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铜匠的儿子/曹文轩小说馆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曹文轩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套“曹文轩小说馆”,共二十本,收录了曹文轩从事创作三十年来的经典作品,作者在牧歌式的文字、绘画似的意境中构筑起一道亮丽、质朴的风景。书籍装帧精美,插图唯美空灵,与曹文轩纯美的文字交相呼应,堪称一套经典之作,是读者不可错过、毕生珍藏的一份珍贵礼物。第三辑10本,分别为《冰项链》《老铜匠的儿子》《愤怒的浴室》《三斧头》《独臂男孩》《白狗山》《十四声枪响》《橡树湾》《篱笆院》《夜狼》。

这本《老铜匠的儿子/曹文轩小说馆》收录了《老铜匠的儿子》、《食金兽》、《飞翔的鸟窝》等共9篇文章。

内容推荐

本系列图书堪称曹文轩创作生涯里程碑式的纪念,收录了他从事创作三十年来的经典作品。唯美空灵的插图与纯美清澈的文字交相呼应,在牧歌式的氛围、绘画似的意境中,构筑起一道亮丽、质朴的风景。

这套曹文轩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曹文轩从事创作三十年来的小说精品,如《草房子》《青铜葵花》《痴鸡》《枫叶船》《哑牛》《野风车》等堪称经典的作品,作者在牧歌式的文字、绘画似的意境中,构筑起一道亮丽、质朴的风景。书籍装帧精美,插图唯美空灵,与曹文轩纯美的文字交相呼应,堪称一套经典之作,是读者不可错过、毕生珍藏的一份珍贵礼物。

这本《老铜匠的儿子/曹文轩小说馆》收录了《老铜匠的儿子》、《食金兽》、《飞翔的鸟窝》等共9篇文章。

目录

哑牛

老铜匠的儿子

树上的叶子就是我的家

食金兽

菊花娃娃

飞翔的鸟窝

风哥哥

鬼蜻蜓

驴赛

试读章节

卖蔬菜的胖老婆子,眯缝着小小的眼睛,打量着面前这个孩子:

壮实,牛犊似的。头发黑、粗、硬,有一绺翘在凸出的额头上。眼睛深、黑、大,怯生生的。

他半藏在他爸爸身后,那对眼睛灵活地转动着,看看这儿,看看那儿。

“这么小,你也舍得!”老婆子说。

爸爸没说话。他老了。本来,他是想再拖几年退休的,等小儿子长大点来接班,可是没有得到允许。小儿子是个哑巴,以后上哪儿去找工作呀?无奈,他只好让他现在就来顶替他。不算正式工,因为年龄不够。他并不想他挣钱,如果他能养活自己,他便了却了一桩沉重的心事。

“留下吧,跟着我。”老婆子对孩子的爸爸说,“放心吧,我们一起共事那么多年,我会很好地照顾他的。”她爱怜地拍了拍小哑巴的脑袋。

爸爸抱拳,再三感谢。他松了口气,永远离开了菜场。

“哎哟!”老婆子这才想起,“也没问一问他老子,这小哑巴叫什么名字。”转念一想:这样的孩子,有没有名字,本来也没多大意思。她眯眼看了看他:嗯,看来,能干活。便对其他几个卖菜的婶婶说:“就叫他哑牛吧。”

头一天,老婆子拍了拍哑牛的后脑勺说:“没你的事,玩吧。”

第二天,她从墙角里拖出一条破烂的围裙,放在哑牛的面前:“干活了。”

哑牛围上长长的围裙,穿起比脚大好几码的大雨靴,又从墙角里拾起一顶破草帽,往头上一戴。样子很滑稽。卖菜的婶婶们憋不住,“咯咯咯”地笑起来。哑牛看看她们,又瞧瞧自己,也乐了,还“嗷嗷嗷”地欢叫着。婶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他就越发叫得欢。柜台前围了好多看热闹的人。

哑牛真高兴,他不要人养活了。

老婆子憋了半天,到底“扑哧”笑了,笑得胸脯嘟嘟嘟地颤动:“傻哑巴!”她指了指门外一大堆烂菜皮,“用车把它拖到垃圾堆去!”

