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曾荣获1987年埃德加·爱伦·坡最佳小说奖。
作为天才作家,鲁斯·伦德尔,尤擅犯罪心理分析,对人性的贪婪、欲望、残酷和黑暗往往有精准到难以想象的刻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人性潜流的故事。
20世纪40年代8月一个寂静早晨,出身于英国东部埃塞克斯乡村备受尊敬的中产阶级家庭的维拉被判处绞刑。她亲手杀死妹妹,从此家喻户晓、臭名昭著,给家族带来毁灭性打击。然而,究竟是什么让曾经亲密无间的两姐妹反目成仇、让维拉痛下杀手呢?生活考究、循规蹈矩却嫌贫爱富、看重门第的维拉,曾经被哥哥视为体现中产阶级妇女传统美德的典范,究竟怎样一步步踏上不归路?是因为她嗜血成性,还是因为心理疾患?……
作为天才作家,鲁斯·伦德尔,尤擅犯罪心理分析,对人性的贪婪、欲望、残酷和黑暗往往有精准到难以想象的刻写。《黑暗深处的眼睛》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人性潜流的故事。
20世纪40年代8月一个寂静早晨,出身于英国东部埃塞克斯乡村备受尊敬的中产阶级家庭的维拉被判处绞刑。她亲手杀死妹妹,从此家喻户晓、臭名昭著,给家族带来毁灭性打击。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纷纷否认和她有任何瓜葛。
然而,究竟是什么让曾经亲密无间的两姐妹反目成仇、让维拉痛下杀手呢?生活考究、循规蹈矩却嫌贫爱富、看重门第的维拉,曾经被哥哥视为体现中产阶级妇女传统美德的典范,究竟怎样一步步踏上不归路?是因为她嗜血成性,还是因为心理疾患?
维拉十几岁时看护的小女孩凯瑟琳神秘失踪,凶手到底是谁?辛顿村神父家的女仆埃尔西投井自尽、维拉年轻时经常看望的希思罗普太太暴亡,都引得众人议论纷纷。这一切对维拉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战结束后,归来的丈夫为什么要弃她而去?英俊潇洒、神秘莫测的儿子弗朗西斯为什么总是冷酷无情地捉弄她?同样被哥哥视为中产阶级女性楷模的伊顿真是貌若天仙、温柔多情的天使吗?真是纯洁无暇、善良无辜的受害者吗?伊顿的追随者柴德·汉姆内是否最终投入维拉怀抱?人们都怀疑维拉的小儿子杰米是私生子,他的父亲到底是谁?生母真是维拉吗?
维拉死去三十五年以后,一个名叫丹尼尔·斯图尔特的作家为了重新撰写维拉的生平、发掘她的作案动机,找到了维拉的外甥女菲斯。菲斯的追忆揭开了朗利家族埋藏多年、不为人知的一桩桩秘密,拨开了人们心中的迷雾,把人性的阴暗和冷酷逐渐呈现在众人眼前。故事结尾处留下了一个最大的悬念,任由读者去分析、评说。
《黑暗深处的眼睛》不仅讲述了维拉案件的前因后果,还把与案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凯瑟琳失踪案和桑尼·德汉姆谋杀案巧妙交织在一起,扑朔迷离的情节和优雅深情的笔触引人入胜,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此外,作者还超越了普通意义的侦探小说,细腻真实地展现了20世纪中期前后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画卷和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对于人们思想的禁锢和人性的摧残令人触目惊心!
