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曼·弗兰克·鲍姆所著的《绿野仙踪童话全集:奥兹国的神奇巫师》——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被称为美国的《西游记》。
一个纯直善良的小女孩、一只调皮捣蛋的小狗、一头胆小可爱的狮子、一个聪明能干的稻草人和一个勤劳勇敢的铁皮樵夫,他们各自都有一段奇特的际遇……充满勇气、信念、正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奥兹国的神奇巫师/绿野仙踪童话全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莱曼·弗兰克·鲍姆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莱曼·弗兰克·鲍姆所著的《绿野仙踪童话全集:奥兹国的神奇巫师》——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被称为美国的《西游记》。 一个纯直善良的小女孩、一只调皮捣蛋的小狗、一头胆小可爱的狮子、一个聪明能干的稻草人和一个勤劳勇敢的铁皮樵夫,他们各自都有一段奇特的际遇……充满勇气、信念、正义。 内容推荐 《奥兹国的神奇巫师》是《绿野仙踪童话全集》之一,由莱曼·弗兰克·鲍姆所著。 《奥兹国的神奇巫师》讲述:一阵巨大的旋风刮来,将住在堪萨斯的小姑娘多萝西连同房子一起卷走,房子下落时无意中将芒奇金国邪恶的东巫师砸死。好心的北巫师要多萝西穿上银鞋,去翡翠城寻找奥茨巫师帮助她回家,路上多萝西救出了想要脑子的稻草人,又救出了想要一颗好心的锡樵夫,还结识了想要勇气的胆小狮子。他们结伴同行,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找到了奥茨巫师,但奥茨巫师要他们先杀死邪恶的西巫师。当众人经过生死搏斗消灭了西巫师后,却失望地发现奥茨巫师是个大骗子。众人又找到好心的南巫师,多萝西得到银鞋的咒语,飞回了堪萨斯。最后狮子成了勇敢的森林之王,稻草人成了翡翠城的智慧统治者,锡樵夫成了温基国的善良国王。 目录 第一章 飓风来了 第二章 遇见芒奇金人 第三章 救出稻草人 第四章 稻草人的故事 第五章 营救锡樵夫 第六章 胆小的狮子 第七章 森林遇险 第八章 致命的罂粟地 第九章 田鼠皇后 第十章 城门卫兵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第十二章 寻找恶女巫 第十三章 拯救同伴 第十四章 飞猴的故事 第十五章 奥兹的真面目 第十六章 大骗子的魔法 第十七章 热气球起飞 第十八章 前往南方 第十九章 会打架的树 第二十章 精致的瓷器城 第二十一章 狮子成为百兽之王 第二十二章 阔德林国 第二十三章 愿望成真 第二十四章 重回家中 莱曼·弗兰克·鲍姆和他的著名童话 刘荣跃(执笔) 试读章节 多萝西和叔叔亨利、婶婶爱姆一起住在堪萨斯大草原上。 亨利叔叔是个农场主,他们有一座房子。房子不大,那是因为建房子用的木材难以获得,必须要用马车从好多英里外的地方搬运过来,很不容易。房子的结构很简单,整个房子只有一个房间,没有阁楼,也没有地窖。房间里面放有一个生锈的炉灶、一个碗柜、一张桌子和三四把椅子,还有就是床。亨利叔叔和爱姆婶婶的大床放在一个角落里,多萝西的小床则放在另一个角落。唯一特别的是,在地板中间有一扇地板门,打开地板门,里面有一个梯子,可以通到底下一个叫做“飓风地窖”的小洞。如果刮起飓风,他们一家人就可以到这个洞里暂时躲避一下,因为这样的飓风足以摧毁沿途的任何建筑。 多萝西站在房门口,放眼望去,目光掠过之处看到的只有一望无际的灰色大草原,没有一棵树或一栋房子能够映入眼帘。太阳炙烤着大地,土地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裂开的灰色大土块,表面爬满了细裂缝。这里的革也不是绿色的,因为太阳把长长的草叶尖晒成了相同的灰色。他们住的房子曾经油漆过,但是在灼热的阳光下,表面的油漆翘皮剥落了,再加上雨水的冲刷,现在这房子和周围的一切一样,呈现着黯淡的灰色。 