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古代地名/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王俊编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地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都与其特定的时代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远古时期,虽然黄帝号令天下,“方制九州”,但全国境内大大小小的部落各自独立,不下“万国”。为了各自的生存与利益,大家你杀我夺,征战不断。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尧、舜、禹等领导人为此十分焦虑。为平息战乱,大家互相结盟,“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经过协商,有相当一部分诸侯国实现了结盟联合,诸侯国由上万个减少到三千多个,一直到周武王时期还有“千八百国”。现在浙江的诸暨、上虞等地名,就是由于大禹在此分别会盟诸侯而得名的。据史书记载:诸暨是指“禹会计而诸侯毕及也”,上虞是因为“禹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故日上虞”。这些地名充分反映了尧、舜、禹时期的政治特点。这种政治理念和治乱方略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因而得以进一步延续,到西周时,周武王曾大会诸侯于孟津(今河南孟州市),甚至为秦王朝统一中国也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强权政治,大刀阔斧地实施郡县制改革。据统计,秦朝全境分设48郡(最初只有36郡),郡名至今还作为政区地名沿用的有19个。诸如秦淮河、秦皇岛等名称,足以反映秦始皇不可一世、气吞华夏的政治宏图。秦淮河是为了断绝、消除金陵的“王气”而人工开凿的,秦皇岛是因秦始皇人海求仙“尝驻跸于此”而得名的。

西汉既继承了秦的郡县制,又在部分地域恢复分封制,先后设置了103个郡国,其中有近40个郡国名称现今仍作为政区地名在使用。汉高祖为了进一步巩固疆域,实现国泰民安、“广大汉业”“扩大汉疆”的目标,以显示自己的宏图大略,从而于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立了广汉郡(今四川广汉市)。

唐朝时,为了对广阔的疆土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在政区设置上也多有创新,实施了分层管理与分类控制,既设立了道州郡府,又设立了都护府及边州都督、节度经略使、羁縻州等。武则天比较崇尚武力,自己又姓武,所以武则天时期新设的郡县多冠以“武”字,现在浙江的武义县、河北的武安县、重庆的武隆县以及江西的武宁县等,都是由此而得名的。

宋朝时,行政区划及名称的设置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全国共分为十五路,下设“府州军监”。其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皇帝的“潜邸”(又称潜龙邸,特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后来几乎都成为了府。如宋高宗即位前的封地原名康州,高宗即位后升为德庆府;宋徽宗即位前的封地原称端州,即位后改名为肇庆府;宋光宗即位前的封地为恭州,他即位后升为重庆府。这种将“潜邸”升府的现象,说明宋朝的统治者迷信“发迹之地”,表示不忘“故土之恩”,显示出强烈的怀旧意识。

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故在政区设置和名称上具有其民族特色。元朝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省”这个行政区划概念:“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扩大疆域是元朝始终不渝的理念和追求,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置了广元路,这是今广元市名称的来源。元朝统治者把这种强烈的“扩充元朝疆土”的政治理念和宏伟抱负,永远铭刻在地名之中,以期世代铭记。

明清时期,政府基本上沿袭了前代的行政区划和体制,以省、府、州、县为主的地方政体进一步确立。体现明朝地名特色的当属“守”“卫”二字。明朝把地方行政与军队分开管理,府州县只领民户,另设卫、所以领军户,因而全国设卫所上千,其中卫有493个,如天津卫、威海卫、宁夏卫、哈密卫等。清朝的地名特色是在北方设置了“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黑龙江将军”“伊犁将军”等,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70多个羁縻州。

