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五代史演义/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蔡东藩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风靡海内外的通俗历史巨著。史学大家蔡东藩以正史为经,逸闻为纬,章回体结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描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民俗民生,参透疆场血战、宫廷阴谋、千古兴亡中的生存智慧。

内容推荐

治久必乱,合久必分。太平日久,先人遗泽逐渐耗尽于是乱势日炽,三五枭雄,趁乱起事不是僭号称帝,就是拥土称王。这种乱世分裂的情状,东周时有列国,后汉时有三国,东晋后有南北朝,晚唐后有五代,统是东反西乱四分五裂。

五代先后历五十三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改了五次国号,叫作粱唐晋汉、周。史家因这国号前代早已称过,所以各加一后字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此外还有与五朝或合或离不相统属的国度,称作十国就是吴楚闽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及吴越荆南。

这五代十国的时势,简直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彼争此夺,上下凌替,篡弑相寻,蒸报无已。故每代传袭最多不过十余年,最少只有三四年。眼见得神州板荡,海内腥膻,四境不宁……

目录

第 一 回 睹赤蛇老母觉异征 得艳凤枭雄偿夙愿

第 二 回 报亲恩欢迎朱母 探妻病惨别张妃

第 三 回 登大宝朱梁篡位 明正义全昱进规

第 四 回 康怀贞筑垒围潞州 李存勖督兵破夹寨

第 五 回 策淮南严可求除逆 战蓟北刘守光杀兄

第 六 回 刘知俊降岐挫汴将 周德威援赵破梁军

第 七 回 杀谏臣燕王僭号 却强敌晋将善谋

第 八 回 父子聚扈惨遭剸刃 君臣讨逆谋定锄凶

第 九 回 失燕土伪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专政柄

第 十 回 逾黄泽刘郡失计 袭晋阳王檀无功

第十一回 阿保机得势号天皇 胡柳陂轻战丧良将

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训 病徐温计焚吴越军

第十三回 嗣蜀主淫昏失德 唐监军谏阻称尊

第十四回 助赵将发兵围镇州 嗣唐统登坛即帝位

第十五回 王彦章丧师失律 梁末帝陨首覆宗

第十六回 灭梁朝因骄思逸 册刘后以妾为妻

第十七回 房帏溺爱牝鸡司晨 酒色亡家牵羊待命

第十八回 得后教椎击郭招讨 遘兵乱劫逼李令公

第十九回 郭从谦突门弑主 李嗣源据国登基

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后爱次子 杀任圜权相报私仇

第二十一回 王德妃更衣承宠 唐明宗焚香祝天

第二十二回 攻三镇悍帅生谋 失两川权臣碎首

第二十三回 杀董璋乱兵卖主 宠从荣骄子弄兵

第二十四回 毙秦王夫妻同受刃 号蜀帝父子迭称雄

第二十五回 讨凤翔军帅溃归 入洛阳藩王篡位

第二十六回 卫州廨贼臣缢故主 长春宫逆子弑昏君

第二十七回 嘲公主醉语启戎 援石郎番兵破敌

第二十八回 契丹主册立晋高祖 述律后笑骂赵大王

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头孽报 三帅叛命依次削平

第三十回 杨光远贪利噬人 王延羲乘乱窃国

第三十一回 讨叛镇行宫遣将 纳叔母嗣主乱伦

第三十二回 悍弟杀兄僭承汉祚 逆臣弑主大乱闽都

第三十三回 得主援高行周脱围 迫父降杨光远伏法

第三十四回 战阳城辽兵败溃 失建州闽主覆亡

第三十五回 拒唐师李达守危城 中辽计杜威设孤寨

第三十六回 张彦泽倒戈入汴 石重贵举国降辽

第三十七回 迁漠北出帝泣穷途 镇河东藩王登大位

第三十八回 闻乱惊心辽主遄返 乘丧夺位燕王受拘

第三十九回 故妃被逼与子同亡 御史敢言奉母出戍

第四十回 徙建州晋太后绝命 幸邺都汉高祖亲征

第四十一回 奉密谕王景崇入关 捏遗诏杜重威肆市

