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来势很猛、速度很快,使西方各大国无不疲于奔命,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救市,提振本国经济,无奈效果了了。这时,中国挺身而出,站在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最前沿。“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一时间“中国信心”为世界瞩目。现如今,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充满信心,有信心就有勇气,有信心就有力量,信心远比黄金和货币更为重要。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将在这个世纪绽放异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孙新阳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来势很猛、速度很快,使西方各大国无不疲于奔命,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救市,提振本国经济,无奈效果了了。这时,中国挺身而出,站在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最前沿。“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一时间“中国信心”为世界瞩目。现如今,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充满信心,有信心就有勇气,有信心就有力量,信心远比黄金和货币更为重要。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将在这个世纪绽放异彩。 内容推荐 惫机、危机,危中有机,处置得当,风险可化为机遇。这次金融风暴,对中国来说,也有可能成为中国机遇。中国正在积极寻求在世界金融体系和政治体系中有更适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则是烂漫花开。然而经济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撑。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现如今,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充满信心,有信心就有勇气,有信心就有力量,信心远比黄金和货币更为重要。 目录 第一章 社会信心——我们的家底有多少? 1.金融危机来临——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2.三十年硕果累累——我们应对危机的坚强后盾 3.十大举措改善民生——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4.内需空间广阔——聚焦利好政策,坚定信心促发展 5.和谐治天下——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 6.消费习惯差异——让我们赢到最后 7.六大优势一引导中国平安过冬 第二章 市场信心——企业过冬的小棉袄 1.市场前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在阵痛中成长 3.政策扶持——企业前进的动力 4.市场低谷——企业进场抄底的好时机 5.走向海外——看准时机,主动出击 6.积极应对——机会把握在自己手中 7.科学应对——让信心成为企业的“流动资金” 8.责任,协作,进取——企业信心的三块基石 9.不放弃不抛弃——企业裁员不是最好的办法 第三章 个人自信心——成功团队的支撑点 1.认清形势一中国要富强是我们的信心源泉 2.不畏失败——我们有信心从头再来 3.勇气战胜一切——面对困难要有“敢死队”精神 4.天生我才必有用——信心让一切皆有可能 5.方法总比困难多——只有不自信的人,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6.信念激发潜能——突破自我,让自己做得更多 7.坚持是最好的成功——别人赢一时你赢一世 8.团队装在心中——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9.心态决定一切——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10.拒绝负面思想——用乐观面对未来 11.带着热情去工作——把美好愿望变成现实 12.没有借口迎接挑战——员工对企业的最好信心 13.跟企业同舟共济——对企业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写在后面的话:坚定信心,共度时艰 附录: 金融危机大揭密 2008年金融危机大事记 试读章节 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过去了十年的时候,当我们还对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记忆犹新的时候,当我们还在感叹和庆幸这场风暴并没有伤害到我们的时候,新的一场金融危机已经悄悄地逼近了我们。 2007年底,中国股市牛气冲天,全线飘红,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中国股市何时占领一万点高地。那个时候,我们身边充斥着的是有关财富的神话,还有就是全民对财富的渴望和激情。而就在短短的一年之后,2008年底,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何去何从?这个时候,在我们身边弥漫着的是一种惶恐、不安,是对未知的悲观猜测……一年的时间,我们经历了欢喜与悲伤,可见,经济绝非只是些冷冰冰的数字,它的悬念性,绝对要比希区柯克的电影更让人无法预料。 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当我们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面对。” 是的,我们现在不需要恐慌的情绪,不需要悲观的猜测;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地面对,积极地应对。 当很多人对“金融危机”谈虎色变的时候,我们究竟有多少人能说清金融危机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呢?这就像去年很多人都进行基金投资,却始终搞不清楚自己购买的基金究竟由哪几支股票组成一样,盲目会带来灾难,无论是盲目的狂热,还是盲目的悲观。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请大家注意,“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更加悲观的预期”!我们该如何理解?当我们对未来充满悲观的情绪,那么我们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我们对未来最坏的打算和预期,都会真实地发生。这就是经济带给我们的黑色幽默。 也许很多人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灾害仍然无法释怀,难免陷入悲观、恐慌的情绪。曾经发生过的几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确给经济增长和发展带来了损失。 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上世纪30年代的全球金融危机。 1922年至1929年是美国经济繁荣的7年,空前的繁荣和巨额报酬极大地激发了华尔街投机商的野心,不少美国人卷入到华尔街狂热的投机活动中。1920年至1929年,美国股市的平均股价升幅达5倍,股价呈抛物线式的上升,股票市场急剧升温。 1929年10月24日,当纽约证券市场开市钟声响过之后,令大多数股民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交易场内显示的几乎全是卖盘,刹那间,股票呈价跌量增的背离之势,各个技术支撑点均无力抵抗先后被逐一击穿。至当天收盘时,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交股票近130万股,是平时成交量的4至5倍。在第二个交易周,股价仍然毫无反弹之意,连创新低。至1930年,25种有代表性的工业股票价格由1929年平均每股最后成交价格的366.29美元降为96.63美元。这次股灾引发了美国前所未有的金融、经济危机。 有关这段历史,我们在太多的经济书籍当中看到过,以至于当人们一谈起危机,就会想起这段我们在书本上读到的惨烈的故事。难道金融危机就真的这么可怕吗?我们不妨用历史来回答几个问题。 问题一:金融危机是否就意味着毁灭? 