P3-5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地名概述

 第一节 中国古代地名的形成与演变

中国地名的变迁

地名中隐藏的时代印记

古代地名的传承特点和规律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中国地名文化

古代地名中的历史和人文信息

中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地名的宗教文化内涵

地名与古人的社会心态

第二章 中国古代地名的命名

 第一节 古代地名命名综述

中国古代地名命名的形式

五花八门的地名命名

 第二节 政治性命名的地名

帝王年号、称号与地名的命名

皇帝亲赐地名显示荣宠

地名中包含的政治意图

古时侨置制度下的地名变化

 第三节 历史性命名的地名

记录历史事件的地名

记录历史会盟事件的地名

源自古国之名的地名

 第四节 人文性命名的地名

以德治国话地名

历史名人与地名

百家姓氏冠地名

 第五节 自然性命名的地名

自然资源人名来

植物与中国古代地名

动物与中国古代地名

 第六节 改名与重名现象

为尊者讳而改变的地名

王莽新朝的改地名风潮

令人头痛的重名现象

第三章 华夏各地地名渊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渊源

“九州”的由来

省的由来

县、乡、村的由来

其他行政区划单位的由来

中国各地域名称及简称的由来

 第二节 华东地区地名渊源

山东地名渊源

安徽地名渊源

江苏地名渊源

江西地名渊源

浙江地名渊源

福建地名渊源

上海地名渊源

台湾地名渊源

 第三节 华南地区地名渊源

广东地名渊源

广西地名渊源

香港地名渊源

澳门地名渊源

海南地名渊源

 第四节 华北地区地名渊源

北京地名渊源

河北地名渊源

山西地名渊源

天津地名渊源

内蒙古地名渊源

 第五节 华中地区地名渊源

河南地名渊源

湖北地名渊源

湖南地名渊源

 第六节 东北地区地名渊源

“东北”与“满洲”名称的由来

黑龙江地名渊源

吉林地名渊源

辽宁地名渊源

 第七节 西北地区地名渊源

陕西地名渊源

青海地名渊源

甘肃地名渊源

新疆地名渊源

宁夏地名渊源

 第八节 西南地区地名渊源

四川地名渊源

贵州地名渊源

云南地名渊源

重庆地名渊源

西藏地名渊源

参考书目

序言

地名是一个地方鲜活的兴衰荣辱史,是一个地方最亮丽的名片。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并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朝代更迭频繁,这就必然形成了厚重的地名历史文化。我们在了解、认识、研究中国地名的时候,要从历史、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中国地名数量众多,形态各异,属性多样,内涵丰富。中国地名从时间上看,有历史地名、现实地名;从等级上看,有大地名、小地名;从语言文字上看,有汉语地名、少数民族语地名、数字地名;从地理属性上看,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人文地理实体名称;从地名构造上看,有全称、专名、通名、简称、别称、俗称、旧称……地名代表了一个社会的变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字,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的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每个地名的背后有一段故事,每个地名的后面另有一串地名。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名、认识地名、研究地名,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我们特别编写了这本《中国古代地名》。本书详尽地叙述了地名的含义、起源、发展与演变,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强调了地名的文化意义,在每一节的后面还为广大读者贴心地附上“知识链接”部分,以扩充读者对地名的了解范围,增强读者对中华文化的兴趣热忱。本书博采有关地名的正史传说、趣闻逸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价值于一体,图文互动,意趣横生。一个个地名故事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让人充分领略到中国地名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但由于时间仓促,内容上难免挂一漏万,编校之时可能会存在疏忽,不到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中国的地名多姿多彩,生动有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远历史和丰富人文信息,值得让人细细体味。王俊编著的这本《中国古代地名》介绍了古代地名的形成方式与演变历程,揭示了许多古老的地名负载着的不同时代的历史印记与历史渊源。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地名》详尽地叙述了地名的含义、起源、发展与演变,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强调了地名的文化意义,在每一节的后面还为广大读者贴心地附上“知识链接”部分,以扩充读者对地名的了解范围,增强读者对中华文化的兴趣热忱。本书博采有关地名的正史传说、趣闻逸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价值于一体,图文互动,意趣横生。一个个地名故事在作者王俊笔下娓娓道来,让人充分领略到中国地名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