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夫、凸凹所著的《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是一本重在写锦江商业史的书籍,本书共10个章节。由于此前少有人涉及此类书籍,因此一定要有一个大的视野,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视觉去考量,方不至于显得孤单,读起来也不会觉得像传统商业史记那样枯燥。反而要写得好看,有趣,而且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从历史商业脉络和人文脉络梳理,一直写到今天,让读者看清其间的厚重和历史渊源。书中的“锦江”既是锦江河流,也是锦江文化,给人感觉是一本写成都商业史的书,但又让人感觉锦江文化的厚重与深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章夫//凸凹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章夫、凸凹所著的《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是一本重在写锦江商业史的书籍,本书共10个章节。由于此前少有人涉及此类书籍,因此一定要有一个大的视野,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视觉去考量,方不至于显得孤单,读起来也不会觉得像传统商业史记那样枯燥。反而要写得好看,有趣,而且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从历史商业脉络和人文脉络梳理,一直写到今天,让读者看清其间的厚重和历史渊源。书中的“锦江”既是锦江河流,也是锦江文化,给人感觉是一本写成都商业史的书,但又让人感觉锦江文化的厚重与深层。 内容推荐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一部人类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文明史。 锦绣,不光是一个丽词,或许也是两种最贵重的商品。锦江、锦城、锦里、锦官驿……带锦字号的名字,给成都商业带来了锦绣华章。 人类有了交易,商业便应运而生。只是我们很难想象到,我们的古先人会把交易的足迹,挥洒到海洋的另一边。 历史划定了一条若隐若现的线,把古蜀国与美索不达米亚连接了起来。构成商脉的若干要素中,商路是其中最具象、最有型的一个。中国最古老、最重要、最悠长的商路是“南方丝绸之路”。 成都商脉,因锦江古老绵亘,因锦江乘风破浪,因锦江名扬四海。商业之脉,说到底,就是商人之脉。厘清了人脉,也就握住了商脉。 锦江这个滔滔不息、流溢千年的河流大品牌,又滋养出了众多丽如锦绣的商业大品牌。把手放进城中锦水,我们就能摸到悠远绵长、流动不休的成都商脉。 章夫、凸凹所著的《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从历史商业脉络和人文脉络梳理,一直写到今天,让读者看清其间的厚重和历史渊源。 目录 第一章 “商元素”到来前的文明储存 一则考古新闻折射出的古蜀影像 历史长河中,厚重的成都文明长镜头 北纬30度的“飞地”之谜 用10000年景深的变焦镜看纵深成都 大熊猫是成都繁衍变迁史的一个重要物证 从天而降的三星堆文明昭示着什么? 一个“蜀”字隐含着“商元素”的萌芽 第二章 三星堆人的经商启蒙理念 “商”启蒙的标志,是城廓的建立 如果没有秦的“统一”,古蜀商业文明不可想象 他们是古蜀商业文明的拓荒者 古蜀国与美索不达米亚注定的商缘 “城市群”是商业文明不可或缺的因子 贸易成为连接两座城池遥相呼应的桥梁 成都算得上一个怎样的“例外” 埃及法老木乃伊身上蜀锦的偶然与必然 第三章 历史一路烙下的商道印痕 成都“安乐窝”,“美酒堪送老” 《中国商业史》和画像砖留下的“汉代辉煌” 唐时两代皇帝以“别样”的方式视察成都 乱世中的成都,不愧为世外桃源 八次铸钱,助长成都繁华之风 纸币交子面世,是宋朝成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大病初愈的成都,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 明清以来,短暂的繁华和长久的等待…… 第四章 锦江畔,一匹锦缎留下的传说 