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兆锋编著的《燃烧的黄龙旗--在繁华中沉沦的大清帝国(精)/华夏文明史话》用通俗的行文方式和独特的写作思路与选材视角,对清朝历史作了粗略勾勒,全景展示了清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及社会生活,既有正史,也有野史,由此呈现给读者不一样的清朝历史。本书既可做历史普及读物,也可用于茶余饭后的消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燃烧的黄龙旗--在繁华中沉沦的大清帝国(精)/华夏文明史话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马兆锋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马兆锋编著的《燃烧的黄龙旗--在繁华中沉沦的大清帝国(精)/华夏文明史话》用通俗的行文方式和独特的写作思路与选材视角,对清朝历史作了粗略勾勒,全景展示了清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及社会生活,既有正史,也有野史,由此呈现给读者不一样的清朝历史。本书既可做历史普及读物,也可用于茶余饭后的消遣。 内容推荐 马兆锋编著的《燃烧的黄龙旗--在繁华中沉沦的大清帝国(精)/华夏文明史话》主要讲述了,清朝达到了封建王朝的最高峰,却也成为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专制帝制统治的最后终结。 在清朝近三百年间,留下了诸多令人费解的疑团:努尔哈赤杀子、雍正死亡、乾隆身世、慈禧出生地、慈安暴亡、刺马案等,令人迷惑不已!皇太极与海兰珠的恋情、康熙的雄才伟略、孝庄太后的果决、香妃的传奇等,让历史留下无限惆怅。让我们一窥那个时代的风华,领略清朝的真实面貌。 《燃烧的黄龙旗--在繁华中沉沦的大清帝国(精)/华夏文明史话》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形象的文笔,全景展示了清代的政治、军事、人物、经济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深刻揭示了清朝历史的基本面貌和社会发展脉络,呈现给读者的是不一样的清朝历史。 目录 第一章 王朝初定/1 第一节 后金建立/1 第二节 努尔哈赤之死/3 第三节 大清立国/5 第四节 定都北京/7 第二章 康熙大帝/9 第一节 康熙帝的政治才能/9 第二节 康熙帝的军事能力/10 第三节 康熙帝制造的文字狱/12 第四节康熙帝微服私访真相/14 第五节 康熙帝早逝的皇后/15 第六节康熙帝对科学的好奇心/17 第七节 康熙帝的地震理论/18 第八节康熙帝的“一亩三分地”/20 第九节康熙帝为何偏爱乾隆/21 第十节 康熙帝的美食趣事/23 第十一节康熙帝死亡之谜/25 第三章 清世宗雍正/28 第一节 雍正帝即位谜案/28 第二节 雍正帝诸兄弟的结局/30 第三节 雍正帝与生母失和的内情/32 第四节 雍正帝为何除掉年羹尧、/33 第五节 雍正帝的改革/35 第六节 务实治天下/37 第七节 雍正帝的驭人之术/39 第八节雍正帝追查贪官的奇招/41 第九节 雍正帝制造的“文字狱”/43 第十节 雍正帝驱逐西方传教士事件/44 第十一节 雍正帝死亡之谜/46 第四章 清高宗乾隆/49 第一节 乾隆帝的政治和经济才能/49 第二节 乾隆帝的军事才能/51 第三节 乾隆帝的文化成就与“文字狱”/53 第四节 乾隆与英使访华事件/54 第五节 乾隆帝废后之谜/56 第六节 乾隆帝禅位内幕/57 第七节 乾隆帝盗陵真相/59 第八节 乾隆帝不整治和坤的隐情/61 第九节 乾隆帝的禁酒令/63 第十节 乾隆帝的尊老政策/65 第十一节 乾隆帝嗜玉趣闻/67 第十二节 乾隆帝严惩损毁古建筑者/68 第五章 清仁宗嘉庆/70 第一节 嘉庆帝大丧之日诛和珅/70 第二节 嘉庆帝神武门遇刺事件/71 第三节 嘉庆帝的尴尬外交/72 第四节 嘉庆帝择储过程/75 第五节 嘉庆帝死亡谜案/75 第六章 道光帝的宫闱生活/77 第一节 识大体的皇太后/77 第二节 道光帝的后妃们/78 第三节 道光帝的儿女们/81 第四节道光皇位继承人之争/83 第七章 慈禧太后/85 第一节 慈禧出生地之谜/85 第二节 慈禧因何获得咸丰帝宠幸/88 第三节 慈禧长期统治大清的秘诀/89 第四节 慈禧的第三类情感/91 第五节 慈禧毒杀光绪帝的理由/93 第六节 慈禧为何重用汉人/94 第七节 慈禧痴迷《红楼梦》/96 第八节 慈禧的“灰色收入”/97 第九节 慈禧太后的日常生活/98 第十节 慈禧的饮食习惯/99 第八章 太平天国/101 第一节洪秀全的反孔人生/101 第二节 人所不知的太平军“首逆”/103 第三节 洪宣娇身世之谜104 第四节太平之花傅善祥/106 第五节太平天国的女兵/108 第六节 石达开出走之谜/111 第七节 石达开的神秘信函/113 第八节 石达开藏宝之谜/116 第九节 李秀成的巨量财富/117 第十节《李秀成自述》真假之谜/118 第十一节 曾国藩的“南京大屠杀”/120 第十二节 太平天国覆亡真相/121 第十三节遗失的太平天国藏金/124 第九章 清宫秘档(一)/127 第一节 努尔哈赤的婚姻/127 第二节 皇太极凌迟亲姐事件/128 