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平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老祖宗留传至今的治国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均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宝藏结晶。由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选译的《群书治要360》至珍至贵!果能深解落实,天下太平,个人幸福,自然可得;和谐社会、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群书治要360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唐)魏征//褚亮//虞世南//萧德言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群书治要》,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平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老祖宗留传至今的治国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均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宝藏结晶。由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选译的《群书治要360》至珍至贵!果能深解落实,天下太平,个人幸福,自然可得;和谐社会、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 内容推荐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曾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治要”,即治国必须遵循的纲要、理论与方法。该书不仅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参考。 由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选译的《群书治要360》将《群书治要》的嘉言整理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对现代人的德行。修养、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着宝贵的指导和借鉴。 目录 《群书治要》简介 《群书治要》序 《群书治要》说明 壹、君道 一、修身 甲、戒贪 乙、勤俭 丙、惩忿 丁、迁善 戊、改过 二、敦亲 三、反身 四、尊贤 五、纳谏 六、杜谗邪 七、审断 贰、臣术 一、立节 二、尽忠 三、劝谏 四、举贤 叁、贵德 一、尚道 二、孝悌 三、仁义 四、诚信 五、正己 六、度量 七、谦虚 八、谨慎 九、交友 十、学问 十一、有恒 肆、为政 一、务本 二、知人 三、任使 四、至公 五、教化 六、礼乐 七、爱民 八、民生 九、法古 十、纲纪 十一、赏罚 十二、法律 十三、慎武 十四、将兵 伍、敬慎 一、微渐 二、风俗 三、治乱 四、鉴戒 五、应事 六、慎始终 七、养生 陆、明辨 一、邪正 二、人情 三、才德 四、朋党 五、辨物 六、因果 试读章节 7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卷七·礼记) 【白话】人人本具的纯净纯善,称为“自性”,随顺自性皆能学为圣贤,称之为“道”,修养道德自然能够感化别人,这称为“教”。因此“道”无所不在,片刻都不能离,能够离开的,那就不是道。 72.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卷一·周易) 【白话】宇宙的运行,保持着和谐自然的关系,才能使万物祥和有益,永远纯正。它创造了世间万物,使天下都得到安宁,而君王受到百姓的推崇,能效法天德长养万物,天下就能得到安宁。 7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卷三十四·老子) 【白话】人应当效法大地,安静柔和、无私无怨地承载养育万物而不居功;大地效法上天,包容万物,普施而不求回报;上天效法道的精神,清静无为,万物自成;道性自然而然。 7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卷三十四·老子) 【白话】圣人无私而不积藏,有德则教愚,有财则济人,尽其所有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因此,天道是全然利益而不侵害万物;圣人之道是遵循自然法则,帮助世人而毫不争夺。 75.好学近于智,力行近于仁,知耻近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能成天下国家矣。(卷十·孔子家语) 【白话】喜爱学习圣贤教诲就接近于智,将学到的教诲好好落实就能接近仁,在学习或落实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错误而发羞耻心去改正,这就接近勇。了解智、仁、勇三种品德,就知道如何修正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知道如何修正自己,就知道如何管理人民;知道如何管理人民,就能办好天下国家的事了。 76.发政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上下相亲,谓之和;民不求而得所欲,谓之信;除天下之害,谓之仁。仁与信,和与道,帝王之器也。(卷三十一·鬻子) 【白话】发布施行政令,是为天下人谋福利的,称为道义;君民上下相亲相爱,称为和睦;人民不需开口恳求而君王就能体察施予,称为诚信;能消除天下人的祸患,称为仁爱。仁爱与诚信,和睦与道义,都是帝王的法宝。 77.文王日:“何如而可以为天下?”太公对日:“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可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可以求天下;恩盖天下,然后王天下;权盖天下,然后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后天下恃。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卷三十一。六韬) 【白话】文王问太公:“怎样才能治理天下?”太公说:“度量之大足以涵盖天下,然后才能包容天下;诚信足以遍及天下,然后才能约束天下;仁德足以遍及天下,然后才;能怀服天下;恩惠足以遍覆天下,然后才能统领天下;权威足以遍及天下,然后才能不失去天下;遇事当机立断而不犹豫,然后能为天下之依靠。这六项条件都具备了,才可以治理好天下。” 78.故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不寝道焉,不宿义焉。言而不行,斯寝道矣;行而不时,斯宿义矣。(卷四十六·中论) 【白话】君子不忧虑自己年老力衰,而是担忧心志倦怠。不让道业荒废停止,不让义理弃置不为。光说而不去做,这样道业就被荒废了;光做而不考虑符合时宜,这样义理就被弃置了。 79.乾……《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卷一·周易) 【白话】乾卦。……《象传》说:乾卦象征天道运行的刚健而永恒,君子应当效法天道,自我奋发图强,永不止息。 80.坤。《象》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卷一·周易) 【白话】坤卦。《象传》说:坤卦象征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当取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荣在万物。P33—P37 序言 《群书治要》(以下简称《治要》)一书,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平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来说,《治要》也是修身、治家、处世的智慧源泉。 本中心导师深刻认识到此书对当今世界的价值,为让大众迅速吸收全书菁华,以运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导师提出了制作选本的想法,预计在十年间,每年均从《治要》中选取360条,并将其译成白话,配上注音、注释。于是,本中心在导师理念的指导下,组成选译小组,从全书中,力求选取既切合当代社会需要,而又精辟简明的短文,并重新加以编排整理。 《治要》取材于经、史、子、典籍,总计65部,分为5帙,共50卷。其目录,是将《周易》《史记》《六韬》等经史子的群书治要360书目逐次排列。《群书治要360》,将《治要》概括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下,又归纳了《治要》论述的相关要点,作为细目。希望该书纲目,对于读者领纳《治要》全书的精神,亦能有所帮助。而所选出的360句,编入每个细目的排列顺序,也经过了我们反复推敲,有心的读者,当能从中理出脉络。 《群书治要360》的编译工作刚一开展,就得到了许多仁人志士的协助,在此一并致上深挚的谢意! 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在古圣先贤智慧的引领下,身心和谐、家庭和乐、事业和顺;衷心希望《治要》帮助社会化解一切冲突,带向安定、幸福、美满、和平。让我们同心携手,创造和谐世界!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谨序 二零一二年二月八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