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经典名著《演员的自我修养》,等于把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加以整理精炼成书,是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了解作者美学思想的著作。作者采用记叙课堂教学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指导戏剧演绎的学习过程,多处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及寓意深刻的故事来达到教学目的,为演员培养所应具备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读者读来也会有身在其中,如同演员入戏的感觉。可以说作者在传达他的思想、理论及艺术魅力的方法上是有一定水平的,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演员的准备/世界人文科学读本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作者 | (俄)斯坦尼斯拉夫斯 |
出版社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经典名著《演员的自我修养》,等于把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加以整理精炼成书,是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了解作者美学思想的著作。作者采用记叙课堂教学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指导戏剧演绎的学习过程,多处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及寓意深刻的故事来达到教学目的,为演员培养所应具备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读者读来也会有身在其中,如同演员入戏的感觉。可以说作者在传达他的思想、理论及艺术魅力的方法上是有一定水平的,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作品。 内容推荐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确立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所体现的美学思想——真实反映生活,它不仅仅影响戏剧、电影表演等,事实上对任何渴望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都有帮助。 基于此目的,本书精选作者的经典名著《演员的自我修养》(中译名),把其中的精华部分加以整理提炼出来,采用记叙课堂教学的方式,为演员培养所应具备的素质提供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也使读者更有效地理解作者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作品。 目录 第一章 第一次尝试 第二章 当表演成为一门艺术 第三章 动作 第四章 想象 第五章 注意力的集中 第六章 肌肉的放松 第七章 单位与主题 第八章 信念与真实感 第九章 情绪记忆 第十章 交流 第十一章 适应 第十二章 内在推动力 第十三章 不间断之线 第十四章 内心的创造情绪 第十五章 最高任务 第十六章 在潜意识的门槛上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第一次尝试 今天,我们激动地等着托尔佐夫导演来为我们上第一堂课。但他走进教室后,只出人意料地宣布: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他希望我们表演几个戏剧片段,剧本则由我们自己选定。他的目的是要看看我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如何?也就是说,在背景中,化好装,穿着戏服,打好灯光,以及一切舞台设备齐备的情况下我们是怎样的?他说,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能判断出我们的戏剧素养。 起初没几个人赞成导演提议的这种尝试,赞同的人中有一个长得矮胖结实的年轻人,名叫葛瑞沙·戈弗尔科夫,他曾在某个小剧场演过戏;还有一位身材高挑美丽的金发女郎,名叫桑雅·威莉亚米诺娃;还有活泼爱闹的小伙子凡亚·威云佐夫。 但慢慢地,我们想到这次就要到来的尝试时,就觉得习惯了。闪烁的脚灯变得越来越有诱惑力,表演不久似乎变得有趣了,有用了,甚至有必要了。 在选择剧目上,我和两个朋友——保尔·苏斯托夫和列·普什琴(最初比较保守的人)考虑到的是综合表演或轻喜剧。但在我们周围,同学们都在谈论着大师们的名字。如果戈理、奥斯特洛夫斯基以及契诃夫等等,听到这些,我们不知不觉雄心大增,想演某个有点浪漫的剧目,在服装和台词方面都浪漫的剧。 莫扎特这个人物对我颇有诱惑;列·普什琴心仪沙里略这个角色,保尔·苏斯托夫则想演唐·卡洛斯。随后我们开始讨论莎士比亚,我自己倾向选择《奥赛罗》。当保尔同意出演伊阿古时,一切都定了下来。就在我们离开剧场时。我们得知第一场排演就定在明天。 到家时已晚,我拿出《奥赛罗》,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打开开始阅读。还没读两页,一种奇妙的表演欲望就把我攫住了。我的手、臂、腿、脸、脸上的肌肉以及体内的某种东西都开始不由自主地动起来。我朗诵着剧本,忽然,我发现了一把大的象牙切纸刀,我将它像匕首那样插进皮带里。我的一条破破烂烂的浴巾被当成了白头巾,我还把床单和毛毯改造成了衬衣和长袍。伞被我折弯,当成一把弯刀,但却没有盾牌。此时我想起在紧挨客厅的餐厅里有一张大托盘,我把这副“盾牌”拿在手。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真正的武士。然而,我的整体形象仍是现代文明人,而奥赛罗则出生在非洲,他身上一定带有某种原始生活的痕迹,我猜想他身上或许有一种老虎的习性。为了使人想起动物走路的样子。或暗示动物走路的样子,我开始了一整套全新的训练。 我觉得这些片断中有很多都是极其成功的。不知不觉问,我已经练了近五个小时。在我看来,这似乎说明我的灵感源于真实。 第二天,我醒得比平常晚了很多,我匆忙穿好衣服,直奔剧场。当我走进排演室时,发现他们都在那儿等我。我窘迫之极,竟忘了道歉,而是有口无心地说了句,“我好像来晚了点。”助理导演李克马诺夫用责备的目光看了我很久,最后说:“我们一直坐在这儿等你,紧张、恼怒。而你说‘我好像来晚了点’。我们都满腔热情到这儿准备投入工作,而现在,就因为你,这种热情已消失殆尽!唤起一种创造欲很难,而要摧毁它则极易!如果我妨碍自己的工作,那是我自己的事,但我有什么权利妨碍一个团体的工作?演员如军人,要严守铁的纪律。” 念在我这是初犯,李克马诺夫说他只限于口头批评,不记录在学生档案里,但我必须立即向大家道歉,并保证以后都在开排前十五分钟到场。即使在我道歉之后,他也不愿再排戏了,他说,第一次排演是演员艺术生涯中的一件大事,应当尽可能留下最完美的印象。今天的排演就这样因我的粗心毁了,但愿明天的排演会让人铭记。 这天晚上我准备早点睡,因为我怕会再练习自己的角色。但我的目光落在一块巧克力蛋糕上。我把它和黄油融在一起,弄成了一团棕色的膏状体。这样就容易抹在脸上,把我自己化装成了一个摩尔人。