这里的烈日和暴风不仅改变了周围的环境,也改变了婶婶爱姆。刚搬来这里住时,她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少妇。而如今,阳光和飓风夺走了她眼神中的光彩,留下的只是一抹沉稳的灰色,阳光和飓风带走了她脸颊和嘴唇上红润的血色,留下的也只是灰色。来到这里以后,她变得又瘦又憔悴,脸上再也没有露出过笑容。多萝西原本是个孤儿,后来被亨利叔叔和爱姆婶婶收养。刚来的时候,爱姆婶婶每次听到她欢乐的笑声,都会手抚着胸口,诧异地盯着小女孩看,甚至震惊地尖叫起来。她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令这孩子这么好笑。 亨利叔叔也从来不笑。他从早到晚辛勤劳动,不知道快乐是什么。他整个人也是灰色调的,从长胡子到他的破旧的靴子都是灰色的,而且他看起来义刻板又严肃,很少讲话。 多萝西没有变得像她的周围环境一样灰蒙蒙的,这都归功于淘淘,是淘淘逗她发笑的。淘淘不是灰色的,它是一只小黑狗,长着一身丝绒般的长毛,有一一个滑稽的小鼻子,鼻子两侧是一双乌溜溜的眼珠子,骨碌碌地闪烁着欢乐的光芒。淘淘整天玩耍,多萝西非常喜欢它,经常和它一起玩。 不过今天他们没有玩。亨利叔叔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心神不宁地望着乌云笼罩的天空。爱姆婶婶在屋里洗盘子,多萝西站在门里,抱着淘淘,也望着天空。 今天的天空比往常还要灰暗。忽然,遥远的北方传来一阵风的低啸,亨利叔叔和多萝西应声望去,看见草原上长长的草叶被风吹低,像波浪一样随风起伏。这时,南边也传来一声风的尖啸,他们又把目光转向南方,看见南·边的草原也被风吹起了草浪,随风忽高忽低。 暴风雨就快来了!亨利叔叔站了起来。 “飓风快来了,爱姆!”他对妻子说,“我要去安顿好牲畜!”说着,他跑向自家关牛马的栏舍。 爱姆婶婶放下手头的活儿,来到门口,才往外瞥了一眼,就知道危险即将到来。 “快,多萝西!”她尖声喊叫,“快跑到地窖里去!” 多萝西连忙抱着淘淘回到房里。可淘淘似乎受了惊,从多萝西的怀里跳了出来,躲到了床底下。多萝西只好先去找它。爱姆婶婶惊慌失措,猛地打开地板门,连忙顺着梯子爬进小黑洞。多萝西终于抓住了淘淘,想跟着婶婶一起进洞。可是一切已经晚了!她还没跑到洞口的时候,只听到一阵风呼啸而来,把房子都撼动起来,多萝西一下子没站稳,跌倒在地板上。 这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多萝西感觉房子旋转了两三圈,缓慢地升到了空中,自己就仿佛坐着一个热气球在上升。 原来,北风和南风正好在他们这里交汇,让这里成为飓风的中心。通常,在飓风的中心,空气是静止的,但是房子的四面墙承受着飓风巨大的压力,压力最后化为一股强大的托力,把房子托了起来,越托越高,最后把它托到飓风的顶端,房子才不再上升。飓风轻松地顶着它,就像顶着一根羽毛一样,旁子就这样随风飘走了。 P2-4 后记 莱曼·弗兰克·鲍姆和他的著名童话 莱曼·弗兰克·鲍姆(1856-1919)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他所写的《绿野仙踪踪》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上20世纪的第—部受到赞赏的童话,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相当于《西游记》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这套书从出版一直行销至今,鲍姆也因此而闻名。 1900年,鲍姆45岁时写成《绿野仙踪》(即《奥兹国的神奇巫师》),最初他并没有想到要把它写成多少集,可是这部书的成功在读者中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人们要求把它写下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鲍姆又写了《神奇的奥兹国》、《奥兹国的奥兹玛女王》、《奥兹国的多萝西和巫师》、《通往奥兹国的路》、《奥兹国的翡翠城》、《奥兹国的补丁姑娘》、《奥兹国的滴答人》、《奥兹国的稻草人》、《奥兹国的林基廷国王》、《奥兹国女王失踪记》、《奥兹国的锡樵夫》、《奥兹国的魔法》等,在他去世后不久,他的最后一部著作《奥兹国的格林达》也得以出版。 