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透视:创业要做哪些准备
我们的调查问卷从家庭的支持、收集创业信息、参与创业培训、清晰的商业模式、创业设想的保密工作、经常参与创业者聚会、掌握市场营销知识、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掌握金融财会知识、掌握法律知识、行业门槛、市场竞争程度、熟悉政府政策导向、人脉资源、企业注册类型、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地点、经营场所等因素对创业准备因素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清晰的商业模式、人脉资源和收集创业信息三项因素对于创业而言最重要。在认为该因素“非常重要”的比例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清晰的商业模式”“人脉资源”“收集创业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侧面反映了当前新创企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这三项因素。而对“掌握市场营销知识”“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掌握金融财会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及以上三项,显示出在创业者眼中,专业知识对新创企业的重要性略不及信息和人脉。
第二,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地点、创业设想的保密工作和企业注册类型在创业中相对而言不是很重要。在认为该因素“非常不重要”的比例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地点”“创业设想的保密工作”和“企业注册类型”。得益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物流运输的便捷化、资金结算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国家简政放权的政策支持,原本能够制约企业发展广度和深度的因素,如今已变得不那么重要,注册地和注册类型的选择已经不再是创业者关注的重点。
在高校版问卷中,认为行业门槛对于创业成败至关重要是“非常重要”的受访者所占比例较企业版问卷中要低将近10个百分点。大学生尚未走入社会,对于行业准入门槛了解仍然很少,颇有一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在家庭支持方面,大学生群体认为其对创业的重要性比创业者要高5个百分点左右。对大学生来说,大部分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人格上仍对父母对家庭有依赖心理,因此将家庭的支持放在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解决问题:撑大胸怀 理性上路
在我们的访谈中,创业者们这样描述创业第一年的变化:
——开始创业后,每天都在支付,给别人发工资,没有人给自己发工资,甚至还得问家里要钱给别人发工资。
——创业后,没办法睡懒觉了,起得最早,走得最晚,回家路上还在琢磨事。打工时候所享受中产阶级宽裕的时间和浪漫的假期生活,都没有了。
——创业挤占你全部心灵。不知不觉中,你时刻陷入焦虑的沉思。别人从外表看你,就是经常呆萌、走神,经常处于沉思状态,好像突然冷漠了,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而你自己再也没法轻松了。(P30-P32)
后记
本书由中关村股权交易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和组织,编写组于2015年4月初成立,以“调研立书”为写作方针,力图对当下的创业创新大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一方面,我们面向各类上市企业创始人和潜在创客,发放了数千份问卷,深入调查创业生态链上的关键环节和痛点问题,试图为读者归纳“双创”浪潮中的创业新态势和新特征;探寻创业活动在向何处发展、影响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国家当下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如何等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走访了50家不同层次的创业企业,包括1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1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30家四板挂牌和展示企业以及部分优秀的初创企业,通过对其创始人进行深度访谈,回顾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就创业过程中一系列创业者们所关心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创业实践进行解惑和指导;同时,试图总结创业过程中的共性经验和特征,并对常见难题和重要风险进行解答和提示,以揭示创业潮中的商业逻辑和价值观。
现在,我们将调研成果呈现出来,以此向“双创”大潮中的创客们致敬!与此同时,也希望分享一个思考:“大众创业”一定要和“万众创新”携手同行,否则,杯光酒影、觥筹交错的热闹过后,或许不过是一场浮华。
最后,感谢柳传志、郭洪、方风雷、熊晓鸽、俞敏洪、盛希泰等各位创业导师的精彩点评!感谢每一位接受我们调研和访谈的创业企业家!感谢深交所、新三板、创业公社以及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北京市各高校的大力支持!感谢北京出版集团的辛勤付出!
序言:创新的精神,创客的时代
大千世界,时移物换,把握大势才能谋划全局,抓住机会才能掌控命运。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强国所需。
放眼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审视中国,创新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重要因素。“苟日新,日日新”,不日新者必日退。中国要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格局中占据战略主动,要在新形势下开拓发展新境界,就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新、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的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新时期的创新创业热潮已经在全社会兴起。
创客,作为时代的主角,是创新创业的载体,是破茧成蝶的希望。一股与创客有关的潮流正以汹涌之势席卷而来,凝聚了共识、营造了氛围、提供了土壤。尽管我们至今无法对这一新词有准确的定义,但是创客们早已经深刻影响中国发展进程。“创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规格“待遇”,既是对该群体的最高肯定和褒扬,也是对他们在创新和创业中有一番大作为寄托了厚望。
创客时代并非意味着人人都可以做创客,因为这不仅仅是兴趣爱好,更是勇敢者的征程。事实上,跟风创业不如跟随创业。创业也有一定的捷径——就是吸收先行者的所践所悟,融合自己的所学所思去探索新的征程。
《创客时代——亲历者讲创业》这本书,恰在此时应运而生。全书内容丰富、逻辑清晰、独具特色,不仅具有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呵护和扶持创客实践创新和创业的现实意义。难能可贵的是,该书编辑部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收集了数千份问卷数据,全面分析了创业生态链条上的关键环节和痛点问题。同时在长达5个多月时间里,走访了50家不同层次的创业企业,对企业创始人进行深度访谈,再现了这些先行者的创业历程,展示了他们的所学、所思、所践、所悟,总结了创业的共性经验。正如书中所写,从60后到90后,或为使命,或为梦想,或为挑战自我,或为改变命运,不同动机后面闪烁着时代的背景和个人的烙印。但是,他们有一点是相通的,只有认清大势、乘势而为,让个人的创业和时代的大潮同频共振,发现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做实践梦想的先行者,而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家,才能够无愧于创客的称号并取得成功。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每个人都享有与时俱进的机会。正如柳传志先生所说:“年轻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相信,只要目标坚定并不断挑高,努力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抓住身边的机会,并且不断学习,年轻的创客们前程将不可限量。”作为时代的主角,创客们要站稳脚跟、志存高远,既要有敏锐超前的创新思维,又要有严谨务实的“工匠精神”,才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不断创造出新价值、赢得新成功。
是为序。
九思
北京出版集团、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关村股权交易服务集团、创业公社联合组建“众创时代”编辑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全面掌握当前创业活动状态,探讨和总结创业活动中的一般规律和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走访了50家不同层次的创业企业,包括10家创业板公司、10家新三板公司、30家四板企业及优秀的初创公司,对企业创始人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创业家的酸甜苦辣,请他们就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创业者关心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创业实践进行解惑和指导。
中关村股权交易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写的《亲历者讲创业(创客时代)》试图总结创业的共性经验和特征,并对常见难题和重要风险进行解答和提示,揭示创业潮中的商业逻辑和商业价值观。
中关村股权交易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写的《亲历者讲创业(创客时代)》:
中国本土接地气的创业指导书。
柳传志、郭洪、方风雷、俞敏洪、熊晓鸽、盛希泰,6位创业教父领衔点评,
50家企业经验倾情分享,
100位创客创业成功案例,
4000份问卷披露真实信息,
跟随柳传志、俞敏洪等创业教父的脚步,用创业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