长袖善舞的锦:从《钗头凤》出发 锦脉,始于春秋和一根蚕丝 蜀女针尖上的绣丽 博览,从《一双绣花鞋》开始 说说嫘祖的那些事儿 蚕丛的商业策略与政治作为 少城、锦城与女红 有一种传说叫锦绣 第五章 循着“南方丝绸之路”通江达海 南方丝绸之路成都段勘行书 空气中布满丝绸的质地 古道,从藏彝羌民族文化走廊抽丝而出 察勘“马道子” 丝绸在成都的历史,让我们想象力甘拜下风 夕照中,南方丝绸之路的脸廓和背影 第六章 沿着河流方向,一批批川商荆棘前行 惊天手笔:用河流放逐生存的商机 筑城法则与为商铁律:厘清了河络,也就厘清了商络 “全国首富”卓王孙 若隐若现在古书中的川商背影 川商弄潮,一个人的大千世界 第七章 庙会播种下的芸芸商机 当寺庙与信众相遇 大慈寺=大庙会+大狂欢 历史上的青羊宫“花博会” 三庙互动的城隍会 “湖广填川”产物:会馆里的商业秘密 庙会“航母”——成都大庙会 第八章 商标:东大街与春熙路的历史传承 翻阅东大街:历史是不可以重写的 读图东大街:线条基本是流畅的 盘点东大街:商业是令人满意的 走过东大街:惊奇是必然的 春熙路逸事之:“陋巷”何以成“马路” 春熙路逸事之:“马路”何以变“商街” 春熙路逸事之:二君何以发大财 第九章 地标:从劝业场到商业场的百年风云 劝业会:20世纪最初的洋玩意儿 劝工业:无中生有的创意大手笔 首先的水电:寻找成都第一个用电社区 劝业场有关的人物1.周善培:让四川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劝业场有关的人物2.樊孔周:一个不该被遗忘的蜀商 第十章 从古老“大锦江”到金牌“小锦江” 始于1949年的锦城新商业 商贸点将台:遍布锦江两岸的品牌老店 成都之心:商圈“铁三角”风云录 此消彼长:成都新老商圈更迭录 规划蓝图:大写的商块 试读章节 —则考古新闻折射出的古蜀影像 文化和经济就像一座城市的两个轮子,托起这座城市的文明。一路前行。 如果要研究成都这座城市的商脉,必须把视野触及成都的文明源头,只有从文明的端点一路看过来,才能够真正了解这座城市的文明路径和商业脉络。 文明的高度决定商业的影响力。也就是说,成都商脉是由成都的文脉决定的。成都的文明储存,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成都的商业走向和传承程度。 成都人戏称,在闲适的成都,最为繁忙的一群人,就要数考古工作者了。这些年来,成都平原的考古,真可谓新闻迭出,屡有佳音传来。让我们把目光投射到成都市最近的一次考古新闻,先来看看新近考古的一些片段与遗存—— 震惊世界的三星堆考古发现,把古蜀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21世纪第三个年头刚刚开启,一座比三星堆遗址还早1000年的盐店古城在成都平原——大邑县盐店村的古城遗址发现。 此间出土的文物让人大开眼界,众多的陶器制品,像走错了地方似的,来到了一家陶器店。且陶器的纹饰十分丰富,主要有绳纹、花边纹、水波纹、刻划纹等。置身其间,给人以琳琅满目之感。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石器存品,其石器的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在五花八门的陶器面前,那些诸如小型的磨制石斧、石凿、石矛等精美的石器,相反给人一种“玩”的感觉。 这座距今4300年的古城遗址,继宝墩遗址、芒城遗址、郫县古城、鱼凫村遗址、双河古城和紫竹古城六座史前古城遗址之后,已经成为成都平原上发现的第七座史前古城遗址。 难怪不少专家学者惊呼,古城群的出现意义重大,它标志着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它对于研究长江上游古代城市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国内相关权威、专家一致认为:成都平原早期城址考古新成果,对成都城市史研究有着填补空白的重大意义,它改写了成都“秦灭蜀,张仪、张若筑城”的历史,把成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同时还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而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考古学家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对那些陈年古物爱不释手。