第四十二回 智郭威抵掌谈兵 勇刘词从容破敌

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汉家军

第四十四回 弟兄构衅湖上操戈 将相积嫌席间用武

第四十五回 伏甲士骈诛权宦 溃御营窜死孱君

第四十六回 清君侧入都大掠 遭兵变拥驾争归

第四十七回 废刘宗嗣主被幽 易汉祚新皇传诏

第四十八回 陷长沙马希萼称王 攻晋州刘承钧折将

第四十九回 降南唐马氏亡国 征东鲁周主督师

第五十回 逐边镐攻人潭州府 拘刘言计夺武平军

第五十一回 滋德殿病终留遗嘱 高平县敌忾奏奇勋

第五十二回 丧猛将英主班师 筑坚城良臣破虏

第五十三回 宠徐娘赋诗惊变 俘蜀帅得地报功

第五十四回 李重进涉水扫千军 赵匡胤斩关擒二将

第五十五回 唐孙晟奉使效忠 李景达丧师奔命

第五十六回 督租课严夫人归里 尽臣节唐司空就刑

第五十七回 破山寨君臣耀武 失州城夫妇尽忠

第五十八回 楚北鏖兵阖城殉节 淮南纳土奉表投诚

第五十九回 惩奸党唐主施刑 正乐悬周臣明律

第六十回 得辽关因病返跸 殉周将禅位终篇

试读章节

一日,把崇家饭锅,窃负而去。崇忙去追回,又欲严加杖责,崇母复出来遮护,方才得免。崇母因戒朱温道:“汝年已长成,不该这般撒顽,如或不愿耕作,试问汝将何为?”温答道:“平生所喜,只是骑射。不若畀我弓箭,到崇山峻岭旁,猎些野味,与主人充庖,却是不致辱命。”崇母道:“这也使得,但不要去射死平民!”这是最要紧的嘱咐。温拱手道,“当谨遵慈教!”崇母乃去寻取旧时弓箭,给了朱温。并浼温母亦再三叮咛,切勿惹祸。

温总算听命,每日往逐野兽,矫捷绝伦,就使善走如鹿,也能徒步追取,手到擒来。刘家庖厨,逐日充牣,崇颇喜他有能。温兄存也觉技痒,愿随弟同去打猎,也向崇讨了一张弓,几枝箭,与温同去逐鹿。朝出暮归,无一空手时候,两人不以为劳,反觉得逍遥自在。

一日骋逐至宋州郊外,艳阳天气,明媚春光,正是赏心豁目的佳景。温正遥望景色,忽见有兵役数百人,拥着香车二乘,向前行去,他不觉触动痴情,亟往追赶。存亦随与俱行,曲折间绕人山麓,从绿树阴浓中,露出红墙一角,再转几弯,始得见一大禅林。那两乘香车,已经停住,由婢媪扶出二人。一个是半老妇人,举止大方,却有宦家气象;一个是青年闺秀,年龄不过十七八岁,生得仪容秀雅,骨肉停匀,眉宇间更露出一种英气,不等小家儿女,扭扭捏捏,腼腼腆腆。为张夫人占一身分。温料是母女人寺拈香,待他们联步进殿,也放胆随了进去。至母女拜过如来,参过罗汉,由主客僧导入客堂,温三脚两步,走至该女面前,仔细端详,确是绝世美人,迥殊凡艳。勉强按定了神,让她过去。该女随母步入客室,稍为休息,便即唤兵役伺候,稳步出寺,连袂上车,似飞的始行去了。温随至寺外,复入寺问明主客僧,才知所见母女,年大的是宋州刺史张蕤妻,年轻的便是张蕤女儿。温惊寤道:“张蕤么?他原是砀山富室,与我等正是同乡,他现在尚做宋州刺史吗?”主客僧答道:“闻他也将要卸任了。”温乃偕兄存出寺。

路中语存道:“二哥!你可闻阿父在日,谈过汉光武故事么?”存问何事,温答道:“汉光武未做皇帝时,尝自叹道:为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果如所愿。今日所见张氏女,恐当日的阴丽华,也不过似此罢了。你道我等配做汉光武否?”写出朱温好色。存笑道:“癞虾蟆想吃天鹅肉,真是自不量力!”温奋然道:“时势造英雄,想刘秀当日,有何官爵,有何财产,后来平地升天,做了皇帝,娶得阴丽华为皇后。今日安知非仆?”存复笑语道:“你可谓痴极了!想你我寄人庑下,能图得终身饱暖,已算幸事,还想什么娇妻美妾!就是照你的妄想,也须要有些依靠,岂平白地能成大事么?”温直说道:“不是投军,就是为盗。目今唐室已乱,兵戈四起,前闻王仙芝发难濮州,近闻黄巢复起应曹州,似你我这般勇力,若去随他为盗,抢些子女玉帛,很是容易,何必再在此厮混,埋没英雄!”志趣颇大,可惜不是正道。

这一席话,把朱存也哄动起来,便道:“说得有理,我与你便跟黄巢去罢。”温又道:“且回去辞别母亲,并及主人,明日便可动身。”两人计议已定,遂返至刘崇家,先去禀明老母,但说要出外谋生。朱母还放心不下,意欲劝阻。两人齐声道:“儿等年已弱冠,不去谋点生业,难道要老死此间么?母亲尽管放心!”全昱闻二弟有志远出,也来问明行径。两人道:“目下尚难预定,兄要去同去,否则在此陪着母亲,也是好的。”全昱是个安分守己的人物,便答道:“我在此侍奉母亲,二弟尽管前去,得有生路,招我未迟。”两人应声称是。温感刘母好意,即人内陈明,刘母却也嘱咐数语,不消絮述。惟刘崇因两人在家,没甚关系,也听他自由。

