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强大脑(为什么人类比其他物种更聪明)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作者 (巴西)苏珊娜·埃尔库拉诺-乌泽尔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什么在进化过程中最终胜出的是人类而不是类人猿?人脑成为“最强大脑”究竟是自然选择,还是人类刻意为之?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缪文译的《最强大脑(为什么人类比其他物种更聪明)》作者苏珊娜·埃尔库拉诺-乌泽尔指出:烹饪是对人类进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元素。如果没有掌握烹饪技巧,如今的人类很可能每天花费超过8小时的时间在丛林中狩猎,以获得食物。本书希望你抛下长久以来认为人类特别的偏见,以演化和显示人脑独特认知能力不同来源的新证据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脑子。 苏珊娜的观点建立在对不同物种大脑神经元数量研究的基础上,凭借计算神经元数量的高超能力,她发现人脑既是典型的灵长类动物大脑,也是进化中极为特殊的异类。认知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大脑皮层中神经元数量的多少,人脑中数量极为巨大的神经元数量使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一跃成为万物之灵。

内容推荐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谜——它的重量只有体重的2%,可它工作时消耗的能量却占身体每天所需能量的25%。这些能量都去哪儿了?我们的大脑和老鼠、鲸鱼、大猩猩的大脑相比,最特别的地方在哪里?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缪文译的《最强大脑(为什么人类比其他物种更聪明)》作者苏珊娜·埃尔库拉诺-乌泽尔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方法:比较不同物种的大脑神经元数量。通过大量细致的研究,苏珊娜得出结论:人脑之所以耗能巨大,是因为其大脑中与认知能力密切相关的神经元数量远大于其他物种。

为什么只有人类拥有巨大的神经元数量?由于神经元数量越多,大脑的重量越大,对应的身体重量也越大,苏珊娜大胆推测:在进化过程中,可用卡路里量的有限性强迫大型类人猿在身体重量和脑子重量之间做出选择。人类因为掌握了烹饪技术而使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卡路里以支持大脑运转成为可能。其他物种则不得不牺牲神经元数量,将摄入的卡路里用于维持身体运转。

那么,烹饪是否是对人类进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唯一元素?人类是否将永远拥有“最强大脑”?关于大脑,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回答,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探索……

目录

前言 我们当然特别,难道不是吗

第一章 人类统治

 人类至尊:演化的进程

 比应有的结果更具优越性的人脑

 脑化指数

 脑化指数的问题

 唯一的特别是处处特别

第二章 脑之汤

 所有的脑子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构建的吗

 没有实验室如何计算细胞数量

 答案在汤中

第三章 有脑子吗

 像我们一样的灵长类

 非洲的大小哺乳动物

第四章 脑子不是以同种方式构建的

 啮齿类和灵长类之外

 神经元缩放规则的不同意味着什么

 灵长类动物的优势

 做个灵长类意味着什么

第五章 卓越,但不特殊

 溶解人脑

 按其他灵长类动物构建脑子的方式

 人类演化:类人猿与古人类

第六章 屋子里的大象

 大象的脑之汤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认知能力

 鲸目动物的情况

第七章 扩展的是哪个皮层

 相对于剩余脑区的大脑皮层扩展

 前额叶皮层扩展了吗

第八章 身体的因素

 更大的体型意味着更大的神经元吗

第九章 需要多少能量

 运行一个脑子的代价

 先讲点儿历史

 回到未来

 更大的神经元,更高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比例

 一个神经元消耗多少

 那么,它消耗多少呢

 那么为什人脑消耗这么多

第十章 脑子还是肌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能量输入 = 能量输出

 卡路里摄入的限制

 脑子还是肌肉

第十一章 为烹饪向你的神经元致谢

 更多能量,更少时间

 为什么烹饪能提供这么多能量

 生食者的情况是怎样的

 那么,什么是人类的优势呢

第十二章 但是,大量的神经元还不够

 作为认知原材料的更多神经元

 现代技术革命

后记 我们在自然界中的位?

致谢

试读章节

在我开始对脑子由什么构成以及人脑相对于其他生物大脑的可比性感兴趣时,人们认为它们不可比。因为长久以来数量众多且不断增加的特殊性证据说明,我们是独一无二的。

这让我感到迷惑,在接受了生物学教育之后,我认识到相当多的神经科学家不加质疑地接受了这一人类特殊性论断,甚至赞同和传播这一论断。自达尔文以来,我们一直努力地理解适用于众生的规则一一那些所有生物共有的限制性条件。我们认识到,在哺乳动物多样性的背后,存在着根本性、遗传性的基因的组成因素,它们形成了这样的限制,使得树上坠落的苹果目前只能掉在地上。但是,如果这些演化限制也适用于人类,那么为何有且仅有人类的大脑在演化规律方面与其他生物如此类似,又如此迴异?它赋予我们思考自己的物质和形而上起源的能力,而其他动物严格意义上还囿于自己的生存困境。

