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一起翻看小学教科书
正式入学之前,可以和孩子一起翻看一下小学教科书。看看将要学习的课本,除了可以帮助孩子减少对上学的茫然和陌生感外,还能够知道提前做些什么准备,以便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小学教科书在大型书店都可以买到,即使不买,大致浏览一遍,也是有帮助的。
李新花是首尔市延中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她说,“看看教科书,并不是让孩子提前学习知识,而是让他(她)了解小学的教学过程”。现在,有很多孩子在正式上学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小学课程,结果上学后反而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难以适应校园生活。李新花老师认为,“小学新生中有30%左右的孩子是完全不识字的,对于这样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语言、图画或者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科目和内容。
我们是一年级 入学后第一个月,每天都会学习这本书。内容包括参观校园、学习设施使用方法、握笔的方法及正确的坐姿等,主要是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语文 由口语、听力、读写三部分内容构成,课程安排也是围绕着三个主题进行的。“写”是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让孩子掌握正确的书写顺序。那些在入学之前就学过写字的孩子,常常不能按照正确的笔顺进行书写。上学之前如果教孩子写字,就要多花一些时间,让孩子掌握正确的笔顺。还有,就是学词语和句型。从学词语过渡到学句子,教学进度是很快的,孩子有时会有些不知所措。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在旁边多多帮助了。
数学 学习数字1~50的读、写,并比较大小,还要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基数和序数的概念。
正确生活学习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个人卫生以及各种礼节,例如,正确地打招呼,正确地刷牙、洗澡、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智慧生活 类似于以后要学习的科学课。了解生物和非生物以及植物和动物的概念,了解食物变质后会出现什么变化等。
快乐生活包括音乐、美术、体育等内容的综合科目。上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唱歌、将喜欢的活动画下来、在操场上玩沙子等。
03 未雨绸缪,难以适应小学生活的三种情况
在正式上学之前,需要客观地检查:孩子的心理状态是否能够顺利适应学校的生活。韩国延世神经科附属小儿青少年神经科医院的孙硕汉医生指出,“要想了解孩子的性格和特点,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比如说,孩子喜欢拿着恐龙玩具,让它们互相咬,互相打,就意味着孩子内心存在着相当强烈的攻击性。
如果需要对孩子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诊断,就要带孩子到小儿精神科或者儿童咨询所等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检查。这些专业机构,可以对孩子的性格、智能、情绪等进行检查,并对父母的育儿方法给予帮助。如果孩子经常表现出注意力涣散或者紧张不安,并且持续较长时间,最好带孩子去进行专业的检查。如果孩子总是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下面就是难以适应小学生活的三种典型情况。
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指的是智力商数(智商)在正常范围(85以上)和智力迟钝(70以下)之间,也就是智商在70—85之间的情况。从表面上看,这类孩子与正常孩子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但是学习能力却要低很多。教育专家指出,“这种情况很容易让人简单地认为只是孩子发育得比较慢。实际上,还是应该一发现就尽快采取措施。”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孩子可能会成为小朋友中间被嘲笑的对象,还可能因为学习跟不上而失去自信,甚至陷入忧郁的情绪之中。
如果孩子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父母必须能够充分包容孩子。对于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把重点放在孩子擅长的事情上,而不是他(她)做不到的事情上。如果父母能够耐心地反复教孩子,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学习效果。
