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木葱茏/东方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范曾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木葱茏/东方文库》由范曾著,推荐:

1.此书为“东方文库”经典著作之一

2.著名国学大师范曾先生最新著作

3.此书分门别类记录了作者对美学艺术和人物道论的领悟;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感悟老子之道、庄子之辨;且论及中国哲学、诗词和小说等。

4.作者是国内知名文化大家,本书将给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赏阅东方美学艺术的精美,领会老子、庄子的顿悟,聆听先贤的德音,感受文学的独特韵律。

5.作者以往的作品偏重作品集,本书则主要谈论作者对艺术、道论、哲学和文学的思考。

6.这本书符合“东方文库”的特点,是国内一流学者的优秀代表作。

内容推荐

《大木葱茏/东方文库》由范曾著,本书共有二十四个篇章,分门别类记录了作者对美学艺术和人物道论的感悟,如抒发了自己对八大山人、黄宾虹画论的细腻思考;且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感悟老子之道、庄子之辨,并发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文稿对中国哲学、诗词以及小说等都略有谈及。

《大木葱茏/东方文库》给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赏阅东方美学艺术的精美,领会老子、庄子的顿悟,聆听先贤的德音,感受文学的独特韵律。此书让读者感受到的是一个至情至性的范曾,一个充满着人生思考的范曾。

目录

1.八大山人论

2.黄宾虹论

3.泼墨的世界——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讲演

4.笔底龙蛇大造来——书道法自然

5.白描琐谈

6.中国画纵横谈

7.毋忘众芳之所在——论20世纪美的误区和古典主义的复归

8.道法自然(上)——老子哲学,兼论艺术

9.道法自然(下)——老子的哲学,兼论艺术

10.大哉,老子之道

11.老庄之辨

12.庄子的自然社会观

13.蒙庄轶载——庄子篇

14.庄子斥儒——儒庄斗争之本质:伪与真

15.庄子的无待之境

16.庄子论道:齐一、无差别、混沌

17.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谈战争与诗

18.大丈夫之词——论辛稼轩

19.一词圣典:至善——谈中法两位思想往哲:王阳明和笛卡儿

20.渔藻波寒——王国维和他的审美裁判

21.深闳变易之学——谈《易经》

22.《尔雅》说略——导言:小学源流

23.干支与生肖的迷雾

24.再拨迷雾

试读章节

八大山人论

为了谈八大山人,引出一段明初的故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孙建文接位。建文皇帝为懿文太子之二子,为人颖慧好学,事亲孝,待人厚,然则,这都不足以继朱元璋这样的大皇帝之盛业。而宽厚往往与迟疑犹豫、孱弱无能相比邻,则其皇叔们的野心于是膨胀。首先是兵强马壮、才略过人的燕王朱棣,其次当数厉兵秣马的宁献王朱权。起事的首先是朱棣,他拉拢的第一个目标是既能武又善文的朱权。建文皇帝已有所觉察,乃召朱权入朝。朱权当然不能自投罗网,遂托故不奉旨。朱棣乃进一步对朱权挟持之,诱惑之,谓“事成,当中分天下”,大有“同指山河”之概。当然,朱权给了朱棣相当的助力。但当朱棣一旦登上永乐大帝之皇座,当初信誓之词已为陈迹,于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封朱权至南昌。有小人谮告朱权诽谤攻讦永乐帝,永乐帝即阴使人详察之,知为诬词乃罢。自此之后,朱权乃全身保节,纵情诗文,以为韬晦之计。日与文学士人相往还。托志翀举,自号腥仙。这“翀举”非指有意社稷之举也,羽化而登仙,凌云而直上也。(范注:翀,同“冲”,故有释如上。)看来老先生不太胖(腥,瘦也),然而以藩王之位,自上了成祖朱棣的当后,终有耿耿于怀而不能释者。洪熙帝,其侄也,宣德帝,其侄孙也,然对这位于乃祖夺帝业有功的先辈,亦不甚尊重,对朱权政治上的要求一概不理。如仁宗时,朱权“上书言南昌非其封国。帝答书日:‘南昌,叔父受之皇考已二十余年,非封国而何?’”在百般无奈中,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论著颇丰,尝奉敕辑《通鉴博论》二卷,又作家训六篇、《宁国仪范》七十四章、《汉唐秘史》二卷、《史断》一卷、《文谱》八卷、《诗谱》一卷,其他注纂数十种。这些著述中,《诗谱》一卷、《西江诗法》一卷等能载人《明史》志书艺文卷,足见有所建树,因为《明史》编撰张廷玉辈当然深具眼力。朱权到正统三年(1438年)薨,他曾孙辈已做了皇帝,真是一个在风云中侥幸永寿的王爷。这位朱权,就是太祖的第十七子,八大山人上溯的九世祖宁献王。八大山人生于帝王之家,而又有诗文书画的天分,与这段时势板荡中的变故大有关系。这是彼苍者天对宁献王朱权的一种赐予,赐给他一位不朽的伟大天才。

