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散文随笔(上中下)/王蒙文集
分类
作者 王蒙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散文随笔(上中下)》包括王蒙关于文学、文化,乃至思想的谈话。语言平易,内容精彩,海阔天空,进退有据,智慧闪光,思想沉潜。其中“王蒙王干对话录”等篇章,是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谈话文本,谈到多种文学现象和作品,对文学创作和理论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内容推荐

《散文随笔(上中下)》为王蒙谈话集,收入他关于文学、文化、历史、人生等问题的访谈和对话,共两卷。《散文随笔(上中下)》其中重要篇章如《王蒙、王干对话录》等,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产生过重要影响。

目录

访谈

 就风格、流派诸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

 回顾与展望

 答日本共同社记者问

 与《小说界》记者的谈话

 “空中百花园直播记录

 我看毛泽东

 关于中国文学现状

 圈圈点点说文坛

 与意大利记者桑德罗·维奥拉的谈话

 探寻中国文化更新与转换的契合点

 把中国建设成为文化大国

 敞开心胸,欣赏与接纳大千世界

 答韩国《现代文学》杂志社问

 我只是文化蚯蚓

 “狂欢也被泪催成

 从“青春到“饱经世故的清明

 文学不再高姿态是正常的

 当今文坛泡沫多

 扎扎实实搞学术

 我对文学的未来充满希望

 全球化能把中国文化怎么样?

 我永远是学生

 理解比爱更重要

 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

 把自己没有趴下的经验告诉大家

 说《青狐》

 答《中华英才》杂志问

 作家怎么了

 我清醒所以我困惑

 没有她就没有我

 从《青狐》说开去

 沧桑与热情同在

 回归文学传统,从容写小说

 当代文坛的几个话题

 我这三十年

 “文革和中国崛起

 有同情心的“革命家

 不是我个人被绑在十字架上

 人·革命·历史

 为历史存真

 “相信是我的光明的基调

 乐观是一种武器

 关于当代文学的答问

 “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面临现代的传统

 答《新周刊》记者问

 答《南华早报》记者问

 俗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俗

 公信力、包容性和人文精神

 全球化时代如何防止“精神贫血

 与中华书局友人的谈话

 中国还是要提倡理性,不要动不动就洒热血

 “民族复兴恐怕很难标准化

对话

 先锋考

 从政治心态到商业心态

 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与萧风谈古典诗词

 与金庸话人生

 与金庸对侃评《红楼》

 关于汉字文化的对话

 笔谈《骑兵军》

 中国传统诗词的感悟

 只要能用得上的,我都不拒绝

 学问、事业与人生

 王蒙、王干对话录

 王蒙说(锵锵三人行)

试读章节

回顾与展望

记者:新中国建立三十五年以来,我国文学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这些成就中,您印象最深的是些什么?

王蒙:我个人印象深刻的有三次浪潮。一是建国十周年前后长篇小说的丰收。最早的是《保卫延安》,其后出现了《红岩》《青春之歌》《红旗谱》《红日》《创业史》《小城春秋》,直到稍后一些的《李白成》(第一卷)。这些可以说是至今仍然耸立在那里的长篇创作的高峰。

其次是“四人帮”垮台前后,以四五运动为标志的诗歌运动。我以为,这样的诗歌运动将写在历史上。

第三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中短篇小说与报告文学代表的创作浪潮。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勇敢、痛苦、热情、坚定、沉着、历史感、使命感、探索精神、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与“拿来主义”的胃口与消化力,以及它的群众性、社会性,我以为,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浪潮这个词儿也许不准确,就叫几次丰收也可以。

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五七年上半年也有一次小丰收,如众所周知。

文学作品毕竟是个体劳动的产物,你再多讲几次浪潮也概括不了所有的佳作。再说,我对小说以外的体裁也不熟悉。

记者:您怎样估价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在世界上的地位?

王蒙:我国近年来的创作成果,愈来愈吸引包括西方国家、日本、苏联、东欧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汉学家与文学家的注意。一些国家盛大地举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讨论会,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我接触到的只是有限的翻译成中文的当代外国文学作品。我的印象是,我们完全有理由为近年来我们的创作成果而自豪。在概括生活的深度、广度,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感情与心理的强烈、真挚、细腻,思想的活泼等方面,我常常觉得倒是本国同行们的作品更好些。我们的差距是在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方面。

当然,语言的障碍,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以及文学艺术本身的独特性、复杂性等等必然阻碍着人们公正恰当地评价一个国家的文学成就,特别是活着的人们搞出来的当代文学成就。

我不喜欢什么文学“走向世界”的提法。现在根本不存在什么世界文学的奥林匹克大赛,说什么某篇作品可以“走向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土包子心态(请原谅)。当然,我赞成与国外加强介绍(翻译)和交流。

记者:您怎样评价近年来涌现的青年作家?

王蒙:怎样划分青年作家?  记者:大体上四十岁以下的吧。

王蒙:总体来说孔捷生和张抗抗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唤醒的青年一代的新的觉醒和追求,包括某些不足。张承志表达了新一代的革命理想主义和一种年轻的诗人兼哲人的气概。王安忆和路遥等是那样勇敢、敏锐、忠实地直面人生,让生活、人物、形象说话。陈建功体现了新一代人的锐气,同时不乏机智乃至成熟。韩少功既有清新又有某种深度。邓刚很有气势,也有生活。铁凝似乎体现了更年轻的一批人的乐观、善良、天真,她更少“伤痕”而更多对美、善的信念,虽然也俏皮。唐栋、海波、刘兆林、李斌奎——我不知道李存葆是不是青年——他们正在开拓着军事文学的新进展,更真实、更注意军人生活与整个社会生活的联系,更注意灵魂的探索也更大胆地试验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贾平凹也很有趣,多产,他也是“上下而求索”。噢,还有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剧作家……可惜,我对他们不太熟悉。

总之,他们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当然,也有明显的不足。也和我们这些中年作者一样,也有生活根底不足,学问知识不足,艺术修养不足的问题……

记者:正好,最后一个问题是请您谈谈“不足”与今后展望。

王蒙:我没有展望的水平与本事。当前文学创作的浪潮也带来某种危险。刊物太多,新作太多,平庸之作淹没佳作。特别是比较年轻的作家,往往在发表了一两篇成功之作、受到称道之后就缺乏后劲了。这就是说,要注意量,更要注意质。其次,要注意创作,更要注意积累。积累是指生活、体验、读书、求师求学等等。现在往往是一出名就文债高筑,入不敷出,早晚会出现赤字、窘态,弄不好就会破产了。

改革、生活的新变化带来一系列伦理、审美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认真生活、认真学习、认真探讨,才能使文学的步子赶上去。

文艺批评和理论研究使作者和读者受益匪浅。我相信今后会搞得更生动活泼、求实准确。我特别希望有更多、更经常、更严肃而且更亲切的批评,指出当代新作,包括受称赞之作的缺陷、不足,乃至失误,这种批评可以更加认真。有的作品个别看还较好,与作者的其他作品摆在一起看便显示出了某种不妙的势头,批评家有权也有责任提醒一下。

从看《霍元甲》的盛况可以看出人们对娱乐性作品的要求之热烈。对这个问题,我们还缺乏认真的研究。我们完全应该有自己的、更加使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提供美好文化休息的作品。

1984年8月23日P5-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3: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