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顿·马尔基尔、查尔斯·埃利斯编著的《投资的常识》是两位华尔街大师为普通投资者打造的诚意之作,是一本简短、直白的投资类图书。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保证资金安全,走向投资成功,从而享受舒适、有保障的退休生活。
两位作者都是顶尖的投资大师,都著有在金融市场上享有盛誉的经典书籍:伯顿马尔基尔的《漫步华尔街》《从华尔街到长城》和查尔斯埃利斯的《赢得输家的游戏》《高盛帝国》。这两位世界上最伟大的金融思想家,为我们提供了最有效的投资基本规则。
虽然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有关个人投资的连篇累牍,读者却极少能听到富有理性智慧的声音。两位大师写作本书正是为了服务所有普通读者,去除累赘的叙述和艰深的理论,回归最精髓的部分。他们真正遵循了爱因斯坦的名言:“世上的一切都应该简单到无法再简单的地步。”
伯顿·马尔基尔、查尔斯·埃利斯编著的《投资的常识》是一本简短、直白的投资类图书。我们旨在帮助你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保障你的投资安全,指引你走向投资成功,从而享受舒适、安全的退休生活。
谁说投资理财烦琐复杂,普通百姓难以游刃有余?你大可不必太在意这种说法。任何人都有可能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然而你必须明白,如果两手空空,任何投资回报都与你无缘。
所以说,储蓄是一切投资理财的基础。
储蓄。最初的启动资金有多少并非关键,关键是要有计划、有筹备,培养定期储蓄的生活习惯。而且,越早养成储蓄习惯越好。一家银行的广告牌上这样写道:
渐渐地,积少成多,你就在这里建起了
一个小金库,除非你尚未开始。
致富的捷径其实再简单不过:减少支出,使之远低于收入。你富有是因为你的收入超出了你的支出。不管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一位百万富翁,道理大抵相似。例如,某位女教师一生乐于清贫的生活,去世后留下百万家产:她的财产是通过一生精打细算而慢慢积累下来的。
相反,某位男士年收人超过千万,却最终债务缠身。什么原因呢?答案是他为了支付其昂贵的生活习惯:私人飞机、各地房产、艺术收藏、奢华娱乐……最终落到入不敷出的境地。可想而知,该男士不得安宁的生活并无幸福可言。
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威尔金斯·米考伯有一段著名的话:
年收入20磅,年开支19磅19先令6便士,结果幸福。
年收入20磅,年开支20磅6便士,结果痛苦。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庄绎传译本
储蓄的好处有两点:第一。防止日后鞭长莫及的忏悔。如同诗人约翰·惠蒂尔(John Whittier)所说:“世上所有表达哀伤的言词中,最哀伤的语句是‘事情原本可以这般’。”古书中也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说法。第二,多数人享受储蓄过程和结果带来的安慰和成就感,这意昧着在今天和未来都有更多的选择自由。
未来没有遗憾,今天也没有,这两点同样重要。理性储蓄使你的人生受益,但绝不意味着你要挨饿受苦。不要对自己过分苛刻,你只需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寻找新办法帮助你节省,从而形成更好的生活习惯。
储蓄的真正目的是找到定位你生活重心的牢固支点,并非让你牺牲个人幸福。你的目标不是“从牙缝里省出果汁来”,或者严重物质匮乏。绝对不是!相反,你应该学习如何做出最适宜你自己处境的决策,从而提升你对于自身生活方式的信心。扪心自问,什么是你真正渴望的、需要的并且可以享受的事物。记住,储蓄可以为你提供自由地在未来选择那些对你可能更重要的机会。储蓄可以保证你步入安稳的退休生活。储蓄将带给你更多你真正需要的、渴望的、享受的东西。让储蓄成为你的益友吧。
永远不要背负信用卡债务
