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平常茶非常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清玄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看本书,听林清玄先生作禅与茶的讲演。讲演深入浅出,颇能明心见性。

本书共分四个栏目,包括:茶能生善、人间奇香、饮茶洗心和入清凉地。

内容推荐

这是本禅茶文化散文,由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先生所作。全书共分四个栏目,包括:茶能生善、人间奇香、饮茶洗心和入清凉地。阅读本书,如同听听林先生在作禅与茶的讲演。讲演深入浅出,颇能明心见性。

目录

茶能生善

王孙草与野人家

第一位女茶师

万古云霄一羽毛

友情的茶

沏壶冻顶供养春天

看时大彬的茗壶

卢仝七碗茶

流华净肌骨

相思一磬声

茶歌与酒诗

人间奇香

新鲜的桂花茶

莲花香片

菊花普洱

若兰茶酒

酢浆草茶

冷泡银针

太阳茶

云香茶

松子茶

肉骨茶

沉香茶

感通茶与嬉野茶

药草浴与普洱茶

雾里听草

小五太平茶

仙茗自仙家

龙井问茶

佛国奇香

饮茶洗心

请上坐,泡好茶

卖茶老妇

饮茶洗心

爱,永远保持分享

无事最可贵

无我的茶

大茶壶与小茶壶

过眼的繁华

水在舌头上

佛山无影水

在蟹眼与鱼眼问沉浮

情如无憾情补天

茶香一叶

猫空半日

茶与杯的玄思

入清凉地

私房茶与私藏茶

茶禅一味

不可一日无茶

无不是茶

所谓乌龙,即非乌龙

黄叶中的风骨

不可小看老婆子

百乌不衔花

茶匠的心

落叶永远扫不干净

净土也有好茶

入清凉地

一片茶叶

片叶不沾身

水会永远活着

一味

达摩茶杯

家家有明月清风

试读章节

第一位女茶师

在西安的时候,我很想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大雁塔,一个是法门寺。

大雁塔在慈恩寺内,是玄奘法师译经的地方,传说玄奘为担忧经文梵箧遇到火难而散佚,乃请高宗皇帝采西域之制,建大雁塔,安置梵箧。

大雁塔的来源还有两个传说,都非常动人。

一是在一位菩萨舍身的纪念日,慈恩寺的法师聚集在一起诵经,这时,一群雁子呈人字飞过天空,有一位僧人起了一念:“我们生活艰苦,一直不能饱腹,菩萨也应该知道吧!尤其今天是他舍身的日子。”

他的念头才闪过,空中雁群里有一只雁子突然笔直坠落,当场触地而死,为了纪念这只舍身供僧的雁子,在它触地的地方盖了一座雁形的宝塔。

二是曾有猎人在慈恩寺外射雁,一只大雁被射中了,它的伴侣悲啼数声,飞上高空,然后急速地撞地而亡,为了纪念这对雁子的情深义重,慈恩寺的僧人遂盖大雁塔以为见证。

不管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每一个都令人十分动容。  ,

法门寺则是收藏佛骨舍利的地方。唐朝皇帝经常迎佛骨舍利入宫供养,使得韩愈看不过去,写了《谏迎佛骨表》给宪宗皇帝。

我想去法门寺,不只是为了瞻礼佛骨,而是十年前因法门寺的宝塔崩塌,发现了“地宫”,这地下宫殿里保留了非常重要的茶文化,还是首次被发现。

可惜行程的安排太紧,使我没有时间到大雁塔和法门寺,幸好,在书店里找了许多书籍资料,对法门寺发现的茶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陆羽的《茶经》里虽然对茶作过非常完整的记述,但陆羽到底是一个平民,对于唐朝宫廷的饮茶方式是无法记载的。

此外,陆羽对茶具虽有细致的描写,可惜因年代久远,找不到当时的茶具,无法呈现出茶道在唐朝的原貌。

法门寺在一九八八年发现的茶具,制成于成通九年到十二年,为僖宗皇帝御用的真品,保留得非常完整,这套唐朝宫廷用的茶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最精致的茶具文物。

法门寺地宫的茶具包括:

