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责任成就大事业。
要想成为令人尊敬的行业老大,需要具备两种常人所没有的素质。一是能够引领行业的发展,为员工描绘宏伟的事业发展蓝图,展示行业前景与趋势,即站得高、看得远,具有前瞻性;二是承担社会责任,在经营企业为赢利而战的过程当中,能够很好照顾到全社会、全人类的利益,说白了,不能唯利是图。能够把企业利益、行业利益、社会利益协调起来,同行愿意追随左右,消费者拥戴这个品牌,在行业在社会中具有凝聚力、号召力与亲和力。
大责任,是一种大智慧,只有大智慧,才能成就大事业。
中国乳品行业的领头企业蒙牛和伊利均具备这一气质,作为后来居上的蒙牛更胜出一筹。
蒙牛的牛根生在创业之初就把眼光放得高远,他说“小策略看对手,大策略看市场”。他总是站在行业的高度处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问题。
他有一句“名言”:“提倡全民喝奶,但你不一定喝蒙牛奶,只要你喝奶就行。”他明白,只有把这个行业的市场做大了,大家才都有饭吃。
他与伊利搞统一战线,认为蒙牛和伊利是兄弟,互相间应相互促进。把统一战线做大了,行业内部规矩了,行业发展了,对自己的发展也有好处。
抱着这样的心态,蒙牛在冰激凌的包装上,打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并向内蒙同行倡导共建呼和浩特市为“中国乳都”。蒙牛的做法,迫使伊利也不得不把注意力从蒙牛转移到整个乳品行业的发展上。
蒙牛与伊利携手,在为内蒙的乳业、中国的乳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成长壮大。
案例
1999年蒙牛创业之初,当年年底实现销售收入4365万元,此时伊利的销售额是12亿元;2000年蒙牛实现销售收入2.94亿元。伊利是15亿元;2001年蒙牛销售收入达到8.5亿元,伊利销售额则一下窜至27亿元;2002年蒙牛达到20亿元,伊利达到42亿元;到了2006年蒙牛实现销售收入162.5亿,伊利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39亿元。
真是眼界有多宽,市场就有多大。
在蒙牛的追赶中,伊利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人开玩笑说,伊利也该像自己的对手尊敬自己一样;在产品上写着:“感谢蒙牛”。
这就是行业领袖的作用和作为!做大了行业规模,提高了行业集中度,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水平,拉动了一方经济。
蒙牛一不做二不休,在2006年领衔发起的“中国牛奶爱心行动”等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向全社会倡议“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并带头向全国1000所贫困地区小学免费送奶。活动发起后,蒙牛的送奶队伍走过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边远地区,全国已有超过600所小学的孩子们感受到了牛奶带去的关爱与温暖。
此事也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不少中外企业纷纷加盟,被媒体誉为“健康希望工程”。不用说,蒙牛更让人尊敬。
拥有大智慧的企业家们明白,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其实并没有让他们吃亏。当加多宝集团向汶川地震灾区捐出1亿元人民币后,不少销售终端的“王老吉”饮料很快销售一空。消费者以手中的人民币对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投了赞成票。可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更容易赢得客户。很多大学生求职者也深深认同这样的道理——“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更具雇主品牌魅力,能给我更好的工作发展空间”。可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对人才也更有吸引力。
2008年9月16日,这一天,被牛根生称为乳制品行业最为可耻的日子。以三鹿为首的中国乳业三聚氰胺结石奶丑闻被全面揭开,伊利、蒙牛等乳制品也因含有微量三聚氰胺而名列黑榜,消费者被彻底惊呆了。在全行业遭遇最严酷危机的时刻,谁能够担当重振行业神威、重拾消费者信心的重任?
