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与艺术天地/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孙静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之《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与艺术天地》一书中,作者在每一个中心主题下都精心选用陶渊明的诗歌作标题,概括陶渊明对传统文化的贡献、家世与生平、功业情结、理想憧憬及其内涵、田园理想及生活情态、“志意”及其内涵、隐逸的特点及思想根源、田园诗的特点及创作方法、美学观及艺术风格特色等,可谓匠心独运!

内容推荐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代表。他安贫乐道、崇尚自然,他的诗作促使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进人更纯熟的境地,是东晋诗坛绕不开的人物。在《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与艺术天地》一书中,作者在每一个中心主题下都精心选用陶渊明的诗歌作标题,概括陶渊明对传统文化的贡献、家世与生平、功业情结、理想憧憬及其内涵、田园理想及生活情态、“志意”及其内涵、隐逸的特点及思想根源、田园诗的特点及创作方法、美学观及艺术风格特色等,可谓匠心独运!

目录

一“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陶渊明对传统文化的贡献(代绪论)

二“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陶渊明的家世与生平

三“如彼稷契,孰不愿之”

 ——陶渊明的功业情结

四“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陶渊明对现实的态度

五“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陶渊明的理想憧憬及其内涵

六“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的田园理想及其生活情态

七“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的“志意”及其内蕴

八“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陶渊明重“意”生活倾向的根源 

九“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陶渊明隐逸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

十“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诗

十一“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的田园抒怀诗之一

十二“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的田园抒怀诗之二

十三“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

十四“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陶渊明的美学观及其艺术风格特色

试读章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创造的结晶,但在其发展、凝结的流程中,人们的贡献与发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陶渊明则有其独特的贡献,并在民族文化心理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的这种价值,充分体现在他是一个为中国民众所熟知的人物,他的思想行为及其艺术创造,在漫长的历史中广泛地存在人们的心中。至少有三个方面,他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首先是他那不慕荣利、不与污浊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他宁可下地种田,过苦日子,也绝不屈心抑志,汩泥扬波。几乎从他同时代的人起,就对他的这种高风亮节表现了无限的景仰。与他有过直接交往的颜延之由衷地赞美他“薄身厚志”,“高蹈独善”(《陶徵士诔》)。所谓“薄身厚志”,就是对身体的奉养看得很轻,而对心志所守看得很重;所谓“高蹈独善”,就是遗世独立,守志不阿。这是何等可贵的精神!稍后,南朝梁代的钟嵘作《诗品》,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说“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对他的人品同样倾倒备至。梁昭明太子萧统为他编辑文集,在序文中颂扬他“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说“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者乎”,的确,如果不是笃于志守的大贤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魏晋以来,隐逸之风盛行。人皆以隐逸为高,隐逸成为名士风流的重要内容之一。世有所尚,人必趋焉,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隐士。比如周续之,他身为处士,又常往朝廷中跑,人家问他缘由,他回答说:“心驰魏阙者,以江湖为桎梏;情致两忘者,市朝亦岩穴耳!”他声言只要心隐了,在朝堂中也不妨做隐士,被称为“通隐先生”(《莲社高贤传‘周续之传》)。桓玄篡晋,建立了大楚国,觉得历代都有隐遁之士,如果自己这一朝没有,不大好看,便征皇甫希之为著作,给他生活所需,让他坚辞不赴,号为高士。时人称之为“充隐”(《晋书·桓玄传》)。这两个人都是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物。隐逸如果别有所图,那不过是拿隐逸做招牌和手段,或借以邀誉,或借以得官,虽具高士之表,却无高洁之行。陶之高明处就在既非“通隐”,更非“充隐”,而是真隐。所以宋代的朱熹感慨地说:“晋宋人物,虽日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正是这样,陶渊明的隐逸,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大不相同了。

大约正因为如此,陶渊明才有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流传。《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在彭泽令任上: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彭泽令是彭泽县的一县之长,即后来所谓县太爷。督邮是县的上一级郡里的官员,负责督察纠举属县的违法事宜。陶渊明不愿意卑躬屈膝地侍候这种人物,便丢下县太爷的官位,归田隐居了。这对一般人来说,谈何容易!唐代诗人王维就说过:“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与魏居士书》)这与陶渊明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不为五斗米折腰”,后来几乎成为一切骨鲠之士的口头禅。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里谈其去官的原因时,只是说不耐烦做官,恰逢妹妹亡故,要去奔丧,便借机离去,所谓“因事顺心”,没有谈到不肯见督邮的事。但这件事见沈约《宋书·隐逸传》、萧统《陶渊明传》等多种文献的记载,当不是没有根据的。从陶的性情来看,也是十分可能的。

总之,陶渊明在这一方面,可谓品高云天,出污泥而不染,凛然峙立,令人肃然起敬。在他之后的人,一要辞官,或者一想到归隐,就不免想到他。如唐代诗人高适在封丘尉任上,感到“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打黎庶令人悲”时,便“转忆陶潜归去来”(《封丘作》)。直到1800多年后,近代诗人龚自珍还在颂扬他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陶的高尚品格,就是这样久远地深印在人们的心中。

其实,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多得很,诸如巢父、许由之类,不胜枚举。但其影响都比不过陶渊明。因为别的隐士都只靠故事流传,有的并不凿凿可据;有的虽载人史籍,可证实有其人,但也只有简单的行事,缺乏鲜活的形象。陶渊明则通过其诗文作品,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的心中,因而更易获得人们心灵的共鸣。

其次,陶渊明提出过一个桃花源理想。在那个桃源世界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虽然“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好像跟外面的世界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其中的人们,“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无论老少,都欢乐自得,这就与外面世界的生活无着、啼饥号寒完全不一样了。它成为与现实相对立的一个天地。在那里,“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人人都有田可耕,自食其力;“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劳动收获归劳动者所有,完全没有压榨掠夺。所以它被称为“世外桃源”。这个洞天福地不知引起过多少人的向往。李白说:“别离解相访,应在武陵多。”(《书情赠蔡舍人雄》)武陵就是指武陵渔人所发现的那个桃花源。李白为什么要到那里去呢?他说得明白,就是因为那里“桃花流水窗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那里是与人间不同的一个天地。王维甚至把它描绘为神仙世界:“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人们最羡慕的莫过于神仙世界了,就把它赠给了桃花源。P1-4

序言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当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人民又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既有重重困难,也有种种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宝藏,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毫无疑问,普及祖国的历史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向社会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大象出版社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北京大学具有研究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学校领导于1992年初决定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依托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系,组织各方面的教师和专家开展工作。一方面,致力于专深的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国学研究》年刊和《国学研究丛刊》;另一方面,注重于文化普及工作,“将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与有关单位合作制作的电视系列片《中华文化讲座》和《中华文明之光》,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编写这套丛书是中心普及工作的又一尝试。中心希望丛书的作者们“眼界向上,眼光向下”,用大手笔写通俗性著作,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并重,力求深入浅出,使广大读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加以区分不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曾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纵览古今、通观世界的眼光不行。我们抱着历史的态度、分析的态度、前瞻的态度、开放的态度,从事发掘与研究工作。这种态度也力求贯彻到本丛书中。然而,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的选题只能侧重于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那些目前尚未充分注意的学科如法律思想史等,也适当予以注意。

从选题和内容来看,这套丛书可分为文学、语言、历史、哲学、考古、法律、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若干系列,每个系列都由研究中心聘请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担任主编,每部书稿都经同行专家审阅。因此,中心不再对丛书作统一的审定工作。

大象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们非常重视这套丛书,把它列为重点出版书目,并为丛书的及时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丛书的策划、编写工作一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1997年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1: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