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们的踟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弋舟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作家弋舟取用汉乐府《陌生桑》里的“踟蹰”,准确地描绘出现代人们面对爱、面对感情时犹疑与不解的状态。在刚刚步入在这个时代,几位各自经历了人间炎凉的沧桑男女将如何相爱?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本身便足以令人踟蹰。岁月除了会教给人一些东西,大多数时候,它更会从人身上剥夺走太多的东西。如果一切人间炎凉导致出的成熟只能够如此地塑造我们,如果一切经验堆积而成的沧桑只能这般地规训我们,那么,我们还要不要爱……

弋舟编写的《我们的踟蹰》是一部很符合当下城市人情感生活的不错的长篇小说。

内容推荐

在一个极端物质化的年代,目前人们对情感的追求与渴望似乎已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本书围绕几个已经经历过生活、工作、家庭的男人和女人,在各自经历了人间的沧桑之后,彼此相遇,面对现实,爱还是不爱?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本身便足以令人踟蹰。岁月除了会教给人一些东西,大多数时候,它更会从人身上剥夺走太多的东西。通过对人物情感心路的探讨,小说努力探讨在现在快速变化、现实挤压的情况下,城市男女如何寻找相爱的缝隙或可能。弋舟编写的《我们的踟蹰》是一部很符合当下城市人情感生活的不错的长篇小说。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睡了没?

张立均难得在这个时候发短信过来,下午的时候他对李选说过,晚上要和省上的某位领导吃饭,李选想张立均现在可能是喝多了。于是回复他:

正准备睡,已经上床了。你喝多了?

结果却没了下文。

李选望着电脑上的QQ界面,一瞬间茫然起来,心思浩渺,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无比漫长的等待,而且,还要这么无比漫长地等待下去。网络那头的曾铖,这时候也仿佛蒸发在虚拟的世界里了。他的QQ头像灰了。

李选呆愣着,有几分钟脑子里一片空白。回过些神,她想,张立均干吗发这条短信呢?嘘寒问暖?这不是张立均的风格。他从不会用这种方式来嘘寒问暖,而且,也几乎是不会用任何方式来嘘寒问暖的吧?张立均只是在公司里给李选提供一些优渥的待遇,薪水发得多些,职务升得高些——而这些,对于张立均而言,不过是易如反掌的事,跟“嘘寒问暖”似乎扯不上边儿,没有那种用心的程度。况且,这些优渥的待遇,仍旧需要李选用具体的业绩来兑现。一开始,张立均就把李选纳入了很正当的职场规矩里。这倒也让李选感到心安,心里少了那种“交易”的感觉。然而实质上,李选明白,自己和张立均之间,铜铜铁铁,就是一种交易的关系。否则,凭什么她的薪水就应当多些,职务就应当高些?是她的能力格外比别人强一些吗?李选有自知之明,她知道,不是。但张立均不去强调这种关系的本质,让她获得了掩耳盗铃式的安慰感。

那么,这条深夜发来的短信,什么意思呢?——查岗?这个念头一蹦出来,李选自嘲地笑了。不会的,她对自己说,张立均不会有这个兴致。交往半年多,张立均对于李选的私生活根本没有兴趣,李选作为一个单亲妈妈的所有烦恼和自由,都没有因为张立均而发生变化。甚至,在李选的感觉中,倒是有了这个男人,她的烦恼和自由反而更充分、更牢固了,成了雷打不动的烦恼和自由。烦恼就不用说了,自由呢,是因为张立均强势地存在着,用他的态度表明了——两个人各是各的事儿,我根本不管你做什么,由此,你也务必打消对于我的非分之想。这个结论挺凶狠的,李选一边享受这样的自由,一边消化个中的烦恼。

对于张立均,李选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吗?八成是没有的,余下的那两成,是一个女人天性里的东西,也不用认真对待。当半年前被张立均带进酒店的客房时,李选就明白自己跟这个男人之间有多大的落差。这种落差不牵涉贵贱,是一种物理性质的,很客观,好比一个一米八的人相对于一个一米五的人。李选很自尊地想,作为一个人,她并不觉得张立均就比自己优越多少,他不过是个头高一些。张立均的个头体现在他的财富上。而我,李选想,不过是没钱,拉着个四岁的男孩,在年近不惑的时候还要为生存奋斗罢了。认清了这种落差,同时又不因此格外地自我轻视,李选觉得面对张立均时还是挺轻松的,不过是一个女人天性中的那“两成”偶尔会蹦出来作祟一下,让她像所有面对这种状况的女人一样,心生幽暗的踟蹰。

这种滋味,真的是不好说。李选在这天夜里,不经意地想着,就在键盘上敲下了:怎么不好说?这个疑问更多是在针对自己。远在成都的曾铖好像已经下线了,显示器上的QQ界面在李选眼里像一面可以用来自我审视的镜子。她空洞地凝视着。想不到曾铖的头像突然又闪烁起来,应道,我总不能跟你说人家李兰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吧。

李选收拢心思,回顾了一下刚才两个人之间的对话,问他:“怎么,李兰变化有这么大吗?”

