,直到树林交界处。这个交界处实际上就是二者重合的地方,桦树覆盖着欧洲蕨,欧洲蕨生长在桦树下,起初树木稀松矮小,渐渐地越来越浓密高大,最终战胜了欧洲蕨,白色树干高高耸立着,在自己的暗影中闪耀。我已经描述过这欧洲蕨,尽管它毫无生气,干巴巴地立在那儿,准备迎接自己的新叶萌芽所带来的灭顶之灾,它仍作为树林的完美衬托伫立着。它惨淡的颜色和枯死的状态巧妙地映衬了树林的蓬勃生机。树木浓密芬芳,充满了欧洲蕨业已失去的生机。其实欧洲蕨也没有看上去那么死气沉沉。它拥有另一种生命力,是鸟儿孕育生命的小小天堂。在这一片乱糟糟的饱受风霜雨露摧残的枯萎欧洲蕨中,竟有隐蔽得连男孩儿们都找不到的鸟巢——用苔藓和羽毛巧妙搭建在这并不稳固的欧洲蕨梗茎上的小小奇迹,是山雀、知更鸟和鹪鹩的杰作,这些鸟巢若非碰巧或是极耐心地寻找,抑或是鸟儿突然惊飞,是绝难发现的。

P1-4

序言

季节在变换,树林也随之变化。它曾花满枝头,枯萎,又重生。它被砍伐,被烤焦,变稀疏,被掠夺,但依然坚守。这是乡村最为恒久不变的美丽。有时,田野上毫无生机,花园和房屋也随之变得荒凉沉闷,而树林里的每一分钟都焕发着生机。在这里,变换的不仅是一个周期,更是一种永恒的美丽。

后记

H.E.坝茨之名在国内的读者听来可能尚有些陌生,他在英国却是家喻户晓的作家,他一生著述广泛,更有大量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如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紫色平原》、凯瑟琳·泽塔一琼斯参演的《五月的蓓蕾》(又译《五月的花朵》),还有广为人知的《艳阳下》《塞拉斯舅爷》等。作为前有弥尔顿、莎士比亚,后有华兹华斯、狄更斯、萨克雷的国度,英国从不缺少如雷贯耳的名字和历久弥新的文字,二战前后更是涌现了T.S.艾略特、W.H.奥登、迪伦·托马斯、伊夫林·沃、多丽丝·莱辛、约翰·福尔斯等著名作家,如今看来真是星光熠熠。但贝茨的光芒并未被这些如钻石般闪耀之光所掩盖,他在以英格兰乡村为背景的故事中,记录了田园生活、乡野风光,塑造了无数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赢得了读者持久的喜爱。弗里德里克·安德森在纪念贝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贝茨作品的力量在于高度的统一性,他笔下的乡村生活与人物形象水乳交融,弥漫着温情,却又带着对人类经验的悲剧性认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也不吝赞美,认为贝茨的文字具有“如歌般动人的力量,这一点在同时代的作家之中罕有人能及”。非但小说如此,他创作的非虚构作品,特别是散文更是充溢着这种动人的力量。《穿林而过》和《徜徉河岸》是贝茨最广为人知、最受欢迎的散文集,几十年来不断重版印刷,足以证明他的文字魅力。

《穿林而过》收录散文十六篇,正如副标题所言“四月到四月的英国树林”,记录了英格兰树林的荣衰更替、四季变换。虽说如此,读者却不必担心这样的顺序可能会产生古板的印象,因为这不是同一片林地,也不是同一个时空的林地,更不是静默无声的林地。贝茨笔下的一片片树林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回荡着火车的呼啸,弥漫着“略带霉味的甜蜜气息”,属于此时此刻,也属于童年记忆。贝茨出生在英格兰北安普敦郡的拉什登,镇子周边没什么树林,第一片令他深深着迷的树林是家人带他远足时造访的贝德福德郡边境的树林。这就是《穿林而过》收录的第二篇散文“佳林有约”中所说的“一片更好的”树林,他所知道的“第一个也是最棒的树林的回忆”。关于树林的记忆总是与报春花、蓝铃花、金盏花、绣线菊联系在一起,总是与草莓、蘑菇、坚果、野鸡、野兔和狐狸联系在一起,这些记忆还与塞拉斯舅爷、开酒馆的姑姑、猎场守林人、偷猎者联系在一起。婚后贝茨定居林木茂密的肯特郡,居住在一座谷仓改造而成的房子里,热爱自然和园艺的他与妻子在花园培育了很多鲜花、果树。贝茨喜欢在乡间长久地散步,寻找树林和自然之美,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因此,树林带给他的每一次的激动颤栗,每一次的动情愉悦,都通过文字流畅自然地倾泻而出。诗人华兹华斯认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情感在心绪宁静时的追忆中又可以重新被唤醒。我想,好的诗歌如此,好的散文也是如此。记忆就像一座宝库,不但可以储存,还可以将往昔发酵,酿成香气四溢的美酒,以飨众人。如此说来,贝茨的《穿林而过》于他自己是新酿的酒,清冽香甜,于读者则已是窖藏陈酿,香气四溢了。

……

如今,忙碌拥挤的城市生活剥夺了内心的宁静,孤独和无力感在内心滋长,我总想再去寻找曾经容纳过我的全部苦恼、抚慰过敏感心灵的那片小树林。可惜,它已不在了。果园也不在了。桑树也不在了。当我读到贝茨“佳林有约”,重新勾起了这段思念。固然那样的乡愁隔着跨越时空的距离,我很难再回到二十多年前的那棵桑树下。但是,读一读贝茨的散文,跟着他的记忆和脚步穿越从四月到四月的树林,我的心灵也重归了宁静。再读他的传记,我发现,原来贝茨所称最美的那片“佳林”如今也已不在。V.S.普利切特说贝茨写童年时代的乡村风景时状态最佳,时间在那里也显得更加充实与悠长。我想,他走过每一片树林、踏过每一片草地、趟过每一条河流的时候,也许都带着他童年的记忆,所以他的文字可以缓解我的焦虑,舒缓我的精神,也带我返回自己曾执着寻找的那片小树林。

有人说,如今还有多少人愿意读诗、读散文。我却记起了曼德尔施塔姆,他说“通常,一个人如果有什么话要讲,他就会去找人,去寻求听众;而一个诗人却相反,他会逃向‘无际波浪的岸边,宽广喧闹的树林’”。我想,贝茨带着诗意在这片树林里留下了词句,读者不妨走过去一探究竟。贝茨自称“患有慢性的、病情日益加重的阅读病”,译者自觉也是患者,只是阅读可谓美事,翻译却颇费心思,译文虽经多次修改润色,无奈译者文笔所限,不能尽现贝茨文字之美,唯愿稍有传达这种美感。学生郑雨参与本书部分章节初稿翻译,学生杨艾苒和陈星宇则不吝时间,协助我一再校对文稿,在此一并致谢。

写至此处,窗外下起了细密的雨,对面的房子烟囱里也开始冒出灰白色的轻烟。窗前那棵不知名的树已陪伴我在异国新居度过一个月的时光,满树叶片都被冷雨染得金黄。秋意渐浓,愿各自珍重。

石梅芳写于格拉斯哥

二〇一六年十月十五日

书评(媒体评论)

我认为H.E.贝茨和V.S.普利切特是同时代优秀的短篇小说家。

——格林厄姆·格林

他所创作的故事独一无二,在整个英格兰无人能及。

——《泰晤士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