哑牛扛起一把大铁锹,摇头晃脑,高高兴兴地走出门。

“这哑巴,有把力气。”第三天,老婆子当着所有的婶子下了结论。

于是,菜场的婶子们就不停地听到老婆子在使唤哑牛:“车来了,卸车去!”“把那筐茄子搬上台子!”“去,把那堆烂西红柿倒了!…”“长眼睛了吗?把外面那两筐黄瓜先搬到屋子里!”……

哑牛不停地干活,脸上整天滚着汗珠儿。他不时地用脏乎乎的手抹着脸,把脸搞得黑黑的,因此,那对眼睛显得更加熠熠发亮。  “歇会吧,哑牛。”婶子们说。

“别舍不得,小孩家累不坏。”歇在凳子上的老婆子顺手拿过一根黄瓜,要赏给哑牛。

哑牛赶紧把手藏到背后,转身跑到自来水管跟前,拧开龙头,歪着脑袋,咕嘟咕嘟地喝了个饱,朝婶子们快活地笑笑。他瞧有几个孩子过来了,起了恶作剧的心,用手捂住水管,把水喷射到他们身上。孩子们赶紧躲避,他欢叫起来:“嗷,嗷……” 哑牛总是那么快乐,他将又脏又累的劳动变成了有趣的玩耍。卡车来收空筐了,他像玩杂技似的,把十只筐摞在一起,用头顶着,不用手扶,摇摇摆摆地走过去。他跟车去装菜,回来的路上,往菜筐里一钻,急得婶婶们直叫:“哑牛,哑牛呢?”直到婶婶们急得大声叫时,他才从筐里钻出来。他特别喜欢蹬三轮车。他屁股离开坐垫,把它蹬得飞快,常常是没到垃圾堆,上面的烂菜皮早已颠落掉一小半。遇到拐弯处,他猛一扳车把,一侧的车轮常常是悬空的。碰到下雨天,他蹬得更带劲,哪儿有水塘,车就往哪儿去。“沙沙沙”,车后飞着两条白练。他摘下破草帽,抓在手里,一边摇,一边嗷嗷叫。孩子们紧跟着他的车,追逐着,叫喊着,朝他扔泥巴,砸烂西红柿。他不恼,反而显得更活跃。(P014-018)

序言

水边的文字屋(代序)

小时候在田野上或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很像一个人家真的盖房子,有泥瓦工、木工,还有听使唤的小工。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场。不是一个空屋,里面还会放上床、桌子等家什。谁谁谁睡在哪张床上,谁谁谁坐在桌子的哪一边,不停地说着。有时好商量,有时还会发生争执,最严重的是,可能有一个霸道的孩子因为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恼了,突然地一脚踩烂了马上就要竣工了的屋子。每逢这样的情况,其他孩子也许不理那个孩子了,还骂他几句很难听的,也许还会有一场激烈的打斗,直打得鼻青脸肿哇哇地哭。无论哪一方 都觉得事情很重大,仿佛那真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屋子。无论 希望屋子好好地保留在树下的,还是肆意要摧毁屋子的,完全把这件事看成了大事。当然,很多时候是非常美好的情景。屋子盖起来了,大家在嘴里发出噼里啪啦一阵响,表示这是在放爆竹。然后,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它。终于要离去了,孩子们会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很依依不舍的样子。回到家,还会不时地惦记着它,有时就有一个孩子在过了一阵子时间后,又跑回来看看,仿佛一个人离开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时候,现在又回来了,回到了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

