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虎生新作,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重量级作品,以生动笔法和丰富史料,全景展示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真实再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悲壮和惨烈,揭露大量鲜为人知的抗战内幕!
何虎生、何桂宏创作的《抗日战争之正面战场》共九章,约三十万字。本书以抗日战争的发展为序,详尽、客观、公正地描述了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抵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抗日战争之正面战场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虎生新作,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重量级作品,以生动笔法和丰富史料,全景展示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真实再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悲壮和惨烈,揭露大量鲜为人知的抗战内幕! 何虎生、何桂宏创作的《抗日战争之正面战场》共九章,约三十万字。本书以抗日战争的发展为序,详尽、客观、公正地描述了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抵抗。 内容推荐 何虎生、何桂宏创作的《抗日战争之正面战场》共九章,约三十万字。本书以抗日战争的发展为序,详尽、客观、公正地描述了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抵抗。第一章讲述以卢沟桥事变为肇始,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国民党军队奋起抗击日寇。第二章讲述抗日战争防御阶段上海失守、南京大屠杀、国民党军队撤离徐州、黄河花园口决堤。第三四五章讲述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与日军进行的重大战役。第六章讲述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第七章讲述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遭遇全线溃败。第八章讲述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捷报频传。第九章讲述1945年9月2日,徐永昌代表中国接受日本投降,八年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本书除了记述国民党将士为抗战所做出的努力外,还指出了其表现的差异性。其中既有阶段性的差异,如战略防御阶段积极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转为消极抗战;也有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和非嫡系部队的差异,嫡系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非嫡系部队则力量较弱。因此,本书用较多地篇幅、场面恢弘地表述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整个活动过程。尤其是对一些重要战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进行了细节描述,是一部写作态度严谨、经得起推敲的作品。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国军队奋起抗击日寇 一、保卫平津,保卫华北 第29军奋起抗战 佟麟阁、赵登禹壮烈殉国 蒋介石决心以战图存 二、华北战场战事不利 日军控制了平绥线 津浦线北段战事失利 平汉线上大溃败 三、国共合作抗日在山西 平型关大捷 忻口大战和郝梦龄殉国 保卫晋东门户——娘子关 太原失守和华北正规战结束 第二章 拖住日寇的进攻 一、八·一三淞沪会战 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 中国军队先发制敌 淞沪成了血肉磨坊 二、南京保卫战 短期固守南京的决定 十万大军守金陵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三、中国军队撤出徐州 枪决韩复榘 粉碎日军会师台儿庄计划 台儿庄大捷,民族新生的希望 中国军队从容转移 四、激战中原大地 开封、郑州面临目军的威胁 开封被占,郑州危急 以水代兵淹灭日寇 第三章 迎来艰难的相持阶段 一、誓守武汉 战线连绵数千公里的武汉会战 马当要塞轻陷敌手 中日双方会战武汉 二、百万大军激战在大江南北 陈诚调整部署守陪都 薛岳取得万家岭大捷 武汉保卫战进入困难时期 中国军队逐次抵抗 三、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广州武汉陷落 蒋介石决定整军 第四章 三湘大地筑起焚烧日寇天炉 一、长沙之虎取得湘北大捷 日寇要攻击湖南长沙 薛岳抗命坚守长沙 “湘北大捷” 二、第二次长沙大捷 阿南惟几与“加号作战”计划 第二次长沙会战 双方恢复到战前状态 三、天炉熔“太阳” 薛岳创造“天炉战法” 目军走向薛岳布置好的“天炉” 中国军队取得了一次真正的大捷 四、虎贲之师血战常德 日军十万攻击常德外围 第57师几乎全部阵亡 第五章 相持阶段有会战 一、中国军队增强防御战 中国军队开始攻势防御作战 李宗仁指挥随枣会战 “上高大捷”是“最精彩之战” 二、力不从心的攻势 昆仑关大捷 中国军队发动冬季攻势 傅作义指挥绥西抗战 三、艰苦的拉锯战 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战死 铁壁中条山陷落 浙赣会战中国兵败 第六章 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 一、中英协商防卫缅甸 国民政府准备入缅抗日 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英国请求中国军队入缅支援 二、中国军队扬威异域 “海鸥将军”戴安澜浴血奋战 中国远征军为英军解围 仁安羌大捷 三、中国远征军撤出缅甸 英缅军率先撤退 中国远征军全面溃败 中国军队进入印度 第七章 豫湘桂全线溃败 一、豫中会战,连失重镇 日军打通平汉线 洛阳落入敌手 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殉国 二、长沙衡阳陷落 长沙被日军轻易占领 日军攻占衡阳机场 军长方先觉向日军投降 三、桂柳会战,国民政府打算迁都 桂林、柳州失陷 大陆交通线完全打通 第八章 缅甸、滇西捷报频传 一、摧毁日军缅北防御体系 史迪威整训中国驻印军队 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日军 全歼孟拱河谷日军 日军缅北防御体系瓦解 二、滇西反攻作战 滇西中国军队开始集结 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 松山之役 三、打通中印交通线 孙立人占领八莫、南坎 “人猿泰山”计划完成 第九章 驱逐日寇出中国 一、豫西鄂北大会战 成立中国陆军总司令部 冈村宁次还要局部反攻 鄂北恢复战前态势 二、湘西大捷,一雪前耻 王耀武构筑雪峰山工事 张灵甫诱敌至新化、武冈 何应钦草率结束湘西会战 三、三九良辰,普天同庆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投降 徐永昌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 中华民族普天同庆 后记 试读章节 卢沟桥是北平以至整个华北通向中国南部的咽喉之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由于日伪已经构成了三面合围北平的态势,位于平汉线附近的卢沟桥地区军事地位更是非同一般。如果中国军队守住这个桥头堡,进可攻,退可守,而一旦被日军占领,北平就会成为一个孤立无援的死城。一场国人期待了多年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就在这个敌我必争之地打响了,卢沟桥从此又成为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卢沟桥抗日枪声响起的时候,蒋介石正在庐山,看完华北地方当局的“特急电报”,他隐隐地意识到,这次真的是无路可退了。 7月8日,他在日记中愤愤地写道:倭寇在卢沟桥挑衅矣!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使我屈服乎?或故与宋哲元为难,使华北独立乎?倭已挑战,决心应战,此其时乎! 蒋介石不敢有丝毫大意,在当天立即致电宋哲元,指示如下:。t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与此同时,蒋介石急电也雪花般地传到第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第40军军长庞炳勋、第85师师长高桂滋的指挥部,命令他们亲率部队火速向石家庄集中。蒋介石再次电示宋哲元:“从速构筑预定之国防工事”,强调‘‘守士应具决死决战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即使谈判,也‘‘务期不丧丝毫主权为原则”。 9日,双方军队达成口头协议:停止射击;日军撤至丰台;华军撤至宛平以西,宛平由保安队接防。 华北一向是宋哲元的天下,他对蒋介石、对日本、对救亡都有两面性。对蒋介石,他是一面保持上下级关系,一面又行使自治,例如用人、行政、关税、盐税、统税等都归自己支配,成为独立化的政权。对日本,他是一面妥协,一面敷衍,碰到最大问题就推到南京政府去解决。对救亡,他是一面反共;一面主张“枪口不对内”;一面不敢公开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救亡运动;一面反对在冀察两省举行抗日游行示威。 当时宋哲元正在山东老家乐陵省亲,华北防务由他的部将张自忠负责。第29军将士在当时已经奋起反击日军人侵,日军也在考虑扩大事态,但宋哲元显然对卢沟桥事变的性质和全国的抗日热情估计不足,没有及时对平津防务进行调整,而把大部精力用于与敌谈判周旋以期“和平解决”上。 但是,和平的幻想很快就被不断传来的密报粉碎,日方大批援军正从关外和天津方向源源开来,仅关东军一周时间就调来了一个师团的兵力,日本国内和朝鲜另有五六个师团的兵力正在增调中。各方面的情报纷纷传至南京,蒋介石等人非常明白,日本当局肯定有更大的企图,至少,日军这次不拿下冀察平津地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7月11日,宋哲元奉蒋介石之令,从山东乐陵老家启程返回北平。在北平郊外丰台车站,宋哲元乘坐的火车刚刚驶过,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枕木飞溅,硝烟浓烈,一片狼藉。中国在华北的最高行政长官险些成了第二个张作霖。回北平后的宋哲元,立即着手部署对日军事。8天以后,如有神助的他再次从日本特务的地雷下死里逃生。 华北不会上演第二个“皇姑屯事件”,也不会出现第二个“伪满洲国”。暗中进行的阴谋活动破产后,日本决定以赤裸裸的武力进占华北。