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不必自卑,你有你的好
稍微留意一下,你会发现,有些孩子常表现出优柔寡断、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装酷,摆出一副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样子,或者排斥他人,等等,其实这些表现都是自卑性格的体现。具体一些来讲,自卑的孩子大多说话时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说话的声音也细得像蚊子一样;人多的地方,只敢坐在角落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害怕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会遭到别人的耻笑;比赛、竞争,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拒绝交朋结友,不敢与人交流……
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孩子,你是不是会很担心,因为你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性格开朗,自信活泼的人哪!
从心理学角度讲,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种缺陷,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自卑就好比加在孩子心灵上的一把锁,它锁住了孩子的开朗和勇敢,锁住了孩子的手脚与心灵,让孩子无法向美好的前途奔去。当孩子感到自卑时,这种消极情绪会像野火般迅速蔓延,从而吞噬孩子坚守的信心阵地,让他失去前进的动力,甚至还会自暴自弃。
刘浩出生于条件较好的家庭,爸爸妈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无忧无虑地成长。由于家里只有刘浩这么一棵独苗苗,因此他得到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无尽的宠爱。他们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小家伙身止,希望他和他的爸爸妈妈一样有知识、有成就,甚至超越他们。
为此,在刘浩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为他制订详细的发展计划。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时,刘浩就已经开始学习英文;三四岁时,刘浩就已经是个“大忙人了”,早上起床要练发声,上午读书,下午学跳舞,晚上练琴。
一刻不停地学这学那,虽然让刘浩懂得比同龄孩子多很多的知识,但他的生活空间和精神世界都受到了严重的束缚,这一点爸爸妈妈并没有看在眼里,仍是一味地督促孩子学习,而且对他非常严厉,所学的课程必须门门得第一,否则就会训斥孩子“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为什么还有比你考得更好的同学?”…… 在爸爸妈妈无休止的训斥声里,刘浩一次次自卑地低下了头,也一次次流下了委屈的泪水。渐渐地,刘浩变了,他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那个活泼、开朗、调皮、聪明可爱的他不见了,变成了一个害羞、胆怯,不爱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上课再也不主动回答问题的孤僻孩子。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的心里都不免会泛起一丝涟漪,一个优秀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压迫下,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孤僻。这是刘浩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事实上,自信心就好比一把照亮我们生命的熊熊燃烧的火炬,高举着它,我们的人生就能驱走黑暗,充满光明。
试想,如果刘浩的爸爸妈妈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当刘浩没有考第一,但仍然取得不错名次的时候,能够报以真诚的夸奖和鼓励的微笑,而不是一副冰冷的面孔,那么,刘浩一定不会流下那些委屈的泪水,更不会把高昂的头悄悄低下去。
当然,造成孩子自卑的因素还有很多,除了像刘浩这样,父母对自己期望值过高,自己无法实现而自卑,还有的可能是由自己的外在形象引起,如五官不够端正,过胖,过瘦,口吃等缺陷,也或者是受到同学欺负、嘲弄,老师、家长的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如批评、挖苦,让其当众出丑等造成的……
不管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自卑心理,作为妈妈都应该积极帮助孩子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为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奔赴一个美好的前程扫除障碍。
☆解放孩子的手和脑
家长包办一切事务,或者动不动就批评孩子,这容易造成孩子自卑。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妈妈们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要戒除比较心理
家长爱比较也容易造成孩子自卑。有些家长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较。
可能在你看来,通过比较可以刺激孩子,进而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殊不知,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为了这份自尊,他们会追求上进,追求别人的赞美。也因此,他们对自己都有一定的期望值,当达不到时,他们也会感到沮丧,这时,如果妈妈们还要拿孩子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进行比较,就好比往孩子的伤口上撒盐,会让孩子越发觉得自己没用。
所以说,做妈妈的,不能仅仅从自己认为的角度去做“对孩子好的事”,而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心灵,放低标准,给孩子减压。
☆鼓励孩子与人交流
孩子一旦陷入自卑,就不愿与人交流,这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家长应常带孩子外出进行户外活动,耐心引导孩子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同时,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家长还可以邀请有相近年龄小孩的家庭一同进行。这样的户外锻炼,既可以让孩子开阔心胸,逐渐敢于与他人交流,也可以增进亲子感情,让爱唤起孩子心中的自信。
☆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有些时候,并不是孩子笨,而是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使得孩子很难实现你的愿望,进而让孩子时时处处被批评、被指责。久而久之,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就会在潜意识里先否定自己:我本来就是很笨的,这个事情我肯定干不好,别人也不会喜欢我的,我一直处于失败之中。
因此,不可对孩子定下过高的目标,也不要奢求孩子能完美地做好每一件事,从而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要想让孩子达到自己的远大目标,就必须先给他确定容易达到的目标,然后难度一点点加大,目标一步步提高。并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肯定他、鼓励他,从而一点点地增强他的自信心。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人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快乐教子课堂
要想让孩子摆脱自卑心理,妈妈们给予适当的爱和鼓励是最佳对策。只要你能够耐心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多给孩子一些掌声,那么在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同时,也会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之后的喜悦。这样,孩子的自卑感自然而然就不存在了。
P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