1980年至1994年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银行危机,银行和储贷机构破产倒闭数量急剧上升,共有2912家银行和储贷机构被迫关闭或接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援助,其中银行1617家,储贷机构1295家,约占同期银行和储贷机构总数的14%,平均每两天就有1家被迫关闭或接受援助。倒闭机构资产总额9236亿美元,占银行和储贷机构资产的20.5%,银行平均每天要处置资产1.68亿美元。 但80年代的银行危机绝非一无是处,因为这场危机引起了美国立法当局对一些金融监管问题的深刻反思,加快了美国有关金融改革法案的出台和金融监管政策的改革与调整。 可见,危机当中同样蕴藏着转机,在痛定思痛之余,危机还会帮助我们更加健康地成长。 问题二:金融危机面前,我们是否只有一败涂地这一种结局?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1月中旬,韩国也爆发了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同样波及到香港。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台币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此后,香港恒生指数大跌,并于28日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中国政府及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可见,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只要我们充满信心,方法得当,就会在金融战争中全身而退。 问题三:金融危机面前,我们是否束手无策? 阿根廷于2001年至2002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并同步发生财政危机、企业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体制危机。对此,阿根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走出危机阴云,使GDP逐季增长,增幅超过0.5%,2002年第四季度曾高达2.0%,2003年GDP增长6%,2004年增长5%。财政经常性账户从2002年5月起出现盈余,收支逐月增加。 一年多来,阿根廷政府为化解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金融危机初期,被迫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通过《公共紧急状态和汇率体制改革法》,赋予新总统几乎不受限制的经济权力以应对危机。冻结银行存款和对美元存款按汇率强制比索化。二是通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倒账”(即暂时停止支付到期外债本息)末日与国际金融机构等国际机构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谈判等形式,获取贷款援助,减轻和延缓债务偿还负担。 P3-8 序言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来势很猛、速度很快,使西方各大国无不疲于奔命,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救市,提振本国经济,无奈效果了了。这时,中国挺身而出,站在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最前沿。在多个国际场合,中国领导人都表示中国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拿出强有力的措施。9月24日下午,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面对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用斩钉截铁的声音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一时间“中国信心”为世界瞩目。 “中国信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具体表现在:金融危机源自美国,中国并非金融危机的直接当事国,海外投资损失有限,风险可控。中国的金融机构与国际上高风险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关联度不是很大。此外,中国人在消费文化上还是以量人而出为主流,储蓄率比较高。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中国在金融风暴中站稳脚跟。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率在今年下半年出现下行趋势,但与世界各国相比,仍处高点。与此同时,国内通胀风险趋缓,国际能源价格下降,使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控空间扩大。 就中国的发展阶段而论,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还将推动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国际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扩展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说,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期待中国,能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仍将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华和谐文化的力量,无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在困难面前低过头,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大灾大难面前的中国人,挺得住,重坚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永远不抛弃不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难兴邦”,这为近代中国历史多次证明。 这真是惫机、危机,危中有机,处置得当,风险可化为机遇。这次金融风暴,对中国来说,也有可能成为中国机遇。中国正在积极寻求在世界金融体系和政治体系中有更适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则是烂漫花开。然而经济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撑。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现如今,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充满信心,有信心就有勇气,有信心就有力量,信心远比黄金和货币更为重要。 无数迹象表明,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将在这个世纪绽放异彩。 后记 2008年,对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大喜大悲之年。在这一年之中,雪灾见证了我们的团结,汶川地震见证了我们的坚韧,奥运成功见证了我们的实力!这一步步走来,都是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挑战和考验。我们经受住了各式各样的考验,收获了比黄金更贵重的东西,比如意志、比如精神、比如信心!这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家底,更是我们前进路上奋勇拼搏的动力。 没有了信心就失去了阵脚,就失去了机会,就会被动的陷入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中。中国与美国不同,我们要脚踏实地,认清自我,看清方向,运筹帷幄应对这场风暴,政府拿出了资金拿出了政策拿出了信心去应对危机,我们也要信心百倍起来,团结一致起来,做好自己的事情,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危机自然而然迎刃而解。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在当前这个关键时期,多一份信心,就多一份动力,就多一些解决困难的办法。坚定信心不是盲目乐观,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态度,在逆境中学会成长。时间会证明,坚定的信心必将会转化为强大的动力,激励我们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