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约德是美国最具知名度的科幻作家之一。比约德的小说文笔流畅,心理活动描写细腻,以不同寻常的人物设置、紧张刺激的情节著称。五次捧得雨果奖奖杯,两次捧得星云奖奖杯,比约德创造了世界两大科幻奖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凭着规模庞大的“迈尔斯系列”小说,她不仅重现了太空歌剧的辉煌,也奠定了自己一流科幻作家的地位。
本书为“迈尔斯系列”小说之一。
年轻的帝国审计官迈尔斯·科西根勋爵遇到了一个权力无法解决的难题:他深深地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孀居贵妇,可后者偏偏对婚姻抱着偏执的反感。美人的防线似乎坚不可摧,但身为银河帝国秘密行动老手的迈尔斯知道,正面进攻失败时,翼侧迂回往往可奏奇功……
年轻的帝国审计官迈尔斯·科西根勋爵遇到了一个权力无法解决的难题:他深深地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孀居贵妇,可后者偏偏对婚姻抱着偏执的反感。美人的防线似乎坚不可摧,但身为银河帝国秘密行动老手的迈尔斯知道,正面进攻失败时,翼侧迂回往往可奏奇功……
富可敌国的马克·科西根勋爵遇到了一个金钱无法解决的难题:活泼可爱的心上人变得可望而不可即。但是,让他获得财富的新科技和创造精神也许同样可以用于爱情……
惯于在劣势下反败为胜的伊凡·帕特利尔勋爵同样无比困惑:如何赢得公众的拥戴……
阴谋、基因、金钱与政治。在这个春天,萨塔那·弗·巴星球上,几位出类拔萃的人物又一次着手创造奇迹。
他的约会对象看上去是个未经世事的小女孩,大学生,头一回远离家人,他本以为她肯定会对他这个弗族帝国军官仰慕不已,可她的眼神大胆火辣,神情也没有一点羞涩,竟然驾驶着自己的轻便飞行器去接他。这方面伊凡是个专家,最擅长利用轻便飞行器打破心理屏障,创造出二种合适的氛围——只需要几次温柔的飞扑,就可以十拿九稳地引发几声可爱的尖叫;与此同时,年轻的女孩会向你贴过来,胸部剧烈地起伏,呼吸越来越快,张开的嘴唇也让人越来越想吻上去。可是,这个女孩儿却……迈尔斯曾经载着他在哈松达尔上空进行过疯狂的飞行表演,害他吃尽苦头。打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在轻便飞行器里碰上过这种险象环生的场面了。但这一次,那女孩笑得像恶魔一般,而伊凡却只能从紧咬的牙关里挤出一个绝望的笑容,他紧紧地抓着座位上的安全带,指关节都白了。
接下来,在她挑选的那个饭店里,他们居然“那么巧合”地碰上了那个研究生,那个粗鲁自负的傻小子,于是,这出闹剧终于拉开了帷幕。他妈的,她是在利用他,以此考验那个傻小子对自己的忠诚度。一接到她的暗示,那个杂种就滚了过来,开始疯狂吠叫:你好吗,先生?哦,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当兵的叔叔吗?不好意思,我没听清……他礼貌地请那个杂种坐下,那人却把这当成了阴险的侮辱。这种与生俱来的反应简直可以、可以跟他家最矮的那个亲戚媲美。伊凡早早地脱了身,暗自祈祷他们俩过得愉快。让这些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吧。真不知道现在这些贝拉亚年轻女孩都怎么了。她们简直已经变得——变得“银河化”了,仿佛她们都受了迈尔斯那个可怕的朋友奎恩的教导似的。他母亲曾用尖刻的语气建议他去结交跟自己的年龄地位相当的女性,现在看来,母亲的话似乎还真是有点道理。
客厅那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的表弟出现在门口。伊凡突然有股冲动,想把昨天晚上的惨痛经历生动形象地讲给迈尔斯听听,但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迈尔斯耷拉着脑袋,紧抿嘴唇。看他这副德性,心情绝对好不到哪里去,绝不会对伊凡表示同情的。
“你来得可真是时候啊,伊凡!”迈尔斯咬牙切齿地说。
“哦,我打扰你们的促膝谈心了?‘园艺设计师’,嗯?这里的旖旎风光我也会有兴趣的。多么优美的身材啊。”
“应该是优雅。”迈尔斯低声道,暂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脸蛋长得也不坏。”伊凡补充了一句,眼睛瞅着他。
迈尔斯差点上了钩,却及时把自己的回答咽了回去,还做了个蠢脸,“别贪心了。你不是说你已经跟那位弗——什么夫人来着,私订终身了吗?”他拉过自己的椅子坐下,手脚都交叉起来,眯起眼看着伊凡。
“啊,是的。呃,那件事,恐怕已经成了泡影了。”
“那就奇怪了,难道那位顺从的丈夫最终并不是那么百依百顺?”
