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诚信为本,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商海中拼搏,奠定了他的实业基石,并创造了无锡当时数个第一,如无锡第一家机械缫丝厂——裕昌丝厂、无锡最早的私营银行——信成银行无锡分行……他,就是周舜卿。本书通过详细的史料,挖掘无锡工商历史文脉,对了解研究周舜卿的成长、成才及创下的骄人业绩,具有史料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无锡工商先驱周舜卿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金中//沈仲明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以诚信为本,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商海中拼搏,奠定了他的实业基石,并创造了无锡当时数个第一,如无锡第一家机械缫丝厂——裕昌丝厂、无锡最早的私营银行——信成银行无锡分行……他,就是周舜卿。本书通过详细的史料,挖掘无锡工商历史文脉,对了解研究周舜卿的成长、成才及创下的骄人业绩,具有史料价值。 内容推荐 周舜卿从乡村走出,较早在商海中拼搏,他创造了近代无锡数个第一:开办了无锡最早的私营银行信成银行无锡分行、无锡第一家机械缫丝厂裕昌丝厂、无锡第一所商业职校廷弼商业学堂等。1905年,他担任锡金农会和锡金商会的第一任会长。他创出的业绩得到了无锡、上海乃至全国众多社会名流的敬重。该书通过详细的史料,挖掘无锡工商历史文脉,对了解研究周舜卿的成长、成才及创下的骄人业绩,具有史料价值。 目录 政要题词(寿匾) 业绩 传记 年谱 行述 回忆·报道 无锡第一家机械缫丝厂——裕昌丝厂 无锡最早的银行 周舜卿·信成银行·载振像钞票 信成银行的“通用龙元票” 耕读桥的由来 《锡报》报道 附文 锦鹤暨配朱氏合传 周道然先生传 周舜卿与王氏联姻 周舜卿与曹禺笔下的《雷雨》 周舜卿、祝大椿的经营谋略 锡金商会老洋房见证无锡商业发展 鼎昌丝厂 来自周新老街的普查报告 保护乡土建筑——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 周舜卿为无锡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论文摘要) 世系 《锡山周氏统谱南宅支小园里世表》(选) 诰敕 (祖)周锦鹤诰敕 (父)周道然诰敕 社会各界贺辞 周舜卿60寿辰贺 诰授光禄大夫周舜卿京卿六旬双庆寿叙(溥颋拜撰、唐景崇拜书) 诰授资政大夫、农工商部三等顾问官、候补四品京堂、无锡周舜卿先生六秩寿序(唐文治拜撰、张謇拜书) 诰授资政大大、四品京堂周舜卿亲家六十寿序(章钧) 周舜卿70寿辰贺 寿文选注 寿诗选注 存联 像赞 贺辞作者及相关人物简介 后记 试读章节 公案:“无锡是个好地方” 1933年,才华横溢的曹禺写成了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雷雨》。一炮走红,上演时沪上票房爆满,一票难求。达官贵人、工商实业家、学生店员,甚至普通平民,都争相目睹这一幕恩怨纠葛带着血泪的人间悲剧,曹禺此时才23岁。随着《雷雨》故事风靡大街小巷,便有了周朴园的原形是上海工商巨子——无锡籍的周舜卿的传闻,因为剧中人曾说:“无锡是个好地方。” 周朴园和周舜卿确有许多巧合之处,周朴园是煤矿董事长,周舜卿是“煤铁大王”,周朴园抛弃侍萍,娶了繁漪;周舜卿则休了原配王淑贞,另娶他人。《雷雨》中周朴园是个剧中角色,也许只是当年曹禺构思剧本时参照的“模特”。但正是有了这千丝万缕的关系,无锡人才特别钟爱《雷雨》。从上世纪30年代起,话剧电影界的明星组团来锡演出《雷雨》,无锡人也像是听家乡的故事看本土的戏,追捧之热连演员也受到感染,多场演出后,还要挽留加场,甚至有的“雷雨迷”,在无锡没有看到戏,还紧随话剧团冒雪赶往苏州、上海。 此后,无锡城乡的师生、职员都自发组织业余剧团排演《雷雨》,扮演剧中周萍、繁漪、四凤、周冲的,往往是校中的“白马王子”和“校花”,台上的一举一动都会打动少男少女的心。 辨证:周朴园与周舜卿 一个周朴园牵出一个周舜卿。周舜卿何许人?锡城南乡老一辈的乡亲都熟知,他是东烽小园里出身农家的一个贫民。16岁吋他由族中亲戚介绍进上海利昌煤铁号当学徒,临行时,母亲给了他一身换洗布衫和一双布鞋,时逢雨雪霏霏,周舜卿舍不得穿鞋,赤足在冰寒刺骨的泥泞道路上行走十余里,去搭苏州班船。