一、烘焙器:金银丝结条笼子、鎏金飞鸿球路纹笼子。

这两件都是烘烤团茶所用的,通体剔透,工艺精巧,可见早在唐代,金丝编织工艺已达到极高的水准。

二、碾罗器: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

因唐代用团茶,煮茶之前,要将团茶烘烤,用茶碾子碾碎,再用茶罗子筛茶。当时的人品茶,多是自碾自罗,是品茶者酝酿品茶情趣的重要过程。

陆羽在《茶经》中主张碾罗器要用竹木制成,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显然豪华得多,也可见帝王饮茶的享受比一般人讲究得多。

三、贮茶器、贮盆、椒器:鎏金银龟盒、鎏金人物画坛子、鎏金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

唐人吃茶,以茶粉末放入爆发中烹煮,加入椒、盐等佐料,调成糊状,一起吃下。

四、烹煮器:鎏金飞鸿纹银匙、鎏金飞鸿纹银则。

银则是投茶时的匕状量具,形如勺,茶匙是煮茶时用来击沸汤面,使茶末融于汤中。

五、饮茶器:鎏金伎乐纹银调达子、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盏、茶托。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茶碗。

可见以琉璃制成的茶具,早在唐代就已起用,色茶碗更可看出茶具在唐朝已经在造型、釉彩、纹色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了!

法门寺地宫得以保存如此完整的茶具是非常偶然的。原来,晚唐的皇帝经常到法门寺拜祭佛骨舍利,祈愿“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这套文思院特别为僖宗打造的茶具,不知是僖宗拜祭时供养佛陀所用?或者是随行喝茶所用?它就存放在法门寺的地窖里,上面又盖了宝塔,才能经历千年还毫发无损,完美如新。

这套茶具使我们知道茶道在唐朝不只是成熟的文化现象,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还是精美的艺术形式,成为生活的完美实践。

宫廷,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层,也是社会意识的源头。既是时尚与文明的典范,又是文化思想传播的中心。当皇帝讲究饮茶之道,御用茶具金碧辉煌、华美富丽到了极致,社会饮茶的风靡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我们将饮茶分为不同的层次:民间茶道是为了联结友情、品味人生;寺院茶道是为了超脱世俗、宁静致远;宫廷茶道是为了拣精择极、豪华享受。这样,我们才能对茶道有全面的了解。

在研读法门寺茶具的历史资料时,意外地发现唐德宗皇帝有一个宠妃李冶,竟是中国第一位女茶师,而且是茶圣陆羽的红粉知己,她的身世坎坷离奇,令人感慨万千。

安史之乱后,陆羽离开竟陵,沿长江而下,经过鄂州、黄州、彭泽等地,最后抵达湖州。湖州的风景秀丽、地灵人杰,邻近地区的茶泉都非常好,加上结识了方外至交皎然,陆羽便在湖州定居下来。

经由皎然的引荐,陆羽认识了一个色艺双绝的女道士李冶。

李冶原是吴兴一带的名妓,在诗歌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后来看破红尘,出家修道。由于她长得美丽非凡,写一手好诗,又能谈禅论道,附近的名士都乐于结识她。

陆羽就是在这种惜才的情况下认识李冶的。初次见面,李冶向陆羽敬了一杯香茶,没想到陆羽只向杯中看了一眼就说:“久闻李道姑以诗才著称,没想到尚未摆脱庸俗之气。”

李冶吃了一惊:“我们尚未开口交谈,陆处士何以断定我未脱庸俗之气?”

陆羽说:“从这杯茶就可以断定了!”

李冶不解地问:“这茶里有什么事可以断定?”

“你所居的吴兴,啄木岭茶名扬天下,顾渚山的紫笋茶是历代的贡品,但你泡的茶和俗人一样,辱没了好茶。”

李冶更为惊奇:“茶,还有道俗之分吗?”

陆羽说:“茶,乃养生之精,可以解热渴、驱凝闷、缓脑痛、明眼日、息烦恼、舒关节、荡昏寐,长期饮用可以有力悦志、增益思考……这些还在其次,善茶之人必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饮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与诗情道心并无分别,境界高的人才能泡出天人合一的滋味呀!”

李冶听了心中大为叹服,口中依然不服,说:“你还没有喝这杯茶,怎么说我未脱俗气呢?”