“你妄想吧。他们现在在利用人造子宫制造他们的孩子。现在不像以前,想随便找个人往家谱上嫁接个私生子已经不太可能了。不管怎么着,那个丈夫在殖民管理局弄到了一个职位,现在已经带着她去瑟格亚了。他差点不愿意让我们礼节性地道个别。”事实上,当时的场面非常不愉快,做丈夫的还向他发出了含蓄的死亡威胁。本来嘛,只要她能表示出一点点遗憾,或者对伊凡的健康和安全表现出一点点关心,他也能好过一点,可在诀别的时刻,她却只是挂在丈夫的胳膊上,似乎还对他“捍卫领土”的举动颇为满意。至于为了修补自己破碎的心而找的下一个人,那个驾驶轻便飞行器的思春期平民恐怖分子……一想到她,伊凡就不寒而栗。
他耸了耸肩,从令人沮丧的回忆中挣脱出来,继续说道:“可她是一个寡妇,一个如假包换的活生生的年轻寡妇!你知道现在要找这样的人有多难吗?我可知道总部的那些家伙都很乐意向一位可亲的寡妇伸出求婚之手,除非他们想留着这只手在孤独的长夜里自慰。你究竟是怎么搭上这么个可人儿的?”
他的表弟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过了一会儿,他伸手指指伊凡的空盘子边上放着的那卷纸:“这是什么?”
“啊。”伊凡把纸页展开,从桌子上方递了过去,“这是你跟皇帝、未来的皇后,还有我母亲会面的日程安排。我母亲要盯着格雷格把婚礼的所有细节都敲定下来。既然你是格雷格的伴郎,那你当然就得到场了。
“哦。”迈尔斯低头扫视着纸上的内容,困惑地皱起眉头。随后,他抬头看着伊凡,“不是说这个不重要,可你现在不是应该在作战指挥中心服役吗?”
“哎,”伊凡苦着脸说道,“你知道那些家伙是怎么对我的吗?”
迈尔斯摇摇头,好奇地抬起眉毛。
“我被正式临时调派给了我母亲,当她的助手,一直到婚礼结束。我母亲!我去部队就是为了离她远一些,该死的,现在她却突然变成了我的顶头上司!”
他的表弟咧嘴大笑起来,没有丝毫同情的意思,“蕾莎得跟格雷格顺利完婚,然后担当起国家女主人的职责,在那之前,你母亲都会是整个萨塔那·弗·巴最重要的人物。你可别小瞧她。我见过的所有行星际入侵计划都没有比这次帝国婚礼的计划更复杂的。要顺利完成这个计划,艾利丝婶婶得调动起自己所有的才干才行呢。”
伊凡摇了摇头,“早知如此,我应该趁还来得及,申请去外行星服役,比如科玛、瑟格亚,或者随便哪个边远使馆。只要不是萨塔那·弗·巴就行。”
迈尔斯的脸色严肃起来,“这可说不好,伊凡。只要没有什么突然的军事袭击,这会是今年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这是我原来的想法,而我现在觉得,这可能也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格雷格和蕾莎生的孩子越多,排在你我之前的王位小继承人也就越多,我们——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也就越安全。”
“我们还没有孩子呢。”伊凡说道。这么说,他是想跟那个美丽的寡妇……啊哈!