7月16日,日军在准备停当后,全力向华北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无意真正停战,谈判仅仅是掩盖其继续侵略中国的真正动机的烟幕,在整个谈判交涉期间,日本紧锣密鼓地进行战争准备,一批批增援部队从日本开赴中国。所谓停战谈判、所谓“不扩大局面”,只是自欺欺人、装装样子而已。 19日,蒋介石关于“最后关头”的讲话公开发表,次日,日本政府对国民政府彻底关闭和谈的大门。既然中国政府不愿就范,那么日本帝国主义似乎就有了扩大侵略的借口。迷人的烟幕散尽,日本侵略者终于露出狰狞的真面目。日本外务省立即召开首脑会议研究中国政府的反响,将中国政府的答复歪曲为“毫无诚意”,表示难以接受。这次首脑会议提出:“目前事态恶化的原因,在于南京政府一面阻碍此协定,一面不断调中央军北上。当此时机南京政府倘不幡然醒悟,解决时局将全然无望。”P4-5 序言 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欲望。 1927年,东方会议上,日本制定了臭名昭著的大陆政策,即征服世界和中国的政策。1931年9月18日,日军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指导下,张学良几十万大军不堪一击,到1932年3月,东北全境沦陷。 1935年,日本进一步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中国在河北、绥远的主权大部分丧失。不久,日本又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两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建立傀儡政权。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驻北平丰台的部队进行军事演习,并向中国驻卢沟桥的守军开枪,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八年抗战的序幕由此揭开。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国民党军队中的广大将士,不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抗击日军的疯狂进攻,那些为中华民族生存而战斗、而牺牲的将士们是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 后记 根据国民政府国防部1947年10月统计,在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军队作战消耗合计3227926人,其中阵亡1328501人(包括9名上将,49名中将,69名少将,17000万多名校尉,有些统计数据略有出入),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因病消耗合计937559人,其中死亡422479人,残废191644人,逃亡323436人。两项合计为4165485人,牺牲是巨大的。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八年抗日战争,尤其是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中的大多数将士的作战是英勇的,他们为抗击日寇的进攻,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进行过殊死抵抗,与全国人民一道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民族再生的长城,是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尊敬和怀念的! 由于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英雄史诗,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表现也各有差异。既有阶段性的差异,如战略防御阶段积极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转为消极抗战;也有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和非嫡系部队的差异,嫡系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非嫡系部队则力量较弱。因此,要准确地表述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整个活动非常困难。所以,我们仅选取了一些重要战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进行描述,写作方法有挂一漏万之虞。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也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由何桂宏主编,宋波、吴双娜、江涛、武烈珍、马硕等人参加了资料搜集,部分内容的写作、校对和其他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 2015年1月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我们的敌人很快就要攻击我们了,我们将同中国一样,用极劣势装备,去抵抗极优势敌人的疯狂攻击,我们要救法国,非学中国不可。 戴高乐 如果日本进军两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丘吉尔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而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