第三节 皇太极女儿的悲惨命运/131 第四节 多尔衮生母被赐死隐情/132 第五节 孝庄身边最亲近的女人/134 第六节 顺治帝废后/136 第七节 才华横溢废太子胤初/137 第八节 同治帝的悲剧人生/144 第十章 清宫秘档(二)/146 第一节 解密清宫医案/146 第二节 清帝的御膳/148 第三节 清皇室与梅花鹿之缘/151 第四节 清帝的节俭之风/152 第五节 清代皇子的教育/153 第六节 清朝皇帝怎样过冬/154 第七节 清宫奶妈秘闻/155 第八节 清宫女性的休闲娱乐/156 第十一章 清朝谜案/160 第十二章 清朝名人逸事/189 第十三章 清朝奇案/221 第十四章 大清雄师/245 第十五章 清朝的科学家/256 第十六章 清代的社会气象(一)/272 第十七章 清代的社会气象(二)/294 第十八章 清朝礼仪大观/324 第十九章 南少林寻踪/339 第二十章 探秘清宫建筑/348 第二十一章 大清皇陵/359 试读章节 根据《清实录》的统计,康熙晚年一共到四阿哥胤稹的赐园圆明园5次。除了胤祉之外,其他皇子从来没有享受到过如此恩荣。 四阿哥胤稹擅长草书,精研佛法,在别的皇子争夺皇位的时候,他却坐在书斋中修身养性。不过,这位四阿哥并非平庸之辈,康熙皇帝偶尔交给他的一些临时任务,他都完成得迅速周到,给康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傍晚,康熙驾临圆明园牡丹台,把酒临风,心情愉快。在父子闲聊之际,胤稹说道:“您的两个孙子自出生后还没见过您呢。” 康熙随口答道:“好啊!上次我听侍卫说你有个儿子书读得很好,把他们两人叫出来我看看。” 一见到这两个孩子,康熙不知不觉地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弟弟弘昼没有给康熙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历却让康熙过目难忘。弘历身材颀长,容貌清秀,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刚才行礼的时候,康熙注意到他的一举一动既敏捷得体,又不慌不忙,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凭着丰富的阅人经验,康熙确信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他慈爱地招招手,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询问起他的功课。弘历落落大方地背了几段经书,从头到尾清晰地讲解了一遍。康熙见过的所有孙子当中,这一个无疑是比较出色的。 几天后,康熙派太监来到圆明园,命四阿哥写下了弘历的“八字”,呈给皇帝亲阅。又过了几天,康熙宣布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他要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 “养育宫中”对于康熙时代的皇孙来讲是极大的“恩遇”。在弘历之前的近百个孙子中,只有太子长子弘皙曾经被康熙“养育宫中”。这个皇孙极受康熙的喜爱,他希望弘皙将来能登上皇位,以至于康熙晚年在废太子问题上迟迟下不了决心。 有人认为,喜欢弘历,是康熙传位给四阿哥胤稹的一个理由。我们很难说,胤稹把自己的儿子介绍给父亲,不是老谋深算的一步。对于胤稹来说,这一举动是试探康熙态度的一个机会。如果康熙把自己列入即位的候选人行列,那么必然会关心自己的儿子。即使康熙不打算把自己列入即位的候选人行列,也使祖孙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对自己的政治安全也大有好处。 然而,事情的发展超过了四阿哥的期望。 康熙六十一年夏秋的五个多月,避暑山庄中祖孙两人几乎天天形影不离。在康熙批阅奏章时,小弘历就在旁边磨墨写字。康熙时常站起来,走到孙子身边,手把手教他写字。吃饭时,祖孙两人坐在一张桌子上,爷爷不断地给孙子夹菜,甚至在接见大臣讨论军国大事之时,康熙也特批弘历可以留在其身边,弘历此时总是懂事地“屏息而侍”。乖巧的孙子给康熙一生中的最后岁月带来了巨大的欢乐,短短半年之中,祖孙俩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夏天的一个中午,康熙泛舟避暑山庄湖上,小弘历正在山上玩耍,远远望见御舟驶来,就满心欢喜地跑下山来。康熙怕孙子跌倒,就急忙跑到船头,朝弘历大喊:“慢点跑,别摔了!”祖父焦急的声音深深印在弘历的脑海里。 在这半年中,弘历的体育天分也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弘历虽然才12岁,但是他反应之敏捷,举止之精确,非常人可比。康熙亲自教弘历射箭,弘历首次习射就连中五矢,康熙喜出望外,赐给他一件黄马褂。 弘历初次练习用火枪,教师把一只羊捆在百步之外,他初次试射,就一发毙羊,康熙十分高兴。 八月初,康熙带着孙子开始行围打猎。在永安莽喀围场,康熙用火枪击中一头熊,大熊倒地良久也毫无动静,康熙以为熊已经毫无威胁,于是让弘历上前补射一箭,以让这个孩子博得“初围获熊”的美名。弘历催马欲进,不料此时那头倒地的大熊忽然一个翻身,直立起来,嘴里发出一声怒吼,直奔弘历的坐骑扑来。