1939年,由美国米高梅公司改编拍制成电影《绿野仙踪》。这部影片每年反复播放,几乎成了美国时尚文化的发源地。无论长幼,我们知道那些耳熟能详、过目不忘的台词:我们会唱那首著名的插曲《彩虹之上》;我们像了解自家院子一样了解多萝西、淘淘、铁皮人、稻草人、胆小的狮子、芒奇金人……《绿野仙踪》为什么这么特别?为什么这么引人入胜?米高梅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与人为善的人生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时间在它面前也无能为力。”毫无疑问,《绿野仙踪》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最喜爱的经典影片之一。 但电影里的多萝西的仙境只是一个纯粹的想象中的梦境,肯定是假的。而相反,在书中却没有任何类似的理性的思维局限,仙境在书里是一个真正存在的和充满希望的彩虹之地,书里邀请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来创造,在那儿孩子们可以摆脱日常枯燥的生活。鲍姆笃信,孩子们身上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他们深信不疑仙境的真正存在。 在此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幕后这位被根据自己作品改编成的电影的光环遮住了的神秘的作者。 莱曼·弗兰克·鲍姆1856年生于美国纽约西瑞克斯东区的西特南高。因为喜欢弗兰克(意为直率)这个名字,他从来没有使用过莱曼这个名字。 由于生来身体孱弱,他胆小而害羞。由于心脏问题,他不能参加任何体力运动,于是他常常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与梦中的玩伴们嬉戏。在他的一生里,健康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但他的创造力、他的才能却丝毫没受影响。 他的父亲本杰明·鲍姆是个桶匠,弗兰克5岁时,父亲因石油生意发财,举家搬往西特南高附近的罗斯劳山庄。鲍姆的童年就是在父亲的大庄园里度过的。 对于童年的弗兰克,罗斯劳是他赖以成长的田园诗般的乐园,除了时时袭来的心脏病外,那里留给他的只有欢乐。由于弗兰克不能从事体力运动,所以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玩耍,这可能正好培养了他的创造力,他讲故事的天性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并不断发展成熟的。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童话故事和英国作家的作品,狄更斯是他的最爱。即使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批评那些恐怖的童话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童话故事……我还是一个挑剔的读者。那时我最讨厌的就是故事里的巫婆和小妖精;我不喜欢树林里那些小矮人不断制造恐惧。”也许由于他的过度想象,这些童话故事成了他梦魇的一部分。在自己也当了父亲以后,鲍姆常常回忆起童年时代所听过的故事,他觉得那些故事枯燥沉闷,讲的尽是些令人讨厌的道德和训诫的内容,于是他便构想出一些听起来使人愉快的故事,决定要写另一种童话故事。 弗兰克自己在家自学,他的心里总是充满了白日梦似的幻想。为了使他克服掉这些不切实际的举止,父母决定把他送到一所严格的军事学校。但这一决定很不明智,弗兰克异想天开的本质不但没有改变,因为他不能适应军团式的作息表和残酷的体罚,他的心脏病反而因此发作或者说他的精神因此而崩溃(谁也说不清到底是哪一种病),他一点儿也不喜欢匹克斯格尔军事学校。