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冤魂》是作者萧绰历年来创作的短篇故事合集,共26篇,包括:《丛林里也生长爱情》、《古井冤魂》、《惊心的红色信封》、《通向火星的列车》、《为诚信买个保险》、《心灵绑架案》、《兄弟》等, 其中《兄弟》讲述了兄弟二人为了筹措父亲的医药费,弟弟不惜举报哥哥犯罪,获得奖金救活父亲的故事,读来让人不由得辛酸和感动。该篇故事曾被多家电视台拍成碎戏播放;《智障女孩的生日》讲的是一个纸张女孩渴望自己也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和同学们在一起过一个快快乐乐的生日;故事情真意切。《送死囚上路》、《离婚之旅》等篇,故事曲折离奇,充满了惊险。作者的故事构思巧妙,想象丰富,集中体现了作者擅长推理、惊险等写作手法。
《古井冤魂》中,《兄弟》讲述兄弟二人为筹措父亲的医药费,弟弟不惜举报哥哥犯罪以获取奖金,读来让人辛酸和感动。《离婚之旅》讲述即将离婚的夫妻俩却因为一场考古过程中的惊险取消离婚的故事……情节惊险刺激,推理与想象丰富。
《古井冤魂》由萧绰所著。
丛林里也生长爱情
一、奇怪的男朋友
赵丹丹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春城昆明,在商海里打拼了数年,看惯了人间冷暖,感觉到筋疲力尽,因此把店子盘了出去,准备潇潇洒洒地玩乐一段时间。她想把这座城市的美丽风光拍下来,以前还没有真正细细看过呢。这天在幸福路,她被夹道成阴的法国梧桐吸引住了,把照相机交给旁边的一位男青年,让他为自己拍几张。
男青年吓得脸色苍白,周身颤抖,说:“这是炸弹,你给我干什么?”
赵丹丹莫名其妙,她想,这个年代还有不认识照相机的人?他一定是在开玩笑。她被逗乐了,说:“这是照相机呀。”
男青年又仔细看了看,仍然不放心地问:“干什么用的?”
赵丹丹看看他,见他一点也不像开玩笑的样子。不过她不好意思追问,只是耐心地讲解照相机的功能作用,男青年越听越有兴趣,央求赵丹丹为他照一张,赵丹丹答应了,又教给他怎么照相。两人一边照一边谈话,她知道了这个男青年叫李续亭,但是他说不清楚自己的来历。照完了,赵丹丹让他一起去她住的地方冲洗照片,李续亭为难地说:“我不能离开,害怕爸爸打我。”
李续亭看起来怎么都有二十四五岁了,这么大人了还离不开爸爸吗?赵丹丹说:“一会儿就回来,我送你回来吧。”李续亭实在是新奇,犹豫了一会儿答应了。两人去赵丹丹的房里,冲洗好照片,他拿着看来看去,爱不释手,直到赵丹丹提醒他了,他们才一起走回原来的地方。到了下午,李续亭自己怯生生地敲门进来了,赵丹丹看出了他对自己很依恋,她也喜欢他的那种城市中的人们完全不具有的单纯,此后两人经常来往。但是李续亭都是背着父亲来和赵丹丹见面的,每次来总是一会儿就要无奈地离开。赵丹丹问起他的父亲,李续亭说:“我也不知道,他不让和任何人说起他,要不然就不允许我到昆明来了。”
赵丹丹也不再追问,但是心里很好奇,一心想搞明白他是什么人。半个月以后,李续亭对赵丹丹说:“我要回家了,爸爸已经先走了,我想请你到我们家去好吗?”
“去干什么?”
李续亭见问,脸忽然红了,藏着脸连看也不敢看她一眼。赵丹丹明白了他的心思,问:“你喜欢我吗?”
“是的!是的!”李续亭急忙说。可是说过之后又不知道该接着怎么说了,一张脸憋得通红。
赵丹丹看着他,说:“好啊,我到你们家去。”
赵丹丹笑着主动和他拥抱了,然后收拾好东西,叫李续亭带路,两人乘坐了两个多小时的班车,走进了一户农家。这户农家有高高的围墙,围墙里面竟然停着一架直升机,李续亭径直走上去了。赵丹丹很惊讶,看来李续亭家绝不一般。她跟上去,看见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垫着一张虎皮在睡觉,发出微微的鼾声来。
李续亭小声地说:“他是我爸爸。”
飞机起飞了,大约过了四五十分钟,李续亭的父亲醒过来了,赵丹丹正要和他打招呼,他却咆哮起来:“你是谁?你怎么上来了?”