当我坐在镜子前时,我长久地欣赏起自己闪亮的牙齿。我学会了怎样展示自己的这口白牙,学会了怎样转动眼珠,直到露出眼白。为了完成大部分化装,我不得不穿起戏服。而一穿起戏服我就想表演,但我并没想出什么新东西,我只是把昨天做过的重做了一遍,而现在它们似乎已失去了意义。然而,我依然认为自己有所收获:我对奥赛罗外表应是怎样的有了一点概念。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排演。我早早到达那里。助理导演建议我们自己安排场次、布置道具。幸运的是,无论我有什么提议,保尔都表示赞同,因为他感兴趣的只是伊阿古的内心世界。对我来说,外观才是最重要的,它们必须使我想起自己的家。没有这种场景,我找不回灵感。然而,不管我怎样努力让自己相信这是在家里,但这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它们对我的表演造成了干扰。 保罗对自己的角色已了然于心,但我还得照本宣科,要不就模糊过关。让我奇怪的是,台词并无助于我。事实上它们让我困扰,因此我宁愿彻底摒弃它们。或减半。不仅台词,还有诗人的思想,对我来说都很陌生。甚至剧本提示的动作也好像夺去了我在家表演时所感到的那种自由。 更糟的是,我听不出自己的声音了。除此之外,我在家设计好的动作和情景,也不能与保罗的表演协调。比如,在伊阿古和奥赛罗之间的一个相对安静的场景,我应该怎样展现能使我进入角色的牙齿的闪光和眼珠的转动?然而,关于如何扮演一个野蛮人,我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概念,甚至人物动作也都准备好了,我现在都摆脱不掉了。或许原因是我不知道该怎样恰当表演。我读完了全部台词,但只是台词而已。我扮演了角色,但也只是扮演而已。却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结果台词干扰了表演,表演干扰了动作。 今天晚上在家排练时,我依然只是重复旧的动作,而没有任何新的发现。为什么我要一遍遍重复同样的场景和方法?为什么我今天的表演和昨天的、明天的表演都一样?是否我的想像力已经枯竭,或者说江郎才尽?为什么我的工作一开始进展那么快,随后却在某一点上停滞不前了呢?当我在反复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隔壁房间几个人聚在一起喝茶。为了不引起注意,我不得不移到房间的另一个角落继续排演。并尽量低声念台词,以免被人无意听到。 奇怪的是,这些小小的改变竞改变了我的情绪。因为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不要在一段戏上耽搁太久,也不要再去排练那些已滚瓜烂熟的戏。 P3-6 后记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Stanislavski,Konstantin,1863~1938)前苏联著名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和理论家、舞台艺术改革家。生于莫斯科,其父是制造商兼工厂主,与文化活动家交往密切。他14岁就登台演剧。1896年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创建莫斯科艺术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生导演和担任艺术指导的话剧和歌剧共有120余部,包括契诃夫的名剧《万尼亚舅舅》以及《三姊妹》。他还扮演过许多重要角色,如《三姊妹》中的韦尔希宁,《底层》中的沙金,《樱桃园》中的戛耶夫,《人民公敌》中的斯多克芒医生等。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毕生最主要的成就是建立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这是以“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为基本内容的演剧体系,体系的戏剧关学思想——真实反映生活,强调戏剧的社会使命和教育作用,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革命民主派朴素唯物主义的美学观点,并对20世纪的世界戏剧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影响还不仅仅局限于戏剧界,而是辐射到小说、音乐、雕刻领域,实际上对任何渴望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都有帮助。 本书精选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经典名著《演员的自我修养》(中译名),等于把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加以整理精炼成书,是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了解作者美学思想的著作。作者采用记叙课堂教学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指导戏剧演绎的学习过程,多处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及寓意深刻的故事来达到教学目的,为演员培养所应具备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读者读来也会有身在其中,如同演员入戏的感觉。可以说作者在传达他的思想、理论及艺术魅力的方法上是有一定水平的,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作品。 本书是由英译本转译而来,经历两次文字的转换,多少有些难以将原著的思想和艺术魅力表达完整之困,加之译者翻译水平的局限,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整个翻译过程是非常艰辛的,遇到许多专业的舞台术语,在斟酌用词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其中也参考了1986年出版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中的译文用词并作适当修改。如何使读者能够容易地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表演技巧,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努力的方向,然而在追寻浅显易懂的表述的过程中,多少会削减原作华丽光彩的一面,幸好原作本身是部内容丰富的作品,其中不乏作者的幽默,可以弥补译文的不足之处。译文中若存在谬误,也当是译者的责任,在传达原作思想的同时,译者也真诚地希望得到专家和读者们的赐教。 看着现在洋洋十几万字的译稿,心中是充满成就感的,想到当初翻译时的痛苦、挣扎,甚至半途中有想放弃的念头闪现,回过头看看,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真心希望努力的成果能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能让更多的人从书中得到启迪,领略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思想艺术魅力。 译者,2009年3月于上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