曾铖没有回答,发过来一张女人的照片。照片上的女人白皙丰腴,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李选一眼认出了这个曾经的女同学。“我觉得还好啊,还有当年的影子,大眼睛,白,就是胖了一些。”

曾铖说:“何止‘一些’?简直是胖到令人心碎。”

李选说:“这么夸张?还令人心碎?就算人家胖了,你心碎什么?”

曾铖说:“你想啊,曾经那么轻的一个女生,被岁月弄成了这么重,难道不令人心碎吗?而且,这种分量的改变是跟我们同步的,由此及彼,我们就看到了我们的不堪。”

李选在心里默念着“轻、重”,好像一下子掂量出了某种的确足以令人心碎的分量。“是啊,老了我们。可是你对人家的轻重也太在乎了吧?”P8-10

后记

在这个时代,几位各自经历了人间世态炎凉的沧桑男女,将如何相爱?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本身便足以令人踟蹰。当我们将“爱”规定在“这个时代”与“沧桑男女”的前提之下,问题似乎便可以推翻,并置换成另一个更为严厉的诘问:在这个时代,几位各自经历了人间世态炎凉的沧桑男女,是否还有爱与被爱的可能。

踟蹰是因为,首先我们深知“这个时代”的所有滋味。“这个时代”的一切滋味,都被我们曾经、正在、将要充分地领受着,个中甘苦,端的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如果非要给出答案,我只能如是回答:结合着“爱”的图景,这是一个“非诚勿扰”的时代,是一个电视相亲秀盛行的时代,是一个男男女女可以大大方方在屏幕上以香车宝马为资本来定价爱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交换,空前地成为了爱情约定俗成的第一要义,理直气壮,速成又速朽着一桩又一桩的爱情。

踟蹰还因为,我们同样深知“几位各自经历了人间世态炎凉的沧桑男女”,该有何等的仓皇。谁都知道,岁月除了会赋予人一些东西,大多数时候,它更会从人身上剥夺走更多的东西。同样结合着“爱”的图景,正好比:一次次的挫败让男人女人成熟,也难免使得男人女人丧失爱的能力。这其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使得我们不再葆有磊落的爱意?是什么,使得我们不再具备死生契阔的深情?如果一切人间炎凉导致出的成熟只能够如此地塑造我们,如果一切经验堆积而成的沧桑只能这般地规训我们,那么,我们还要不要爱……

这是一连串的追究,而且,几乎无解。

在这种多重的踟蹰之下,我们之所以还要来喋喋不休地谈论着爱,我想,那只是因为,对于“爱”的盼望,永远也难以从我们的生命之中涤荡而尽。在这个意义上,“那个时代”的罗敷与“这个时代”的李选,古今同慨,又几乎是没有差别的。只不过,这个时代的李选,面临着比那个时代的罗敷更为芜杂的局面——毋宁说,权力与资本在这个时代更具有锐不可当的诱惑力与掠夺性;毋宁说,这个时代的曾钺、张立均比那个时代的使君更加幽暗与叵测,欲望更加曲折逶迤;毋宁说,这个时代的李选比那个时代的罗敷更多出了许多的不甘、许多的迎难而上的果决的动力。李选以及张立均、曾铖们,与这个时代是一种共谋的关系,她乃至他们,甘愿与之达成那种“约定俗成”的互动。她,他们,当然,还有我们,即是这个时代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我绝不是在谴责,我是在唏嘘,是在人性的复杂面前踟蹰和喟叹。

这部小说断断续续写了很久,其间各种生活的纷扰还在其次,时常中断写作的根本原因,更在于我自己心中不时生出的厌弃之情——我几乎是在时刻怀疑着,这一次的写作,真的有意义吗?以这种近乎“自然主义”的方式描述我们生命中的溃疡面,真的有必要吗?这种感觉在我的写作经验中从未有过,它直接导致出我时时升起想要放弃这部小说的念头。于是我要感谢《作家》的王小王女士,是她,以那种无与伦比的敬业精神,敦促我最终完成了这次艰难的写作——迄今为止,我的几部小长篇都是出自她的编辑,并且在《作家》这一我所敬重的刊物上刊发,这种颇具“仪式感”的巧合,坚持下来,就成为了我写作生涯中的“命定”。

感谢十月文艺出版社。感谢韩敬群先生、章德宁女士和郭爱婷女士,是他们的垂爱,才使得这本探讨爱的小书得以付梓。

2015年1月5日香榭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