当父母意识到上军校对他的负面影响太大时,他们同意他从匹克斯格尔军事学校肄业。 弗兰克很早就展示出他的非凡才华和创造力。在一生的有限时间里,他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时间和能量,不断创作,从不懈怠。他爱好广泛,其中之一是养鸡。在父亲和弟弟的帮助下,他养起了当时很流行的彩色红冠青脚鸡,不久就因此获利:弗兰克又创办了一本新杂志《家禽档案》;他的第一本书于1886年问世,名字就叫《红冠青脚鸡:有关不同种类的红冠鸡的交配、饲养和管理》。 弗兰克一生爱好广泛,他尝试做的事情几乎件件成功。他最有影响力的爱好是戏剧,这是他少年时期就培养起来的爱好,一生钟爱不已。他认真对待表演,认为表演是艺术。年轻时的他总是以想象自己是个演员为乐。在观看演出时,他仔细研究演员的演技。他背诵莎士比亚的剧本,在父亲的资助下,他还组建了“莎士比亚剧社”。在与纽约的阿尔伯特‘M’帕尔马联盟广场剧社的合作中,他体会到了舞台的滋味,并取了笔名路易斯·F·鲍姆和乔治,布鲁克斯。他的父亲本杰明·鲍姆,这位拥有纽约和宾夕法尼亚成片剧院的人,也许看出了儿子戏剧的激情和热爱,于1880年任命自己的儿子为所有剧社的经理。在他证明自己的确能够胜任之后,父亲把剧社交给了他。弗兰克对戏剧的渴望被激起,在了解了观众喜爱什么样的戏剧之后,他决定亲自创作剧本。他的《阿伦的女仆》大获成功,弗兰克不仅担当领衔主演,而且是该剧演出公司的经理。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总的来说,这部戏剧的评价是积极的,弗兰克对戏剧的激情火焰被这个火花点燃了。 在阿伯丁,弗兰克租房开了一个杂货店,取名“鲍姆商店”。1888年10月1日开店,经营从桌具、家庭日用品、洋铁制品、灯具到玩具和糖果等各种物品。小店总是挤满了放学的孩子,有的来买糖果或冰激凌,大部分是来听故事的,他们喜欢听弗兰克讲远方之地和神奇国度的故事,弗兰克总是经不起他们的哀求。 弗兰克一生喜爱孩子,孩子们也特别崇拜他,他一直坚信想象的创造力。写作时,他总是去了解他那些忠实的听众。当他走在阿伯丁大街上搜集新闻和广告业务时,他常常被孩子们拦住要故事听。这时的他,总是坐在满是尘埃的人行道上开始编织一个梦幻王国的世界。孩子们预知了他的未来,他们看出了他的说书天才。 当时看来,鲍姆家的希望应该在中西部,他于是决定再做一次搬迁……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明智的。在多年的经济拮据的日子里,弗兰克一直保持着难能可贵的乐观向上。1893年,芝加哥举办“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这是个谋职的好去处。弗兰克先找了个晚报记者的职务,但是薪水太少,他又谋了一份为匹特金一布鲁克斯瓷器公司做推销员的工作。 在茂德和弗兰克分开的几周里,茂德的母亲马蒂达会来帮忙。马蒂达有几次听到女婿给孩子们讲故事,虽然她并不看好弗兰克这个女婿,但她敬重并鼓励他的讲故事的禀赋。她告诉弗兰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拿去出版。 每当弗兰克回家后,他总会向孩子们吟诵他们最喜欢的鹅妈妈歌谣……比如,孩子们会问烙在饼里的画眉鸟怎么会跑出来唱歌?他总是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连孩子们的邻家朋友都会在讲故事的时候跑来听。鲍姆生来就有讲故事的天分,他能抓住孩子的想象力,在自己的故事中创造一个永恒的世界。鲍姆在介绍《绿野仙踪》时说:“是想象力使我们有了蒸汽机、电话和汽车,因为这些东西只有先被想象出来才会变成现实。所以,我相信梦想,白日梦般的梦想会把这个世界带到一个更美好的境地。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会成为富有想象力的大人,这些大人最有潜力从事创造和发明,从而促进文明的发展。