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思想文化频繁交流的全球化时代,没有基本的西学知识,也不能真正懂得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是青年学子的必修课,而且成为各种职业人继续教育的新时尚。中华书局的出版物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引领时代风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值得赞扬和支持。
这本《加缪(精)》(作者理查德·坎伯)是该出版社出版的“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其中一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加缪(精)/最伟大的思想家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美)理查德·坎伯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思想文化频繁交流的全球化时代,没有基本的西学知识,也不能真正懂得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是青年学子的必修课,而且成为各种职业人继续教育的新时尚。中华书局的出版物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引领时代风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值得赞扬和支持。 这本《加缪(精)》(作者理查德·坎伯)是该出版社出版的“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这本《加缪(精)》(作者理查德·坎伯)是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的“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其中一册。 《加缪(精)》首先对加缪的生平和著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帮助读者了解加缪的作品及其思想体系,然后以加缪的作品,如《局外人》、《卡利古拉》、《西西弗斯神话》、《鼠疫》和《反抗者》等为线索,探讨加缪的主要思想及其发展脉络。帮助读者既能了解加缪的整体思想,又能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目录 序 1 生平与著作 2 加缪哲学思想的宗教根源 “对基督教的关注” 布莱斯?帕斯卡尔 柏罗丁?诺斯替教和圣?奥古斯丁 3 《局外人》 《局外人》的哲学解读 《局外人》的哲学批判 4 卡利古拉与西西弗斯 《卡利古拉》 《西西弗斯神话》 5 加缪的道德观 荒诞主义道德观的缺陷 抵抗运动: 《给一位德国朋友的信》 与恶战斗: 《鼠疫》 反抗与革命: 《反抗者》 自私与犯罪: 《堕落》 《堕落》之后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局外人》(The Stranger)的开篇可谓20世纪文学的经典: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一封电报:“母亲死。明日葬。您忠实的。”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加缪:《局外人》,1988年,第3页) 这些短句引人入胜,使我们对即将见到的局外人产生了一种既直接又混乱的印象。法语里“Maman”是小孩用来称呼母亲的,类似于英语中的“Mama”或是“Mom”。因此,第一句话在语气上是非常私人化的。它表明说话人与母亲关系亲密,而且因为失去她而感到悲伤。但第二句却截然不同,它将注意力从死亡的悲伤上转移到死亡的日期上。接下来的句子证实了这种感觉。讲话人听上去更像一位核查死亡日期的办事员,而不像一位哀悼母亲去世的儿子。包括那封来自养老院的电报,都颇具讽刺地表明说话人的语言如同写电报,都是些又短又不连贯的句子。电报语言要求尽量简洁,因为它按字数收费。这部小说的叙事人几乎同样吝啬他说的话。萨特在1943年阅读《局外人》时评论说:这种小说中的所有句子都是“小岛”式的。(萨特:《文论集》,1957年,第24页) 《局外人》的叙事者是谁?随着小说的展开,我们才知道他是在阿尔及利亚一家小公司办公室工作的一个年轻单身汉。他姓摩索尔特(Meursault),我们从不知其名,对他的过去也知之甚少。我们从书中得出,他本人也不知道其父是谁。他和母亲同住一个公寓,直到三年前母亲去世。他曾说过当他不得不放弃学业时,便失去了所有的雄心壮志,但这不足以解释他对未来缺乏兴趣。他说他曾一度住在巴黎。除了这些微乎其微的细节之外,我们对他母亲去世前的事情一无所知。 小说可以分为大体均等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六个章节;第二部分有五个章节。第一部分涉及11天的事情,以摩索尔特发现母亲去世为开始,以他在沙滩杀死一个阿拉伯人为结尾。第二部分所叙述的事情为时11个月;开头是摩索尔特接受法官的审讯,而结尾则是他呆在监狱里期待自己的死刑能减刑,并开始思索起荒诞来。 在小说第一部分里,我们看见摩索尔特生活的平凡节奏。他吃饭,睡觉,吸烟,去办公室工作。在假期里,他或去沙滩,或坐在阳台上,观察下面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不大说话,但一说起话来则毫不掩饰心里所想的一切。在这点上,摩索尔特更像莫里哀《悭吝鬼》(Misanthrope)里的剧中人阿尔塞斯特(Alceste)。但阿尔塞斯特将直言不讳作为一种原则,而摩索尔特则是自发的。摩索尔特口无遮拦地告诉人们他真正想的是什么,这并不是因为他想挑战这些人,而是他不愿做与之相反的事。即便撒谎或不全部讲真话会对他有利,他也不会隐藏他的信念。 摩索尔特很少考虑过去或将来。他得过且过;而且在一天中对他最为重要的是:周围环境引起的感官上的愉快或是不适。他对北非的太阳尤其敏感:他有时喜欢它明亮的光线和温暖;有时又会为它的炙热感到压抑。他对自己的女朋友也同样敏感。他喜欢她甜美的笑容,棕褐色的皮肤和匀称的身材。他注意她的外表,并向她表达他的爱慕。譬如,他说:“她穿了一件白色亚麻布连衣裙,披散着头发。我说她很美,她高兴得直乐。”(加缪:《局外人》,1989年,第47页)但摩索尔特也会注意到那些大部分人会忽视或认为琐碎的细节。譬如,在工作时,他喜欢在中午用浴室的干毛巾擦手,但当傍晚毛巾湿透了后,他就不高兴。 摩索尔特住在一个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工人住宅区,就像加缪生长的贝尔科特街区一样。他的朋友既没钱,也没受过什么教育。玛丽(Marie)是个秘书;塞勒斯特(Celeste)经营了一家街区咖啡馆;埃马纽尔(Emmanuel)是个调度员;萨拉玛诺(Salamano)退休了,和他的狗孤独地住在一起;雷蒙德(Raymond)自称在一家仓库工作,但据说是个拉皮条的。就像杰拉尔德?坎伯(Gerald Kamber)在“《局外人》中人物名称的比喻”(The Allegory of the Names in L?Etranger)一文里所揭示的一样,这些角色的名字都具有一些微妙的补充性意义。譬如,玛丽是一个与圣母玛丽亚同样的名字。塞勒斯特,是“天堂的居民”的意思,他是一个朴实的胖厨子,代表着人类的善心。埃马纽尔,这个像傻瓜一样的人所拥有的名字却是过去用来形容基督的,他的名字在希伯莱语中是“上帝与我们同在”。 虽然摩索尔特和他的朋友都是普通人,但在小说第一部分中所发生的事件却极不平凡。