幸好康熙反应及时,他举枪便射,子弹从熊耳射人,大熊应声倒地,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件事给康熙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似乎冥冥中有天意保佑这个不同寻常的孙子。 这次行围之后,康熙特意去了四阿哥的热河赐园狮子园,指名要看看弘历的生母。不知何故的钮祜禄氏跪在康熙面前,心中充满疑惑。康熙发现了这个媳妇的“异相”,出身于平民家庭的钮祜禄氏身上完整地保存了满洲人的强…… P21-22 序言 知识改变命运,眼界决定未来。 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登上东山之后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之后觉得天下变小了。那些看过大海的人很难被别的水所吸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很难为普通言论所折服。可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有登泰山临大海的时间,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亲耳聆听圣人教训的机会,然而因为没有时间远行没有机会朝圣而放弃登高临小之志,是糊涂的行为。其实,想要领略高山大川的美景以游心,接触圣人的言论以明志,在风景绝佳的高处以游目骋怀,还有另外一种方法——读书,在文字里登山涉水,于书本中获取智慧。 这套“华夏文明史话”丛书,就是一套能够带你全面了解华夏文明史的轻松读物。丛书共8册,从原始社会远古传说时代到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时间跨度上百万年。放眼望去,这8册书里面几乎包含了华夏文明的所有方面,知识的跨度不可谓不宽泛,视野的广度不可谓不浩瀚。 在这套书里面登场的,有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康熙皇帝等充满传奇色彩的伟大君主,有如秦步军、汉骑兵、清八旗军这类令现代人充满兴趣的剽悍军队,有如老子、孔子、孙子这类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先哲,有众多如白起、王翦、项羽、韩信、霍去病、李靖、曾国藩那样为战争而生的天才统帅,有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如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那般的美人,还有如屈原、司马相如、曹植、李白、蒲松龄那样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文人。他们创造了恢宏灿烂的华夏文明,历史正是由于有了他们而更加精彩。 而那些似真似幻令现代人着迷的古老传说,那些令人神往的秘密宝藏,那些存留到今天仍然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雕塑,那些至今仍然无法解释的种种谜团,让离我们远去的古代华夏文明更显神奇。 不看这些飘落在时间长河中的,或神秘或惊艳或传奇的故事,就不知道华夏文明是如此的璀璨;不看这些风流早被雨打风吹去的断壁残垣上精美的雕刻沧桑的流年,就不知道古人的智慧是如此的令人难以捉摸;不看这些震惊世人的考古发掘,就不知道有些流传下来的传说竟然瞬间就被证明确是真的史实。 比如一向被认为是神话人物的女娲,历史上很有可能确有其人。女娲死后,她的长眠之处——“女娲陵”有多处,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是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侯村、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境内、河南淮阳三处,女娲陵到底在哪里?从历代官方的态度来看,女娲陵应在山西的侯村。这些真真假假的纪念性陵墓说明女娲的确是我们中华民族公认的一位始祖。 类似这样的种种疑问在这套丛书里面有不少,有些已经破解,有些至今无解。已经破解的固然能够满足我们的部分好奇心,无解也并不影响读书兴味,反而更能激发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愉悦心情。就让历史留存些无法解释的疑惑也好,这些疑惑终将成为现代人斑斓的幻想。有幻想的阅读是令人心驰神往的阅读,有幻想的历史才会有令人不断探寻下去的欲望。而这套阅读起来既可以给人小小满足又能带来无尽幻想的“华夏文明史话”丛书,但愿也能为你登山涉水一览众山小略尽微薄绵力。 这不仅是一套历史读物,还是一次邀请,一次穿越回几百、数千年前,经历浩浩劫、渺渺愁的机会。 站在楼宇林立、车马喧嚣的现代都市里念想这些故事的主角,古香古色被阳光照得支离破碎。那么,脚下隆隆而过的车轮声或者可以想象成古代战场上的金戈铁马,眼前新起的一片片高楼下面也许就深埋着古代的村落、城市。沧海桑田,白云苍狗,我们没有能力留住古老历史,却有能力用文字将历史凝固成永恒;我们不能让时光倒流回古代,却有能力用思想让华夏文明伴随人类无限延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