注意力缺失,多动症 如果6岁的男孩出现注意力缺失/多动症,是一个必须要面对和克服的问题。目前在小学生中有5%的人存在这个问题,其中男生比女生高3倍。注意力缺失/多动症会导致孩子注意力和记忆力严重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学习。
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注意力缺失/多动症,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在小时候都有这个问题,但他们还是成为了伟大的人物。
社会性不足和情绪不安 父母的过度保护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并且让他(她)出现社会性不足的情况。过度保护的父母,对孩子缺乏基本的信任。这类父母对于自己不在身边时孩子的生活总是想了解得一清二楚,例如“今天在幼儿园里做了什么?”“和谁一起玩了?”“有没有小朋友打你?”等。这类父母除了会让孩子失去自信以外,在情绪上也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缺乏独立性。
P10-13
策划理念
年轻的妈妈到底需要一本怎样的育儿书
成书过程
6983位妈妈与403位专家共同给出了最实用的育儿答案
如何使用本书
专家顾问委员会
必知 读懂你的孩子
61~72个月,妈妈必须知道的事情
Part 01 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成长 充分发挥父母职责
01 和孩子一起去参观小学
02 一起翻看小学教科书
03 未雨绸缪,难以适应小学生活的三种情况
04 还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睡
05 早睡早起
06 让孩子与家人一起制订每月计划
07 为孩子选好小学了吗
08 你对代案学校有兴趣吗
09 轻松度过烦恼的6岁
10 与幼儿园老师会面
11 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办
12 给爸爸的建议
13 一起看戏剧,感受孩子的心灵成长
14 享受五天工作日后的家庭周末
15 成为孩子的榜样
Part 02 让孩子聪明又讲理 对孩子逐步展开的教育
16 和孩子一起做饭
17 拼读和拼写太难了
18 让孩子每天读三本书
19 教孩子看钟表
20 在生活中学习加减法
21 孩子6岁开始学习英文
22 英语教材的使用方法
23 告诉孩子金钱与经济的概念
24 6岁孩子去博物馆看什么
25 值得与孩子一起参观的美术馆
26 教孩子学会求助与拒绝
27 我的孩子有什么特长
28 怎样培养孩子的才能
29 对孩子强调公共道德
30 交通安全教育很重要
31 关于性的问题,可以这样回答
32 要想消除孩子的网瘾,父母应该成为电脑高手
33 严格规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Part 03 让孩子更加讨人喜欢 必须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34 与孩子一起分享
35 孩子无法自我调节情绪时
36 培养孩子独立制订计划的习惯
37 孩子缺乏礼貌
38 怎样应对孩子买东西的要求
39 孩子不善于与朋友相处
40 让孩子自己整理书籍和玩具
41 让孩子独自去超市买东西
42 绝不能输
Part 04 培养孩子认知能力的方法总结 必须帮助孩子提高认知能力
43 用图画与孩子对话
44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45 孩子总是眨眼睛,并发出奇怪的声音
46 孩子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说
47 孩子说话总是吞吞吐吐
48 孩子无法表达清楚所发生的事情
Part 05 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必须重视孩子的健康
49 孩子生病的时候
50 检查孩子的视力、听力及牙齿状况
51 训练孩子正确的刷牙方式
52 大便后,孩子可以独自处理并且洗手吗
53 矮个孩子的生长治疗
54 小胖墩儿的减肥疗法
55 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
56 让孩子远离甜食与快餐食品
57 远离感冒
58 孩子过敏怎么办
59 6岁孩子的营养制剂
60 对于补药的正确认识
Tips 实用小贴士
看过教科书以后,对孩子入学的担心减少了许多
注意力缺失/多动症的自检
给孩子买了他喜欢的汽车床
一到晚上10点就铺床睡觉
听听送孩子上代案学校的父母怎么说
绝对不能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与孩子沟通十诫
成功与失败
扮小丑,和孩子一起玩
下班以后跟孩子玩一会儿,可以很好地缓解压力
每个月至少看一两次戏剧
参加儿童戏剧教室
社区图书馆也是个好选择
关于周末出游的建议
孩子的行为经常提醒我要反省自己
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
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写封信