因为他们从中看到了某些相似的符号,那便是从这些陶器和石器中,窥出了包括宝墩文化早期特色的影子。原来它们彼此存在着极其深厚而复杂的“血缘关系”。 这些重要的古蜀文化遗址,揭开了“开国何茫然”古代蜀国的文化面纱,它构成了长江上游古文明起源和发展演变的基本轨迹。 这条文化发展链使一个已经失落的古老的巴蜀文明,一个只有茫昧迷离的文献记述而缺乏物化实证的巴蜀文明破土而出,喷薄而发,显现出璀璨的光芒,照亮了巴蜀文化史上曾经暗黑的澎湃城。 当时间隧道照进20世纪末的时候。成都的考古学家忙碌着此起彼伏的古城池的发现和挖掘。可面叉寸盐店古城遗址,十分谨慎的考古专家还是认为,在成都平原西南比较狭小的范围内,发现如此多的史前古城,其密集程度在中国同时期的古城中应该是最大的,“这说明其时成都地区的文化发展,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正如巴蜀历史研究专家谭继和所言:“如果再追溯宝墩文化的源头,200万年前的‘直立人巫山亚种’及晚期智人‘资阳人’的发现,说明四川盆地作为长江上游古文明的起源地和古文化的渊源处,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农业植物人工栽培的八大起源中心之一。”这充分说明巴蜀文化悠久绵远,源于远古,甚至“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也殊未可知”。 有如此厚重的文明遗存垫底,成都平原这块沃野千里之上,还有什么样的奇迹不可能发生? 历史长河中,厚重的成都文明长镜头 形如一部厚重的人文纪录片的特写镜头和长镜头。让我们把焦距推远一些,直击成都文明元素的初始状态,去审视,去考量,去追问,去畅想……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时间以千年、万年为单位的宇宙的浩渺和混沌时期,天与地在黑暗中逐渐变得明朗起来…… 处于青春期的地球,曾一度进行着活跃的造山运动。当青春期进行到3.6亿年前的时候,四川盆地特殊的地貌结构便已然形成。“北依秦岭、南靠云贵高原,西临雪山和西藏高原,东向长江三峡……”这是一个巨大的盆地,只有一个出口,那便是夔门。而成都,正处于这个盆地的盆底,四面都是浅丘深丘甚至高山,而中间则是千里沃野的成都平原。 P4-6 序言 锦江商脉 锦绣无限 ——序《锦江商脉:3000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留下的重要遗存》 章夫 凸凹 1 环抱成都的府河、南河,并称锦江。锦江的上游是岷江,锦江的下游是岷江,锦江自身,也是岷江。 岷江、沱江是流经成都的两条重要河流,锦江与这两条河流舟楫相连、息息相通。 四川的省会是成都,成都的母亲河是锦江。 上天通过河流勾连四川,政冶通过成都号令四川,商业通过锦江文化而影响四川、锦绣四川。 因此,厘清了锦江商脉也就厘清了四川商脉,厘清了四川商脉也就厘清了成都商脉。 商脉继往开来,通古达今向未来——不管出于何种理由与动机,厘清商脉很重要。 2 俗语云,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把这个意思换手到经济领域,我们似乎可以说,农无买卖不肥,工无贸易不富。 这个道理,2600多年前的管仲明白,百年前的周孝怀明白。 “设轻重鱼盐之利”、“徼山海之业”,这实则是管仲把自身的个体经商智慧运用并上升成了一种国家商业。没有这个商业,齐国安能一夜暴富、成为春秋霸主? 1909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成都劝业场开场之日。具有东洋留学背景的清末“新政能员”周孝怀激动登台,面对前来参加开场仪式的官员、商贾和急于入场的顾客,发表了“挺商抑农”的开场词:“中国自古重农不重商,认为农者生活之本源,商者无聊之末路,故秦汉之制,商贾不得衣文绣,盖贱之也,致使国贫民瘠!近观东洋之振兴,实为发展工商致之。”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国人兴起的一浪一浪“下海”经商热,充分呈现了今人对商业的态度与抱负。 从小处看,商是指买卖货品而赚取利润的行为;从大处看,商是对农业、工业实现有效营销的账面反映。 但我们千万别忘了,商,不仅是商业的商,也是智商的商。从这个视角出发,商,也许代表了人类的最高智慧? 试问,谁不想钱?你可以说自己不喜欢从政、不喜欢艺术、不喜欢搏击、不喜欢手艺,但你不可能说自己不喜欢钱——钱的实用功用让人须臾不可稍离。 