八大山人虽生于帝王之家,但已是皇家之边缘了,上溯七世祖封弋阳王,此后由将军而中尉,八大山人仅封为辅国中尉。论辈分可谓不低,他是洪武的十世孙,而崇祯则是洪武的十三世孙,而论皇家的地位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即使如此,他对自己的皇家身份是不会忘记的。彭文亮诗“九叶风高耐岁华”,是对从宁献王至八大的九代皇宗谱系的描述。

明朝亡国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彼时八大山人十九岁,由《个山小像》上题年四十九岁推算,则为天启六年(1626年)生人。这时的明王朝已是危如累卵的时代,岂止败象丛生,简直是妖魅鬼蜮纷起。正如《明史》所载,嘉靖皇帝之后,纲纪日以陵夷,而万历皇帝末年,废坏极矣。“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万历)”②。而万历之世发生“梃击”之案,有蓟州男子张差者,持梃入慈庆宫谋不轨,意欲加害神宗的长子(光宗)与其母恭妃。光宗既登位,有疾,而鸿胪寺官李可灼进红丸,遂驾崩,在位只一月,于是有“红丸”之案。此先又有选侍李氏居乾清宫,亦怀挟皇长子(熹宗)及其生母王才人以自重之意。吏部尚书周嘉谟及御史左光斗上疏,请移李氏。“梃击”、“红丸”、“移宫”三案,直搅得神宗、光宗、熹宗三帝之世一派混乱。朝政之颓败往往见于种种妖孽作乱,群臣惶怖,这仅仅是冰山之一角,而明朝之隳堕实有更深之恶业在焉。

一个如此大的帝国,不可一日无主,而神宗在位历四十八年,后期与无主何以异?  “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驯至悊、愍(天启、崇祯),邪党滋蔓。在廷正类无深识远虑以折其机牙,而不胜忿激,交相攻讦。以致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神宗崩后,光宗接皇帝位。光宗,胸怀大志且举措英伟者也,视其为作,直可追陪汤武之振商。群奸震恐,乃有“红丸”案发,光宗在位一月而驾崩。惜乎!朝廷之盼明主,如久旱之盼甘霖。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天不假年,可叹也夫,可哀也夫,可恨也夫!为社稷苍生叹,为社稷苍生哀。亦为社稷苍生恨也!

在“移宫”案中,保皇长子(熹宗)及其生母王才人有功的人,熹宗接位之后。重用信赖,固其必然。魏忠贤虽与保熹宗之“移宫”一案无关。然深知其前因后果,谅欲得宠于熹宗,必与熹宗之乳母客氏串通,两人竟一见钟情,自不可以同性恋视之,乃政治上之沆瀣一气耳。“客氏淫而狠。忠贤不知书,颇强记,猜忍阴毒,好谀。帝深信任此两人,两人势益张。”②于是魏忠贤职掌东厂,大行罗织,欲尽杀异己者。群小求媚忠贤,攘臂攻东林党。有中书吴怀贤者,读到杨涟指斥魏忠贤疏,击节称叹。吴怀贤家奴密告之,毙杀怀贤,籍没家产。民间偶语,有攻讦魏忠贤者,辄被擒戮,甚至剥皮、割舌,所杀不可胜数。仕林之无耻,有胜于市井一万倍。有浙江巡抚潘汝桢者,请为忠贤建祠:更有无耻之徒监生陆万龄至请以忠贤配孔子,以忠贤父配启圣公。于是客氏、魏忠贤以为天下一归于己矣。魏忠贤每出行,“锦衣玉带靴裤握刀者,夹左右驰,厨传、优伶、百戏、舆隶相随属以万数”。而客氏居宫中,胁持皇后,残虐宫嫔,行无忌惮;而偶出归私第,其行仗直如皇帝之大驾卤簿。在这群凶煽虐、海内屏息、小人争宠的时节,有大书家张瑞图者,亦不顾羞耻,厕身其列。这真应验了“牝鸡司晨”(《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一语。明朝必亡!明朝不亡,是无天理。

朝廷朽烂,生民涂炭,天灾连年,饿殍遍地,至万历、崇祯年问尤甚,至有人相食,父子、兄弟、夫妻相食者。官逼民反,明朝最后覆灭于李白成亦所必然。平日里受皇恩、拜封诰者望风逃遁。旰食宵衣、慨然有为的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于衣襟上书:“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这位亡国之君的最后之举,有点儿悲壮,至少做到蒙难而不辱其身。死后清兵入关,加谥建陵,亦可谓死得其所矣。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5: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