作为出色的侦探小说,《黑暗深处的眼睛》荣获1987年埃德加·爱伦·坡奖最佳小说。作为出色的侦探小说大家,鲁斯·伦德尔曾是世界上惟二四获世界推理小说顶级大奖的作家。与此同时,她的小说还因无法忽视的强烈的文学色彩备受英国文学界的推崇。
我已将近二十五年没见杰米了。当然,我知道他住在意大利,因而才对意大利有种特殊的亲切感。康泰萨一家在维罗纳附近有所房子。学校放假时,杰米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中学毕业后,他回到伦敦,在皮尔曼家族的亲戚家小住了一阵。之后,皮尔曼就把他送到了意大利波隆亚大学。杰米必须呆在看不到的地方,因为他是一种尴尬、一种提示。在这期间,我认为,皮尔曼并不和他见面,而是通过律师联系,就像维多利亚小说中的人物。尽管杰米并没对谁构成威胁,但他实际上已成了“收取汇款的人”。当然,也许具体事实和我的猜测有出入。但不管怎样,杰米的生活对于我们是个谜,他的存在是个谜。
帕翠珊告诉我,杰米是战地记者,曾去过越南。海伦却不相信这一说法。依她看,杰米在国家图书馆工作。雅内于1966年11月变成大图书馆时,他还参加过珍贵书籍的抢救工作。弗朗西斯本可以告诉我们确切消息,但除了父亲杰拉德,我们,甚至包括海伦,都不经常和弗朗西斯联系。而杰拉德呢,据海伦说一定是糊涂了,因为他断言弗朗西斯告诉过他,杰米是个厨师。
所有这些说法都可能有它真实的一面吧。前往佛罗伦萨的时候,我不曾考虑去找杰米。我已去过三四次了,只是琢磨着再过几天,我们就会同城了,仅此而已。不曾想在比萨,我们错过了开往佛罗伦萨的火车,有大把时间可以消磨。我们买了《民族报》。报纸上我看到了杰米的名字:詹姆斯·里卡多。文章的标题叫做“美味的核心”,介绍怎样做菠萝蛋塔。这样看来,杰米是记者,也是厨师。而且,后来我听他亲口说过,他确实参加过珍贵书籍的抢救工作。
到达佛罗伦萨时,我在电话簿中查找他。有很多姓里卡多的人,但叫杰米的却只有一个。给他打电话的念头让我很紧张。人们会挂断电话,但对于信却不会不予理睬。于是,我给他写了张便条。杰米给我回了封信。信中说,他曾听弗朗西斯提起过我,听说他小的时候我们就熟悉了,但他却不记得了,也许我们可以见个面。他还问我,是否愿意第二天下午三点在英国公墓见面。
“他为什么不像有教养的人,邀请你去他家或来这里呢?”我丈夫问道。
我说,因为他的生活、出身都笼罩着一层神秘气氛,也许他喜欢保持神秘色彩。
“我可不喜欢妻子在公墓同陌生的烹调专栏作家会面。”他说,“不管怎样,穿过广场,你可要当心汽车。它们横冲直撞。”他不愿和我去,担心杰米会和弗朗西斯一样,便去街上买鞋了。
虽为“英国公墓”,里面还埋着很多美国人、波兰人和瑞士人。公墓就像坐落在城区的绿色岛屿,四周车流就像推动磨盘运转的水流一样川流不息。这是个晴朗的日子,阳光灿烂,天空湛蓝如洗。虽然,按照英国人的标准,天气已算很热了,但刚刚经受过几个月酷暑的佛罗伦萨人却已穿上了冬天的皮革和羊毛衫。公墓的大铁门关着。一看见我,看门人就走出来,打开铁门,为我指引着穿过拱门,走向公墓另一端的道路。
公墓内并不安静——川流不息的车流就在不到一百码外,如何能够安静呢?但一排排的青灰色墓碑和苍翠的松柏却营造了一种安静的氛围,一种需要竭力保持安静的氛围。起初我并没有看到杰米。乍看之下,公墓空无一人。我沿着蜿蜒小径,缓步朝德皇腓特烈·威廉的大理石纪念柱走去,途中还经过了伊丽莎白·巴莱特的墓。正当我好奇地仔细观看时,忽然觉得有人正看着我。我转过身,看到了他。他正坐在英国诗人华尔特·兰多的墓旁看书呢,是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关于美食的名作《美馐生理学》。
我以前并不知道英国诗人兰多的墓也在这里。在沃尔布鲁克兹花园的湖畔,柴德曾在伊顿的婚礼上吟诵过兰多的诗篇:“无论多么动听,任何声音都会很快暗哑;无论用怎样激情洋溢的爱去重复,任何名字的回声都会最终模糊。”那时候,伊顿的名字就很模糊了。尽管依稀记得柴德当时的模样,声音我可记不清了。这时,杰米抬头看见了我,马上站起身来。“是的。”他说,“一看就知道你是朗利家的人。我肯定会认出你的,当然是从照片上。”
我把手伸过去,我们握了握手。
“我一般下午来这里。”他说,“尽管不怎么漂亮,但很宁静。你明白我的意思吧。没什么人来,人们都害怕坟墓。”生平第一次,我听到他古怪而嘶哑的笑声。“我猜,你更愿意我邀请你到公寓去坐吧?”