截至21世纪前1O年,在相对尺寸、能量消耗和人脑特定基因组成方面,都面临着解释人脑优秀的认知能力的问题。因为20世纪出现的比较人脑与其他物种脑组织的少量研究工作,一再证明人脑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由于技术方面的因素,比较不同生物脑组织的方法在数十年间一直限于估测组织区域中神经元的密度:使用显微镜观察该组织可见的神经元数量。只有很少的科学家,其中最重要的有唐纳德.托尔(Donald.Fower)和赫伯特.豪格(Herbert Haug),检查过各类哺乳动物的脑组织神经元密度,然而并没有发现人脑有什么优秀之处。在解剖学上,我们的脑组织与其他动物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我们的优越性势必在常规考量的因素之外,比如我们具有更大的相对身体而言的脑组织量以及更大的相对能量消耗一一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台超频的电脑。

或许是因为参与比较的是错误的物种,才使得人脑看起来稀松平常。在唐纳德.托尔和之后赫伯特.豪格的开创性研究中,他们把小鼠、兔子、猫、牛、鲸、猴子和人类的脑子随意地相互比较,不考虑啮齿类动物、食肉动物、偶蹄目动物、鲸目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存在的明显的外部差别和一些可能的内部差别,这些差别的影响可能扩展到它们的脑部。哈里.杰里森(Harry Jerison)做的也是类似的事情。这样的比较完全是基于当时潜在的基本假设一一所有哺乳动物的脑子的构建方式是一样的,它们在脑尺寸和神经元数量比上有着相同的关系。这样,人脑就与其他哺乳动物的脑子没有区别。整个20世纪,在一般操作中,人们把各物种的脑子不分青红皂白地比较一通,就是希望所有哺乳动物的脑子是在同一张基本蓝图上的放大和缩小。

但如果这一假设不成立呢?所有的脑子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构建的吗

让我们把脑形成和能量消耗放在一边,暂时重新考虑最基本的问题。所有的脑子不可能被造成一样的一一遵循普遍存在的脑尺寸和神经元数量关系。所有的脑子确实都由神经元构成,神经元是最基本的计算单元,它们处理信息,并将信息在由神经元组成的大规模网络中传递。神经元通过突触接收信息,每个神经元约有10 000—100 000个突触。这些突触汇集在神经元胞体,接收信息、加以处理并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虽然有更多的突触会增加神经元传递的信息的灵活性和复杂度,但合理的假设是,给定物种的脑子的计算能力应该更多地取决于其神经元数量,而不是突触数量。

如果所有哺乳动物的脑子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构建的,那么两个同样尺寸的脑子应该拥有相近的神经元数量,并在它们的组织结构中以类似的方式分布。如果认知能力受限于神经元数量。那么脑子都是约400克重的牛和黑猩猩,在认知能力上应该不分伯仲。但是,设计比较不同物种认知能力的方法非常困难。测试方法必须对所测试物种具有生态学意义,也就是说,不仅必须遵从它们的特定习性和身体构造,还要让它们都能理解。在这种意义下,对于我们足够了解的这两种动物,我们有理由推断黑猩猩比牛具有更丰富、更灵活、更复杂的行为技能。考虑到牧场中的牛被养作肉源却安静地成群生活,而动物园中的黑猩猩能设计各种恶作剧来糊弄它的饲养员。显然两个大小相近的脑子不一定有类似的认知能力。

P25-27

序言

人类真了不起。相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我们的脑子显得不合比例—足足大了 7 倍。不难理解,这样的脑子经历了极其漫长的演化。相对于整个脑子的大小,人类大脑皮层的面积是最大的,前额叶部分也是最大的。人脑每天消耗惊人的能量,占整个身体全天能量消耗的 25%。在演化史上,它的增大过程仅耗费了很短的时间,把我们的近亲类人猿远远甩在身后—它们孱弱的脑子仅是人类脑子的 1/3。因此人脑是特殊的,对吗?

错!根据来自我们实验室的新证据(这些你将在之后的章节中有更多的了解),人脑非常卓越,但是并不特殊。它不是演化规则的例外,不能被称作独特。但是,我们似乎拥有这个世界上最有能力的脑子—我们使用它来研究其他生物的脑子,而不是被其他生物作为研究的对象。如果我们的脑子不是演化规则的例外,那么人类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

本书希望你抛下长久以来认为人类特别的偏见,以演化和显示人脑独特认知能力不同来源的新证据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脑子:我们的脑子异于其他生物脑子的原因,不在于我们是演化的例外,而在于演化的基本规则—我们的脑子中有大量的神经元,其数量多到人类之外的任何其他生物都无法负担。我将论证人类的优势在于:第一,我们是灵长类动物,这类动物的脑子是以一种相比于其他动物来说非常经济的缩放规则建造的,这让较小的体积能容纳大量的神经元;第二,作为灵长类,我们的祖先在 150 万年前学会了一种目前其他生物还无法掌握的新技能—烹饪,这让其后代能负担起快速增长为天文数字的神经元数量;第三,归功于人脑的快速扩张(由于能效提高而节省了能量,丰富得令人眼花缭乱的烹饪技术也支撑了这种扩张),人类大脑皮层拥有的神经元数量冠绝众生,而大脑皮层正是大脑中负责寻找模式、逻辑推理、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发展技艺并传授给后人等功能的部分。