储蓄的第一步是停止透支,特别是人不敷出、刷爆信用卡的做法。投资方面极少有绝对原则,但这里我们有一条绝对原则,那就是:永远、永远、永远不要背负信用卡债务。这条原则接近于不可违抗的军令。创作呆伯特漫画(Dilbert Comic Strip)的著名漫画家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声称,信用卡是“金融世界的毒品。起初免费使用,诱你上钩,紧接着,你就会不自觉地跑到高级百货公司试穿各种名牌服饰”。
信用卡是银行的摇钱树,而非你我的小金库。信用卡虽然使交易方便快捷,称得上是现代文明的一项伟大发明,但世界上每一件好东西都有局限性。你的信用卡账单上的“信用上限”绝非你真正的上限。你唯一的信用卡债务上限应为零。
信用卡诱人上钩。刷卡实在是太容易了!不过刷着刷着你就债务累累了。银行“大度”地允许你支付每月最低还款额,你几乎从来不会碰到催债人。
P17-21
这是美国投资界的两位大师重磅推出的一本关于家庭和个人投资理财的短小精悍的小册子。他们都著有金融市场上享有盛誉的经典书籍:查尔斯·埃利斯的《赢得输家的游戏》(Winning the Loser‘s Game)和伯顿·马尔基尔的《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是什么原因令他们在儿孙满堂时又费心重温旧日主题呢?因为虽然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有关个人投资的连篇累牍,读者却极少能听到富有理性智慧的声音,这种状况令人感到伤感。两位大师写作本书正是为了服务所有普通读者,抛开累赘的叙述和艰深的理论,回归最精髓的部分。他们真正遵循了爱因斯坦的名言:“世上的一切都应该简单到无法再简单的地步。”
投资者进行资产组合管理有三种方式:资产配置、择时操作和择券操作。资产配置是指在既定的长期投资目标下,对投资的各类资产设定投资范围(通常按照百分比的形式);择时操作指偏离长期目标的短期投机性炒作;择券操作是在每一项选定的投资类别中挑选合适的证券。
埃利斯和马尔基尔将精力集中在资产配置上,这种做法很明智。通常来说,投资回报中资产配置的贡献超过了百分之百。怎么会超过百分之百呢?这是因为择时操作和择券操作均需支付高额成本,比如券商征收的管理费和中介赚取的佣金。正是这些高成本使得投资者必定输给市场总体回报。换言之,昂贵的择时操作和择券操作将从总体上减少投资者可以赚得的投资收益。所以说,超过百分之百的投资回报是由资产配置贡献的。
埃利斯和马尔基尔总能观察到投资者的不良投机行为:追涨杀跌。学术界对共同基金的多次研究也证明,投资者往往趋于买高卖低,因投机行为而损失应得利润。埃利斯和马尔基尔理性地告诫读者:要采取合理的长期策略,并始终坚持。利斯和马尔基尔的建议:降低成本采取被动策略。
当然,即使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也会涉及一些存在争议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家庭房产更接近消费品,而非投资品。此外,当埃利斯和马尔基尔分享个人炒股的成功经验时,其间或多或少隐含了对炒股行为的许可。对此我不免有所保留(虽然大多数人不能击败市场,然而两位现代金融业大师或许可以)。我个人更倾向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领航集团、全美教师保险及年金协会和大学退休财产基金(TIAA-CREF),因为它们的运营模式解决了资产管理业难以调和的内部矛盾——利润动机和委托代理责任之间的对立。然而,撇开小小争议,本书无疑是两位大师赠给世人的一份厚礼。
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我的导师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推荐我阅读《漫步华尔街》以学习市场运行的真谛。马尔基尔的这本经典著作奠定了我学术生涯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从华尔街返回耶鲁大学,出任耶鲁大学基金会首席投资官,有幸拿到埃利斯的《投资政策》(Investment Policy,畅销书《赢得输家的游戏》的前身)。埃利斯的杰出作品引导我日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投资管理体系,其影响之深无法衡量。如今,两位大师推出这本卓越的著作,世人均可从中受益。读者们,何不听从他们的建议简单致富呢!