我更喜欢独自一人盖屋子。

那时,我既是设计师,又是泥瓦工、木匠和听使唤的小工。我对我发布命令:“搬砖去!”于是,我答应了一声:“哎!”就搬砖去——哪里有什么砖,只是虚拟的一个空空的动作。很逼真,还咧着嘴,仿佛是一大摞砖头,死沉死沉的。很忙碌,一边忙碌一边不住地在嘴里说着:“这里是门!”“窗子要开得大大的!”“这个房间是爸爸妈妈的,这个呢——小的,不,大的,是我的!我要睡一个大大的房间!窗子外面是一条大河!”……那时的田野上,也许就我一个人。那时,也许四周是滚滚的金色的麦浪,也许四周是正在扬花的一望无际的稻子。我很投入,很专注,除了这屋子,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那时,也许太阳正高高地悬挂在我的头上,也许都快落进西方大水尽头的芦苇丛中了——它很大很大,比挂在天空中央的太阳大好几倍。终于,那屋子落成了。那时,也许有一只野鸭的队伍从天空飞过,也许,天空光溜溜的,什么也没有,就是一派纯粹的蓝。我盘腿坐在我的屋子跟前,静静地看着它。那是我的作品,没有任何人参与的作品。我欣赏着它,这种欣赏与米开朗基罗完成教堂顶上的一幅流芳百世的作品之后的欣赏,其实并无两样。可惜的是,那时我还根本不知道这个意大利人——这个受雇于别人而作画的人,每完成一件作品,总会悄悄地在他的作品的一个不太会引起别人注意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名字。早知道这一点,我也会在我的屋子的墙上写上我的名字的。屋子,作品,伟大的作品,我完成的。此后,一连许多天,我都会不住地惦记着我的屋子,我的作品。我会常常去看它。说来也奇怪,那屋子是建在一条田埂上的,那田埂上会有去田间劳作的人不时地走过,但那屋子,却总是好好的还在那里,看来,所有见到的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直到一天夜里或是一个下午,一场倾盆大雨将它冲刷得了无痕迹。

再后来就有了一种玩具——积木。

那时,除了积木,好像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玩具了。一段时期,我对积木非常着迷——更准确地说,依然是对建屋子着迷。我用这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积木,建了一座又一座屋子。与在田野上用泥巴、树枝和野草盖屋子不同的是,我可以不停地盖,不停地推倒再盖——盖一座不一样的屋子。我很惊讶,就是那么多的木块,却居然能盖出那么多不一样的屋子来。除了按图纸上的样式盖,我还会别出心裁地利用这些木块的灵活性,盖出一座又一座图纸上并没有的屋子来。总有罢手的时候,那时,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边的桌子上。那座屋子,是谁也不能动的,只可以欣赏。它会一连好几天矗立在那里,就像现在看到的一座经典性的建筑。直到一只母鸡或是一只猫跳上桌子毁掉了它。

屋子,是一个小小的孩子就会有的意象,因为那是人类祖先遗存下的意象。这就是为什么第一堂美术课往往总是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几条长长短短的、横着的竖着的直线画一座屋子的原因。

屋子就是家。

屋子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忆。

屋子的出现,是跟人类对家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家就是庇护,就是温暖,就是灵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续的根本理由。其实,世界上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都是和家有关的。幸福、苦难、拒绝、祈求、拼搏、隐退、牺牲、逃逸、战争与和平,所有这一切,都与家有关。成千上万的人呼啸而过,杀声震天,血沃沙场,只是为了保卫家园。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像高高的槐树顶上的一个鸟窝不可侵犯一样。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情景:一只喜鹊窝被人捅掉在了地上,无数的喜鹊飞来,不住地俯冲,不住地叫唤,一只只都显出不顾一切的样子,对靠近鸟窝的人居然敢突然劈杀下来,让在场的人不能不感到震惊。

家的意义是不可穷尽的。

当我长大之后,儿时的建屋欲望却并没有消退——不仅没有消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感悟的不断加深,而变本加厉。只不过材料变了,不再是泥巴、树枝和野草,也不再是积木,而是文字。

文字构建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多少年过去了,写了不少文字,出了不少书,其实都是在建屋。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也是——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也尽可以当成你自己的屋子。

我想,其他作家之所以亲近文字,和我对文字的理解大概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是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我的屋子是建在水边上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