两人过了一宿,越日早起,饱餐一顿,便去拜别母亲。再向刘母及崇告辞。由刘母赠给干粮制钱等,作为路费。又辞了全昱,欢跃而去。时正唐僖宗乾符四年。点醒年月,最是要笔。黄巢正据住曹州,横行山东,剽掠州县。郓州、沂州一带,也渐被巢众占夺。所有各处亡命子弟,统向投奔,巢无不收纳。朱温弟兄两人,趋往贼寨,贼目见他身材壮大,武艺刚强,当然录用。两人既人贼党,便与官军为敌,仗着全身勇力,奋往直前,官军无不披靡,遂得拔充队长。朱存乘势掠夺妇女,作为妻房。独温记念张女,几有除却巫山,不是行云的意思,因此尚独往独来,做个贼党中的光棍。

过了年余,在贼中立功尤多,居然得在黄巢左右,充做亲军头目。他遂怂恿黄巢,往攻宋州,巢便遣他领众数千,进围宋州城。醉翁之意不在酒。哪知宋州刺史张蕤,早已去任,后任守吏,恰是有些能耐,坚守不下,温已失所望,复闻援兵大至,遂率众趋归。

既而黄巢僭称冲天大将军,驱众南下,温留守山东,存随巢南行。巢众转战浙闽,趋入广南,沿途骚扰,鸡犬皆空。偏南方疫疠甚盛,贼众什死三四,更兼官军四集,险些儿陷入死路。巢乃变计北归,从桂州渡江,沿湘而下,免不得与官军相遇,大小数十战,互有杀伤,存战死。命该如此。巢由湘南出长江,渡淮而西,再召集山东留贼,并力西攻,拔东都,即洛阳,唐号为东都。入潼关,竞陷长安。即唐朝京都。唐僖宗奔往兴元,巢竞僭号称大齐皇帝,改元金统,命朱温屯兵东渭桥,防御官军。嗣复令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攻下南阳,再返长安,由巢亲至灞上,迎劳温军。

P4-6

序言

读史至五季之世,辄为之叹息曰:“甚矣哉中国之乱,未有逾于五季者也!”天地闭,贤人隐,王者不作而乱贼盈天下。其狡且黠者,挟诈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即肆意妄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铤而走险,虽夷虏犹尊亲也。急则生变,虽骨肉犹仇敌也。元首如奕棋,国家若传舍,生民膏血涂草野,骸胳暴原隰,而私斗尚无已时,天欤人欤?何世变之亟,一至于此?盖尝屈指数之,五代共五十有三年,汴、洛之间,君十三,易姓者八。而南北东西之割据一隅,与五代相错者,前后凡十国,而梁、唐时之岐燕,尚不与焉。辽以外裔踞朔方,猾诸夏,史家以其异族也而夷之。辽固一夷也,而如五代之无礼义,无廉耻,亦何在非夷?甚且恐不夷若也。宋薛居正撰《五代史》百五十卷,事实备矣,而书法未彰。欧阳永叔删芜存简,得七十四卷,援笔则笔,削则削之义,逐加断制,体例精严。既足声奸臣逆子之罪,复足树人心世道之防。后人或病其太略,谓不如薛史之渊博,误矣!他若王溥之《五代会要》,陶岳之《五代史补》,尹洙之《五代春秋》,袁枢之《五代纪事本末》,以及路振之《九国志》,刘恕之《十国纪年》,吴任臣之《十国春秋》等书,大都以裒辑遗闻为宗旨,而月旦之评,卒让欧阳。孔圣作《春秋》而乱贼惧,欧阳公其庶几近之乎?鄙人前编唐、宋《通俗演义》,已付手民印行,而五代史则踵唐之后,开宋之先,亦不得不更为演述,以餍阅者。叙事则搜证各籍,持义则特仿庐陵,不敢拟古,亦不敢违古,将以借粗俗之芜词,显文忠之遗旨,世有大雅,当勿笑我为效颦也。抑鄙人更有进者,五代之祸烈矣,而推厥祸胎,实始于唐季之藩镇。病根不除,愈沿愈剧,因有此五代史之结果。今则距五季已阅千年,而军阀乘权,争端迭起,纵横捭阖,各戴一尊,几使全国人民,涂肝醢脑于武夫之腕下,抑何与五季相似欤?况乎纲常凌替,道德沦亡,内治不修,外侮益甚,是又与五季之世有同慨焉者。殷鉴不远,覆辙具存。告往而果能知来,则泯泯棼棼之中国,其或可转祸为福,不致如五季五十余年之扰乱也欤?书既竣,爰慨然而为之序。中华民国十有二年夏正暮春之月,古越蔡东藩自叙于临江书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3: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