赵丹丹吃了一惊,看着李续亭。李续亭急忙说:“爸爸,她是我的朋友,我叫她到我们家去的。”
李续亭的父亲大声说:“荒唐!我不是告诉你不许带人上来吗?”然后,他又问赵丹丹:“你是干什么的?”
赵丹丹如实告诉了他,他怀疑地看看,说:“不管你是什么人,都不能上来。”说着,他拿出一支手枪就对准了赵丹丹。
赵丹丹吓得大叫,身不由己地跪下去了。李续亭一边大声叫着“爸爸”,一边扑上来抢他的手枪,但是父亲一脚把他踢开了,说:“上这里来的人只能死!我不是叫你不要和城里的任何人说话吗?竟然跑上飞机来了!”
李续亭又扑上来,说:“不要啊爸爸,你不要这样……”他急得全身都在颤抖,但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说服爸爸。
好在李续亭的父亲缓和了一点儿语气,他看看李续亭,又看看赵丹丹,说:“你不愿意她死在你面前,那么就让她跳下去。”
李续亭还是不情愿,父亲不再说话,又把枪对准了赵丹丹,李续亭知道爸爸从来是说到做到的,他跪在他面前抱住他的双脚说:“爸爸!爸爸!我让她下去还不行吗?”在两条路当中,他只能选择这样了。
李父打开舱门,赵丹丹还没有走到舱门边,看着窗外的白云就头晕了,她怎么敢往下跳?李父要一脚踹她下去,被李续亭拦住了。李续亭解下一个降落伞来,慌里慌张地给赵丹丹绑上,李父在她背后用力一推,赵丹丹身不由己,落出了飞机外面。
P1-3
故事是什么?它是一种文学载体。它来自民间,是最“下里巴人”的艺术。正因为如此,它就具有天生的泥土芳菲,深受百姓喜爱。
故事产生于远古时代,它伴随着人类语言的诞生而诞生,记载了人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酸甜苦辣,见证了人类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国如此,世界各地也如此。一部《天方夜谭》吹开了多少人心头的情结。故事就像音乐,不受地域风俗的限制,它可以跨越国界,迅速沟通人们的心灵。故事是历史的“活化石”,它就像是银杏,虽经历千秋万代的风风雨雨而愈发繁荣。
著名的“鬼才”戏剧家魏明伦说:“故事是戏剧之本。”一点不错。但凡文学艺术,离开了故事性,就十分乏味。现在许多国内的电影电视,虽然轰轰烈烈,画面优美,可是往往因为没有故事,让观众看后大呼上当。而好莱坞之所以生命之树常青,就是因为他们深知故事是戏剧之本的真谛。
故事基本上是“口头文学”。一篇故事诞生后,就迅速在人群中传诵,并经过人们的加工、增删、提高再传诵。故事给人们艺术的享受,教人们如何欣赏真、善、美,如何辨别假、恶、丑。
进入信息时代后,故事不仅没有萎缩,反而更加显示出勃勃生机。现在,几乎各省的电视台都开辟了讲故事的专栏。就连比较枯燥的法制类新闻,也采取了讲故事的形式。
我们听故事、看故事,不仅放松了身心,获得了精神享受,提高了写作水平,学到了知识常识,而且可以从中获益匪浅。几年前,一个西安的高考学生,因为课外经常看故事,牢牢记住了《故事会》杂志发表的一篇“弯弯的月亮”,而高考的作文题目与这个故事内容相似,于是乎,他一挥而就,写出了“豆角月亮”,并获得了作文满分。
“新传说”故事丛书,就是从全国的精品故事中筛选出来的,可以说是篇篇珠玉,风采各异,美不胜收。我可以说:只要你看一看,读一读,就一定开卷有益。
故事让我们受益,这不是空话,也不是口号,是实践的感知。愿我们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我们编此丛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