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告诉我,童话故事对于启发年轻人的想象力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我坚信这一点。” 在芝加哥期间,弗兰克与自己早年的报业生涯中加盟的芝加哥媒体俱乐部保持联系,向当时的著名小说家欧佩·雷德谈到自己正在写《鹅妈妈的故事》,想找一个出版商。通过欧佩·雷德,他认识了威,威廉姆斯出版社的C·L·威廉姆斯。1897年,鲍姆和插画家M·帕雷什合作出版了《鹅妈妈的故事》。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弗兰克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他经常流鼻血,胸痛。一位心脏病专家劝他找个相对稳定的差事,别再做游动性的工作了。他吸烟的恶习对他虚弱的身体恐怕没什么好处,但他从没因此而放弃过。 鲍姆与威廉·W·邓斯洛经常合作,邓斯洛总是到他家,两人一起为诗歌配画。他们的第一次正式合作是1899年出版的《鹅爸爸的书》,这本书一出版就大获成功,成为该年度最畅销的儿童书。《芝加哥论坛报》于1900年6月报道说:“全年的《鹅爸爸的书》创下了全美青少年书目销售之最。”鲍姆终于走对了路子,对比以前各行各业的尝试,这次的成功更加甜蜜。这本书非常畅销,书里的一些诗句被谱了曲,制成了《鹅爸爸之歌》。鲍姆的故事和邓斯洛的插图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搭配,鲍姆的初哀得以实现。 《鹅爸爸的书》的收益使鲍姆一家有了好几次到密歇根湖畔的马卡塔瓦公园度夏的机会,他们在那里买了度假别墅,鲍姆用作品中的角色为其命名“鹅之迹”。屋里的一切家具都是弗兰克亲自做的:大摇椅、老爷钟、小书橱等等。弗兰克和自己的作品如此水乳交融,他在自己家的木器和玻璃器皿上都雕刻印制了鹅的图案。在后来的日子里,命名简直成了他的一大爱好:他的狗叫做“淘淘”,加利福尼亚的家叫作“绿踪”,都取自他的最著名的作品《绿野仙踪》。 童年脑海里的恐怖记忆促使鲍姆早期想写一种别样的童话。“在鲍姆之前,几乎没有美国人自己写的童话……美国儿童只好指望不列颠的童话故事……”鲍姆似乎从未真正创造过一个“纯粹”的美国童话,因为他借鉴了欧洲童话的传统观念,刻画了女巫、仙境、魔鞋等等。有趣的是,曾经不断在噩梦里追逐他的稻草人成了《绿野仙踪》里多萝西最友好的伙伴。 由于《绿野仙踪》的极度畅销,鲍姆着手写续集,共写了14集。第1集就是《绿野仙踪》。孩子们经常写信给他,告诉他《奥兹国的巫师》有多棒,他写的故事他们有多喜欢并恳求他再写些这样的故事。痴迷奥兹国故事的不光是孩子,也有大人,他经常收到不同年龄读者的来信。鲍姆说:“我的书是为那些心灵永远年轻的人写的,无论他们年纪有多大。” 鲍姆似乎并不想写那么多的续集,他想写其他的儿童书籍,但是孩子们的要求络绎不绝。他希望人们把他作为一个美国童话作家而记住,于是他用几个不同的笔名去写其它的书籍,这样他也就可以尝试其他方面的写作而不用担心成败与否,就可以探索别的主题而不仅仅是快乐的奥兹国仙境。这些作品大多也被誉为成功的优秀之作。他以E·V戴恩为笔名写的《简婶婶的侄女》在青少年女生中广为流行。 鲍姆生前一直以“奥兹国皇家史学家”著称,他去世后,R·P汤普森被冠以此衔继续写作。1905年,人们觉得奥兹国的故事还不够多,于是创刊了一份小报纸《奥兹都市报》。 1919年5月5日鲍姆停止了呼吸。《奥兹国的格琳达》是他本人写的最后一部续集,在他去世后的1920年出版。 虽然鲍姆的墓碑上只简单刻了”L·弗兰克·鲍姆1856—1919”几个字,但是对于那个年代的儿童和成年人来说,他却非同寻常。 怀着复杂的情感,我又一遍欣赏了《绿野仙踪》,但愿鲍姆了解他的书对这个世界有多么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笔者也从网上和外文书店了解到和看到印制精美的“奥兹国童话”系列仍在不断地热销着,孩子们喜欢他那些充满神奇想象、故事性强而又不乏优秀思想的书籍。 刘荣跃 于天府之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