危机面前,乳业企业们彻底乱了阵脚,他们本能地拿起公关武器各自为战:有的极力掩饰事实,避重就轻,逃避责任;有的试图择清自己,表明自己也是无辜和受害者;最好的也不过是在传媒中信誓旦旦地表决心。要拯救这个行业,这已经不是哪个企业技术性公关所能解决的。
领军企业此时要从国家信誉与民生大计的高度,做行业的事,扎扎实实做一些实事,喊口号和表决心已经没有人相信了。乳品行业,蒙牛和伊利最有资格担当这个神圣的职责,比如:在全行业引进美国FDA检验标准、引入社会(新闻媒体监控)机制;在全国建立食品安全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就像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联合全社会的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基金,救助因不良食品而受害的消费者……我们期待着。
真正的企业领袖,必须站在全行业全社会的高度,以常人所不能的远见卓识,以降福大众的大度与品行,并且下属被其超群的德行魅力所吸引而凝聚在一起,谋取全人类的福祉,这才是伟业得以成就的保证。这也正像霸王和帝王的区别:霸王追求一城一池,贪图现实享乐;帝王谋划国计民生,实现长治久安。
P44-46
中国企业从来不缺乏战略,而缺乏真正有效的执行。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娄先生的这本新书,充满了系统回顾、绝妙思想和具体实践步骤。这是任何积极进取的中国企业家都应该读的一本书。
——现代营销创始人之一、科特勒咨询集团全球总裁 米尔顿·科特勒
做“老大”,不是好玩的事情。她不仅意味着大的梦想和成功,更意味着大的孤独和责任。如果你真的有排除万难誓做“老大”的雄心壮志,不妨从读这本《老大》开始。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组委会主任 刘东华
《老大》不仅清晰阐释了“老大”的意义和价值,更难能可贵的是告知了可能的途径和方法。
——《经济观察报》社长、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评选组委会主任 刘坚
“老大”是怎样炼成的
一年前,我在公司内刊《影响》的最后一页写了一篇短文:老大是一种稀缺资源。
始料不及的是,许多看到短文的企业家朋友纷纷打电话给我,表达了强烈的共鸣;更有山东和广东两位做食品和水产的企业家,在电话里激动不已,说读完文章后反复思量、彻夜未眠。
这让我备受感动和鼓舞!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以及诸多同事、好友及家人的支持和鼓动下,我有了把“老大”观点写成一本书的愿望和冲动,期望与更多的企业家朋友分享。
在我十年的咨询顾问生涯中,接触最多的是营销高管、企业家和老板,关注最多的是市场、品牌和营销,思考最多的是观念、模式与发展。
一个重要的发现是,不成功的企业(品牌)各有各的不同,而成功的企业(品牌)都有一个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对中国式战略机遇的深刻洞察和智慧把握,以及对系统战略资源的高超整合能力!
这是问题的关键。中国本土企业和品牌的崛起,正是中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快速走向市场化、与世界融合的成果和见证。中国企业和品牌的现在和未来,也必须放在国际国内大的历史阶段和时代背景下去求索和创造。
而“老大”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恰恰是当下乃至未来,中国企业把握历史性战略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商业谋略、战略抉择与品牌路径。这也正是我最期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价值之所在。
一本书的诞生,实际上是诸多良师益友帮助、支持和推动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老大》一书的诞生过程中,他(她)们的名字和贡献必须铭刻:
我的创作搭档、资深营销传播顾问、《影响》杂志执行主编张正老师;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博雅光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玉晶莹老师、付会敏老师;
中信出版社社长王斌先生;
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区总裁曹虎博士;
中金黄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清飞先生;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助理、行政总监孔德海先生;
《销售与市场》资深记者潦寒先生;