杰米那略带意大利口音的标准英国发音中居然夹杂了一点美式发音。这真令人奇怪,特别是当他说“公寓”的时候。我说没关系,在户外坐坐也很好,在英国我们不常在户外活动。
“我已十四年没有回去了。”他说,“我现在不想回去。英国对于我来说,充满了恐怖。”
这话并不好笑。他却像讲了什么有趣的事情那样放声大笑。这令人很不舒服。他的笑声嘎然而止。接着,他瞪大眼睛,看了看我。突然,他右手轻轻拍了一下左肩。发现我被他的奇怪动作吸引,又笑了。杰米个子不高,身材结实,与年龄相比略显衰老。他长着圆润、丰满的面颊,嘴唇红润,头发乌黑而卷曲,完全像意大利人。考虑到各种因素,他的长相其实不出人们预料。尽管儿时他的头发是浅金色的,皮肤可一直是橄榄色的。他棕色的眼睛明亮有神,闪着桀骜不驯的光芒,就像野兽的眼睛一样。大人们曾私下充满好奇地注意他双眼的颜色。在英国公墓,杰米突然令我想起了柴德,真是不可思议。他们并没有什么相像之处。杰米还很年轻,不可能像柴德那样连耳垂都生出皱纹。也许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人生不如意的样子。
我和杰米面对面坐了下来。他吞吞吐吐地要我讲讲我们的家族。当然,也是他家族的事情。于是,我字斟句酌地开始讲述。来的路上,我已一遍又一遍地把要讲的排练了一番。但仍然觉得,对他提到古德尼庄园或他母亲,或仅仅因为他的存在,因为对他的嫉妒和怨恨,因为一己骄傲受到伤害便与他为敌的人们,其实并无实际意义。那时,我母亲尚健在,因此我谈到了我的双亲、海伦和她的儿女以及孙儿们。
“因为海伦姨妈的缘故,我把姓改成理查德森。”他说,“皮尔曼并不在意。我姓什么他根本不关心。”他发出沙哑的笑声。说到皮尔曼时,他充满厌恶和愤恨的口气,令我不寒而栗。他右手轻轻拍了一下左肩,好像要掸掉看不见的灰尘。“扎亚·弗朗西丝卡过去总是告诉我,皮尔曼多么爱孩子。说他太忙了,无暇顾及我,他其实真的很爱孩子。我觉得,跟她在一起,比跟皮尔曼舒服多了。你知道吗,在拯救儿童基金会,皮尔曼可是个重量级人物。除了我,他爱世界上所有的孩子。这对他不容易,是吧?”杰米顿了顿,抬眼望着天空。四周松柏树稀疏枝权投下的影子,就像囚笼的栏杆。“海伦姨妈告诉我,她的祖父母是多么好的人。你知道,我不认识什么好人,所以当皮尔曼很不自然、羞于出口地对我说,现在你要上大学预科了,别再用以前的姓了。詹姆斯·史密斯怎么样?我说不用史密斯,用理查德森。反正这对他都一样。所以,我就叫理查德森了。后来,我又改成了里卡多。你有没有听过意大利佬念理查德森这个名字?”