“我们难道不该去试试吗?每次我跟某个女人亲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个问题……不说这个了。话说回来,这场婚礼是绝对不允许出岔子的,伊凡。”
“这一点我没有意见。”伊凡真诚地说道。他俯下身去驱赶猫咪——猫咪把盘子舔干净之后,还想在伊凡锃亮的靴子上磨磨爪子。伊凡把它放到膝上安抚了一会儿,猫咪这才安静下来,嘴里咕噜着,开始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好好消化刚才吃下的食物,然后努力长毛,让更多的毛沾到伊凡那身帝国军装上。“那位寡妇的名字,你能再说一遍吗?”其实迈尔斯根本没跟伊凡说过她的名字。
“埃卡特琳。”迈尔斯叹了口气。他嘴里那一堆骂人的词汇呼之欲出,不过他还是很不情愿地把它们咽了回去。
嗯,不错。伊凡想起表弟对自己以前那些个风流韵事的种种冷嘲热讽,这下终于有了扯平的机会,这种机会就像久旱之后出现的雨云一般珍贵。“你说她还沉浸在悲伤之中?我看她可以找一个有幽默感的人陪伴,振作起来。不过不是你,你自己还老是那么消沉沮丧呢。也许我应该自告奋勇,带她去城里转转。”
P34-37
1982年,我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开始写作我的第一部小说(也是“迈尔斯系列”的第一部)。那时的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我的小说有一天会在中国出版发行——这种想法本身就是科幻小说,好像当时描述二十一世纪的某些小说一样。
是啊,可现在……
现在,我们大家都已置身未来。尽管这个未来仍旧没有月球基地,没有飞行轿车,但却创造了许多奇迹,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_面面。这个世界还不完美,也许永远不会。但事实证明,比起上个世纪中期我在饱受核弹威胁的青年时代读到的某些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世界毁灭的凄惨前景。现在这个世界光明得多。现在似乎没有人在放射性废墟中四处爬行,对抗异种——就算真有这种事,数量也不多。相反,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人类历史上思想和艺术最为繁荣兴盛的时代。当然,这些思想或艺术并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数量确实庞大,我们可以从中选择。“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这句老话还是有道理的,尤其是涉及到信息时,这句话更妙、更对,不能仅仅看成英语中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
“迈尔斯系列”故事不是那种板起面孔的科幻小说(我希望我的小说能做到诙谐、机智),而是将读者带到另一个世界的冒险故事。首先,它应该能让我自己高兴:其次,能使任何愿意参加这次冒险旅行的读者感到高兴。我感到欣慰的是,许多读者从中得到了快乐。自从最初的三部1986年付印以来,这个系列在美国不断重印。“迈尔斯系列”的十四部小说已经被译成十九种文字。同时,这些书还荣膺众多奖项,让我备受鼓舞。
尽管“迈尔斯系列”是以银河空间为背景演绎的冒险故事,但这套科幻小说系列中的科学背景和情节更侧重于生物、遗传和医药方面,致力于探讨这些领域的发展进步对社会结构和两性关系——尤其是对我的主人公们忙碌的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我的同行弗诺·文奇提出了“超人剧变”理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形态将会改变得超乎我们的想象。我对这种观点并不十分赞同。作为一个人,一个母亲,我深切地体会到,人类受制于自己随时光流逝不断改变的身体,这种制约是极难撼动的。在我看来,“超人剧变”理论只对一种人有吸引力:希望自己一出世就具有二十二岁成年人的外形与心智,将促使他们长大成熟的所有努力(多数并非他们自己的努力)轻松抛诸脑后。对于“剧变”,弗诺·文奇的理论阐述得十分精辟。但我怀疑现实中的变化将大大不同于他的理论,而且不会那样猛然改变。在我自己的作品中,我试着向广大读者指出:未来将出现许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们互相依存,互相竞争,而不会出现单一的、普适性的模式。
我很早就开始阅读系列书籍,总是苦于难以将大部头系列中的情节顺序理清,有时甚至毫无头绪。所以当我自己进行小说创作时,我最先考虑的就是让这些故事既能独立成篇,组合起来又能构成一个系列。作品的翻译顺序比在美国上市的顺序更让人难以捉摸。但我的做法获得了成功,使世界各地的读者不再受作品先后次序的困扰。我设法让系列小说中的每一本都有合理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在提供背景时,我尽量避免笨拙冗长地复述前面的故事情节。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无论以什么样的顺序阅读,这一系列都能为读者提供悬念和惊喜。
有读者朋友给我发来电子邮件,说“迈尔斯系列”的顺序似乎没个定数,无论依照哪种顺序开始阅读,都能很好地融入到情节中去。但究竟哪种顺序是最合适的?读者朋友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而且乐此不疲。现在,在因特网上用Google搜索我的名字时,我已经学会如何在一些我根本不认识的文字和字母中将“比约德系列小说的阅读顺序”分辨出来——仅仅观察小说标题的排列就可以了,我也由此了解到各国读者对我的系列小说阅读顺序的看法。 而作为作者,我的个人意见就是:从手头有的开始,一直走下去。对于生活来说,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忠告。
最后,很高兴《科幻世界》杂志社将我的作品介绍到中国。衷心希望在这个全新的二十一世纪,迈尔斯、他的家族、他的朋友、他的敌人(还有他永远向前的动力)能够将悬念和愉悦带给我全新的中国读者。
洛伊斯·麦克马斯特·比约德
于明尼苏达州 Edina
迈尔斯已经成为最值得铭记的科幻角色之一。
——美国《出版商周刊》
近年来鲜有太空歌剧能与本书匹敌。部分原因在于作品本身极具独创性,其次还在于这位引领思潮的作家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品不仅应当描绘人类的生存,更要弘扬人性本身。
——美国《洛杉矶时报》
比约德在人物塑造上功力一流,阅读她的小说,能清晰地感觉到书中人物的性格魅力,让人身临其境,欲罢不能。
——美国《轨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