特别要感谢的是,现代营销创始人之一、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全球总裁米尔顿·科特勒先生,杰出商业思想家及媒体经营家、《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先生,以及《经济观察报》社长、总编辑刘坚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了评论和推荐。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我曾经或正在服务的客户,他们的思想和实践正是本书创作的源泉。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以及我的太太和不足四岁的儿子,是他(她)们给了我生命、勇气和坚持的力量。
没有他们,就没有《老大》的问世。但愿没有辜负他(她)们的期望,也没有浪费您的钱财和时间。
序言 老大是一种稀缺资源
第一部分 老大,中国式的战略机遇
第一章 老大是一种战略性稀缺资源
一、优势富集,老大的最大价值
1.当国际红遇上了中国红
2.金牌效应
3.老大打喷嚏,小弟得肺炎
4.第一等于最好,无需证明
5.老大和老大品牌,一个都不能少
6.做不了老大,老二也难保
二、橙色警报:老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
第二章 老大机遇在中国
一、把握中国式战略机遇
1.“姚明”现象的深层思考
2.搭上全球上升最快的电梯
3.今天的中国老大,明日的世界巨人
4.中国元素,全球看好的机遇和价值
5.今年永远是明年最好的机遇
6.全球危机,中国最有能力闯关
二、中国是全世界最好的市场
1.中国内需市场之大,全世界绝无仅有
2.中国增量市场之大,任何人无法忽略
3.竞争处在浅表激烈状态
4.中国消费者,全球最可爱
5.2000美元背后的升级效应
第二部分 做老大的十大路径
第三章 发现行业,先者生存——做老大路径之一
一、老大要做老大的事
1.先者生存,做大行业
2.推广品类,不排斥竞争
二、树立行业标杆,做规则标准的主人
1.创造机会,改变规则
2.抢市场,让全行业不得不用事实做标准
3.创新引领,让全行业跟着你跑
第四章 瞄准龙头,以长击短——做老大路径之二
一、瞄准龙头的弱点,实施颠覆
1.对方的失误,是自己的机会
2.找准大象的鼻孔
二、瞄准原老大的长脖子,与其对着干
三、趁原老大的成功模式老化,伺机赶超
第五章 捕捉大势,乘势而上——做老大路径之三
一、预判行业拐点和升级,抓住它
1.成功首先缘于选择
2.以快应快,与时代共舞
二、中国制造的出路只给有准备的人
三、看懂国家政策风向标
四、新兴市场,偏爱新兴企业
第六章 群龙无首,抢做黑马——做老大路径之四
一、不成熟背后的机会洞察
1.成熟与不成熟的机会比较
2.惊人的大市场,惊人的大机会
3.在不成熟的行业中做一匹黑马
二、在传统的行业里打破传统、打破常规
1.抢占品类资源,打自己的品牌
2.抢先发声,以老大自居占领消费者心智
3.用法律手段获取品牌独家使用权
4.推陈出新,以换代产品重树品类标准标志
三、在集体沉默的行业里抢先发声
第七章 由专到强,由强到大——做老大路径之五
一、强自“专”中来,专长更赚钱
1.聚焦,内部建立核心竞争力
2.聚焦,外部改变力量对比
二、做老大第一,做大第二二
1.做“专”做“强”,做大不难
2.找到一个能够做老大的市场
第八章 技术创造,新贵崛起——做老大路径之六
一、技术一招鲜,行业任领,衔
二、中国特色的技术创造
1.穷人创新,积少成多
2.应用创新,需求做主
3.整合应用,技术到手
三、破除技术迷信,市场需求导引
第九章 开创品类,老大天成——做老大路径之七
一、新品类,最实效的老大战略
1.传统市场细分几近无效
2.新品类,一个被严重忽视的蓝海战略!
二、新品类的五大战略价值
1.创新品类的本质是差异化
2.创新品类,更容易成就老大
3.品类成就大品牌
4.新品类,规避竞争的天然屏障
5.颠覆市场,后来居上
三、创新品类五法
1.发现品类资源,抢占它
2.创意+技术,开创新品类
3.在老品类基础上创新
4.用创造或发现的新概念创造新品类
5.用杂交营销理念创造新品类
四、新品类市场,老大品牌机遇
第十章 资源共享,整合为王——做老大路径之八
一、世界一流企业的秘诀——整合力
二、整合的智慧
1.高手善借,从来不从零起步
2.整合需要突破性创新
3.中国的,就是世界的
三、整合无边界,发展无边界
四、中国正处在整合世界资源的最佳时机
第十一章 模式驱动,系统发威——做老大路径之九
一、可怕的淘宝网
二、第三代企业家,赢在商业模式
1.同质化,世界性的营销顽疾
2.用商业模式,彻底突破同质化
3.商业模式,绕过短板,无限做大
三、商业模式的本质:用不同的方法做事
1.商业模式,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做事
2.商业模式的三大要素、四个支柱
3.新规则、新标准
四、模式驱动,经营升级
第十二章 上下合力,入地上天——做老大路径之十
一、中国,做老大必须要入地上天
1.多样化共存的中国市场
2.虚实相间的M型社会
3.老大,必须学会入地上天
二、入地:用性价比优势打入市场,中国式老大崛起
三、上天:用高端产品表达品牌,中国企业的新课题
1.做高端,本土企业仍有优势
2.做高端,不仅为了利润和尊严,更为了品牌
3.做中高端,向“物美价廉”说不
4.中国奢侈品市场,通天的金阶梯