进店后周舜卿手足勤快、本分踏实,老板交托的事件件办得LL人着实放心,深得器重。周舜卿喜欢读书请教,打烊以后,就凑着油灯翻书,遇有疑难,就恭恭敬敬问店里的账房先生、、煤铁号经常要和外商打交道,周舜卿苦于语言不通,经常答非所问,闹出笑话。他便痛下决心攻读英语,以伙食补贴作为学费,每天步行十余里去夜校补习,寒暑不辍,坚持数年,以至满师以后身上仍是那几件旧衣衫,所有的零钱都花到买书交学费上去了。老板也为此感慨:同样是店员,此人可委以重任。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舜卿在路上捡到一张面额1000元,而且有持票人英文签字的支票。1000元,在当时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买幢石库门洋房都绰绰有余。可周舜卿没有动心,亲自登门把支票还给了英国大明洋行的大班帅初。“拾金不昧”的举动,使帅初震撼,事后他便邀请周舜卿到大明洋行任职。周舜卿并不居功自傲,仍然默默无闻地做好本职工作。帅初有意发挥他的才华,助他一臂之力,便出资5000元开了一家震昌五金煤铁号,让周舜卿出任经理。周精明能干,待人谦和,经商诚信,生意兴隆,利润可观。但他始终守住底线,不拿分外之金。帅初愈加倚重这位中国朋友,数年后回国省亲,便把“震昌”全权交托周舜卿管理。周舜卿并不因为主人不在,便放纵吞饱私囊,而是更加处事谨慎,每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又隔数年,帅初儿子来上海结账,原来帅初已经去世,按他生前遗嘱,儿子取回几年商号所得的利润,商号所有的资产都赠予周舜卿。上海滩在一夜之间冒出一个“煤铁大王”,在商界中震动不小,财富之外,更有一份人文精神的启迪和回味。 发迹后的周舜卿在上海叱咤风云,先后在汉口、牛厂、镇江、苏州、无锡、常州及日本长崎开设震昌分号,又与人合办新源来冶坊,规模列为江苏八大冶坊之首,上海家庭中用的铁锅多半出自于此。他又与薛南溟(蚕丝大王)、陆润庠合伙在上海、苏州开办丝、纱厂。1901年开设保昌当有铺,1904年开办无锡第一家机器缫丝厂,所产“锡山”、“金鱼”牌丝远销美、法等国。1906年又转手进入金融界,在沪首创私营信成商业储蓄银行,并获得印发钞票的特权。1905年他访日归来以后,发起筹组上海商学会(全国总商会前身),被推为主持人。以后又在家乡发起筹建锡金商会和锡金农会,任首任会长。事业的拓展、财富的猛增,使他和祝大椿等人成为无锡人在上海发迹的巨富。持富不忘报效桑梓,他在家乡买田购地,造桥铺路,打造周新镇,创办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延弼小学、中学;又举办慈善事业,赈济河北、河南灾民,北洋政府为表彰他的贡献,授予他匾额和嘉禾奖章。 周舜卿尽管有休妻之事,但家乡老一辈人还是敬重他的人格和对公益事业的贡献,口碑甚好。由此想到周朴园是周朴园,周舜卿是周舜卿,不能画上等号。 P56-58 序言 在无锡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咤叱风云、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如东晋被誉为“画圣”的顾恺之、唐代悯农诗人李绅、南宋抗金宰相李纲、元代画坛宗师倪云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清代化学家徐寿和数学家华蘅芳等。在近现代更是群星灿烂,如工商巨子荣氏兄弟、国画大家徐悲鸿、经济学泰斗陈翰笙、科学名家周培源、文学大师钱钟书……一个个闪光亮丽的名字,为无锡矗立起一座座丰碑,构画出江南水乡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 在五里湖畔的东烽有一个叫小园里的小村,百年前出了一位近代工商先驱。他在家乡只有几十户的小村里,置地百亩,辟街道,建市屋,造桥梁,设店铺,开办工厂,逐渐形成了一条新兴的衔镇,光绪二十八年(1902),这个街镇取名“周新镇”。建成这个镇的人名叫周舜卿,字廷弼,是农家的儿子,早年因谋生来到上海。那时上海初开商埠,但已是我国最大的“洋码头”,不少天资聪慧、胆识高超之人在此一展身手。在利昌煤铁号做学徒的周舜卿,凭着少年的聪颖,狠下苦功,白天在煤铁行当学徒,晚上步行20多里到业余补习班学英语,风雨无阻,寒暑不辍,经过几年的努力,便能粗通英语,超越常人大胆地和洋人打交道。