在十一天的时间里,摩索尔特做了以下所有的事:他参加了母亲的葬礼;开始与玛丽约会,并答应娶她;他成为雷蒙德的朋友,并答应雷蒙德惩罚欺骗他的旧情人;他开枪杀死了雷蒙德旧情人的兄弟。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这些可都算是重大的日子。P46-49 序言 贺麟先生在抗战时期写道:“西洋哲学之传播到中国来,实在太晚!中国哲学界缺乏先知先觉人士及早认识西洋哲学的真面目,批评地介绍到中国来,这使得中国的学术文化实在吃亏不小。”贺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学名著翻译委员会”大力引进西方哲学,解放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的“哲学”和“政治学”系列以翻译引进西方哲学名著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联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大力翻译出版现代西方哲学著作,这些译著改变了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知之甚少的局面。但也造成新的问题:西方哲学的译著即使被译为汉语,初学者也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王国维先生当年发现西方哲学中“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不少读者至今仍有这样体会。比如,有读者在网上说:“对于研究者来说,原著和已经成为经典的研究性著作应是最为着力的地方。但哲学也需要普及,这样的哲学普及著作对于像我这样的哲学爱好者和初学者都很有意义,起码可以避免误解,尤其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误解。只是这样的书还太少,尤其是国内著作。”这些话表达出读者的迫切需求。 为了克服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普及之间隔阂,中华书局引进翻译了国际著名教育出版巨头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现为圣智学习集团)的“华兹华斯哲学家丛书”(Wadswonh Philosophers)。“华兹华斯”是高等教育教科书的系列丛书,门类齐全,“哲学家丛书”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哲学系列”的一种,现已出版88本。这套丛书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每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论述的哲学家的著名学者,发表过专业性强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在为本丛书撰稿时以普及和入门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绍哲学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烦,而不泛泛而谈,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其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供有兴趣读者作继续阅读之用。由于这些优点,这套丛书在国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学畅销书,不但是哲学教科书,而且是很多哲学业余爱好者的必读书。 “华兹华斯哲学家丛书”包括耶稣、佛陀等宗教创始人,以及沃斯通克拉夫特、艾茵·兰德等文学家,还包括老子、庄子等中国思想家。中华书局在这套丛书中精选出中国人亟需了解的主要西方哲学家,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梭罗和加缪等富有哲理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改名为“世界思想家译丛”翻译出版。中华书局一向以出版中国思想文化典籍享誉海内外,这次引进翻译这套西文丛书,具有融会中西思想的意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思想文化频繁交流的全球化时代,没有基本的西学知识,也不能真正懂得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是青年学子的必修课,而且成为各种职业人继续教育的新时尚。中华书局的出版物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引领时代风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值得赞扬和支持。 张世英先生担任这套译丛的主编,他老当益壮,精神矍铄,认真负责地选译者,审译稿。张先生是我崇敬的前辈,多年聆听他的教导,这次与他的合作,更使我受益良多。这套丛书的各位译者都是学有专攻的知名学者或后起之秀,他们以深厚的学养和翻译经验为基础,翻译信实可靠,保持了原书详明要略、可读性强的特点。 本丛书45册分两辑出版后,得到读者好评。我看到这样一些网评:“简明、流畅、通俗、易懂,即使你没有系统学过哲学,也能读懂”;“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是一本通俗的人门书籍”;“集文化普及和学术研究为一体”;“要在一百来页中介绍清楚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也只能是一种概述。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种概述很有意义,简单清晰的描述往往能解决很多阅读原著中出现的误解和迷惑”,等等。 这些评论让我感到欣慰,因为我深知哲学的普及读物比专业论著更难写。我在中学学几何时曾总结出这样的学习经验:不要满足于找到一道题的证明,而要找出步骤最少的证明,这才是最难、最有趣的智力训练。想不到学习哲学多年后也有了类似的学习经验:由简人繁易、化繁为简难。单从这一点看,柏拉图学园门楣上的题词“不懂几何者莫人此门”所言不虚。我先后撰写过十几本书,最厚的有80、90万字,但影响最大的只是两本30余万字的教科书。我主编过七八本书,最厚的有100多万字,但影响最大的是这套丛书中多种1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现在学术界以研究专著为学问,以随笔感想为时尚。我的理想是写学术性、有个性的教科书,用简明的思想、流畅的文字化解西方哲学著作繁琐晦涩的思想,同时保持其细致缜密的辨析和论证。为此,我最近提出了“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的主张。我自知“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现在还不是现实,而是一个实践的目标。本人实践的第一步是要用中文把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片段和观点讲得清楚明白”。欣闻中华书局要修订再版这套译丛,并改名为《最伟大的思想家》,每本书都是讲得清楚明白的思想家的深奥哲理。我相信这套丛书将更广泛地传播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使西方哲学融合在中国当代思想之中。 2013年10月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