第三部分 做老大的六条军规
第十三章 头脑先行:大智慧才有大未来——做老大军规之一
一、为什么刘邦胜,项羽败
1.刘邦能识大体、顾大局,审时度势,伺机以待天时
2.刘邦为了大谋,气量过人,能够隐忍屈辱
3.刘邦严于律己,昭信天下
4.刘邦屈尊揽才,善于用人,接受忠谏一
二、头脑先行,脑袋决定手脚
三、要敢想,要敢于先做“梦”
四、做老大要有非凡的定力
第十四章 多元聚焦:中国特色扩张之道——做老大军规之二
一、聚焦是被逼的,但这是取胜的原则
二、中国国情,辩证聚焦
1.中国市场的多元化战略机会
2.盲目多元化的三个主观错误
3.适合就是最好
第十五章 经营长板:老大因优势和不同而存在——做老大军规之三
一、反思:木桶理论害死人
二、长板的本质是差异
三、经营长板,做足差异,出奇制胜
第十六章 高擎品牌:抢做品类的首席代表——做老大军规之四
一、老大,必须是品牌的
二、做代表品类的品牌
三、品类插旗,传播称王
四、做品牌,何时都不晚
1.吃最后让人饱的那张饼行吗
2.快速下手,抢占公共资源
第十七章 突破升级:老大一生的生活方式——做老大军规之五
一、突破,革命性创新
1.在模仿中创新
2.杂交,突破同质的创新思维
二、突破升级,从老大到老大,老大一生的功课
第十八章 速度至上:先者为强,不讲理的老大逻辑
——做老大军规之六
一、因为更快,所以更强
二、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三、速度战略的秘诀
后记 “老大”是怎样炼成的
老大是一种稀缺资源
“第一重要的是做第一!”
当杰克·韦尔奇做出这个最重要的决定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在说疯话。若干年后,当通用电气成为世界上最成功最受尊敬的企业,当杰克·韦尔奇成为世界上最耀眼最受推崇的CEO时,所有人都闭嘴仰视。
这世界,一向是老大主宰的。
十二集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气势磅礴,振聋发聩,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该片以全球的视野和思辨的眼光,精辟总结了自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探求了它们兴衰沉浮的缘由和奥秘,深刻揭示了这样一条历史规律:世界,就是大国主宰的世界。每一个崛起大国的台前幕后,毫无例外地由强大的经济实力担当脊梁。并且,片中明示,中国就是正在迅速崛起的大国!
现在,国外流传一个新的神话: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要更换司机了,从金发碧眼的山姆大叔,变成谦谦如也的孔子门徒。
这已经不是神话,而是正在发生着的事实。
美国《新闻周刊》这样讲到:“对于美国人来说,2008年的焦点是大选;对于世界来说,2008年则意味着中国。当奥运会拉开帷幕,中国将步入国际舞台的中心。”
飞利浦全球总裁柯兹雷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中国的作用非常重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
耐克全球CEO马克·帕克说:“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每次开会,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此聚焦!中国,已经强大到再也不能被忽视!中国已经进入大国崛起的加速时刻,中国正迎来一个半世纪以来最最重要和宝贵的发展阶段!
面对大跨越大发展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所有有信仰有追求的中国企业家都在沉思自问:中国的大国之路怎样走?中国企业应该为正在崛起的中国担当哪些责任?!
世界是大国的世界,经济是老大的经济。
象征财富、实力和荣誉的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008年评选,美国高居榜首,共有153家企业入榜。后面依次为日本、法国、德国和英国,分别有64家、39家、37家和34家企业上榜。这个排序,基本上就是全球经济体列强的排序;而《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评选,几乎就是世界经济走势的一张晴雨表。
沃尔玛、诺基亚、通用、丰田、可口可乐、耐克、英特尔、微软、IBM、壳牌、高盛、辉瑞、三星、Google、波音、西门子等等,正是通过老大地位,盘踞世界产业链的顶端,扼世界经济之命脉,制定全球商业规则,抢夺资源,攻城略地,赚取最丰厚的利润,并成为支撑国家地位和改变历史的力量。
成为老大,就会在品牌、资源、资本、成本、市场、消费者心智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优势富集效应,就会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这是金牌与银牌的差别。
我国经济总量与德国、英国、法国大体相当,为什么经济地位和竞争力偏低?其差距就在企业上!