他以诚信为本,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商海中拼搏,奠定了他的实业基石,并创造了无锡当时数个第一,如无锡第一家机械缫丝厂——裕昌丝厂、无锡最早的私营银行——信成银行无锡分行…… 周舜卿事业上的成功,带动了本乡本土许多农民和手工业者进入上海,离开土地进入新兴的工商产业城市。他的家乡在七八十年后成为乡镇工业的重镇,可以从此找到历史渊源。周舜卿深知文化可以改变贫穷、扭转命运,因此在办厂开店的同时,不忘开办学校。据《无锡教育志》记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他开办廷弼商业学堂,这是当时无锡的第一所商业职校,开设商业、金工、机械、财会等专业,为商业、工业培养技术人才。不久又开办廷弼小学。周舜卿留给后人许多宝贵的遗产,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却被人渐渐地淡忘了。 拭去历史的尘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当年风光四溢的乡贤先辈周舜卿。1905年,他是锡金农会和锡金商会的第一任会长。他在生前创出的业绩,得到了无锡、上海,乃至全国众多社会名流的敬重。著名剧作家曹禺笔下的《雷雨》,就曾借鉴周家的发迹史。早在20世纪60年代,电影《雷雨》曾在周舜卿的观山庄拍摄过不少场景。 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源远流长的工商文化传统,为无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在现代化建设的行进过程中,打造工商名城是无锡人民的一项历史性的任务。为此,挖掘历史文脉,深入研究无锡工商先驱周舜卿的成长、成才及创下骄人业绩的历史,提供一笔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保护工商文化遗产,同样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开掘工商文化遗产,有益于对后人进行人文教育,也是对一种创业创造精神的弘扬。出版周舜卿富有传奇色彩、鼓舞家乡民众的书,将增添无锡人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必将激励人们为振兴民族工业,发展现代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祝《无锡工商先驱周舜卿》成功出版,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007年6月于无锡 后记 在编辑出版《无锡工商先驱周舜卿》一书的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无锡市委副书记周解清在百忙中抽空撰写了序言,无锡著名书法家陆修伯题写了书名。太湖街道文化站利用近一年的时间,在搜集、整理、编写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年已92岁的王寿宝老人,通过回忆,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90高龄的戴子峰老人,还兴致勃勃地带领我们一家一家排查周新老街店面,如数家珍地叙述昔日有关周新老街情况;俞铁铮、周怀萱两位80多岁老人听说我们要编这本书,表示热情支持,并把自己珍藏的资料奉献出来;无锡市资深文史工作者鲍汉祖先生无私地提供了自己珍藏的周舜卿的墨迹。 在编写过程中,许墨林、肖秋林、王经恒等同志,也提供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资料;《百年无锡名人谱》、《锡商》等书刊的编者,还提供了一些照片;无锡市图书馆5楼文史阅览室全体同志给予了详尽、周到的服务……我们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收集的资料有限,加上编写水平不够,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学者、广大读者多加批评指正,以便在再版时及时更正! 编者 2007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