作为意大利人的他,每次提到意大利人,总是一副嘲弄口气。他毫无魅力的样子好像在强调,这次公墓会面有多么荒谬。墓碑、松柏、蓝天以及赤褐色的屋顶,所有这一切本该衬托一个高大英俊、拜伦一样风度翩翩的绅士。上次看见杰米时,他才五岁。他本该长成这样一个绅士。但不幸的事情早已挤在大门口等候他了,甚至在他出生前就纠结在一起。 P7-9
侦探小说首创于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en Poe,1809-1849)。他以神来之笔塑造了世界第一侦探杜宾这一成功的文学形象,并奠定了侦探小说写作的基本模式。1867年,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创造的世界名探福尔摩斯横空出世,吸引了不同时代无以计数的读者。自那以后,侦探小说的创作不断繁荣,涌现出众多的侦探小说作家和深入人心的侦探形象。
在侦探小说的黄金时期,美国侦探作家协会(MWA)为鼓励和繁荣侦探小说创作、奖励全世界优秀侦探小说家,于1946年创设了历史上第一个侦探小说奖——埃德加·爱伦·坡奖(The MWA Edgar Allen Poe Award)。该奖以埃德加·爱伦·坡的名字命名,既是对埃德加·爱伦·坡之于侦探小说贡献的最高褒奖,也是侦探小说作家和读者对这位大师的最好纪念。作为世界侦探小说领域最引人注目、最具权威性的奖项之一,该奖最初设有最佳处女作、最佳短篇、最佳罪案实录、最佳舞台剧奖,以后陆续增设了最佳评论或传记、最佳少儿侦探小说、最佳青年侦探小说、最佳电视剧集、大师奖等一系列奖项。埃德加·爱伦·坡最佳小说奖增设于1954年,专为奖励在美国以英语出版的世界各国作家的优秀长篇侦探小说。
可以说,埃德加·爱伦·坡奖自创立之日起就备受推崇与关注。全世界侦探小说作家莫不以获得此奖为荣,侦探小说迷也以获奖作品为阅读的风向标。其中,熏最佳小说奖甚至被誉为世界侦探小说领域的“奥斯卡奖”。几乎所有荣获最佳小说奖的作品,最后都被成功地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使得原创图书与影视作品相互呼应,风靡全球,尽享赞誉。
群众出版社五十年来,一直以翻译出版世界优秀侦探小说为特色,并以介绍世界优秀侦探小说为己任。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群众出版社就翻译出版过福尔摩斯探案故事,如《四签名》、《血字的研究》、《巴斯克威尔的猎犬》等。以后陆续出版的经典侦探小说有《莫格街凶案》、《月亮宝石》、《希腊棺材之迷》、《黄屋奇案》、《法官和他的刽子手》、《点与线》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深得广大读者及侦探小说迷的厚爱。近年来,群众出版社出版的《世界侦探推理文库》、《世界侦探推理名著精选》等选本,也被媒体及侦探小说迷推举为经典侦探小说的权威读本。
如今,群众出版社有意借重埃德加·爱伦·坡奖的权威影响,不惜重金,以系列丛书的形式,出版曾获埃德加·爱伦·坡最佳小说奖的作品。首批遴选的有《针眼》、《沉默的乔》、《无解之心》、《承诺之地》、《西马隆河的玫瑰》。这些作品在巧妙的情节及强烈的悬念设置之中,更是注入了作者对社会及人性的深层关注,使得侦探小说在智慧的游戏与真相的探求之外,多了一份厚重与深刻。而这一切,又将使得我们的阅读直逼神经,沁入灵府。
正如每年4月的埃德加·爱伦·坡奖颁奖日是全世界侦探小说家与侦探小说迷翘首企盼的盛会一样,群众出版社也希望每年一度的埃德加·爱伦·坡最佳小说奖图书的翻译出版,能为广大读者与侦探小说迷带来些许阅读的快意,能成为另一种意义的盛会。
编者
二○○九年一月