坚持读书
和妈妈一起玩钟表游戏
通过孩子喜欢的游戏学习加减法
不去双语幼儿园,在家给孩子读英文故事也可以学英语
做家务可以得到零花钱
参加儿童跳蚤市场
适合带孩子一起参观的韩国博物馆
参观美术馆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术才能
幸亏让孩子记住了电话号码
从4岁开始让孩子弹钢琴
通过称赞让孩子学会公共道德
告诉孩子倒车时很危险
每周召开交通安全家庭会议
“以毒攻毒”也是个好方法
远离电视的四个小方法
这些话可以帮助孩子
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让孩子独自做出决定
父母要从自身做起
坚持一个月只给孩子买一件东西的原则
深呼吸,让孩子稳定情绪
父母们相处融洽,孩子们也能玩在一起
活动结束后,要学会整理
让孩子跑腿儿,可以增强孩子的独立性
模仿孩子的行为
从小就让孩子多尝试
什么是抽动秽语综合征
治疗多动症时,又出现了抽动症
有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让孩子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询问孩子最感兴趣的一些事
刷牙后嚼木糖醇口香糖可以预防龋齿吗
洗手时的肥皂泡游戏
我的孩子能长多高
为什么长不高
生长骺板闭合之前开始治疗
我和孩子一起减肥
吃中药控制食欲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偏食习惯
日本妈妈怎样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
以素食和鱼类为主的饮食
小时候没有过敏,6岁还会出现吗
提前了解营养制剂及其副作用
必须吃补药的情况
Story 每个伟大人物的背后都有伟大的父母
用计算机改变世界的“问题儿童”——比尔?盖茨
要想知道西红柿是否会爆炸,就要亲自试试看的知名导演——
斯皮尔伯格
只读过小学一年级,却受到全美国人尊敬的总统——林肯
失败是通往成功的捷径,通用电气前董事长——杰克·韦尔奇
听妈妈讲伟人故事长大的美国国父——华盛顿
如何使用本书
“为孩子必做的事系列”是一套按照年龄段编写的实用育儿书。我们抛弃了厚度和泡沫,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寻找现实生活中真正需要的答案上。
不同年龄段的育儿重点
1岁(0~12个月)不同月龄的喂养方法;新手妈妈的育儿妙招。
2岁 培养好习惯;2岁孩子的“话痨”妈妈。
3岁 培养有想象力的孩子;在与孩子的主权争夺中获得胜利。
4岁 提高智商;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各种技能。
5岁 性格教育;培养社交能力,为未来的领导者打下基础。
6岁奠定学习能力的基础;准备入学,增强体质,培养耐性。
这是年轻妈妈身边的助手 本套书不同于育儿专家的论文或教育家的著作,虽然我们也得到了许多育儿专家的帮助,但并没有照搬照抄专业理论。我们尽可能做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给出尽可能接近实际生活的正确答案。
当你需要专家时,请打开本书 在某个阶段,孩子应该发育到怎样的水平?这应该是每个妈妈都想知道的问题。本套书按照不同的年龄段,提供了孩子发育指标列表。如果发现孩子存在异常,可以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通常来说,异常被发现得越早越好,治疗得越及时越好。
带孩子去小学参观一下吧。说不定,孩子会扳着手指头数日子,期待着上学的那一天呢。让孩子在宽阔的操场上跑一跑,带孩子参观一下校园里的各种设施,美丽的花坛,小动物饲养室……对于那些对学校感到紧张和茫然的孩子,提前去看看学校的样子,有助于孩子更快地适应。
“为了孩子必做的事”系列丛书是一套按年龄段编写的育儿书,专为年轻妈妈,特别是80后新手妈妈量身定制。韩国《柠檬树》编辑部编著的《为6岁孩子必做的60件事》是该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父母的职责,如怎样给孩子选小学、怎样和孩子一起制订每月计划;对孩子应开展哪些教育,如怎样看表、怎样和孩子谈性的问题;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如孩子怎样调节情绪、怎样去超市购物;孩子的健康问题,如怎样刷牙、纠正孩子的偏食;等等。并附有各月龄(61~72个月)的正常发育指标,一看就用得上的60条实用小贴士,及名人成长亲子小故事。《为6岁孩子必做的60件事》为6岁孩子妈妈提供了实用又知性的育儿知识。
韩国《柠檬树》编辑部编著的《为6岁孩子必做的60件事》——最为独特的创作过程、最聚人气的妈妈指南——6476位新手妈妈提出实际困惑,403位育儿专家咨询解答,507位高手妈妈分享育儿真经,11位权威专家精心审订。
六大部分:健康、习惯、认知、社交、教育及父母职责——全方位关注孩子的身心成长。
特别专题:妈妈必知,读懂你的孩子——402项各月龄孩子的育儿重点。
特别版块:细心的妈妈,健康的宝宝——282条一看就能用得上的小贴士。
特别栏目:每个伟大人物背后,都有伟大的父母——27则名人成长亲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