这本关于家庭和个人投资理财的经典指南,如同久旱之后的一场及时雨,讲述的正是日渐富裕起来的中国读者需要了解的投资理财常识。最难得的是,两位作者虽然都是西方投资界的大师,却刻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家庭理财的精髓娓娓道来。因此普天下的读者,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受过何种教育,生活如何繁忙,只要有兴趣和渴望整理好家庭的账目,都应该拥有这本小书,闲暇时或翻读思考,或应用实践,都将终生受益。你甚至可以将它传给你的子孙后辈,告诫他们一些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真谛。读这本书,仿佛是与充满耐心和智慧的知心爷爷促膝谈心,学习到关于家庭理财的经典理念从而通往致富之途。
过去20年里,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在物质生活上,东西方家庭日益接轨。然而,中国家庭对于投资理财的了解似乎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比如,散户炒股族,通常的做法是在市场高涨时因热情而买入,而后在市场大跌时因恐惧而卖空,结果血本无归。更糟糕的是,一些徒有虚名的投资产品趁虚而人,欺骗无知的百姓。
近日,在腾讯新闻网上看到这样一则头条新闻:“某保险公司美女高管携巨款外逃被扣,该美女高管所掌管的公司面临巨大的资金问题,已无法经营下去,所以选择外逃。”这位不到30岁的中专毕业生究竟是如何发家的呢?原来,她以承诺5%~12%的固定投资回报来吸引众多受保人交纳保金。实际上,该公司并没有真正的投资运作,付给受保人的所谓投资回报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
这就是一个手段低劣的“庞氏骗局”啊!然而,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却被她轻而易举地欺骗下水。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那起臭名昭著的庞氏骗局的主角——麦道夫,就是靠承诺每年12%的固定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上钩的,在20多年的时间里骗取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总资产500亿美元。类似的故事在历史上时有发生,手段也总是如出一辙,可惜投资者却屡屡受骗。
一位“富二代”朋友,曾透露他的父亲有一笔资译的过程可谓是一气呵成。现代生活如同大染缸,杂音充斥,众说纷纭,然而经典智慧却是久经岁月考验而沉淀出来的真金。
当然,我在机构投资的专业操作会与本书所推荐给个人和家庭的理财原理不完全吻合,比如,我们在工作中不仅会选择基于整体市场的低成本指数基金,同时也会考察各种新奇的创新类主动型基金,比如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但是读者须谨记:专业机构有大量的研究资源和投资人士去做考察,而个人却是难以效仿的,所以,“一切从简”为上策。
从在耶鲁大学校园与查尔斯·埃利斯商谈本书初稿,其后将书稿翻译成中文,到今天看到中译本即将问世,大约5年的时间过去了。今日重温译稿,仿佛又听到埃利斯讨论“以守为攻”时温暖而有力的声音,仿佛又看到马尔基尔漫步华尔街的悠闲身影。亲爱的中国读者们,何不偷得浮生半刻闲暇来阅读本书,从而驶向高枕无忧的安全港湾呢?
巴曙松
如果说严谨专业以至于有些繁琐的论证是专业人士的工作要求,那么,要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写出老少皆宜的大师小品,则往往非相关领域的大师级人士不可为。这本《投资的常识》,就是伯顿·马尔基尔和查尔斯·埃利斯出手的大师小品。
邱国鹭
对于大多数人的投资理财而言,简单的常识往往比深奥的理论更为实用和有效。这本书是两位世界级的金融学家用通俗的语言为普通人的家庭理财提出的一些简单可行的建议,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值得一读。
哈里·马科维茨
两位华尔街大师将你必须了解的投资事项整合在一本小册子里。你最好在18岁,甚至是13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并且每年重读一遍。
大卫·史文森
虽然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有关个人投资的连篇累牍,读者却极少能听到富有理性智慧的声音。两位大师写作本书正是为了服务所有普通读者,去除累赘的叙述和艰深的理论,回归最精髓的部分。他们真正遵循了爱因斯坦的名言:“世上的一切都应该简单到无法再简单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