将人脑与其他大小各异的动物脑子比较是最震撼人心的体验—它提醒我并没有证据支持人类在其演化历史中,或者在任何意义上是“被选中的”这样的说法。我希望,对人脑的重新思考,能让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对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有更为清楚的认识。虽然我们的大脑并不特别或例外(因为它跟其他灵长类遵循同样的演化规则),但确实在认知能力上极为杰出。而且,神经元数量上的优势给了人类改变自己未来的潜力—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后记

对于为什么有且仅有人脑,在演化束缚下跟其他物品既如此类似又如此迥异,使我们拥有思考自身辩证的和形而上学的起源的能力这一问题,存在一个简单的解释。首先,我们是灵长类,这赋予了人类在小小的大脑皮层中容纳大量神经元的优势。其次,归功于我们祖先引入的技术方面的进步,我们逃脱了能量限制,而所有其他动物都受限于此,导致在这些动物的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数量较小,以能被野外的生食食谱支撑。

我们有什么是其他动物没有的呢?我认为是大脑皮层中异常巨大数量的神经元一一超越任何其他物种。我们做了什么其他动物绝对没有做到的,让我们从一开始就能累积这么巨大数量的神经元?我们烹饪我们的食物。剩下的,包括由于我们大脑皮层中突出数量的神经元而成为可能的所有技术发明,以及接踵而至的这些技术方面的文化传播,让性能转化为能力的进程一直往上运行,都已经是历史了。

在过去的20万年里,我们极富神经元的巨大脑子发明了文化、农业、文明、市场、超市、电力、供应链和冰箱,所有这些共同导致了无穷无尽的能量供应变得容易获取。能量如此的富足,我们在街头转角的速食店坐一会儿就能获取每天所需的2 000卡能量。所有过程不需要狩猎、采集、计划或收割。甚至烹饪也不再需要了,至少不需要我们亲自操刀:极致的文明让外包成为可能,如果需要的话,我们的认知也可以外包。

我们关于人脑的论著发表子2009年,既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也是他的影响深远的论著《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在向公众演讲时,我总是会展示一张蓝鲸的图片,这一哺乳动物的脑子难以置信地跟啮齿类动物一样大,重达36千克,根据非灵长类动物脑子的构建规则,包含跟我们一样的860亿神经元。然后我将它与一个包含860亿神经元的泛型灵长类动物做比较,根据我们揭示过的缩放规则,这一灵长类动物的数据是:66千克,脑子重1 240克。我展示的是著名的达尔文画像,其中他的脑子显示为透明。“所以达尔文也属于灵长类”,我的结论是,“我也是这样的,观众中的每个人也是。”令我惊奇的是,我总是看到观众平静地点头,脸上挂满微笑。

作为一个生物学家,展示达尔文死后出现的证据,如他所主张的那样,证明我们是以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图景构建的,这让我受宠若惊。看到21世纪的公众如此坦然地接受了自己是一个“灵长类动物”,我感到很宽慰。自达尔文以来我们走过了很多,他的工作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在地球上的位置铺平了道路。我们或许是在大脑皮层中累积了最多数量神经元的物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独一无二。但是我们走到现在,还得归功子我们祖先因为偶然而掌握的足够的技术,这让他们能安全地获取足够的食物,能转化食物并跨越至今仍然约束着所有地球上其他动物的能量限制。我们越过了能量限制的高墙,不断发展,发明了人类操作的机器、自动机器,甚至能代替我们自己的机器。但是我们从未止步于灵长类。

书评(媒体评论)

为什么大象的脑子比人脑更大,却不如人类聪明?在《最强大脑》中,苏珊娜凭借计算神经元数量的高超能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人脑的新视角。她的研究既令人信服又生动有趣。这是一部极具颠覆性的作品。

——理查德·兰厄姆,哈佛大学灵长类动物学家

在这本集可读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书中,苏珊娜总结了自己的研究中最独特而重要的部分。关于脑神经元数量的众多发现使她得出结论:人类的脑子是相当典型的灵长类动物脑子。她对于研究过程生动有趣的描述像科学一样迷人。

——格奥尔·施特里特,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神经生物学与行为教授

在《最强大脑》这本有趣的书中,苏珊娜令人信服地指出:人类之所以比其他物种更聪明,是因为其大脑皮层中拥有数量巨大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为人类提供了非比寻常的认知能力。

——弗朗西斯·伯顿,多伦多大学人类学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23: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