陆羽说:“茶水煮开时,小滚为鱼目,大滚为蟹眼,唯有鱼目与蟹眼,茶叶才能显味,你用尚未开透之水泡茶请我,以致茶叶浮水、茶香未出,显露出你泡茶的时候心不从容、意不平宁、志不专一,这不是和俗人一样吗?”

李冶听了若有所悟,当场拜陆羽为师,学习茶艺。陆羽当晚即留宿观中,住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除了与李冶谈诗论艺,就是传授烹茶品茗之道,李冶很快领略其中的要诀。后来,陆羽常来与她煮茶论道,使她的茶艺走向了新境界。不久之后,李冶不仅色艺知名于天下,烹茶煮茗的声名也震动八方。  唐建中四年(公元七八三年),德宗皇帝闻知李冶的诗名茶名,特别下诏召她上京晋见。德宗一见李冶惊为天人,当时李冶已经四十几岁了,但姿色脱俗,气质更是非凡。德宗惊喜之余,把她强留在宫中,并召幸了李冶。

第二年,大将朱眦发动政变,唐德宗仓皇逃走,后宫佳丽都被弃在宫中。朱礼比入宫后找到李冶,被她清雅不凡的风韵所倾倒,把她占为己有,李冶迫于无奈,只好随在朱眦身边。

这场叛乱很快被平息了,唐德宗再度回京,恼恨李冶对他不忠,下诏将李冶处斩。

中国第一位女茶师,诗艺与茶道都达到高峰的女茶师,就在男性无知与霸权的心态下不明不白地死了,死在那些心不从容、意不平宁、志不专一的俗人手里!

李冶的形体如茶香飘散了,但她从陆羽学来的茶道艺术却流传下来,至今吴兴一带用的还是她的烹茶方法,湖州一带著名的“擂茶”听说是她传下来的绝技。

就在李冶被召进宫中的前儿年,陆羽在湖州的青塘门外,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经》,时在公元七八0年。

谈完李冶的故事使我掩卷叹息,再想到法门寺地宫里那些皇室的茶具,更是怅惘无限。想到李冶当年也是用这种茶具煮茶来侍奉庸俗的皇帝,不像她的老师陆羽,听到皇帝召见,连夜逃出皇宫,浪迹天涯。她的心也是这样怅惘的吧!如同用未开透的水泡出的茶叶,半干半湿、半绿半黄地浮在水面,水是水,茶是茶,人已非人。

即使是一片茶叶的香气,也是在天地间寻找知味的人呀!

这样想来,慈恩寺大雁塔舍身的那只大雁,在万古长空中虽只有小小的身影,在一朝风月里,却又翼长万里,覆盖了整个蓝天。在人间的俗人,可能往一生里偶得风月,以权势和粗鲁服人,却只是历史里的一点烟尘煤灰,一提到他们就仿佛污染了我们洁白的衣裳呀!

P8-13

书评(媒体评论)

茶能生善

茶,是为了友谊而存在世间的;最好的茶,则是为了知味的人存在世间;我们到处找茶品茶,不也是渴望着与知味的人对饮吗?

当我想念起一生中曾经启迪过我、鼓励过我、安慰过我的好品质的朋友,就有如在森林中孤寂的小径突然听到远方寺庙传来的钟磬之声,或者听见空山里松子掉落的声音,猛然惊觉,呀!不是松子,也非钟磬,而是来自深深的相思。

人间奇香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粒停泊在温柔海边的细沙,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 “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即使是小如松子。

饮茶洗心

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生命沉苦时要加一点清凉的菊花,激越时要加一点内蕴的普洱;在苦中犹有向上飞扬的心,在乐里不失去敏锐深刻的态度。这样,生命的茶才能越陈越醇,越泡越香。

入清凉地

禅自然是有的,但不是写在墙上、画在茶杯上。它和茶相同,人生无所不茶,无不是茶;人生无所不祥,无不是禅。

茶不在禅里,禅也不在茶中。茶或禅以及生活的一切恼害都化成一缕轻烟,飞向空无的所在,那就是茶禅一味了。

茶的真滋味,禅的真境界,唯有平常心乃能知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