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速度在增快,但是在世界500强中的份额依然偏低,无论入围企业的数量,还是企业营业收入在世界企业500强中所占的份额,我国均低于德、英、法这三个国家。而且除了联想,中国入选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国有垄断性产业巨头。因此,我们可以说,是企业竞争力的薄弱导致国家经济地位和竞争力的薄弱,我们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换句话说,中国缺乏世界老大。
做老大,是在经济主宰社会发展的当今世界里,实现中国大国之路的必然选择!
“科技领域内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专利也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希望你们自主创新做到全球第一,要在全球行业内争取第一。”
温家宝总理在广东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企业调研时特别强调的这段话,令企业备受鼓舞。
“三年之内要做到行业前三名,否则国资委给你们找婆家,强制重组。”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多次作出这样的表态,使一些央企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不已。
一位企业家曾说:“如果再过五年、十年,在国际大舞台上仍没有我们的位置,那就是中国企业家的失职!”
我们要说,如果再过五年、十年,在中国这片伟大的土地上还没有产生足够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企业,那不仅是中国企业家的失职,也是中国所有营销人的悲哀!
尤其是当全球经济遭遇寒流、世界依然看好中国、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健康的时候,很多领域都蕴含着成为老大的战略性机遇,正是中国企业争老大做老大的极好时机。
联想、华为、海尔、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三一重工、潍柴动力、中集集团、蒙牛、波司登、双汇、青啤、格兰仕、国美电器、石药集团、李宁、百度、阿里巴巴、王老吉、中国黄金、福田汽车、宇通客车,等等,正是通过成为中国经济老大,奠定和巩固了市场地位,进而拥有了参与全球竞争,做全球老大,提升中国经济地位的信心和能力,拥有了改变未来的力量。
老大是一种稀缺资源。
但是,很多本土企业家对中国市场蕴含的巨大战略机会认识不足,对老大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争做老大位子的紧迫感不强,对国际资本、国际品牌抢夺中国老大资源的野心和“阴谋”缺乏真正洞察,对中国市场完全可以孕育出世界级大品牌,进而在全球当老大缺乏认识、信心和方法!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中国元素之争、百度和GooSe的中文搜索之争、宝洁和联合利华的品牌垄断之争、康师傅和统一的地盘之争、李宁和耐克的品牌精神之争、国美和苏宁的并购之争、蒙牛和伊利的销售额之争、宛西和同仁堂的道地药材之争,等等。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中国黄金收购加拿大金山矿业、海尔意向收购通用电气家电、动向买断Kappa,等等。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在争夺老大的位置,都是对老大资源的渴望、夺取和抢占!
老大,是中国企业最值得珍惜的战略性稀缺资源。
老大,是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营哲学、战略思维和品牌路径。
抢占老大资源,是一场决胜未来的战争!是企业家的重要战略选择!
这个制高点如果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抢占。
在消费者的心智世界里,只有认知,没有真相,谁站起来,谁就是老大!
在争夺老大的战争中,世界绝不是平的,谁升起,谁就是太阳!
错失老大,对企业家来讲,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战略性失误和历史性遗憾! 彼得·德鲁克说:“每当你看到一个伟大的企业,必定有人作出过远大的决策。”
现在,是中国企业家作出“远大的决策”的时候了。
行动起来,抢做老大,在别人醒来之前出发!
这是由老大主宰的世界,这是由老大制定规则的比赛,要想生存,成为老大!要想发展,抢占老大的位置!
本书精选成功老大企业的案例,深入浅出地给企业家们讲述了“老大”的位置对于中国企业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成为老大的十大路径,以及老大企业必须遵守的六条军规,为中国企业家指明了一条做大做强的路径。
中国是全世界最好的市场,中国正处于经济升级、产业升级和品牌升级的关键历史时期,很多领域都蕴含着建立老大帝国的历史性机遇。有所作为的中国企业应掌握成为老大的路径和方法,抓住良机,成为行业老大、中国老大,乃至世界老大。
现代营销创始人之一米尔顿·科特勒重磅推荐!杰克·韦尔奇最推崇的商业哲学!《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经济观察报》社长兼顾总编辑刘坚,联袂评荐!
中国正处于经济升级、产业升级和品牌升级的关键历史时期,很多领域都蕴含着建立老大帝国的战略性机遇。老大是一种经营哲学、战略思维思维和品牌路径。本书精选成功老大企业的案例,深入浅出地给企业家们讲述了“老大”的位置对于中国企业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成为老大的十大路径,以及老大企业必须遵守的六条军规,为中国企业家指明了一条做大做强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