由此看来,商者,既让人害怕,暗生妒嫉,又不得不令人服气与钦佩。要知道,这个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有商才、商运和为商勇力。 3 商人一作为,就形成了商业。商业,从古至今都是财富的连襟和代名词。始,商业跟着财富走,后来,财富随着商业而风吹草动。 不出产品、商品的地方不出商业。天府之国自古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货贿山积,富甲天下。 远古时期,嫘祖、蚕丛就用桑蚕业、丝织业为四川商业作了大面积铺底。 当巴蜀的财富多得令人眼红的时候,“秦灭巴蜀”这个重大的阴谋版图事件就产生了。 或许是赞叹于成都天生的商元素。于是乎,秦人来成都筑城时,专门另筑了一个商贸城——“少城”。 于是乎,为了造锦江,秦人李冰又造出了都江堰——蜀地肥上加膘,至此“水旱从人”,蜀人“不知饥馑”。 楚汉争霸,“汉王”刘邦兴于巴蜀——巴蜀财物最终衍化成了项羽的“四面楚歌”。 汉代成都先后出现了两座国家级工厂:车官城和锦官城。 冲着巴蜀雄厚的资财,刘备、诸葛亮带着另一支“国家队”来到成都并建立了天下三分有其一的蜀汉政权。有成都这个大粮仓相助,刘备的帝业因之实现。 因此上,我们有理由诘问:如果成都不富,两个唐代皇帝的逃难之旅怎么偏偏选择蜀道? 古往今来,成都这个天府之国,上苍似乎早就安排给外来人享用的—— 王建,一个贩卖私盐的河南小商,他嫌在川当大官都不过瘾,索性成都称帝,自立为王,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孟知祥,一个军人出身的河北人,“西川节度使”都未能让他完全安逸与舒服,于是学了王建,在成都称帝,国号承前,史称“后蜀”。 为拿下四川,蒙古大汗蒙哥命丧合川城下。 张献忠,一个陕西商人,也凑热闹,偏偏跑到成都建立自己的“大西国”,所不同的是,他却以屠城这样的极端方式取而代之。对于成都这样的慈祥之地,这样的行为是会被上天所诛的,所以,疯狂之后的“张屠夫”也就是昙花一现。 “湖广填川”的意思是,十四个省的人众像发现金矿似地大量涌入川地。 四川股民掀起的“保路运动”,最终导致了一个朝代的终结。 日本入侵时期,巴蜀的土地为当局总部的迁避提供了可能,巴蜀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又多又重地投入到了抗日前线。成都再次成为中国的大后方和大粮仓。 如果按这样梳理,不仅如此,就在几十年前,四川的“粮草”还在给养“大三线”建设的大规模“兵马”。 川商身影——卓王孙、邓通、程郑、郄公、罗裒、郭子平、杨伯侯兄弟、邓元明、赵雄武、王昌懿、樊孔周、俞凤岗、卢作孚…… 文宗在蜀——文翁、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薛涛、苏轼、杨慎、李调元、郭沫若、巴金…… 商脉绝非一种孤立存在,它是与政脉、文脉一脉相承的,准确地说,政脉、文脉是与商脉一脉相承的。 因为,鼎撑政冶、文化的砥石是经济,而经济命脉中重要一脉是商脉。 因此,即或看上去说的是政治、文化,其实说的还是商业。 就政治文化本身而言,割让土地、签协议和、权力寻租等,何尝不是一种政治买卖、钱权交易、利益求衡? 4 4500年以上的城市文明发展史,2300年以上的城市规划建设史;5000年文脉传承不断,3000多年城址不迁,2000多年城名未改;“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汉代为五都之一,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誉,宋号“天下名镇之冠”…… 身为这样的一座城池,成都商业何其灿烂,锦江商脉何其锦绣!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锦江商脉,是一条河流的点点滴滴,一匹锦缎的丝丝缕缕。 望着锦江商脉,一本书开合有向,落字无声,为的是脉脉含情。 商脉既有看得见的商场,更有看不见的气场,后者往往更持久、更接近真相。因此,摸准商脉,眼界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境界、气韵、襟怀与悟性。 此刻,经血连通大脑与手指。脉管、脉搏、脉象、脉冲、脉动、脉口、脉络、脉门、脉息、脉压动了,一齐扑向键盘,腾挪于屏显—— 是成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