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亚的信
在我所有关于古巴的记忆中,有一个人让我永远铭记于心。
美西(美国和西班牙之间的一次战争)战争打响后,美军想要取得最终的胜利,必须要和古巴起义军联合起来对付西班牙军队。
而古巴起义军的首领加西亚将军却隐匿在古巴广阔的深山密林中,想与他取得联系几无可能。但战争的形势已经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耽搁,为了两军能够迅速结盟,美国总统必须马上和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
何去何从?
就这样,一位名叫罗文的人被推到了历史舞台的最前面。推荐人向总统保证: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寻找到加西亚将军的话,他就是罗文。
于是,罗文成了送信人。送信的过程不再一一赘述,虽然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例如怎样拿到了信,而后把信贴胸放在油纸袋里,历时三个星期、遭遇种种险境的长途跋涉,与加西亚将军的会面,等等,都非常耐人寻味。
但这些都不是我要强调的重点,我想说的是:
罗文在接到这封信后,转身就踏上了前往古巴的征程。他没有像当下的许多年轻人一样,“理直气壮”地问一句:“加西亚在哪儿?”
每所大学里都应该树立一座像罗文一样的人的塑像。
我们在象牙塔里不光是要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将来能够具备职业精神、忠诚于事业、毫不犹豫地执行上级命令,并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全部精力的人,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虽然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世,但世界上的每一个需要不懈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都可以叫做“加西亚”。在企业里尤其如此,再伟大的天才人物也无法使这样的企业生存下去——员工众多却个个尸位素餐,看似忙忙碌碌却个个平庸无能,大家的心思都没有放在工作上。
一盘散沙、毫无激情、粗心大意,这样的工作状态已成为很多人的家常便饭。老板只有用“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或者真的出现神迹:一位神仙下凡处理这一切,否则这些人依旧会沉沦下去。
我们不妨做个试验:
假设你正好在办公室,6个下属在等你分配任务。你叫其中一个人过来,吩咐他:“请用百科全书查询一下克里吉奥,并将他的人生经历做成概述交给我。”
他会立刻点头并毫不犹豫地去做……
我可以肯定他不会。他一定会用充满疑惑的神情看着你,随后抛出一连串问题:
克里吉奥是谁? 他是否尚在人世?
百科全书是哪个版本的?
我在哪里可以找到这本百科全书?
我的工作是干这个的吗?
杰克去做不可以吗?
着急吗?
你为什么要查克里吉奥这个人呢?
……
我愿意和你赌100美元,在你耐心地一一回答他的问题之后,他会即刻走开,吩咐另外一个人去帮他查资料,然后再回来告知你:压根儿就没有克里吉奥这个人。也许我会输给你100美元,但是凭借平均率法则,我知道自己不会输。
此时此刻,假如你是个聪明人的话,就不会再费一番唇舌,譬如克里吉奥是属于百科全书的哪一类,等等,你会故作轻松地说道:“算啦。”随后自己去查。
管理者们这种消极、不作为、缺乏德行的蠢行,这种薄弱的意志,迁就的作风,将会把社会推向“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糟糕境地。
假如一个人连为自己积极奋斗都不愿意,你又何必指望他能为别人卖力呢?
乍一看,每个公司都能找到适合工作的人选,但真实的情况远非如此。你刊登广告打算招聘一个速记员,前来应聘的人中,很多人可能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认为这根本不是必需的技能。
这样的人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你瞧瞧这个员工。”一家大企业的老板对我说。
“嗯,怎样?”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